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372章 神奇的太祖金书

红楼御猫 第372章 神奇的太祖金书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372章 神奇的太祖金书

金殿唱名三百次,广庭清晓聚群英。

按制,一甲三人姓名,都会传唱三次。

之后还会唱第二甲第一名姓名等若干人,唱第三甲第一等若干名,都只唱一次,并且不引出班。

其他人的姓名则不会唱,唱毕,三鼎甲于殿前以此谢皇恩,殿外诸进士再谢,礼乐再奏。

除三鼎甲外,所录第二甲之三十人,第三甲之三百余人仅有前等数人被诏入殿中,余者皆就地跪而不出班。

礼官吟唱,众人俯伏行四拜礼。

即起,御座上的刘恒看着殿中所站十余名新科进士,含笑点头。

“贾琮啊……”

听到皇帝召唤,贾琮当即上前一步躬身应道:“臣在。”

刘恒看着殿中的小小少年郎,笑道:“按说卿为国朝第二位六元郎,今日金殿唱名,咱们君臣也该来一场君前奏对。不过卿在殿试中的万言策却已将朕心中之惑解的差不多了,说说看,卿想要什么赏赐?”

君前奏对能说出什么来?那份万言策已经被中枢要走,打算仔细研究研究,细化后充作施政纲领着手实施。

贾琮躬身道:“为君解忧乃人臣之道,陛下朱笔点天门,赐臣状元郎已是皇恩浩荡,岂可一再奢求天恩。”

刘恒笑了笑摇头道:“有功于国岂可不赏,若如此今后还有谁会为朕效忠?”

说完这句,皇帝老爷也没等贾琮回答,将目光转向了贺崇。

“贺卿国子监七杰之首的名声朕早有耳闻,去岁铁网山围猎,卿能文能武,今日再见,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卿能在春闱之前放弃备考为国效力,甚好,朕心甚慰。”

被天下这么一夸,贺崇激动的拜下应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为陛下尽忠,为国朝效力,乃臣之幸也。”

刘恒颔首微笑,看向还处于恍惚中的宝玉。这个便宜小舅子是个妙人,敢在殿试中放飞自我逮着皇帝喷的,仅此一人。

“贾珏、贾家宝玉……朕问你,在殿试中骂朕识人不明、怯弱畏战、不通调和阴阳,骂得可爽?”

啊?

什么?

还有这事?

扑通!

宝玉还没跪呢,文臣武将的队列中就跪了好几人。

原本还在欣喜一门两鼎甲的贾赦、贾政、贾蓉等两府之人,根本就没想到宝玉会干出这么惊世骇俗的事。

连忙跪倒喊道:“陛下息怒!”

“朕并未发怒,息什么怒?都起来吧。”

刘恒摆手道:“朕一开始的确很不高兴,但读着读着发现贾珏说的挺有道理。天道即人道,人道昌盛即帝王之功德,反之则为帝王失德。朕是不是个好皇帝,不是老天爷说了算,而是天下百姓说了才算。诸卿觉得呢?”

“陛下圣明!”

殿中诸臣还能怎么说?自然是高呼圣明。

刘恒摇头笑了笑,继续说道:“圣明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朕希望有一天天下百姓能真心实意的称朕一声圣明之主,而不是诸卿应付朕的这一声高呼。贾珏,卿还未回答朕呢,骂的可爽?”

啊?这事怎么还没过去?

宝玉欲哭无泪的伏地道:“陛下,我……臣……臣不是在骂您,臣是在骂那些国贼禄蠹,觉得陛下对这些国贼禄蠹太过优容了,合该尽数罢官夺爵,赶出朝堂,多用一些清正贤臣,这样方能国泰民安……”

嗤~

刘恒笑了,贤妃的弟弟还真是个赤诚之人。

“卿是第一个说朕对臣子优容的,别人可都说倔老四刻薄寡恩,苛待朝臣……”

他见殿中诸臣又要跪,抬手打断:“别跪,也别说什么臣不敢,朕不想听也不在乎。”

强行打断了文武百官公式化的请罪,刘恒又问了二甲、三甲数人,继续着传胪大典的流程。

这场令人震惊的君前奏对总算是结束了,鸿胪寺卿沈珂再次取出一封圣旨,高声宣道:“诏曰,元祐八年壬辰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贾琮,六元及第,兼之谏言有功,累功封赐,授龙图阁直学士、工部右侍郎,赐六元服、文魁匾……”

“贺崇、莫适之、沐从英、赵德林、高健于国有功,朕岂可不赏?授贺崇翰林院修撰,授莫适之、沐从英、赵德林、高健翰林院编修,以彰其功。”

“贾珏谏言有功,授贾珏中书舍人、新闻司评议……”

按制,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其余二甲、三甲之新科进士不做殿前敕封,或经考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或进六部观政,然后擢任之。

但这一次的传胪大典不同,皇帝老爷等着贾琮正式入朝为官好几年了,光是累积的功劳就足够将其直接推至六部堂官。

而贺崇等人能在春闱前放弃备考,在户部忙碌了二十余日,为安北之事尽心尽力,正好触动了皇帝老爷的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夏就需要这样的人。

于是乎,榜眼贺崇,二甲第一莫适之、二甲第九沐从英、二甲十七赵德林,二甲第二十九高健皆被皇帝老爷加封一级,授官翰林院。

至于宝玉的敕封就更有意思了,中书舍人不过从七品,却是御前近臣。又授其为新闻司评议,朝中文武哪还不清楚这位新科探花郎是得了圣眷,简在帝心了。

敕封已毕,皇帝回宫。而后由礼部堂官捧榜,用云盘承榜,伞盖鼓乐引导,出大夏门,诸进士、王公百官皆随榜而出,至长安左门外张挂。

写着三百多名进士姓名和名次的黄榜,会在宫墙上张贴三日,三天之后,会将黄榜送到内阁,由内阁转送到国子监,将众进士姓名刻碑,随后黄榜会被保管在国子监内,以供后人查阅。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跨马游街前,贾琮被内侍请去偏殿换上了皇帝老爷赐下的六元服。

等新科进士齐聚大夏门前后,贾琮才穿着紫色的六元服赶了过来。

国朝进士服乃深色蓝罗袍,三百余人中唯有贾琮是紫色官袍,甚为惹眼。众人细看,紫袍上纹有一猫,威风凛凛,探出一爪,爪下有恶鬼数只。

衣襟衣袖处皆是金线绣织龙纹,昭示不凡。金冠玉带,腰间左悬玉柄雁翎刀,右配御赐短剑、金令。

待跨上专属的白马后,在登科乐曲中引领众进士缓缓前行。

正阳大街两旁早就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就连高门中的贵女们都早早包下临街的酒楼、茶馆雅间,打算瞧一瞧新科进士们的风采。

特别是传说进士中最俊的探花郎,也不知道今日会落到谁的头上。

宁荣两府的媳妇姑娘几乎全部出动,包下了最靠近皇城的酒楼。待铜锣的响声慢慢靠近,众女趴在木栏前远眺逐渐清晰的身影。

跨马游街的新科进士中,身着紫袍的贾琮最为惹眼。那威风凛凛的橘猫,爪下压着恶鬼,让看到贾琮时无不心生敬畏。 王熙凤往北远眺,突然双手一拍:“状元是琮哥儿,除了他,没人敢穿橘猫服!”

除了小惜春一个劲往前挤想要看热闹外,其余人皆是微微一笑。

难道皇帝老爷会舍得将六元祥瑞推出去吗?状元只可能会是琮哥儿,没有任何悬念。

探春视力极好,一眼就看到了贾琮今日衣着的不同:“咦?琮哥儿的橘猫服不一样了,那猫儿更显威风,爪下好像压着……好像是压着妖魔鬼怪。”

“陛下说,琮哥儿正式入仕,御猫就该露出利爪了。妖魔鬼怪,皆逃不过御猫的眼睛!”

黛玉早就在宫中听到了消息,这身官袍还是杨娘娘亲自出手绘制的草图,特殊着呢。

她给众女解释了一下官袍纹饰的含义,突然听到湘云的一声惊呼。

“爱哥哥竟然是探花郎,快看,走在第二排右侧的是爱哥哥,他是探花郎!咦?左边的是贺公子,宝姐姐,你要当榜眼夫人了!”

众女齐齐看去,走在贾琮身后排在第二排右侧的人可不就是宝玉。

左榜眼右探花,榜眼她们也认识,那是宝钗的未婚夫,礼部尚书贺家的公子贺崇。

探花郎一般都是新科进士中长得最好看的,这是惯例了。湘云对于宝玉当什么官不感兴趣,她只关心一点事,那就是爱哥哥的俊颜今日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肯定,她与有荣焉。

而一旁的宝钗则目光灼灼,双手紧紧握着手帕。贺崇才华过人,高中进士是她意料之中的事,不过此时看到未婚夫换上进士服跨马游街,她的心中依旧升起了骄傲。

这是她薛宝钗的未婚夫,年方十七就金殿唱名,得中榜眼。那些曾经嘲笑过她的人,拿什么跟她比?

锵锵锵~

铜锣一声声敲响,队伍已经到了众女楼下。

“三哥,宝二哥,我在这!”

虽说道路两旁尽是喧嚣,可贾琮与宝玉还是第一时间听清了惜春的呼喊。

两人齐齐抬头看向左侧,二楼窗前扶栏站着的可不是自家的姐姐妹妹嘛。

贾琮与宝玉挥手示意,众女顺势将早就准备好的香囊扔了过去,贾琮伸手抓住了其中一个,举起来冲着窗前几人挥了挥。

宝玉没有贾琮的身手,脑瓜子上挨了好几下,最后只能咧嘴冲着众女傻笑。

反倒是贺崇脑袋上挨了一只香囊后,顺手抓住后看了过去,正是前些日子与自己定下婚约宝钗。

他正要挥手回应,右侧突然飞来十余香囊,砸得他猝不及防,脑袋上挨了好几下。

宝钗抬眼看去,对面二楼的窗前站着几名女子,正毫不示弱的看向自己这边。

这是挑衅?真是可笑。

黛玉几人也发现了此事,等进士队伍离开,她仔细打量对面的人。

“原来是她们……”

这几人黛玉都见过,不对,是她都揍过。

“威远伯府、城阳伯府、奉国将军府……看来她们这是不服气啊,宝姐姐不必担心,一群土鸡瓦狗尔,待我去会会她们!”

自从她带着亲兵在京城砸了一圈后,就立马喜欢上了用铁拳镇压一切不服。

这会看到“手下败将”还敢挑衅,当即就跃跃欲试,想要杀去对面,再次用铁拳教其做人。

宝钗拉住了眼看就要撸袖子的黛玉,笑道:“林妹妹的心意我领了,这事还是让我自己处理吧。正如林妹妹所言,不过一群土鸡瓦狗罢了,我有的是办法。”

她在黛玉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只见黛玉的眼睛越来越亮。

“宝姐姐不愧女中诸葛,那我就安心看戏,到时候看她们还敢不敢仗着身份用流言来害人了。”

……

传胪大典之后,十九日礼部赐宴,二十日新科进士再次入宫,上表谢恩,并接受朝廷颁赐的朝服冠带和进士宝钞。二十一日则前往国子监拜谒孔庙,题名立碑。

诸事皆毕,贾琮还没来得及去工部尚书段珺那儿认门,就被圣人老爷子拉入了拜谒皇陵进行春祭的队伍中。

清明春祭,乃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太上皇携诸王出京,前往昌平州北侧的天寿山皇陵。随行皇亲国戚、文武官员多达上百,除一千羽林郎随扈外,皇帝还遣了两千金吾卫护佑在侧。

经过数日奔波,三月二十七日终于抵达天麓山下,圣驾入驻皇陵行在。

二十八日,圣人携诸人拜谒皇陵,祭祀历代先祖,随后赐食。至夜间,老爷子带着贾琮来到太祖皇陵的祾恩殿。

祾恩殿乃皇陵主殿,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极之恩意。寓意是到这里祭祀可以得到先帝的护佑,恩德是没有极限的。

这座仿奉天殿修建而成的大殿,陈设有神榻、灵座、龛帐、帝后神牌、册宝、衣冠、御座、香案,以及各种乐器。

大殿中有铜制大鼎,上篆九龙逐日,终日香火不绝。老爷子带着贾琮进殿后,上香祭拜,随后让殿中祭祀官退下,羽林郎守卫在外,不许任何人进入。

贾琮扶着圣人,在老爷子的指挥下来到太祖高皇帝的神牌前。只见老爷子指了指神牌前方:“看到那个金匣没?取来打开。”

金匣不是真的用黄金打造,而是金丝楠木制成,上有龙纹,挂有一黄铜锁。

贾琮掂了掂,倒是挺重的。他将其抱了下来,回到老爷子跟前将其放置在桌案上。

老爷子掏出一把同为黄铜制成的钥匙,咔哒一声就开了锁。在殿中明亮的烛火下,金匣中泛出一片金光。

贾琮揉了揉眼睛,仔细一打量里面的东西,差点惊掉下巴:好家伙,还真有人拿黄金做书啊!

“这是太祖皇帝登基十年后让人打造的,并在驾崩前留下遗训,若有天生宿慧之人出现,只要无碍大夏江山者,后世帝王可领其来此,取出金书瞻仰圣训。”

在老爷子的示意下,贾琮取出金书。

金书很重,最起码有十余斤左右。书封篆刻龙凤,其上有四个篆字:复兴中华。

这四个字已经令贾琮心神震荡了,但翻开沉重的封页后,首页篆刻的一行字更令其大惊失色。

太祖留下的金书,乃神文所写,百年来无人能看懂。但太上皇从贾琮的眼神变化中看出来了,这小子看懂了。

贾琮颤抖着触摸着黄金书页上篆刻的文字,这字符不是汉字书法中的任何一种,而是贾琮前世极其熟悉的拼音。

si shi nian le,wo hao xiang he ke le a !

推荐票

今天就先更到这儿,明日继续,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