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316章 北风那个吹

红楼御猫 第316章 北风那个吹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316章 北风那个吹

三月春如少年时,了知造化最儿嬉。

智行无事柳飞絮,道法自然花满枝。

锦乡园林天富贵,神仙院落月清奇。

老天长似春三月,游嬉人间不皱眉。

阳春三月,最是人间好景色。

荣国府各处种植的花卉均已浅浅报春,特别是两株桃花装扮着东跨院,令人赏之心情大好。

贾琮迎了刘弘、刘硕兄弟二人进了院子,于廊下几案围坐,清茶一杯,香炉袅袅,颇有几分安逸。

刘弘将门前那会的疑心病压了下去,看着穿着儒服的贾琮,笑呵呵说道:“你今日看起来少了几分桀骜,多了几分书卷气,弄得我还有些不习惯。也不知道你穿着这身儒服去打人,会是怎么样子呢?想想就觉得有趣。”

贾琮抓起碟子里的小点心,给了刘硕一个,自己也拿着一个开始填腹中饥饿。

一边咔嚓咔嚓,一边翻着白眼:“四哥,我现在可是大兴县的案首,半个秀才公,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怎么会打人呢?”

“好好,你是读书人,未来的六元郎,轻易不打人。就是要打,也会换了衣服以后再打。”

刘弘挤眉弄眼,刘硕吃得满嘴芝麻,咧着嘴憨笑。

呵,揶揄我是吧……

“听说太后娘娘跟杨娘娘已经给四哥选好了太子妃,是哪家贵女?四哥有没有去看看长得好看不好看?”

“硕哥儿,听说前几日陛下考教你的功课,你又挨揍了,屁股上的伤好了?”

嘶!互相伤害?

刘弘脸、脖子都成了红色,羞涩的少年情窦初开,他正打算找机会偷偷去瞅一眼祖母定下的姑娘哩。

至于刘硕则是嘴巴一瘪,不禁摸了摸屁股蛋,欲哭无泪。

“咳咳,不说这个,不说这个……”

刘弘轻咳了两声打了个哈哈,转移了话题问起了今日诗会的事宜。

贾琮与林如海、徐晋的计划自然不会瞒着刘弘,毕竟今日诗会的目的之一,就是扩大太子刘弘在新晋进士与仕林才子中的影响力。

“吟诗作赋这些自是不可少,不过今日的重头戏是一会的一出新戏,到时候还请四哥亲自上台,将去岁京畿赈灾的事讲上一讲。”

嗯?

刘弘稍作思索就明白了这么做的缘由,看来徐青藤对京畿土地兼并问题念念不忘。

“行吧,不过你要先跟我说说清楚,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贾琮抬头看了看挂在天上的太阳,嘿嘿一笑:“四哥,走,咱们去看戏。今日这场戏,四哥绝对会大吃一惊!”

……

“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飘。

年来到爹出门去躲帐整七那个天,

三十那个晚上还没回还。

风卷那个雪花,

在门那个外,

风打着门来门自开。

我盼爹爹快回家,

欢欢喜喜过个年,

欢欢喜喜过个年……”

曲调与当下的戏曲差别极大,不过新颖的曲子还是让人兴趣大增。

前院后宅两个戏台子同时上演,忠顺王府的戏班子完美的将贾琮魔改版的《白毛女》演绎了出来。

“人家闺女有花戴,

我爹钱少不能买。

扯上了二尺红头绳,

给我扎起来,

哎扎呀扎起来。”

一开始的节奏颇为活泼欢快,曲调优美流畅,台上反串喜儿的蒋玉涵,将盼望爹爹回来的喜悦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前院的文人墨客也好,后宅的夫人贵女也罢,第一次在戏台子上看到了穷苦人家的生活,有新奇的,有不屑的,也有若有所思的。

因为这欢快的节奏与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背景极其的不搭,特别是“喜儿”口中的躲债一词,令不少人察觉到了异样。

果然,随着剧情的发展,温馨欢快的场景急转直下。

“天单杀独根草,

大水尽淹独木桥,

我一生只有这一个女,

离开了喜儿我活不了!”

后宅中的女眷已经有人开始抹眼泪了……

特别是荣国府中的不少婆子丫鬟,有的人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差事,伏在身旁人的肩上无声痛哭。

“大风大雪吹的紧,

十家灯火九不明。

人家过年咱过年,

穷富过年不一般。

东家门里有酒肉,

佃户家里无米面……”

无良士绅黄世仁强抢民女,杨白劳除夕夜自尽,喜儿在大年初一被黄世仁奸污,幸得他人援手逃出了黄府……

剧情一幕幕的在戏台上上演,底下的看客已经被黄世仁的恶行激起了怒火。

相比后院女眷的反应,前院的宾客反而更加愤怒。特别是那群新晋的进士与年轻的仕子,有人甚至拎起凳子要冲上戏台打死扮演黄世仁的戏子。

徐晋嘴角微微上扬,与林如海相视一笑。

少年人的热血未冷,或许改天换地的变法新政,要从这群少年子的热血正式入手了。

喜儿变成了“白毛仙姑”,靠着奶奶庙中的香火供果为生。黄世仁官商勾结,没了一个喜儿还有欢儿、画儿,依旧过着他那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的日子。

直到大春不畏生死一路乞讨万里赴京,敲响了立在宫门口的登闻鼓。

爱民如子的皇帝老爷派遣青天大人奉旨出京,拎着天子剑斩了黄世仁及其贿赂勾结的县令,压在这方阴霾下的百姓才得以解脱。

喜儿终于见到了心上人大春,原本所有人都以为苦命的喜儿将会与大春过上幸福的生活。

可当钦差大人走后,他人的闲言碎语一次次往本就失了“贞洁”的喜儿心上无情戳着。

大春不得已卖了家中的土地带了喜儿离开了家乡,投靠临县的亲戚。

不想黄世仁死了,一场离奇的水灾过后,刚刚置办了薄田的大春为了活命,将土地抵押给里长求来十斤小米……

喜儿最终还是成了“白毛仙姑”,大春累死在里长家的土地上,而那块地,原本是他家的。

呼……

当最后一句词唱完,前院一片寂静。

宾客们已经没有了初时的群情激愤,因为这个结局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杀了一个黄世仁,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有了一个白毛女,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似乎自己的家乡经常会听到、看到被逼得典妻卖女的龌龊事,往往他们也只是嘴上骂上一骂,之乎者也的念上几句圣人云。

甚至有的人家中也是雇佣着佃户为自家种地,一年下来自己家大鱼大肉奢侈无度,而那些佃户能活下来,就谢天谢地了。

自己是不是黄世仁?家中是否也有一个喜儿?

等太子刘弘走上戏台时,众人才从恍惚中清醒了过来。

“这出戏诸位应该既陌生又熟悉吧,至少本宫在去年的冬天,听到、看到过很多……”

刘弘没有在台上说那些自己在京畿赈灾时所做的事,反而将原本准备的话压在了心底,长叹道:“太祖高皇帝当年为何要起兵,大家应该都清楚。前朝异族入主中原,跑马圈地欺压汉民。堂堂中华满是腥膻,百姓更是过的苦不堪言。太祖、太宗以及皇祖父励精图治,恢复民生,这才有了昭元盛世。可这盛世真的是盛世吗?”

“青藤先生……”

“臣在!”

徐晋起身向刘弘作揖应道。

刘弘请了徐晋上台,唏嘘说道:“青藤先生曾走遍了京畿每一个角落,今日还请先生为本宫解惑。我大夏的百姓,到底过的怎么样?这昭元盛世到底是不是盛世?”

徐晋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最终一声长叹,让人取来了一个巨大的木箱子。

“诸君或许很疑惑,今日这场诗会,为何要先请诸君看这样一场戏?”

众人下意识的点头,却见徐晋让人打开了箱子后,先是取出了一幅长长的画卷。

“这是前科探花、翰林院编修唐尹绘制的《千里饿殍图》。诸君,这幅画上场景,便是殿下去岁冬刚刚抵达顺天府灾情最严重的房山县时,真实看到的场景。”

“吟诗作赋,不能让那些衣不蔽体、饥肠辘辘的百姓填饱肚子,杀不尽欺压百姓的黄世仁,救不了‘白毛仙姑’喜儿。”

众人再次下意识的点头,随即便见刘弘接过了徐晋的话。

“本宫方才看到了诸位仁人君子对黄世仁的愤慨,也看到了诸位的义愤填膺。我等皆是圣人子弟,孔子曰仁、孟子取义,今日本宫便与诸君说一说去岁寒冬赈济灾民的事……”

诗会似乎变成了一场讲学论战,至少前院是如此。

若今日在荣国府前院的宾客是以朝中官油子为主,催人泪下令人愤慨的《白毛女》恐怕要白唱了。

可架不住这是新鲜出炉的新进士,以及这群热血澎湃正义感十足的毛头小子。

**造成的天灾让众人恨不得将房山县犯官和王庆堂等人千刀万剐,太子刘弘、文安县主以及贾琮等人的赈灾手段又让众人连连称奇。

以工代赈这种模式已经在朝廷推行了两年,众人都是关心时政之人,不算陌生。

唯有黛玉向太子上奏的皇庄、官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刷新了众人的认识。

这种租息不但能使得无地的百姓安居乐业,又能让朝廷、皇家有稳定的租税,细水长流之下,的确是安置百姓的好方法。

不过这些只有在皇庄、官田丰富的京畿与南直隶施行,想要推广……

难道太子有意将刀割在地方士绅的身上,那可不行啊!

因为他们这群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士绅巨贾之家。

一面是自家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一面是良心的拷问,前院中的气氛陷入了极其诡异的境地。

林、徐二人没有讲出自己的态度,刘弘只是抛出了地方佃租是否过重,要不要减租减息的问题,除了几人应和了一声之外,沉默者占了绝大部分。

刘弘也没有着急,只是淡淡的笑了笑,与贾琮坐在一块,听起来其他人的讨论。

相比前院,后院中的气氛似乎更加和谐,作为京畿赈济的亲历者,黛玉也上台讲述了很多在王平口时的经历。

包括她见到的那些穷苦百姓,那些孩子用纤细的脖子支撑着大大的脑袋,鼓鼓却也空空的肚子。

直到她说起了皇帝老爷与太子殿下准许自己提出的赈济方式,以及那些宗室王公与公主的支持。

后院的戏台前,有不少贵妇人已经听出了黛玉的话中之意。

……

《顺天府流民赈济安置疏》以极快的时间扬名京城。

荣国府诗会上的新戏《白毛女》在京城各大戏院上演,蒋玉涵一日三场,场场观众爆满。

随之传开的,还有太子刘弘、泗水县一等子贾琮、文安县主的贤明。

以及那些参与减租减息安置流民的王公、公主,他们被京城的百姓提起时,总会说一句仁善贤良。

恩科殿试已过,在京的举子们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重新聚集了起来。

贾琮坐在国子监外最大的酒楼雅间,听着外面的激愤演讲,无奈笑了起来。

“琮哥儿,这样会不会太过?虽说我朝不以言获罪,但书生议政,还是聚众上书,会不会引起朝廷诸公的反感?”

黛玉今日也跟着贾琮出来了,《顺天府流民赈济安置疏》是她与贾琮共同完成的,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就像是养娃一样,谁生的娃谁关心。

贾琮应道:“最起码,大半的朝臣会提出出动龙禁卫弹压。”

外面的讨论似乎已经到了**,透过雅间薄薄的门,贾琮与黛玉听到了激情高昂的急公好义之语。

“国贼禄鬼不会关心百姓的死活,他们坐拥千亩万亩土地,民脂民膏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到嘴的肥肉。安置疏已经传扬了这么久,他们无动于衷,甚至阻碍太子殿下推行新法。”

“诸君,我等才是真正的圣人门徒,仁义在心,正义在身,我们还要继续沉默吗?”

“减租减息而已,我家在当阳县有两千多亩的地,我已经去信家中,自今年起,就按官田民租来,减租减息。”

“方兄仁义,小弟自然不能落后。按照太子殿下的提议,官田民租还能得到朝廷的田赋优惠,又能让家中佃户填饱肚子,何乐而不为?不过是少几斗地租罢了,谁家靠地租过日子?”

雅间中听到这句话都,点头跟黛玉小声说道:“说到点子上了,实际上按照陛下与四哥的提议,若真以官田民租的租子来定租,给佃户减租减息,朝廷不但会褒奖仁义,还会减免这家的田赋。甚至可用辽东的沃土置换田产,实现民田官营。”

唉!贾琮无奈的摇了摇头:“可惜啊,拥有大片田产之家,往往根本不靠佃租过日子,却偏僻无法看透现实,为了这点蝇头小利逼着陛下动刀。”

……

京城支持推行《顺天府流民赈济安置疏》的声音越来越大,这其中自然有皇帝、徐晋、林如海等人的推动,但更多的是京城那群举子监生的群情激奋。

朝中有不少官员上书皇帝,说是京中仕子无状,非议朝政,当遣兵丁弹压。

可惜皇帝将那些折子统统留中不发,任由这群仕子聚会讨论,通政司已经一连数日收到仕子们的联名上书,每日上值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内阁、禁中送仕子们的新一轮上书。

四月初二,顺天府府试开始。

数日之后,今年的顺天府府试传出来一个惊天的消息。

第三场的策论题目乃内阁首辅魏庆和亲自拟定——耕者有其田。

一时间,京中哗然。

贾琮也没有想到魏老爷子会突然下场表态,还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直接使得年轻的仕子们激情澎湃,于府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开始在京城四处演讲,汇聚民心,打算来一场轰轰烈烈的为民请命。

在京城四处的热火朝天的仕子群中,还有一群人苦苦等着顺天府府试放榜。

这一回的阅卷速度极快,四月十五顺天府衙就贴出了榜单。

这一回没有丝毫的意外,曾编写《顺天府流民赈济安置疏》的贾琮再次拿下顺天府今科府试的案首。

第二名是一位真正的寒门学子,名叫周八牛。

周八牛以及其真诚的言辞打动了主副考官,要不是在策论中的实用策略不及贾琮,说不定案首就是这位依靠全村乡亲的资助,才走进了考场的八牛兄了。

宝玉这一回只考了个榜末,试卷又一次贴出之后,被京城万千仕子热议的不是案首贾琮,而是在策论中骂遍朝中国贼禄鬼的贾珏贾宝玉。

当贾琮看到张贴出来的试卷时,整个人都傻了。

他瞪大了眼珠子看着满脸通红的宝玉:“宝二哥,你……你……你……怪不得你死活不愿默写出第三场的策论,原来你胆子这么大,就不怕二叔拿大棍打死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