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309章 钓鱼人

红楼御猫 第309章 钓鱼人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309章 钓鱼人

宁荣贾家,自开国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有二十房族人。除宁荣亲派八房在京城外,还有十二房族人居于祖籍金陵府。

无论是西廊下的八房还是金陵祖籍的十二房,有宁荣两府的庇佑,贾氏宗族过得最差的,都没有饿过肚子受过冻。

逢年过节,只要是姓贾的晚辈去荣国府给老太太磕个头,都会赏个银锞子、布匹绢缎什么的。

可以说,老太太虽说有时糊涂有时精明,但仁善的名在族中甚至是京城广为流传。

而名声这种东西,有时候那是真的好用。

比如这日贾琮终于结束了禁足生涯,从侧门出去打算去西廊转转。

不想刚出门还没走几步,就听前方不远处的茶楼二层,响起了一声惨叫。

等贾琮好奇走上茶楼二层时,看到一群人正围成一圈,抬起脚猛踩……

“琮哥儿,这是个刺客,要刺杀你。”

“琮三叔,这个王八蛋在西廊转悠好几天了,侄儿早就发现此人鬼鬼祟祟的,就让兄弟们一直盯着。果然,方才你刚出门,他就掏出了这个……”

贾琮定睛一眼,竟然是一把手弩。黝黑的精铁打造,箭头闪着诡异的绿色光芒。

“萱哥儿小心,箭头有毒!”

贾琮提醒了一声,吓得贾萱差点没拿稳掉在地上。

贾十一接过后仔细查看,手弩应该是专门打造,没有禁军制式装备的标记。

“别踹了,人死了!”

哗啦,围着的人群立刻散开,齐齐将目光转向了贾琮。

“不是踹死的,是死士,牙齿藏有毒嚢,被抓后服毒自尽。”

贾十一蹲在地上进行着简单的尸检:“虎口处的老茧很厚,是个练家子。靴中竟然还藏着匕首,也抹了毒药,是个狠人。萱小爷,下次遇到这种事,切勿不要鲁莽,太危险了。”

啊?

“这不是情况紧急,我怕他伤到琮三叔嘛。而且我用了这个,啪的一下,就给他开了瓢,根本没给他反抗的机会。”

贾琮看着痒痒得意的贾萱拿着弹弓炫耀,嘴角抽了抽。

自从他用弹弓在铁网山得了救驾奇功,贾家不知有多少哥儿玩起了弹弓。

而且这群手中不差钱的爷们,各个都是精铁打造,要冲着人来一下,足够去县衙大牢走一遭了。

“萱哥儿,下次可别鲁莽了。这次是人家大意,没有闪。万一被这人的毒箭擦破点皮,哭都来不及。”

贾琮踮起脚来,拍了拍大他十来岁的侄儿肩膀,感激却又语重心长的说道:“七嫂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好好的。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早早来府里告诉我。你不是喜欢玩刀吗?过几日我去宫里,到时看能不能给你弄来一把好刀。”

贾萱闻之大喜:“真的?那太好了,侄儿多谢三叔!”

“真的,真的……大伙今日救了我的命,走,咱们去南池坊市吃酒快活!”

贾琮手一挥,茶楼二层的这群贾家哥儿顿时欢呼起来。

一群人浩浩荡荡,杀向南池坊市。临去之时,贾十一特意看了一眼几乎一同离开茶楼的两个人,暗中吩咐儿郎跟了上去。

等贾琮请完客回到荣国府后,亲兵已经将死在茶楼的无名氏扔给了龙禁卫。

他抱着一盘果子,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一边问道:“查出来什么了没?”

贾十一将一封信递了过来:“是东平郡王府的死士……”

“意料之中。”

贾琮接过信看了起来,贾十一继续禀道:“曹都督安排了人一直跟着,萱小爷的人也是龙禁卫暗中给提的醒。这人在萱小爷开瓢的同时,实际上已经中了龙禁卫暗卫的飞针。”

嗯。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死士这种生物哪里是贾萱这种公子哥能轻易偷袭到的。

“曹都督说,让小三爷最近尽量不要出府。陛下来钓鱼,龙禁卫这些日子天天跟着东平郡王府的死士,打算顺藤摸瓜,将钱家培养的死士一网打尽,他们已经查到了一些眉目。”

“那就不出门了,咱们的陛下既然有了兴致钓鱼玩,那咱们就安安静静的当一回鱼饵,看看陛下钓上来的鱼,大不大。”

贾琮从善如流,收起了信就去了荣禧堂。跟老太太说了此事后,祖孙二人一合计,午后就让人去太医院请了御医。

……

荣国府太夫人又“病了”,甚至惊动了宫中。

曹太后赐下了不少补品药材,宁荣两府的人包括贾政在内,皆去衙门以侍疾之由告了假。

内松外紧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冬月,寒风吹过京城,荣国府开始烧起了火炉、火炕时,京城突然爆起一桩震惊朝野的大事。

冬月十一夜,龙禁卫突袭东平郡王府,厮杀半夜方才平息。坊中各府皆战战兢兢度过了一夜,第二日天还未亮,宫中就敲响了景阳钟。

贾琏一夜未归,钟响时才姗姗回府,将贾琮从温暖的被窝里揪了出来:“赶紧换上朝服,有大喜事!”

贾琮睡得迷迷糊糊的,脑子还不是很清晰。

他揉着眼睛,根本没有注意到贾琏身着甲胄,上面还带着血。

“大喜事?二嫂嫂又怀了?”

啪!

脑瓜上挨了一下,顿时让贾琮清醒了不少。

只听贾琏说道:“钱家完了,昨日曹都督喊了我过去,调集大军突袭了东平郡王府。虽说钱家不知从哪得了消息,提前一步逃了,可从此之后,大夏再无东平郡王!”

这可真是大喜事啊!

奉天殿中也已经烧起了火龙,贾琮打量着周围站着的武勋,四大异姓王此时只剩西宁郡王齐文华一人。

八公十二侯只有大猫小猫三两只,唯一还能算得上大佬级别的,也就站在他前方的王子腾了。

“钱康时勾结女真,图谋不轨,朕已经下令查抄东平郡王府,缉拿钱家一应人等。”

轰!

殿中顿时哗然一片,刘恒看起来极其愤怒,将手中的一沓折子哗啦一声扔到了丹陛之下,咆哮道:“钱家与女真、高丽甚至倭国勾连日久,可你们对此竟然一无所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龙禁卫……朝廷有如此多的监察衙门,竟一点消息都没有,简直荒唐。到底是尔等渎职还是说,尔等与那钱氏叛逆是一伙的?”

“臣等之罪,陛下息怒!”

“息怒?朕可以息怒,但社稷之稳固,百姓之安定,从何而来?”

刘恒突然一甩袖子:“王子腾……”

“臣在。”

突然被点名,王子腾立刻站了出来,躬身应了一声。

“卿为九省统制,之前也是巡视辽东,跟朕说辽东一切安好。如今女真有了反心,又暗中助钱氏叛逆逃出了京城,你去辽东吧,什么时候把女真平了,将钱氏叛逆斩了,你再回来?”

王子腾心中暗道不好,他是九省统制没错,可手底下没多少兵马。

如今辽东大部分的兵力都在山海关总兵靖王刘怡的麾下,女真如今的实力可不小,大大小小的部落加起来,控弦数万总是有的。

而且辽东不是他的主场,若去了辽东,他这个九省统制说不定就要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刘恒见王子腾迟迟不应,冷哼一声:“怎么?王爱卿,不想去?”

王子腾强忍着抗拒,面上全是忠贞。

“臣王子腾领旨!”

“事态紧急,王爱卿莫要耽搁,这就出发吧。”

刘恒一没派兵,二没说给了王命旗牌甚至连枚调兵的虎符都没给,当殿就让王子腾出京北上。

与王子腾关系较近的几家武勋,几乎齐齐深吸一口凉气,悄悄缩了缩脖子。

王子腾知道这事是避不开的,今日若有半点犹豫,说不定下一个被抄的就是自己家了。

他躬身承诺,随后告退出殿就抓紧时间回府安排出京事宜了。

大殿中的风暴还未结束,刘恒又将矛头对准了西宁郡王府。

“西宁王,听说河西挖出了一只石龟,上刻‘玄武出河西,西宁当王天下。’齐爱卿觉得,此事朕该如何处置?”

扑腾,齐文华毫不犹豫的跪了下去,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陛下,西宁王府对陛下忠心耿耿,从无异心,这是有人在陷害臣啊!”

“钱康时也跟父皇说过此类的话,还有沉入运河的霍家,也是如此!”

刘恒没有过多纠缠这个问题,只是冷冷说道:“四大异姓王,分镇大夏东西南北,皇家从未没有亏待过尔等,朕不希望有一天西宁王府步入霍家、钱家的后尘!”

咚咚咚……

齐文华冷汗都下来了,磕头表着忠心:“臣谨记陛下教导,必不会学那乱臣贼子,有负圣恩!”

……

东平郡王府背叛大夏,这场风波席卷了整个京城。

龙禁卫查抄王府后搜出了大量的书信,甄别后大批的龙禁卫自四门出,奔向远方。

京城被查抄的府邸不多,钱家自前年就已经惹了二圣的厌恶,明眼人都看出来不能与之交好了。

能断的早就断了,不能断的,也早早在皇帝老爷那暗中交代了两府之间的关系。

“贾小三,书读的怎么样了?”

批完折子的皇帝老爷放下了手中的朱笔,突然走过来敲了一下神游四方目光呆滞的贾琮脑瓜。

清醒过来的贾琮忙恭敬的回道:“啊?陛下,老师说,臣已经足够通过府试了,就是在策论上,还有些不足。最近刚给臣布置了不少课业,让臣多去城外转转,体察民情,说是只有行万里路方能在策论中言之有物。否则就是高谈虚论、金玉其表。”

“既如此,朕交给你一个任务……”

刘恒走到龙案前,翻出一封奏折交给了贾琮:“这是顺天府昨日呈上来的折子,自昭武三十五年开始,每年的冬天京畿就会出现大量流民涌向京城求活。朕已经命太子总领今年的赈济事,你是东宫属官,就跟着一起去吧。”

贾琮只看了一眼奏折上记载的各项数据,就将其合上躬身称诺。

不想刘恒继续说道:“朕不只是让你辅佐太子赈济流民,最重要的,是查清这些流民因何而起,如何根绝,而不是简单的放粮赈济。房山县的流民最多,等户部的粮食安排妥当,你就跟太子出发去房山吧。”

这一回贾琮的脸上神色凝重了许多,拜下应道:“臣贾琮领旨,必将查清此事,为君分忧!”

离开勤政殿的贾琮还没走几步,就被等候多时的太子刘弘给叫去了东宫。

刘弘开门见山的说道:“青藤先生暗中调查了房山县,因毗邻西山,京中多有皇亲国戚、武勋贵人在房山跑马圈地,威逼利诱逼迫百姓低价甚至是无偿捐献土地。甚至在今夏掘开了干河大堤,放水淹了大半个房山制造天灾以迫百姓卖地求生。这一次咱们第一站就去房山,看一看到底是谁,敢在天子脚下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事。”

贾琮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老师还真是大手笔,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促成如此大的行动。

不但能遮掩自己要查王家的目的,更是一举掀开了那些无良权贵跑马圈地的丑事。

这算是老师向土地兼并问题开的第二炮?

贾琮应付了一阵信心十足、正义感爆棚的皇太子,一出宫就快速往徐府赶去。

徐晋已经在府中侯他好一阵了,一进书房就扔给贾琮好大一摞账本册子。

“这些事为师这段日子统计的京畿各州县田产分等、归属以及异常交易的情况,你拿着去好好看看。年底前,你要作出一份详尽有用的策略,如何才能缓解我朝土地兼并的问题。”

啊?

“打土豪、分田地。”

“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啪!

徐晋忍不住给徒弟的脑瓜上给了一下。

“你家就是土豪,你要打你自己,分自己的田?还有,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是个不错的想法,可不切实际。”

贾琮挠了挠后脑勺,土地兼并最好的解决办法实际上还得是前世太祖爷的土地gm,收归国有,然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可这个办法,在当下根本没有实施的土壤。

中原王朝历来重视农事,百姓更是将土地看做最值钱的东西,只要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买地。

唉,这真是让贾琮头疼,看着那厚厚一摞的账本册子,苦兮兮的请教自己的老师:“学生对此有过思考,而且也在心中设想过几种办法。但老师,学生一直有个疑问,历来变法者均没有好下场,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想要掀起变法的浪潮,就不担心步了商君的后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