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302章 欲作君子贾存周

红楼御猫 第302章 欲作君子贾存周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302章 欲作君子贾存周

第302章 欲作君子贾存周

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复汉家江山。时江南腥膻尽去,有大儒于杭州城外名儒杨时讲学之地重建西林书院,授学传道。

数十年过去了,西林党人从初时的一身正气、清廉正直、铮铮铁骨,逐渐被奢靡、权欲所污染,变成了党同伐异、只会空谈毫无治国才能的学阀。

要说高谈阔论、引经据典政老爷的确不如这些人,但政老爷有一点绝对能吊打他所见的那些西林党人。

那就是对皇帝老爷的一颗丹心!

“启奏陛下,政公身上的箭伤没有愈合,而且身体亏空的厉害。需要好好静养一段时间,否则有碍寿数。”

被喊来的御医在检查完贾政的身体后,如实禀道:“而且政公这些日子应该没有好好休息过,心神消耗之大,已到了极致……”

皇帝诏来了负责护卫贾政自杭州返京的龙禁卫暗卫,详细询问了此行的经过。

随着暗卫的讲述,皇帝越听越心惊。贾政自入殿后,割开衣袍内衬,将一本账册跟一份名单交给了他。

却从未说起过为了将这两件东西安全带回京城,差点要了他的命。

此次去浙江赴任,贾政带去的荣国府亲兵战死两人,护卫伤亡二十多人。贾琏奉旨暗中派遣的十名龙禁卫暗卫,活下来的只有三个,可见这一路的凶险。

便是如此,贾政在拿到这两份重要证据后,一路被截杀。被一箭射中后背,差点要了他的命。

他连好好养伤都不敢,生怕晚一步回京会被西林党人毁了证据。也正是因为如此,贾政的箭伤始终没有愈合,反而更重了些。

“贾卿,你……”

皇帝这一回真的动容了,却见贾政整理衣冠,随后郑重的向皇帝拜下:“陛下,臣还活着,可杨濂大人与安国大人却死在了浙江。这两份证据是杨公与安公用命换回来的,臣不能让杨、安二公的努力白白浪费!”

前浙江提学道学政杨濂与前浙江巡按御史安国都是病逝任上,不想竟与西林党人有关。

“唉,皆是忠贞之臣,倒是朕这个皇帝疏忽了!”

皇帝亲自走到殿中,扶起了贾政:“卿且回去好好休养,朕一定会查明真相,以慰杨濂、安国二卿在天之灵!”

……

贾政的身体亏空的厉害,可能是将证据呈送给了皇帝,走出勤政殿时长舒了一口气,随即就晕厥了过去。

听到消息的皇帝命御医诊脉开方,让人用软轿送其出宫回家。

贾琮被吓得不轻,实在是御医的说法太可怕了。

老太太坐在床边不停的抹眼泪,家里的哥儿姐儿也是差不多的样子,哭声吵得人脑仁疼。

贾敬询问完随行而来的御医,安抚了老太太后,皱眉下令:“行了,让赵氏过来伺候,你们都下去,天塌不下来。”

随即又将目光放在贾琮身上:“西府的事琮哥儿多用些心,这些日子就不要瞎折腾了。紧闭门户,谢绝探访,让你二叔安心静养。”

“是了,是了,敬儿说的对,政儿需要静养……”

老太太强撑着精神,眼中的厉芒让贾琮心惊。

“三丫头,你去喊你姨娘,院子里的事三丫头你亲自管着,不许任何人来打搅你爹静养。琮哥儿,府里的亲兵你去安排,让老五他们择人南下,好好查一查都是谁出的手。老婆子不管朝廷会怎么办,敢伤了你二叔,老婆子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祖母……”

贾琮不想节外生枝,毕竟皇帝已经命都察院暗查此事,万一因为自家的缘故打草惊蛇,那就不好了。

“那是你亲二叔!当年你姑姑死在扬州,咱家又是朝不保夕,我不得不只接了玉儿来京,强忍了屈辱与仇恨……如今你爹是超品的国侯,你哥哥是位高权重的天子亲军卫镇抚使,难道还要让我又一次忍着吗?”

老太太眼中的愤恨愈发的明显,贾琮只得将目光转向向来谨慎沉稳的贾敬。

不想贾敬竟然也支持老太太的决定,点了点头:“是该如此,咱们贾家离开江南太久了,让这些人忘记了宁荣贾家的刀锋。政弟身负皇差,竟然被一路截杀,若咱们家不作出回应,岂不是要被人小看了?”

……

政老爷醒来时已经是第二日的清晨了,御医在诊脉后点了点头,换药开方,交待了后续后才离开了荣国府。

随着贾政的清醒,他在浙江这几个月的经历才彻底摆在了贾敬与贾琮的眼前。

不说他处,浙江的府学、县学以及官办、民办书塾学院九成已入西林门下。

自昭武四十五年开始,浙江各州府中试童子试、乡试,非西林党人不可中。寒门学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出头,哪怕你惊才艳艳,你的答卷上也会出现别人的名字。

浙江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以及各州府官吏,凡是与西林党人不能同流合污者,要么闭上嘴巴当个提线木偶,要么“病逝”、“殉职”任上。

甚至提线木偶调任他处,只要敢说西林党人的坏话,最多半月就会声名狼藉,被扣上各种各样的帽子,什么阉党、媚主之徒等等。

贾政自入杭州城,送金银的、送珍宝的、送女人的,几乎每日都有人想用这些东西来腐化他。

可惜这些人错估了政老爷的决心,他没有别的优点,却有一颗对皇帝忠心。

荣国府最落魄的时候,老太太都没苦着小儿子。金银宝物对于政老爷就是不值钱的瓦砾,女色更是不能让政老爷抬一抬眼皮。

至于说刀剑威胁,政老爷刚开始还会害怕,也有过妥协的心思。

可负责护卫之责的亲兵,一直给他灌输着历代荣国公的勇武。

最让政老爷不能接受的,是亲兵最常说的那几句话。

“二老爷,将主十七岁时就敢带着一千人冲阵,在您的面前的不过西林党人这种土鸡瓦狗,您不会连这种土鸡瓦狗般的敌人都怕吧?”

“二老爷,您可是自幼熟读圣贤书,属下听说过一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您是真正的君子,岂能屈服于这群伪君子的淫威之下啊!”

“二老爷,将主孤军深入去了南越,此战不论胜负不愧荣国之后,二老爷认为属下说的对不对?”

便是因为亲兵一直在政老爷耳边唠叨的这些话,挑起了他那该死的“攀比心”。

我贾政便是死,也不能输给老大那个老纨绔!

这奇葩的胜负欲自小就藏在政老爷的心底,这一次硬生生让他顶住了各种诱惑与威胁。

甚至逼得西林党人不得不祭出最后的杀招,又是派死士刺杀,又是收买土匪一路袭击,直到政老爷踏进了宫门,这群人也不得不收回了爪子。

当然,政老爷不会将自己内心中曾经的动摇讲出来。

此时在政老爷的心中,那份对贾赦的不服以及想要得到众人肯定的渴望,成就了他不屈、方正、清肃、忠贞的名声。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这份巧合般促成的名声让贾政欣喜的同时,也成了一把无形的戒尺,始终悬在他的头顶,逼得贾政往“圣人”的路子上走着。

贾琮并未深究政老爷这份名声的虚与实,在邸报中终于出现都察院御史弹劾浙江各级官员的消息时,立刻安排人大肆传扬政老爷的壮举。

一时间,荣国府二老爷、贤妃娘娘的生父、浙江提学道学政贾政,成了京城名声最响的人。

甚至有人说,贾政贾存周虽无功名却有先贤之风,当为君子也!

君子二字,让不惑之年的政老爷躺在床上嚎啕大哭,同时也坚定了他的信念。

他贾存周这辈子就是只为了这声君子之称,也要拼尽全力,与那群不法之徒斗到死!

西林党人在江南半壁的确能控制着仕林舆论,甚至控制浙江等地的官衙。

可在京城,政老爷如今混的是如鱼得水。

身子骨好了一些后,政老爷就没少往都察院跑,老太太都拦不住要当仁人君子的政老爷,

原本好不容易养出来的一点肉,眼看着又瘦了下去。

不过贾琮看自家二叔的精神头越发好了,除了嘱咐赵姨娘与探春好好照顾外,只能暗中吩咐亲兵加强护卫力量,防止西林党人狗急跳墙。

“琮哥儿,你说我爹是不是忘了还有我这个儿子?”

贾琮放下了手中的笔,不解的抬眼看向宝玉:“宝二哥为何这么说?”

“以往我爹三五日就要检查一回我的课业,可这次回京后除了刚开始问过一次外,十几天过去了,他都没有再提过一次。”

贾宝玉忍不住摸了摸屁股,纠结了好半天憋出来一句话:“我爹已经很久没有打过我了……”

……

政老爷哪里还顾得上收拾宝玉,皇帝在听到御医禀报说,贾政身子亏损的厉害,暂不宜远行外任。

于是乎罢去其浙江学政一职,调任都察院,担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正四品的监察官,正符合政老爷如今的野望。一下子令政老爷心气大涨,每日都忙着写弹劾的折子。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州府县官,只要政老爷得知谁有不法事,他都会毫无顾忌的用折子死命的喷。

主持贾家事务的敬大老爷不但没有拦着,反而让人四下收集不法勋贵官员的材料,想办法弄来好几个拦路喊冤的受害者,在京城上演了好几场青天大老爷贾存周为民请命的大戏。

这些事龙禁卫当然一清二楚,密奏送至勤政殿时,皇帝欣然默许。

贾政是贤妃的亲父,又是宁荣贾家的嫡支。贾政得罪的人越多,他越能放心的重用贾家的人。

哪怕贾政这些日子弹劾的人中,不乏令皇帝老爷也头疼不知该如何处置的老皇亲。

政老爷美滋滋的当着青天大老爷,老太太这些日子被前来求情或是找事的太夫人、夫人烦得要死。

好不容易撑到了中秋将到,宫中按制放假三天。政老爷终于停下了折腾,老太太长舒一口气,喊来贾琮询问今年中秋节的准备事宜。

贾琮给老太太说了下节礼收、送情况,老太太念叨起还在南越林子里钻来钻去的大儿子,祖孙二人唏嘘不已。

“你爹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前几天曹嘟嘟倒是跟孙儿说,第一批京营大军已经到了广西,正准备休息几日入越作战。到时有了京营大军的分担,爹爹的压力就能小上很多。”

贾琮也想念他那不靠谱的爹,但这万里之遥,就是飞鸽传书也得累死几只鸽子才能送回一封信来。

不过有了京营大军的支援,想来从现在开始,攻守就要逆转了。

老太太也是懂些军阵之事的,点了点头后转移了话题:“明日宫宴,我会带玉儿同去。前朝那边,你盯着点你二叔,这些日子他得罪了那么多人,小心被人使了绊子。”

一说起这个,老太太话中不无埋怨:“你二叔也是,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他就非要将人给得罪光?那德清长公主如今是咱家的姻亲,他怎么就不知道维护一下涂驸马的面子?”

……

涂家郡主涂思琪与贾蔷的亲事早前已经定下,涂、贾两家还真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姻亲。

可政老爷这回真要当青天大老爷,前日在大朝会上将涂驸马的哥哥,光禄寺少卿涂世兴给弹劾了。

原因倒也简单,涂世兴的儿子,也就是涂驸马的亲侄子涂思贤强“抢”民妇,还打伤了京畿的一个普通农户。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主要是因为那被强抢的民妇,竟然是自愿当涂思贤的第八房小妾。

毕竟跟着农户卖豆腐,哪有跟着容貌俊秀、身份高贵的涂思贤吃香的喝辣的强?

哪怕涂家给了那农户足够的补偿,令那人撤去了状纸,可政老爷还是一纸弹劾将涂家告上了奉天殿。

当然,政老爷也不是真犯了愣,主要是他在查涂家的时候发现了一桩了不得的事。

涂家为了与东平王府争夺在辽东的商路生意,把辽东闹得天翻地覆民不聊生。

估计是两府的官威,辽东受害的百姓求告无门,跑来京城想要敲登闻鼓却被不明身份的人给拦在了城外。

政老爷琢磨了两日,这才有了当殿弹劾光禄寺少卿涂世兴一事。

推荐票

今晚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