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108章 父女姐弟,宫中冲突!

红楼御猫 第108章 父女姐弟,宫中冲突!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108章 父女姐弟,宫中冲突!

第108章 父女姐弟,宫中冲突!

宝玉身上的蛊毒还未彻底清理干净,不过几碗汤药下去,气色明显好转了许多。

相比冷清的贾政,反而是当大伯的贾赦去暖阁专门看侄儿病情的次数更多。

经此一事,府里的几个姑娘也都对老太太口中,混账不堪只会窝在家里玩女人的赦大老爷有了新的认识。

例如此时,午饭过后没多久,从大营回家的贾赦跟老太太问安后,便去了暖阁探望宝玉的情况。

众人虽然纳罕,却也慢慢习以为常了。只是迎春的心里不由自主的生了酸涩之感,贾琮看到二姐姐藏在眼底的羡慕后,暗暗叹气。

他实在是没办法改变封建大家长重男轻女的思想,只能往迎春身边挪了挪,小胖手拽拽迎春的衣袖,指了指自己的张开的嘴巴。

求投喂!

好吧,迎春摸了摸贾琮的脑瓜子,放下了心中的酸涩,开始操心饿了的弟弟。

贾琮跟在迎春的身后,踩着二姐姐的影子玩。

余光瞟见小胖子幼稚却又童真的游戏,迎春嘴角微微扬起。这是她从阎王爷手里抢回来的亲弟弟,她至今记得那年幼小的自己,怀里抱着快没了气息的病猫儿,是如何一口汤药一口米粥将他救回来的。

那会的自己也是备受欺凌,连身边的奶嬷嬷都只惦记着她为数不多的首饰银钱。

要不是从二哥贾琏那求来了几两银子,也许今日的她以及跟在身后的小胖子,许是过的还不如三妹妹和环哥儿吧。

至少人家还有亲娘护着呢!

“二姐姐在想什么?”

贾琮突然发现脚下的影子不动了,抬头看去。只见迎春突然停下了脚步,回转身子静静的看着自己。

迎春伸手摸了摸贾琮的脑袋,小胖子凑过去往迎春的掌心蹭了蹭,眯眼笑笑。

只听迎春柔声说道:“我在想,我竟也是个不知足的人!”

“嗯?”

贾琮愣了愣,似乎想到了迎春为何会如此说。

他在心中微叹,面上却也不显,反而微笑摇头:“二姐姐的福气还在后面呢,将来要羡煞无数人!”

迎春莞尔一笑,捏了捏贾琮的小胖脸,又给他擦去额头的细汗,温声细语的问道:“琮哥儿怎么知道我的福气还在后面?”

啪啪啪!

贾琮挺起胸膛,连拍三下,骄傲的说道:“因为二姐姐有我啊,二姐姐在将来会有一个当大将军当宰相的弟弟,谁还敢说二姐姐没福气?”

噗嗤……

迎春不禁捂嘴笑了起来,笑颜如花,心头最后的酸涩随风而逝。

她揉了揉贾琮的头发,笑呵呵牵起他的手,犹如小时候一样。

“那姐姐就等着琮哥儿封侯拜相,让无数人羡慕我这个大将军宰相的姐姐。”

“会有那么一天的,有我在,谁也不能欺负姐姐!”

“那大将军宰相这会想吃什么?”

“午饭腻了些,鸡蛋羹吧,最好撒点葱花……”

“这点吃的,怕不够填饱你的肚子。”

“嘿嘿,那就再做几盘点心。二姐姐之前做的红豆点心还有吗?我喜欢吃甜的。”

“没了,咱们去厨房看看,要些红豆姐姐给你做。”

“好,我就知道二姐姐最好了……”

……

冬月的京城已是寒风料峭,一场冰雨过后,气温骤降。

贾琮从暖和的被窝伸出一只手,竟然是暖融融的。

“三爷,奴婢已经烧好了炉子,热水也备好了。三爷还是赶紧起床吧,今日您还得陪林姑娘去宫中觐见的。”

丫鬟如意从火炉上取下铜壶,往盆里倒好了热水,絮絮叨叨的提醒了一句。

贾琮一拍脑袋:“你若不说,我差点就忘了还有这事!”

原来昨天傍晚时,慈宁宫来了太后娘娘的懿旨,诏荣国夫人、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入宫觐见。

至于贾琮,却只是个添头。

太后娘娘说,她好歹给小胖子跟林家姑娘赐了婚,成全了一桩好姻缘,小胖子竟然连她这个媒人的谢媒礼都忘了。

必须惩罚!

听闻小胖子为圣人写了一首千古之词,那就让他写几首清词吧。

清词?小胖子差点没弄清楚那是什么东西。

好在家里会写诗词的姐姐好几个呢,一番打听下来,他终于想起了前世大明朝最出名的谜语人、道君皇帝嘉靖了。

一番梳洗,草草吃了点东西,鸳鸯就已经来请了。

大宝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冲着马厩里吃着豆饼的白马喷了好几口唾沫后,兴奋的跟着贾琮来到了荣国府大门口。

贾母的面色不佳,哪怕鸳鸯化妆的手艺极佳,可依旧掩盖不住老太太的不情愿。

“琮哥儿,今日入宫,可千万别惹事!”

老太太不得不警告一句这个浑孙儿,生怕他又惹下什么乱子来。梁园的事儿不管刘忭怎样尽全力掩盖,可贾琮的嚣张举动还是传了出来。

当老太太得知贾琮不但做了首“反诗”,还来了场琮三爷醉打忠信王的戏码,差点当场吓晕了过去。

不等贾琮回应,大宝的驴脸不停往马车里钻,呃啊呃啊的乱叫。

黛玉伸手在大宝脸上轻轻拍了拍,小声道:“快别闹,等回来我再带伱去吃好吃的。”

叼走了黛玉递过来的红豆点心后,大宝一脸兴奋的叫了两声,迈起驴蹄儿哒哒前进。

贾琮冲马车中的贾母拱手道:“老太太放心,孙儿今天绝对不会主动惹事!”

黛玉闻言噗嗤一声笑出了声,贾母唉声叹气,她是管不住这个孙子了,希望今天宫里的人不要不长眼,惹出乱子来。

老太太临走前才警告了小胖子一句,可刚到宫门前,小胖子就和宫门口的禁军校尉闹了起来。

“啪!”

贾琮将手中的雁翎刀往面前的桌案上一拍:“御赐雁翎刀你不要我带!”

“啪!”

又从腰间解下御赐龙首短剑拍在了桌案上。

“御赐宝剑,是不是也不行?”

贾琮眯起眼睛,将玉带上挂着的御赐金令解下,持令道:“本官乃是‘御猫’,御猫是什么懂不懂?替陛下抓老鼠的,你见过那只抓老鼠的猫不带爪子?”

“御猫大人……不不,贾将军、贾大人,您也别为难末将啊,末将也没遇见过这种情况。”

那校尉还真不是为难贾琮,只是这情况太特殊了。

入宫觐见的大臣,不论文武,怎么可以携带兵刃入宫?

可贾琮身上穿的、腰间挂着,竟然全是御赐之物。

禁军校尉为难,贾琮也不想就这么妥协。宫中也不安省啊,或者说,宫里的风从来就没有停过。

指不定今日他在宫里还得靠这御赐的刀剑,来劈开算计他们的黑雾。

“我不管,我这御猫不能不带御赐的‘爪子’!”

呃……

“太夫人,您看……”

那校尉实在没办法跟一介稚童讲道理,转头想要跟老太太商量。

不料贾母直接把头扭到另一边,沉声回道:“老婆子可管不住这猢狲!”

啊!

整个宫门死一般的寂静,两方僵持许久,最后还是内宫听到了消息,御前大太监夏守忠亲自前来,将差点撒泼打滚的贾琮拎了进去。

“我说我的琮三爷,咱能不能安省一阵?弹劾你的折子都快赶上弹劾十三爷的了!”

贾琮闻言疑惑的问道:“啊?我这么厉害了?好像我最近没干什么啊?”

“琮三爷梁园一役,把京中无数学子的脸都打肿了,孤篇压梁园,醉打忠信王。”

夏守忠扶额解释道:“这些弹劾的背后是什么目的,小贾千户应该也知道,皇爷盛怒之下,贬斥者不止百十余人。我的琮三爷,咱家求你了,安省点,皇爷都快被那些言官烦的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噗嗤……

一旁跟在老太太身侧的黛玉实在忍不住,捂嘴笑出了声。

夏守忠也没有怪罪,反而颔首跟其说道:“林姑娘的父亲,林大人也是都察院出身,应当知道御史言官的厉害吧。”

“君有瑕,忠臣当谏。不过照夏公所言,这些弹劾琮哥儿的人,怕多是沽名卖直之徒。陛下越是盛怒贬斥,他们就越开心。”

黛玉柔声细语的回道:“陛下大可不必理会这些人的弹劾,留中不发就是了。不管琮哥儿今后会不会安省,弹劾必不会少的。毕竟琮哥儿是勋贵之后,向来看不惯不正之风,对这些沽名卖直之人,简直就是行走的功劳。”

“哦?”

夏守忠眼睛一亮,没想到啊,这林家的小姑娘竟然有如此见识,竟与圣人给皇爷的教导之言相差无几。

他赞许道:“不愧姑苏林家之女,见识非凡,让咱家刮目相看。”

黛玉被夸得俏脸一红,微微低头:“历代历朝的史书皆有类似的记载,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正说着,几人正好来到隆宗门前,再往西便是慈宁宫了。不料刚刚穿过大门,便见一张软轿立于大门内,上有一位华贵妇人,前后陪侍有十数宫人。

“奴婢拜见太妃娘娘!”

有了夏守忠的提醒,贾母拉着黛玉行了一个万福礼:“臣妇(臣女)拜见太妃娘娘!”

贾琮眼睛一眯,微微躬身:“臣贾琮拜见太妃娘娘。”

软轿上的不是别人,正是八月间被贾琮大闹宫禁送了禁足套餐的太妃甄氏。

甄氏明显听到了方才众人的交谈,她凤眼冷视,刻意想要折辱一下贾琮等人。

她原想先从贾琮这入手,可在看到令她觉得甚为刺眼的御赐御猫服、御刀御剑御赐金令后,便强行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贾母与黛玉。

“太夫人倒是许久未进宫了?怎么?这是攀上高枝儿忘了本宫这个旧人?”

不等贾母回应,她又看向还屈膝行礼的黛玉。

黛玉本身身子还未养好,屈膝行礼耗费体力,冷风一吹不由晃了一下。

便听甄氏冷笑道:“林家好教养,贾家好教养,教养的女儿如此不知礼。曲嬷嬷,去,好好教导一下林氏女该如何跟本宫行礼!”

一旁的肥硕曲姓嬷嬷立马称诺向前,狞笑着向黛玉抓去。

正当众人以为黛玉要吃一阵苦头时,却见一道寒光微闪,一道血红色突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啊!”

只听曲嬷嬷突然惨叫一声,吓了众人一跳。

贾琮闪身来到黛玉身前,一手持刀,一手捂住黛玉的眼睛。

雁翎刀的刀身上还在滴血,曲嬷嬷脚下掉落了一只断手,面色苍白,断掉的手腕处鲜血淋漓,额头冷汗直流。

“本官的未婚妻也是你这贱奴能碰的?”

推荐票

吃了点药,这会犯困了。今天就先更到这里,明天白天继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