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179章 压力

晋末长剑 第1179章 压力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5:43

第1179章 压力

平城的气氛比较微妙。

尤其是从六月初十到十五日,当一拨拨部落酋帅陆续抵达后,这里的形势就更加怪异了。

十五日当天,似乎有人要给已过新兴,刚进入雁门地界的邵勋来个下马威一般,马邑郡发生了叛乱。两个杂胡部落相继起兵,地方土豪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当义从军率部赶至时,叛乱分子已经渡河西逃。再一问,早半个月前他们就把老弱妇孺及牛羊转移走了,留在这里的多为精壮,烧杀抢掠一番即走,显然蓄谋已久。

消息传到平城后,王氏也不免有些烦乱,同时也有些庆幸。

十六日一大早,侍卫亲军万余众出城操练,引得远近之人纷纷围观。

纥奚牟汗在人群中穿梭着,远远看了一会后,脸色阴晴不定。

“贱人!”他低声嘟囔了一句。

侍卫亲军器械极好,步军大概来自中原,和镇兵一样是府兵及其部曲子弟,大盾、长枪、步弓、环首刀齐备,进退有序。

骑军器械也不错,很多人左手缠着小圆盾,右手持骑枪或马刀、铁锏等物事。

也有人不带盾,直接手持沉重的长戟或马槊。

更有人将骑枪挂起来,飞马驰射。

各种战术都演练了,但这不是迄奚牟汗的重点,重点是这些人的武器是真多,铁铠、皮甲也非常多。

很显然,光靠平城、盛乐两地的铁匠铺子是来不及打制这么多器械的,很可能得到了梁人的帮助。

陪那个人上床居然能有这么多好处?

艹,迄奚牟汗都想陪梁帝睡觉了,就是不知道人家看不看得上他这个大胡子男人。

骑兵演练结束后,又齐齐下马,按金鼓旗号,集结成了数个步兵阵型,开始演练攻防。

还他妈步骑两便!贱人!

纥奚牟汗长叹一声,脸色阴晴不定许久,准备午后进城,看看有没有门路呃,更好地投靠那个贱人。

骂归骂,不服归不服,怎样对部落更有利,他还是清楚的。

在城外转了一圈后,正值侍卫亲军操练完毕,收兵回营之时,南边突然来了大股人马。

“普部的!”

“普骨氏哪位贵人?”

“应是普骨闾无疑了。”

“他现在姓仆固,梁帝下令改姓的。长子仆固听和中原贵人做买卖,获利颇丰。第二个儿子改名仆固承恩,在平城读了几年书,到中原当官去了。”

迄奚牟汗听了有些惊讶,他知道普部因为地处新平城的关系,和雁门关内接触频繁,买卖做得很厉害,赚了不少钱,却不知道普骨闾这厮还有个儿子去中原当官了。

这和中原那些分仕南北的士族有什么两样?

当然,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种维系家族的好办法。不过,这却是以把家族置于部落之上为前提的。

老实说,有点挑战纥奚牟汗的传统认知。

家族或者说氏族不该以部落为根基,与部落同进退吗?你这样只为普骨氏族打算,将其凌驾于部落之上,那么与你盟誓的普乃、普屯、普六茹等氏族算什么?

当年你们的祖先可是在天神面前发誓同心协力,这才结成了拓跋十姓之一的普部啊。

堕落了!堕落了!和乌桓人一样堕落了。

不少乌桓人就是这样乱搞,部落一点点解体,最后变成了大大小小的豪强地主。

遐想间,仆固闾的车队已近在眼前。

好家伙,看起来两三千人的队伍,马车、牛车破百,旌旗数十面,浩浩荡荡,蜿蜒里许。正中央一辆华丽无比的马车,几可比拟代公,除了没有狼头蠢外,其他一点不差。

仆固闾掀起布帘子向外看时,脖子上赫然缠着两条粗大的金项链,身体肥胖无比,都不知道还能不能骑马怪不得坐车呢。

这厮是来觐见梁帝,同时声援王氏的。

如此大张旗鼓,生怕没人知道他来了,其中多少谋算,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纥奚牟汗默默离开了人群,回到了自己暂住的营地附近。

周围就是大片的农田,分布于羊水两岸。

与中原地区不一样,这里都是春播,没有越冬农作物。在以往,以称为主,黍豆为辅,因为这两种作物生长期较短,三四个月就能收获,是放牧之余的重要补充。

单于都护府设立八年了,代国也迎来了一些变化。

春播时粟麦变多了,穄豆变少了。

同样的靠天收,一亩粟麦比穄豆能多出一斛以上的收入,这令耕牧并举的部落粮食产量大增,实力愈发强盛。

羊水两岸就多是麦田,或许是因为灌溉方便吧。

稍远一些的地方则以粟田为主,听人说此物耐旱、耐贫瘠,没有小麦“娇贵”,应是这个原因无疑了。

不过五月陨霜不断,风还很大,让这些农田损失惨重,秋天应该还能收一些,但能收多少就很难说了。

纥奚牟汗细细看着,久久不语。

即便有这样那样的灾害,但阴山以南还是比阴山以北好,雁门关以南又比雁门关以北好,人都是向往好地方、好日子的,要不为何自汉以来,一批又一批的草原部落死命内迁呢?

wшw_ttá n_c ○

纥奚牟汗第一次认真思考是不是要做出什么改变。

意辛山那地方真的不如这里,更不如中原。

******

平城宫内,王氏一觉醒来,扭头看向枕边的孩子。

五月底的时候,她痛了半夜,最终把这个孩子生了下来。

这是她第五个孩子,也是和他之间的第四个孩子。

这次又是一个儿子,他应该会很高兴吧?

但王氏一个人的时候,却只想流眼泪。

她才二十七岁,就被迫为他生了三子一女,猪都没有这么……

孩子生多了,美丽不复往昔,外间的物议也水涨船高,多难听的话都有。

但这是她愿意生的吗?

她曾经对邵勋说过,她虽然杀了不少人,但她是女人,有时候会软弱,会在确保不被外人发现的情况下流眼泪,现在就是了。

长子逼迫她,诸部贵人心思叵测,就连兄长都想着利用她为王氏家族谋利益,所有人都想着从她身上咬一口下来。

她太难了,尤其是过去的五月。

天灾**不断,让她颇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代国看似平静,但她能感觉得到下面涌动的暗流。

期间唯一的安慰居然是来自那个男人。

单于都护府遣人探望了下孩子,那个人直接给她写信,要率大军来阴山“却霜”。

也只有这个时候,她更深一步的认识到了一个道理:女人秉政很难的,没有男人帮衬,根本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在床上自怨自艾了一会后,王氏将女官和宫人唤了进来,服侍她起身穿衣。

生完孩子还不到一个月,腹部还没完全平复下去,王氏低头看了看,微微叹了口气:会

不会太难看了,让他厌恶?

她就这样纠结着,直到穿戴完毕后,才恍然自嘲。

案几上摆放着一份奏疏,说起来可笑,这还是单于府帮忙整理的,从前晋神龟九年(325)始,及至梁开平五年?(331),一共七年。

“神龟九年七月,行幸阴山,九月,车驾还宫。”

“神龟十年五月,行幸阴山之北,十二月,车驾还宫。”

“开平元年六月,行幸阴山,八月,大阅诸部。”

“开平二年五月,行幸阴山之北,九月,田于山中。”

……

几乎每年都要巡幸阴山,有时候是她出面,如果她正好身怀六甲,不便出行,那就由兄长王丰相代。

神龟九年那次,她才生下力真两个月,就巡幸阴山了,那时候真拼啊。

开平元年那次,刚生下阿六敦三个月……

每一次巡幸阴山,都有着却霜的目的,至少是目的之一。

陨霜未必造成霜冻,但今年的陨霜太频繁了,夜晚也出奇得冷,霜降更来得很突然,以

至于过往总结的经验全失去了作用“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

王氏继续往下看着。

单于都护府的幕僚们帮她总结了最近七年却霜的具体日期、地点以及当时前后几天的天气、农作物受灾情况等等。

老实说,至少在大晋朝,官员僚属们都不一定会刻意收集这些信息,但代国自八年前就开始了,是那个男人特别嘱咐的,送给她的礼物。

五月陨霜不断,四月中马邑、五原第一批下种的称大约损失惨重,可能要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代国和以前不一样了,称不但是粮食来源,其秸秆还是非常优良的饲料,牧草停止生长后经常拿铡碎的秸秆喂养牲畜,可以说事关国计,疏忽不得。

五月初定襄、云中一带种下的称应该也没了。

五月中下旬播种的那批倒还好……

牧草方面一一

最先返青的南边的牧场,其牧草也遭受陨霜打击,稀疏零落。

中部牧场好一些,山后牧场返青最晚,反倒受影响最小不过,谁敢说接下来没有陨霜了?

而且今年多了很多大风,即便没有陨霜,到了八月称子陆续成熟,不怕霜冻了,但狂风也会吹落种子,影响收获。

雁门关外就是这么难,所以各部落才分外渴望温暖富饶的土地。

王氏翻到最后,奏疏上有一条:梁帝停驻武乡时下令,晋阳大仓拨发六十万斛粟麦,车运平城。

这批粮食过来,又能收买人心了,甚至可以此为饵,诱使各部落为其所用。

若在往日,王氏会有些不高兴,但现在却松了一口气。

把一切交给男人,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

想到这里,她又将女官唤至身前,吩咐道:“请四位辅相来宫中议事。”

女官有些惊讶,道:“可敦……”

“无妨。”王氏毫不在乎现在就见人,道:“即刻吩咐下去。另,看好什翼犍,别让他乱跑。”

说到这里,叹了口气,似乎在为自己开脱一般说道:“不跑,还有活路,跑了,可就真没活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