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175章 行万里路(上)

晋末长剑 第1175章 行万里路(上)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5:43

第1175章 行万里路(上)

天子尚未出行,一支部队已经悄然出发了。

秦王师宋纤送行至大夏门外,分别之际,一贯少言寡语的他说了句话:“殿下心中可有怨气?”

邵瑾被这话吓了一跳,左右看了看,最近的人都在十余步外,这才放下心来,遂行了一礼,道:“公此言何意?”

宋纤微微叹了口气,看着高高耸立的芒山,道:“昔年老夫在酒泉南山隐居,精研书义,教授生徒,未尝有衣紫服朱之念。张氏归朝之后,陛下多次延请,恩遇甚重,宋氏亦得照拂,宗党免去一场灾厄。”

“入王府之后,老夫几未献一策,殿下依然殊礼不绝。事至此也,心中岂能无愧?”

邵瑾有些惊讶。

宋纤入府之后任秦王师,地位尊崇,但他不愿管事,大部分时候只在读书。邵瑾一开始有些失望,后来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但该有的礼遇一直没有少过,甚至在宋纤打算开馆授徒时,还予以了资助。

今天宋纤突然开口,显然有谏言,还是很稀罕的。

“殿下之晋阳,实乃最为关键一步。”宋纤说道:“今上起于草莽之间,拔于行伍之中,飞马挽弓,百战乃成,此马上天子也,威势之重、心志之坚,非承平天子可比。然又有脉脉温情,对诸位皇子多有爱护。”

邵瑾脸色渐渐正了起来。

翻阅史书,可知天家父子间的温情当真太难得了。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也就威望隆著的开国天子能这么“奢侈”,当然,这或许和他们多起于民间有关。

父亲是什么样的人?邵瑾有自己的理解,但他知道这个理解不一定对,可能比较片面,旁人的看法也非常重要,可以互相印证。

“殿下,设若此时立太子,则如何?”宋纤单刀直入,问道。

邵瑾被这么一问,脸色微变。

宋纤见他不答,自顾自说道:“自然是别居东宫,置文武官员,募东宫卫队。天子召群臣问对之时,或许会让太子旁听。时日一久,或有人建议奏疏抄送东宫一份,令太子协助处理政务。久而久之,太子结交的官员越来越多,便是那些中立朝官,也会默许子嗣与太子来往。若天子龙体抱恙,或性情软弱,此非大事,可今上是什么人?”

“起于行伍,杀人盈野。春秋鼎盛,说一不二。承平之君看起来很难做的事情,马上天子说干就干,甚少顾忌,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太子有文武僚属,几如小朝廷,又有五千卫队,

屯于洛阳城中。还易引得百官结交,可谓树大招风。”

“若经营个十年以上,则势力愈发强盛,彼时天子步入暮年,雄猜不已,有心人一挑拨,会如何?先行者未必先达,开国天子的太子可不好当。”

邵瑾渐渐平静了下来,不过他还是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宋纤。

宋纤话锋一转,道:“不过,老夫并非不让殿下争那储君之位。殿下乃嫡长子,怎么可能相让?老夫这么说,只是想让殿下知道其间凶险之处。天子给予的,可以拿,拿到手了也要谦退冲让。天子没给的,不要主动索取,这只会让他警觉。”

“或曰皇子母族势大,天子投鼠忌器,此乃迂腐之言。承平天子或许会迫于压力退让妥协,马上得天下的开国之君绝无可能。这种杀伐场上拼出来的人,性情豪勇,狠辣自傲,嬉笑怒骂,喜怒形于色,遇到不顺眼的事,开口骂人都是小事,说动手就动手,不带半分犹豫。或许他没法与全天下为敌,但处分一两个先跳出来的豪族,轻而易举,其他人说不定还会暗中推波助澜,拍手叫好。”

邵瑾暗暗吸了口气。

是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

开国天子和承平之君的差别太大了,几乎完全是两类人。

闲暇时分,他曾与王府僚属纵论王朝中兴之事,论到最后,都说太难了。

盛极而衰之际,天子想要革新政治,都需要与人扯皮,然后让这些与你扯皮的人去干事,效果如何不言而喻。

便是换一批人,差别也不大,甚至可能更糟,因为其中多幸进之徒,往往会把事情弄得更糟,把新政名声毁了。

但开国天子没这个烦恼,他甚至能在不给好处的情况下让人做事,因为他很可能与某些重臣大将情分非常,有恩义,更有威望。

恩义、情分、威望,这三样东西越往后越稀缺。

“其实,今上对殿下还是很看重的。”宋纤又道:“他一直在锤炼殿下的技艺、本领。殿下才十六岁,这个年纪需要多体民情,多增见闻。当了太子后,便只能终日居于东宫,与僚属问对,所见所闻,局限于一隅,对今后不利。”

“老夫便举一例,朝廷赋役以租庸调为主,民若不服力役,一年须纳绢五匹半,但太原有诸胡部,向不以蚕桑为业,朝廷许其‘随土所出‘。这个‘随土所出‘可大有说法,完全看地方守令如何行事。若行事有差,兴许就是一场祸乱。今上在位,他们可能不敢反,只能把不满蓄积在心里,若今上一一”

说到这里,宋纤摇了摇头,道:“吾意已尽,殿下宜细思之。”

邵瑾默然良久,躬身行了一礼,道:“多谢宋公点拨。”

宋纤回了一礼,道:“老夫还要教授生徒,殿下也该启程了。”

二人再次行礼作别。

大队人马次第离开了大夏门,往河内、上党而去。

******

五月二十日,上党高都县。

冰雹已经没了,暴雨也停了,但换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下得人心烦意乱。

刘孝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泥泞的道路,终于来到了某处庄园外。

“殿下。”远远见得一举着油布伞的紫袍少年,刘孝立刻奔了过去,又在五六步外停下,躬身行礼。

少年点了点头,然后指了指在庄园外的满地帐篷,问道:“这便是召集的百姓?”

“正是。”刘孝说道:“一共千人,皆年十五以上、六十以下。”

“千人一日——”邵瑾说到这里时,细细算了一下,道:“需六十斛粮。今连日阴雨,泥泞难行,挽输时需花大力气,六十斛恐不够,要九十斛。”

刘孝闻言一怔。

邵瑾没再看他,在随从官员、兵将的簇拥下,入了庄园。

有些道理,只要人不傻,都能想通。但想得通和做事时想得到是两回事,不经历后勤转输这种事的历练,上来就干,他可能就直接按六十斛制定口粮标准了,到时候路上累死、逃散多少人很难说。

父亲常说,外出历事很重要。哪怕以后你再不会干这种事,但一定要对整个过程有所了解,不然就被人当傻子糊弄。

“殿下。”刘孝追近两步,说道:“上党无粮,今只以干酪相替。”

邵瑾脚步一顿,问道:“能吃饱吗?”

“能。”刘孝说道:“此酪以羊乳为主,牛乳次之,马乳再次之。皆趁牲畜晨旦未食时挤取乳汁,然后加入少许旧酪静置成块。接着便将乳块置于细麻布中沥干……”

说起生意经来,刘孝头头是道,盖因他就是上党刘氏中专门做干酪买卖的负责人之一。

刘闰中儿子太多了,一个县安排一个儿子管这种买卖,然后发往洛阳、汴梁、邺城三大名邑售卖你别说,上党的区位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周边竟然有三座大城市。

刘孝就负责高都县,已经好几年了,主要工作就是带着一帮子家丁部曲,去各个部落、村寨收取干酪,然后运走售卖,赚的就是其中的差价。

邵瑾听了微微点头。

他是第一次如此细致的了解盐酪的制作过程,同时对刘孝起了点好感。

刘孝大可以坐在庄园之中,把事情安排给底下人去做,省心省力。但他没有,他是真的到处跑,而且对干酪的制作十分了解。

“粮还是要一些的,不能只吃酪。”在旁边作陪的高都县令提醒道:“雨停之后,山野之中应会长出许多野菜,殿下可遣人采撷此物,与盐酪、粟米一同煮粥,能饱腹,有力气挽输,也不至于让人太过难受,如厕都困难。”

“哦?”邵瑾轻讶一声,不过没说什么,只默默记下。

这些小细节、小窍门,不亲自下到最底层真不知道。

“这样更好。”刘孝也在一旁赞道:“昔年族中丁壮随巨鹿郡王征代,深入草原,转战敌后,听闻有一阵子断粮了,只能人与马共食黑豆,如厕时拿根树枝撇,用手指抠——”

秦王友辛佐咳嗽了下,斥道:“秦王当前,休要污言秽语。”

刘孝讪讪而笑。

“无妨。”邵瑾哈哈一笑。

虽然他听着也觉得比较恶心,因为从小到大没人在他面前这么“粗俗”,但既然来了,就别端着架子了。

以后说不定要在并州待好几年,听闻诸郡大族凋零,胡汉杂处,可能满地都是这种“粗俗之辈”。

污言秽语都受不了的话,怎么与人交心?

怎么一一结下恩义!

邵瑾在庄园内留了数日,等待一批粮食从野王送抵。

在此期间,诸县丁壮次第集结,几不下万人。

二十五日,黄头军第三营自河东横穿乌岭道,抵达长子县。

邵瑾启程出发,赶去与其汇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