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158章 大厦将倾

晋末长剑 第1158章 大厦将倾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5:43

第1158章 大厦将倾

十六日白天的战场倒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李雄没有太多动静,李成前军几乎完全搬上了丘陵,伐木设栅,挖沟筑墙,摆出一副深沟高垒的态势。

桓温派了一部分石楼山胡下马步战,结果让人家的弓弩及长枪大盾击退了。

他没有犹豫,立刻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向北奔袭数里,盯上了正在向前军靠拢的中军及后军。

一开始成军抵抗得还有模有样,万余人与李雄部汇合,但走在最后面的数千人却产生了一次令人惊讶的崩溃。

涪水之中,惊慌失措奔入河中的军士不知凡几。

桓温站在高处,将全局尽收眼底。

何奋带着数百骑,如刀切豆腐般直接就分开了三千余成军步卒,然后骑军也一分为二,并散得很开。

骑士不紧不慢地控制着马速,就像在放牧羊群一样,遇到乱跑的直接就箭雨招呼,将溃兵切成更多小块的同时,严格控制着他们前进的路线。

有人跑不动了,直接策马前冲,吓得他们再度奋起余力逃跑。

有人跑得慢了,直接拈弓搭箭,死掉最后面几个人后,前面的人完全就失去了理智,压榨出身体最后一份潜力,夺路而逃。

有人试图抱团抵抗,箭雨瞬间落下,然后铁骑直接冲杀过来,马刀轻轻一划,胸腹间露出巨大的口子,长槊一挑、二甩,尸体坠落如雨。

每一个试图“结团”的硬块都在“犁铧”的敲砸下瞬间粉碎,到了最后,整个战场竟无一人敢于反抗,所有人都哭喊着四散而逃。

遗弃的武器、甲胄随处可见,自相践踏而死的人不知凡几,瘫软在地的人和死了没两样,一动不动,任凭宰割。

三千成军被分成了十余个小群,完全失去了建制,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甚至连力气都在夺命而逃中消耗得一干二净。

他们就这样被席卷着驱赶到了涪水之畔。

前面的人下意识停住脚步,但后面的人还在乱跑乱撞,一时间“扑通”之声不绝于耳,落水者惨呼哭泣,试图往岸上爬,但很快就被后面涌来的人群撞入河中,浮沉几下后很快消失不见。

直到清脆的钲声响起,骑兵们才停止了前压的动作。

成军在河岸边或跪或躺,失魂落魄,泪流不止。

没有武器、没有斗志、没有气力,似乎就连灵魂都没有了。

桓温甚至怀疑如果让这些人去挖埋掉自己的坑,他们说不定都会麻木地做下去。

兵败如山倒,大概就是这样吧。

另一侧的丘陵之上,李成君臣默默看着这个场景,相顾失色。

未经训练的步卒在骑兵面前简直毫无还手之力,被人如赶羊一般乱糟糟地往前赶,到了最后完全失去反抗的能力,一个骑兵往往驱赶着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步卒,竟然没有一个人回头厮杀,令人匪夷所思的同时,又遍体生寒。

人有时候能强到直面甲骑冲锋,死战不退,拼了命也要将敌人捅下马来。

但同样一个人,有时候又脆弱到抛弃一切器械、甲胄,力竭之后躺倒在地,任凭宰割。

梁人这种骑兵战术是真的登峰造极了,区区三五千骑就看住了三万大军,并让他们一寸寸崩溃。

破解这种战术不是不可以,但他们做不到,甚至还可以断言,往后数百年,这一幕仍然会不断上演。

战场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梁人便开始押送俘虏远去。

已经猬集一团近两万成军没有任何动作,显然胆气已却、士气已夺。

修筑在丘陵上的营垒成了保护他们的最后一道屏障,同时也是囚禁他们的牢笼。

★★★★★★

垫江附近的梁军已经全数撤走,江州成军的粮道已被打通,但局势并未好转,似乎更加险恶了。

二月初九,涪陵白虎夷诸部在徐耀祖的劝说下斩杀成国官员,举旗归正。

如果说涪陵的丢失还不致命的话,那么二月中旬以来,巴郡诸县的次第丢失就让江州成军心慌意乱了,这不但意味着他们丢失了一部分资粮来源,同时也阻断了相当一部分运输通道。

二月十三日,犍为郡有人叛乱,杀太守以降。

二月十六,就在李雄被围的当天,阆中失陷,罗演被擒。

第二天,巴郡江南部分的板楯蛮陆陆续续降顺,几乎完全断绝了江州大军的后路。

至此,李成全国所有能战的部队被分割成了三个部分一一

征东大将军李寿部,还剩三万多人,另有水师近万,粮草来源几乎完全断绝,阳关虽未被攻克,但已然坐困愁城;

镇北将军任调部,还剩约两万步骑,他们大概是局面最好的一部了,但随着南方战局的

嬗变,很可能将不战自溃;

最后便是成主李雄仓促集结的三万兵马了,屡经袭扰之后,残部两万人被数千骑困在了广汉以北数里的丘陵地带,进退不得。

而且,随着二月十八日龚春率板楯蛮攻克广汉郡城,他们已经和死人无异,只能依靠随军携带的粮草过一天算一天。

遥想三个月前战争开始时,李成举国动员,大肆征兵,先后集结了十二万水陆兵马,看着倒也兵强马壮。

三个月过去了,兵马还剩**万,看着似乎还行,但局面被动无比,完全被切割包围,陷入死地。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可以说败局已定。

李成上下不但士兵战斗力不如邵梁,就连战术都被完全压制了,居然在主力尚存的情况下,一副死兆星临头的模样。

若最后真有七八万大军投降、三四个月亡国,几乎可以肯定史书上对他们的评价高不到哪去。

邵慎是在二月二十日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派人大肆宣扬。

阳关城头,李寿、罗恒、蔡兴、上官澹、李豹、解思明等主要将官听闻之后,一时失声。

有些消息是瞒不住的,更别说梁人还有意

宣扬了。

当天晚上,停泊于城下江面的水师舰船便喧噪不已,都督罗恒亲自弹压,结果被乱兵所执,开着船往下游而去,寻梁军投降。

平心而论,水师的投降是最聪明的举动,因为他们真的在战场上击败了梁军,打出了自己的价值。

第一批人投降之后,很快就有第二批、第三批……

连带着陆师都喧哗不休,也就李寿处置果断,勉强压下了。

但军心士气严重动摇之下,江州、阳关的陷落已在旦夕之间。

******

不过,谁都没想到,最先出问题的反倒是成都。

二十一日,成都郊外就已经出现了梁军游骑。

“李雄已败,不降何待?”

“阳关五万人齐解甲。”

“杨难敌杀任调,献城以降,成都诸君可速降也。”

骑士来回奔驰之余,还用长枪挑着几个人头,远远看不真切,但应是成国公卿大将无疑。

太子李班正在东宫崇德殿理政,听到消息时,与太子左卫率李攸相顾失色。

丞相范贲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他直接离了宫城,驱车返回自宅,同时派人通知相熟的官员到丞相府汇合。

城内已经起了些许混乱。

老百姓是最容易恐慌的,也是最现实的。

他们不会听今日杀敌几何、明日又斩将几个,他们只知道梁贼游骑到了城外,这说明什么?说明一路上没人阻拦啊!

为什么没人阻拦?吃了大败仗啊,兵将都死光了,当然没人阻拦了。

人群最先聚集的便是粮油铺子,越来越多的百姓聚集于彼处,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尽一切可能采买粮食。

城破了可能还算好的,最怕的是围城。到了那个地步,一斗米几百贯钱很奇怪吗?别说米了,一只老鼠都能给你卖几千钱!

而他们的抢购进一步加剧了恐慌,并迅速传播至城内每一寸角落。

没过多久,喧哗声渐渐起来,偏偏城内几乎没兵了,除了太子左右卫率那两千人,其他的包括宫廷侍卫都被天子搜刮带走了,以至于一时间竟无人能弹压。

浮浪少年趁机蒙面作乱,他们的目标是集市……

高门大户则开始紧闭院门,就连腿脚不便的老苍头都执刀上了墙头,至于为何没年轻人,那当然是被天子征走了啊……

范贲放下马车帘布,暗暗叹息。

“才三个月啊,战局便急转直下。”他暗暗思索:“败得如此轻易,梁兵恐轻视蜀人,将来须不好过。但仗打成这样,又能怎么办呢?”

被梁兵轻视确实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范贲为人老辣,一眼便看出了这个关键。

昔年曹魏灭蜀可不容易,战后蜀地偶有小乱子,大体还算太平。就连蜀地士人都被大量征辟做官,曹魏以及司马晋整体采取了怀柔的政策。

为何如此?两国相持多年打出来了价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如果邵梁三个月灭李成,你能指望人家怎么尊重你?邵勋那个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有些失策!”范贲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

说实话,此番国战,蜀地大族对朝廷的支持是不太够的,整体持消极态度,甚至不如賨民、獠人支持天子,毕竟人家真的出钱又卖命。

若把自家好好整训的部曲多多贡献出来,支持天子征战,多顶梁军几个月乃至一年半载,最后再倒戈降顺,地位就高多了。

总之非常失策。

马车走走停停,在驱散了一股浮浪少年后,终于抵达了丞相府。

范贲板着脸回了家,他要和人好好计议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