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143章 面面俱到

晋末长剑 第1143章 面面俱到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5:43

第1143章 面面俱到

第1143章 面面俱到

骰子已经掷下,决心已经定下。

桓温看向跟随他而来的运兵将校们,说道:“你等随我自河州而来,却只当得世兵,我实心中有愧。”

“运兵虽衣食无忧,然苦累已极,亦无升赏之机,实在不是什么好差事。”

“你等多已成家,子嗣长大后也要当运兵,种田捕鱼、操练转输,子子孙孙的前程仿佛一眼看尽。”

“今有良机,逆天改命,愿不愿意赌一把?说实话,我赌运不佳,甚少掷得卢采,今五子全黑,或曰天意。”

说到这里,他静静地看下手下军校们。

“校尉,我等跟随你从陇西而来,奔的是富贵,确实不是当什么运兵。一条命而已,搏一搏完全值得。”桓温话音刚落,立刻有人说道。

“若在陇西,我这会已经饿着肚子和乞伏鲜卑的人打起来了。冬天草料少,争夺得厉害。若死在哪个河滩上,也就白死了,连赌前程的机会都没。”第一个人说完后,又有人笑道:“校尉得卢采,还有什么可说的?赌就是了。”

“哈哈,校尉。我也把命掷上赌案,想看看成贼掷的什么采,莫不是杂采?”

“杀人的老手艺还没落下,怕什么?听闻昔年李特带着六郡子弟击溃蜀人,开国称制。我等亦陇西子弟,难道还怕了蜀人不成?”

“校尉,我死了发抚恤就行,我儿还小,没法耕田捕鱼。”

众人一一表态,看得桓温很是欣慰。

这些人里大部分是他当年在温峤帐下时带的郡兵,上阵多次,最得意之战莫过于河会城东阵斩金城太守窦涛。

剩下的人或是招募的陇西健儿,或是攻凉州时抓获的俘虏,胡汉混杂,被他一手带了好几年了。

“战死疆场,朝廷自有抚恤。放心,此为我下令,尔等奉命而已。便是战败了朝廷追究,也只我一人受罚,与尔等无干,抚恤是少不了的。”桓温说道:“我一会便写信送回襄阳,请景福公主在朝廷抚恤外另发一份赏钱。”

说完,起身看向众人,道:“我意已决,赌上这一把。”

“赌!”

“遵命!”

“校尉,我听你的。”

“建功立业,我等许久了。”

军校们七嘴八舌道。

所有人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听桓温的,只下意识忽略了巨鹿郡王邵慎。理论上而言,这种程度的军事行动,要不要取得邵慎的许可?不然如何征调兵马?

当然,桓温还是有政治敏感性的,知道不能绕过上官。

不过,未必需要找到邵慎,他跑得太快,据闻追到前军去了,很可能已过枳县,往阳关而去。

找不到邵慎,找何伦也是一样的。他是后军都督,这会还在南浦、朐忍之间。

何伦是有权便宜行事,独立作出军事决策的,找他一样可以求得许可,甚至能得到一部分援军。

想到此处,他立刻出了船舱,道:“你等先整备器械、兵马,与军士们说清楚。我去见见军师。”

说罢,踏着跳板上了岸,然后取来两匹马,带着数名亲随疾驰而去。

******

风呼啸着掠过耳边,桓温与数名随从驰骋在狭窄逼仄的驿道上。

驿道一面是山,山脚下满是枯黄的灌木,以及偶尔见到的果园、农田和盐井。

另一面则是泥泞的江滩。

滩上不少人或蹲或站,正在修理损坏的车辆,又或者照料力竭的役畜。

一些染病或受伤的役徒也在江滩上搭起了帐篷,正在寒风中抖抖索索地炊饭。

再远处,十余座新坟立了起来,那是病殁或累死的民壮。

说是坟,也就是个小土包罢了,没有墓碑,无人祭拜。埋葬他的人一走,就没人知道这里曾经“住”着谁了。

倾覆的车辆随处可见。

黄澄澄的粟米洒落道旁,鸟儿在空中盘旋,待收拾的人群远去之后,快速扑飞而下,啄食残留于草丛、砂石间的米粒。

骑了一段之后,桓温等人就不得不下马步行。

路太拥堵了,到处都是运粮车、辎重车、骡马队以及那似乎永远都过不完的军队。

桓温深深怀疑,当成都最终被打下的时候,走在最后面的部队或许还没来得及与敌人交战。

过路的军士只随意看了桓温等人一眼,就继续闷头赶路了。

此时与他们逆行的只有一类人:信使。

但信使一般也就两三个,有时甚至孤身一人,桓温一行足足七八人,却太多了一些。

不过谁关心呢?路难行,人难受,冬日的巴山更是阴冷刺骨,连绵衣都扛不住。

每次宿营的时候,他们都尽可能围坐在柴堆、火盆旁边,毕竟冬雾一起,那股阴冷之意直往骨头缝里钻,比北方的大雪天还让人难受,非得火盆来驱驱湿意不可。

“精兵大多已经走了……”桓温看着刚刚路过的一面“蒲阳山镇将卜”大旗,忍不住说道。

“卜”应是“须卜氏”改的汉姓,蒲阳山镇也是河北投降的匈奴人改建的军镇,存在不少年头了,这次出动了两千人上下。

府兵、禁军大多走在前面,留在后面的多是地方部队和民壮,前者护卫,后者转输,慢吞吞地向前赶路。

如果江面安全,有时候会用船只运输资粮,这时候就能解放出一些人手,令其兼程前进,追赶主力精锐。

这么看起来,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后勤转输,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其间繁复之处,几乎让人精疲力竭。

不是谁都会管理的。

或者即便会管,但与管得好也是两回事,效果天差地别。

而这些组织后勤运输的中下级小吏,多为世家大族庄园中借调而来的,或者本来就是他们带着自家庄园的人手来转输资粮。

这些人在过去三十年的战争中建立了丰富的转输经验,稍稍磨合一下,便高效运转了起来。其实这也是人才,和平年代不一定有的人才。

感慨一番后,前方道路稍稍宽敞了一些,桓温下令上马,继续奔驰。

当天傍晚,东边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何伦的将旗。

“襄阳度支校尉桓温求见军师,有紧急军情禀报。”见得过来拦截他们的游骑时,桓温第一时间下马,大喊道。

******

何伦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决定接见桓温,地点就在一片橘园内。

桓温没有丝毫废话,当场将得到的消息报了上去,并说出了自己的判断:“王师近六万众,大可分出数千人抄小道奔袭宣汉、宕渠。板楯蛮倾巢而出,后方空虚,只有老弱妇孺,取之不难也。一旦得之,江州、阳关大震,则将无士气、兵无战心。邵督催军奋战,定能大破敌军,夺取巴郡。”

“三巴一下,敌军损失泰半,王师可以降兵为先锋,直趋成都,与贼人战于城下。只要动作快,不给李雄收拾人心的机会,攻取成都机会极大。”

“况攻入蜀中腹地之后,地方大族或有倒向王师者,届时还可收取粮草,招抚成都守军,则胜算益高。”

“天子发动了三十万人灭成,为此连慕容鲜卑都姑息了,付出如此之大,必欲置贼子于死地而后快。军师乃天子元从,若建此功,于子孙后代有无穷好处。”

桓温说的时候,何伦连连点头,但没有给出任何评价。

待桓温停下时,他只笑吟吟地看向对方,道:“元子立功心切啊。”

桓温一窒。话是没错,但你这么说何意?

“毌丘宗旷回话了吗?”何伦问道。

“仆已遣人去寻府君了。”桓温答道。

何伦沉默了片刻,又问道:“听闻十月朔日之时,毌丘淑媛陪着天子出城,彼时已身怀六甲?”

“是。”桓温说道:“此事不假。”

何伦唔了一声,低头沉思。

桓温有些焦急地等着。

这些开国勋贵说话做事想得太多,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各种利益算计,唉!

片刻之后,何伦召来一人。

“军师。”这是一个小年轻,进来便行礼。

“此为吾儿奋,你唤他‘五郎’便可,之前在洛阳为官,今为江陵幕府外兵掾。”何伦介绍道。

桓温遂与何奋见礼。

“五郎。”何伦看向儿子,说道:“你带着为父三百亲兵西行,将右骁骑卫拦下来。”

“是。”何奋干脆利落地应下了。

右骁骑卫二千四百战兵,加上部曲便是四千八百人,步骑两便,是一支非常强悍的力量。

吩咐完儿子,何伦又唤来军师祭酒(原军谘祭酒),让他策马前行,找到飞龙山镇兵,让他们去南浦县集结。

桓温越听越兴奋,但也微微有些失落。

他手头只有一千五百兵,算下来根本占不到大头,这个功劳注定还是让何伦乃至右骁骑卫、飞龙山镇将或别的什么人拿了,他只能分得一杯羹罢了。

不过转念一想,若非他是天子最喜爱的景福公主的驸马,有资格上桌吃饭吗?

何伦黑心一点,直接把你排除在外,又能如何?

“若毌丘宗旷能够证实,便出兵奔袭宕渠。”何伦再度看向桓温,说道:“此战以右骁骑卫将军段良为都督,五郎、你、陈赤特副之。毌丘府君那边,最好也派人加入,没他们不行的。”

好家伙!何伦儿子和亲兵、府兵右骁骑卫、飞龙山镇军、巴东郡兵外加襄阳度支运兵,人马上万,竟是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何伦这是在拉关系还是打仗啊?

不过,桓温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或许,有些时候人情就是这么攒下的。他都可以想象,一旦奔袭成功、何伦奏捷的时候,那份立功受赏的名单还有玄机。

桓温第二天早上赶回了南浦。

十五日,飞龙山镇军兼程赶来。

十六日午后,巴东太守毌丘奥终于回来了。

当天下午,朐忍县賨人酋豪徐氏带着两千丁壮赶来,毌丘奥令其子毌丘愔带着一千郡兵加入。

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右骁骑卫将军带着四千八百府兵(含部曲)、飞龙山镇兵三千、何伦亲兵三百、襄阳运兵一千二百、徐氏賨兵两千、巴东郡兵一千,战辅兵总计一万二千余,离开南浦北上,赶着大批骡马,进入山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