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132章 当世庾公

晋末长剑 第1132章 当世庾公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5:43

第1132章 当世庾公

第二日,秦王邵瑾就起行离开了。

他要去陇西、天水巡视一圈,自大震关回返,中途会在扶风郡雍县(今凤翔)暂歇两日,最后返回洛阳。

起程的车队之中,多了不少财货,以及护卫这些财货的姚氏部曲——如此快速,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提前准备好的。

姚弋仲派了一个名叫姚益生的儿子,带了整整一千部曲,挽着三百辆大车,装满了毛皮、药材、蜂蜜、秦椒、干果、葡萄酒等货物。

其中最值钱的大概是一种土人唤为“瑟瑟石”的东西,就是那晚姚氏跳舞时缀于发梢的饰品,中原称之为“石绿”或“荆州石”,其实就是绿松石。

姚弋仲手段老辣,步步紧逼,根本不会给你推拒的机会。当然,邵瑾既然因为年轻着了道,也就不扭捏了,那样反倒更失分,不如大方一点,反正事已至此,想想如何善后才是正经的。

而他起程的路上,也遇到了大批向东开进的车马。

车上多为粮食、器械等军需物资,从陇西、金城而来,一批又一批发往雍县。

此地已经成了一个粮草军械的转运枢纽,诸郡丁壮、粮食、器械乃至牛羊都在往这边输送,就连长安、天水两地的度支校尉都带人赶过去了,亲自指挥转输。

自雍县向南,出陈仓之后五十余里可至散关北口。

散关西南约一百四十里,则有梁泉镇(今凤县)。

此为新设军镇,治曹魏梁泉故城,如今屯驻着银枪左营。

梁泉镇西行五十里,再折向西南一百二十里,则有武都郡河池县(今徽县西北)。

出河池,先往南,再往东南走一百八十里,则有武兴镇。

此镇同样新设,羊聃暂屯于此处,位于后世略阳县附近,乃氐人聚居区,晋时置武兴蕃以处互市。

自梁泉镇至武兴镇之间三百里,沿途阁栈甚多,山岭也很艰险,简直是后勤噩梦,而这也是仇池氐羌自刘汉至邵梁坚挺这么久的主要原因。

武兴镇东数十里有山,名“飞仙岭”,岭上筑了个小寨子,屯了百余兵士,这便是如今大梁朝与李成的接触线了。

成军在岭东南十余里处筑城,名“下桃城”,遮断道路。

过此城翻过一座山,东行百余里就是沔阳县了,已然地处汉中平原。

所以说,攻打武都郡还是有效果的,至少与汉**险了。

今天用早饭前,邵瑾也与金灌、姚益生、陈逵等武将聊起了攻打汉中之事,众人异口同声要从武都进兵,且金正也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这注定会很艰难,人家烧掉栈道,就能挡你好久,已经和战斗力无关了,纯粹就是路不好走。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他们这一路未必是主力。天子大概还是想效仿刘秀、刘备入蜀路线,从巴东方向突破。

不过,佯攻也不能真的不出力。汉中方向打得越狠,就越能牵制成国大军,减少三巴地区的阻力。所以,这注定是一场惨烈的大战,不知道要流掉多少胡汉军士的血。

“殿下可会留于关中?”荒凉的驿道之上,姚益生定定地看着这位“妹婿”,低声问道。

金灌笑而不语,策马离开,巡视去了。

邵瑾清了清嗓子,道:“这一路不容易吧?”

“确实不好打。”姚益生实话实说:“路太难走了,便是打下汉中,再往南也很难走。不过——”

陈逵在一旁听着。他现在对姚益生观感很差,殿下与我妹妹的事还没成呢,怎么就轮到姚老羌那厮的女儿了?

想到这里,偷偷瞟了眼不远处的马车。

车帘半掀,姚氏抱着一把琴坐在车上,正偷偷看着秦王。

邵瑾没有那么猴急,他一直对姚氏以礼相待,虽然人家早就千肯万肯了。但他也不会拒绝姚氏为他煮茶、准备餐食,显然心中已经认了。

初出茅庐的他被老流氓摆了一道,输了就输了,要认。吸取教训,以后改正就是。

另外,姚氏是无辜的,迁怒于她显然非大丈夫所为,太过小气。

再说人家也挺漂亮的,舞姿更是一绝,今后的日子显然不会太过寂寞了。

“不过什么?”邵瑾看向姚益生,问道。

“殿下若能领军,南安姚氏便是豁出性命,也要挺进汉中,为殿下扬名。”姚益生说道。

邵瑾听完没说什么。

而通过这句话,他也有所领悟:原来换个人来指挥,姚老羌却不会太过卖力,公事公办而已。

或许,姚老羌真有能力打下汉中,完全就看他舍不舍得花血本了。

由此也推导出一件事:打仗这事水太深了,死战和不死战完全就是两回事。

怪不得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卖力打”,以前这句话听过就算,没往深处想,现在一琢磨:尔母婢,原来还有不卖力的打法!

大抵是“卖力”、“死战”的话,伤亡实在太大,一般人舍不得吧。

他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大部分东西,靠教的话效果太差,只能多历事!

“孤护军众多,无需你时时在侧。这样吧,你快马去一趟颍川,寻我大舅。”邵瑾看向姚益生,道:“他还在艰,你小心一点,入夜后再去。”

“中书令庾公?”姚益生迟疑道。

“中书令现在是乐弘绪了。”邵瑾说道:“庾家众人……多在居丧。”

姚益生有些无语。

世家大族死一个,亲族就要按关系亲近,居丧一年、三年不等。

黄石镇将路松多快死了,几个儿子分任长史、司马、副将,“孝顺”得很,一个都不想居丧。

不过即便庾氏子在艰,颍川士人这个群体却还在,庾公说话还是管用的。

姚益生也对会见庾亮充满期待。

庾公名气很大啊,有人说他乃不世出之奇才,有安邦定国之能,甚至都传到南安了,却不知是怎样一个神人。

对姚益生吩咐完,邵瑾想了想,又看向陈逵,道:“昨夜我想了许久。你这就安排几个亲信,一人带五匹马,马上就走。去洛阳,找我姐。”

“襄阳公主?”陈逵确认道。

邵瑾点了点头,道:“将此间之事告诉她,让她入宫见阿娘。”

“遵命。”陈逵没有废话,一拨马首,转身离去。

姚益生犹豫了一下,亦策马离去。

人都走了后,邵瑾有些懊恼地叹了口气。

******

庾亮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在草庐里睡大觉,彼时已是十月初一。

看着黑暗中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差点吓了一跳,几以为大伯庾敳活过来了。

仆人点起了蜡烛,庾亮洗了把脸,然后坐了下来,很快了解了事情全貌。

他的脸色没什么变化,反倒对秦王西行后一路上的表现很关心,奈何姚益生知道的也不多,只能作罢。

“多大点事!”庾亮冷笑一声,道:“姚公怕是也早就看穿了这点,故玩弄些小手段。郭德、辛恕、陈逵、袁耽都是废物,秦王就不该带着他们西行。”

姚益生毕恭毕敬地跪坐在庾亮对面,偷偷打量着他。

年纪不小了,但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定是个俊美之人。

举手投足间,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看样子久居高位,已成习惯。

当然,庾公有这个底气。

听闻他镇徐州时,大破祖逖,连镇东将军李重都对他赞不绝口,甘拜下风,事事听从。

能文能武,真是了得!

姚益生谦卑地低下了头。

“你会打仗么?”庾亮突然看向他,问道。

姚益生一愣,庾公在考我?

“见仗约百次了,不过独自领兵只有十余次,最多一次掌兵万人。”姚益生不好意思道:“不如庾公远甚。”

庾亮嘴角抽了抽,好在草庐内光线暗,看不出来。

“会打仗就好。”庾亮松了口气。

如果说颍川士人最缺什么,那一定是军事人才。

姚老羌的儿子既然会打仗,那就再好不过了。

大梁诸王今后说不定要去军中历练,没点合格的部曲军将,真压不住场面。

事已至此,就应该充分利用一下。老羌既然敢撞上来,不把他骨头里的油都榨出,那还是他庾元规么?

至于姚弋仲之女,那都不算事。

外甥是嫡长子,本来就该比其他亲王多一些特权,除非天子一开始就不打算让秦王继位,不然这事是可以糊弄过去的。

再者,姚弋仲远在秦州,离洛阳远着呢,也改变不了京中的格局。尽量将此事作为一桩“雅事”、“笑谈”提出来,天子兴许就一笑置之了。

最大的负面影响可能在于名声。

未娶妻,先纳妾,说出去不好听,但这也是小事。

邵全忠当年怎么做的?妹妹还在痴心等他来迎娶,他倒好,先睡了成都王妃,再收范阳王妃、南阳王妃……

别说纳妾了,孩子都弄出来几个,他怎么可能有脸在这事上苛责外甥?

不过,防范还是要防范一下的。没别的原因,王衍那张嘴太厉害,党羽也太多。

万一事情在京中宣扬开来,外甥变成一个**熏心之辈,将来诸郡士人怎么投靠?难道像他父亲一样用刀子逼迫别人不得不投靠么?时势不一样了。

“你先在颍川住下,等我号令。”庾亮正了正头上的孝帽,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