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9章 招兵,招安。

第9章 招兵,招安。

第9章 招兵,招安。

第九章、招兵,招安。

顾松“杀猴儆鸡”的策略很成功。

在实打实的实力和金钱面前。

这些在码头上出卖苦力为生的华人劳工没多少人能拒绝得了诱惑的。

虽然说南洋华人势力的上层许多人都在盼望着大清朝廷能把他们当成子民,给他们做主,能让他们借着大清朝的虎皮和西洋人周旋。

但是底层的华人可不会想这么多。

他们绝大部分对大清朝都没什么好感——谁让天地会天天念叨着反清复明呢。

虽然现在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口号基本上和佛教的阿弥陀佛一样,就只是一个口号了。

但是架不住人天天说,天天提起。

一名军官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完全掌握军事指挥这一门科学。

当地人对于反满、反清活动可是没有什么抵触心理的。

许多人只要刚刚学会开枪,就会被拉上前线。

在战争形势危急的时候。

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人类渣子,变成真正的士兵。

朱道桦亲切接见了巴淡岛天地会头子罗远山、罗定山兄弟。

罗定山看了一眼就急忙低下头。

纳头就拜。

朱道桦颇为失望的点点头。

拿钱卖命。

而按照拿破仑的说法,精兵靠练,强兵靠打。

而士兵也是如此。

当然了。

让这些潮州佬踊跃加入的最大原因。、

哪怕是最强壮的工人。

两个黑社会老大愣是大气都不敢出。

朱道桦老板派头是很大的。

所以对于加入明军这样大有前途的事业是不太可能会拒绝的。

朱道桦就已经深入了解了当前的西洋军学。

朱道桦问道。

罗定山急忙说道。

在巴淡岛做工的基本都是单身汉,光棍佬。

罗定山倒是胆子大一些,偷偷抬起眼皮子看了看坐在高位的朱道桦。

因为人口基数本来就比东方少。

“哦”

大清朝一个迁海令、禁海令,一下子就把潮州佬都得罪了。

折合一两多一点的银子。

“监国,虽然我们和兰芳罗家没多大关联,但是.他们兰芳罗家本来也是天地会的兄弟,只是后来闹了矛盾分的家,说起来我们也能在罗家说得上一些话的。”

现在标准化建立军队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一门严谨的科学。

两兄弟从进门开始就看到挺胸腆肚站的直挺挺的,扛着插着刺刀的火枪的华人士兵。

很合理。

但是也不是门外汉。

说是城堡。

不过罗家兄弟也不敢真的大喇喇坐满屁股。

说道:“倒是有需要拜托两位兄弟的事情”

这样的待遇,连罗远山这样的黑社会头子都心动。

朱道桦闻言点点头。

同时每服役满两年再加五亩。

尤其是在广东这样的“反贼”浓度比较高的地区。

以巴淡岛的码头工为例。

而且他也不担心兵源的质量——这些码头工人的质量再差,也要比西方那些把地痞流氓之类的都拉上战场的兵源质量要好吧?

在欧洲的时候。

看上去差不多就行,不要求有什么血性。

在朱老板看来都不算事。

到了大厅连头都不敢抬。

不知道自己居然有了王者之气的朱道桦倒是很是亲切:“二位请起,请坐。”

练兵也要靠打——如果能让士兵惧怕教官的军棍甚于敌人的子弹,那这兵就算是练成了。

他看中的是婆罗洲的资源。

另外每年再给五两银子的军饷。

像是罗家这样的势力,臣服不臣服倒是没太大的关系。

更加不敢要求什么思想觉醒,要有什么政治觉悟了。

两人急忙起来。

让人坐也不是说“赐座”。

潮汕人有出海的传统。

其实就是用木头、夯土堆砌起围墙的寨子。

而军官的任务。

身穿着明黄色常服,头戴四方巾的朱道桦身形很是高大,加上常年的锻炼,身形很匀称,肩宽腰细,体态修长。

每个月也就两三百文——就这还是要比内地赚得多。

作为“欧洲首富”。

在西方。

所以只要朱道桦舍得给钱。

至于冲着钱来参军的.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训练上。

在内地给地主家做长工,一年也就一千多文铜钱。

标准化的士兵训练模式,标准化的军官培养模式。

但是这至少保证了一支军队的下限——这可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能用钱买到的。

对于朱道桦来说。

“草民罗远山(罗定山)拜见监国殿下.”

而是说请坐。

按照条例带兵也显得有些呆板。

为了防止有人拿到钱之后就逃跑。

军事家当然是算不上的。

而且他已经完全理解了西洋军队强大的精髓——标准化!

所以西方招募士兵是很难对兵源做出筛选的。

只敢半拉屁股搭在椅子上,双手放在大腿。

心中却觉得这位监国大人果有王者之气。

还是钱。

“二位都姓罗,可与兰芳国的罗家有什么关系?”

两名黑社会大佬在此时倒是颇为温顺。

潮汕人就更加是如此了。

每天都能接到活计的情况下。

当然,说这么多。

承诺在五年内给付的授田凭证,一出手就是十五亩水田。

就在寨子里面的大厅内。

按照普鲁士腓烈特大帝的说法,如果士兵学会了思考,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

目标是吧士兵训练成一个个仿佛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工业品一般。

朱道桦没有让人跪着问话的习惯。

但是一年下来也很难超过三两银。

“回监国,我们兄弟和兰芳罗家没什么关联,他们是嘉应州的客家人,我们是潮州的潮汕人”

招兵是很容易的。

罗远山急忙说道。

如果兰芳国能和他合作的话

他倒是可以省得去功伐婆罗洲了。

朱道桦还是要把军营安在巴淡岛的那座小城堡里面。

也许这种方式很难培养出什么天才将军。

总是在提醒这些汉人.

现在大清朝的朝廷,可不是他们的朝廷,那是满人,旗人的朝廷。

加入就给五两银子安家费在加十五亩授田证。

和大清皇帝不同。

来到南洋的华人劳工能够赚到的工资要比内地多一些。

寨子上面原本挂着的荷兰三色旗,现在已经换成了大明的蓝底日月旗和一面金黄色的明字大旗。

新兵训练往往都不到一个月。

他倒是想要和南洋华人势力之中的兰芳罗家建立起一些联系。

更别说是他手底下那些在码头做苦力的劳工了。

说完之后,两人大气不敢出。

倒不是要罗家臣服之类的。

“监国言重,小的敢不效命。”

两人诚惶诚恐。

心中却觉得。

这位大明监国如此礼贤下士。

真有古之明君之风范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