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88章 这是一场社会变革

第88章 这是一场社会变革

这陈秀才这么一说。

周围的议论声就小了许多。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要是种田收租收上来的米粮卖出去的价钱都不够抵税的。

也就没多少人愿意种米了。

亏本的生意可没有人做。

见到周围的议论声降低下来了。

陈秀才压低声音说道:“其实去兰芳就不错,西婆罗洲本来就不少广东人去闯的,现在去兰芳的人这么多,都是冲着闯下一分家业去的。”

“陈秀才,你说的轻巧,兰芳所在的西婆罗洲是蛮荒之地,那里是能随随便便立足的。”

船队只能到惠州府陆丰县靠岸,随后多亏了陆丰县的官员送来了一瓶蒜药,才给布尔布隆捡回了一条命。

陈秀才这话显然不只是对许家妇女说的。

广东人有出海谋生的传统。

不少人还在盘算陈秀才说的话的真实性。

一时半会儿哪里有这么多的医生。

以一个有一百壮丁的丁堡为例。

当然了。

还远远不够。

“现在九龙到广州城这一段已经开始开工了。贵使可以去参观一下火车。”

康德就提出希望能去参观铁路修建。

“听说这些萝卜头好凶的。”

上吐下泻,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长叹一声。

这么说也说得过去。

几个月前,广东铁路公司就在招股了,在听说这是明王牵头的产业之后。

本来英法两国的使者是要乘船直接去广州府的。

“许三斤,本官也会跟着一起去兰芳的,我们本村本乡的,你还怕我卖了你不成?”陈秀才说道。

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可能回头的路了。

是啊。

兰芳毗邻婆罗洲诸国的边边沿地带建立起来了大大小小的屯垦卫所。

这注定是一段血和泪的经历。

康德和马戛尔尼、布尔布隆也见证了一场驱佃。

“广东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而走到博罗县的县郊,他们也亲眼目睹了一场驱佃事件。

由于朱明王取的续命水的名字太难听了。

兰芳屯垦是殖民地司目前最主要的工作。

于是乎这种封建迷信的说法让蒜药的大名更加响亮了。

虽然办法简单粗暴。

不过大夫又不是地里面的萝卜,可以春播秋收。

婆罗洲如果可以建立起耕战一体的耕战屯垦的制度,那么这种制度就可以直接复制到爪哇岛,复制到南方大陆,复制到北美.

这是大明王朝前期殖民地制度的摸索。

许三斤的粗壮女儿嚷嚷了起来, 声音相当的洪亮。

拉肚子?

吃蒜药!

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打摆子.

统统吃蒜药。

去兰芳的移民,都要先学会火枪的使用。

在大明朝的支持下。

这个时代的航海确实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

因为从靠岸一路走来。

等一两百年之后。

和北方的大清朝严格限制人员流动比起来。

自己的大明朝如果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自己麾下的明军有多精锐,拥有多么犀利的武器,都会是如此。

所以都是临时培训的二把刀,赤脚医生。

那么。

他们确实看到了这个社会的活力。

有些大一点的堡,连火炮都需要准备。

人群之中议论纷纷。

得病又有免费的蒜药。

似乎去兰芳还真的不是什么坏的选择。

只是一个广东。

“你说的轻巧,兰芳蛮子遍地, 去的人都要习火枪,一不小心就没命了。”

怎么千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代价并不像是陈秀才说的那么轻巧。

八月秋收,九月、十月,也差不多要到了大战的时候。

所以三人让大部分的随从乘船前往广州。

岭南、闽南这边的文化还真的有那么一点点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

会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克里斯治理下的广东,要比北方的大清帝国显得有活力多了。”

奈何到了广东沿海。

对于许三斤父女来说。

许红霞看了陈秀才一眼,把自家老豆拉了起来。

许三斤抹了一把眼泪鼻涕说道。

就是

要更能折腾了。

到那个时候。

朱道桦的目光,已经瞄准了江南,瞄准了应天府。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海外华人很多祖籍要不是广东,要不是福建的原因了。

乾隆的包衣新军,也练了有大半年了。

陈秀才急忙趁热打铁。

大屿山岛的工业基地要招募大量的工人。

许三斤听了,不由得沉默半响。

自己亲自将一头恶魔带来了广东,带来了神州大地。

见到许三斤没话说了。

人群中出现了几分骚动。

目光看向了北方。

负责接待的礼部官员陈廷选介绍道。

“用倭寇去杀蛮子还正好合适。”

许多广东的商人都投资入股了。

这一次。

农业的资本主义化,会彻底瓦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这世道,怎么连安安心心种田都不行了呢。”

陈秀才掏出瓷品大声说道。

一方面就是要把广东密集的人口转移出去, 加强兰芳省对西婆罗洲的掌控,同时通过逐步蚕食的方式去挤压土人的地盘。

明王是大明天子嘛。

这头恶魔的名字。

但是在这个年代。

如果真的没什么危险。

尤其是船上的卫生条件很差,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得了病一命呜呼了。

叫做资本主义。

陈秀才的话一出。

陈秀才把蒜药收了起来, 说道。

为婆罗洲彻底成为汉家生存地盘做出贡献。

说这蒜药是明王得到上天神人传授而得的神药。

朱道桦甩甩头。

马戛尔尼没有反驳这一句话。

“广东铁路总公司大约筹集了有三百多万明元,打算修建一条从九龙到广州府,再到南雄州的铁路!”

“老豆,我看我们现在除了去兰芳也没有别的出路了,去兰芳我还能扛火枪,去这铁路工地上人家也不收女流啊。”

周围围观的人们也沉默了。

布尔布隆身体虚弱,也不想坐船颠簸。

这些上好的水田,不出意外的话,会在今年冬天晾干水分,在春天到来的时候,种上蒜苗或甘蔗。

罗芳伯、罗芳梅、宋湘等人远远的跟在朱道桦的背后。

许三斤父女不出意外的话,也会成为光荣的殖民先驱。

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

“陈秀才这么聪明的人都去,那去兰芳应该没什么危险了。”

“这话不是这么说,去兰芳就是去拓荒的,但是你可知道,这路费可都是免费的,而且还发牛马、农具等工具,耕作五年地就是你的,五年免税, 兰芳的地盘和咱们番禺县的地差不多, 都是可以种米的好地盘啊。”

也不知道法国特使布尔布隆吃错了什么东西。

朱道桦一个人缓步走在莲花山脚的田埂。

民间老百姓更喜欢称这种杀菌药为蒜药。

所以现在民间都流传。

康德说道。

陈秀才闻言不由得连连摇头:“这你都是从哪里听到的, 谣言, 绝对的谣言。”

这个王朝就会被彻底吞没。

“而且婆罗洲那地方,瘴气遍地, 去了就算不是被蛮子打死, 怕也要病死。”

“还有那瘴气,现在也不怕了,你看这是什么,这是蒜药啊,包治百病的蒜药啊。”

现在各县、各乡都在办医馆。

准备的十万大军,不是为了自保的。

康德是打算走陆路前往广州府。

这话一出。

人们会怎么称呼自己。

世界好像就变了呢?

周围围观群众也不说话了。

“那好像去兰芳也不错啊。”

礼部的官员也没有拒绝。

区区一千八百万人,是不足以染黄半个世界的。

像是这大明朝治下的广东这样,普通老百姓都能得到基本的医疗帮助的,还真的没有——毕竟朱老板是医生,在这方面倒是挺大方的。

铁路在广东又不是什么保密的东西。

“日本?倭寇啊。”

“这蒜药原料就是蒜头,用特殊的办法提炼的,便宜得很,有明王的神药,你还怕婆罗洲的瘴气收了你的命?”

因此朱明王的殖民大业如果连广东人都忽悠不了的话, 那别的地方就更没戏。

导致这名字没能在民间流传开来。

陈秀才没说的是。

也不知道。

要保证随时能拉出一百条火枪。

给这些过剩的人口寻找出路。

人群散了。

实行耕战一体的兵屯制。

倒也不是说过的更不好了。

自己则是带着小部分人,准备和来陆丰接待的礼部官员一起,从惠州府走陆路前往广州府。

“陈秀才也要去啊?”

“首先说这婆罗洲的蛮子, 明王征召了日本的武士, 专门就是用来清理蛮子的, 大股的蛮子都被日本武士清理了,留下的漏网之鱼,一个卫至少一两百壮丁,还会怕这个?”

广东这边经常看到大批的人员流动的现象。

也是对周围围观的百姓们说的。

朱道桦走在已经没有人的田埂上。

而在陆丰靠岸后。

“说不定还能发家呢。”

明王一来。

还有说要修什么铁路?

在听到铁路这个词的时候。

“火车?”马戛尔尼有些疑惑的问道,“这铁路指的是有轨马车吗?”

有轨马车在几十年前就出现,主要是用于矿山的矿石运输。

“不不不,不是有轨马车,是火车。”

陈廷选纠正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