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366章 朝堂新势力

第366章 朝堂新势力

对于金山总督府而言。

不列颠加拿大总督府的悬赏令威胁并不大,横竖就是一群白人冒险者,威胁不大。

关键的意义在于。

战争已经开始了!

当消息传回到了中都。

此时的中都已经入冬了。

江南的冬天没有北方那么冷。

但其实也挺难熬的。

“皇上,金山总督林鸣鹤的折子上来了,您可看了?不列颠人已经开始有行动了,不过现在金山总督府的麻烦还不只是这个,这远去万里,愿意去新大陆做官的秀才可太少了.”

说话的是彭浚。

这些日子他烦恼的莫过于派遣官员去大东北、大西北、南洋、澳洲、新大陆等地任职了。

这些地方都是蛮荒之地。

太不受到大明的官员们欢迎了。

而且当地知识分子又很少,许多干脆都是一些目不识丁的农人。

官员太少,让大明的右丞相彭浚可是伤透了脑筋。

朱道桦放下手中的折子,看了看一边的左丞相顾松。

“老顾啊,你说这可怎么办?东北现在已经有辽西省、辽东省、辽北省、黑龙江省四个省,再加上兴安总督府和北疆总督府两个总督府和库页岛开发公司,大西北还有西域省、蒙西省两个省,南洋还有好几个需要建省的地盘。新大陆的地盘也在扩大,到时候也需要不少的官员,这些地方可都是蛮荒之地,需要的官员人数又多,现在缺口就有六千多,等未来起码要派遣好几万官员去这些地方任职,你说说,咱们去哪里能搞到这么多的官员啊?”

“皇上,几万官可不是小数目,那时候鞑清全国都才几万个官而已,臣以为,靠从各省借调官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得另想办法才行。”

在大明当然是不愁找不到人去做官的。

现在大明朝廷东拼西凑找不到人。

主要还是因为现在调遣去这些边缘地带的官员都是从官僚体系中找的人。

那些人已经都有官做了,肯定不太愿意去几千里外的苦寒之地做官了。

就算级别上有提升,也没多大的吸引力。

因为大明朝的官员的工资是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税收情况挂钩的。

这些蛮荒之地能有什么油水?

“皇上,不如开个恩科,招募点愿意去东北、西北、南洋、新大陆为官的士人吧。”彭浚建议道。

这个想法他早就有了。

只是现在大明朝的科举招募的人数也降了下来。

毕竟这科举又不是高考,考中了不是去上大学是去做官了。

如今大明各地,除了陕西、甘肃暂时还处在军管状态,内外蒙古、西域省、吐蕃省都还没有完成省级建制之外。

其他的地方,都已经实行“宪政”了。

除了第一次的省考之外。

每年官员的录取名额也变得非常有限和稀缺起来。

如广东、四川这样的大省,每三年才开一次科举,每一次的取士都不超过千人——现在的大明这里中了秀才的。都要立刻授官,而各省的官员大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年开缺出来的职位实在有些,所以求官就显得困难了。

如果一下子拿出五万个官职分配到汉地,恐怕要让不少官迷读书人弹冠相庆了。

哪怕是要远去万里做官,也肯定是不少人是愿意的。

朱皇帝皱了皱眉,心里盘算了一番。

“没错,是要招募一些人补充到各新地盘做官了,那就开个恩科,但是这个恩科朕认为不能和普通科举一样,毕竟这些地方的官,要管的事情可不少。得按招募一些实干之才,这样吧,秀才科占一成,剩下的就招武秀才、明法、明算、同文、工学等五科。”

彭浚脸色一变:“皇上,文秀才只占一成,是不是太少了”

文秀才大多是儒生。

而武秀才大多是军校的学生。

至于其他几科,那都是新式大学的学生们的天下。

他可是很清楚。

那些有在新大陆、东北等地为官经历的官员,在未来的升迁之中是有加分的。

一下子就是几万个官僚系统的新鲜血液涌入。

而且儒生的比例大大降低。

这.

朱道桦冷冷道:“这些苦寒、蛮荒之地不需要秀才官,需要的是实干之才!”

彭浚皱眉:“可是一下子要招三万多明法、明算、同文、工学生也不大可能吧?大明有那么多实干之才?”

朱道桦容色如铁,丝毫没有退让的打算:“朕不打算立即开恩科,现在宣布出去。明年秋天开考……现在大明各地已经开出许多书院、学院和大学,还有提供速成教育的学校,有一年多时间让想求官的士子准备,总能学会一点皮毛吧?”

他断然又加了一句:“凡是有大学毕业文凭者,再通过这次恩科考试者,都要加以重用!”

彭浚和顾松这下都是心中雪亮。

朱道桦朱皇帝,是准备放手提拔新学学子了,明年恩科之后,恐怕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的学生,要步入官场。

大明官场的一个新势力就要形成了!

不过分别作湘党和粤党的领袖人物们彭浚和顾松,却早就已经看到这一天。

他们又怎么会毫无准备呢?

所以现在大明国内。

不少由当地豪族联合办的新旧结合的大学也不少。

比如说湖南的岳麓书院。

广东的粤文书院。

上海的两江大学堂。

都是类似性质的大学。

两个大明的文官大佬互相对视了一眼,彭浚道:“皇上,臣还有个建议。既然这次恩科是为十几个新建省份选择官员,那就不应该拘于地方限制,而是要唯才是举,也不应该限于十六省,凡是大明所辖之地,年龄未满27岁之百姓,没有犯过王法,不在永不叙永之列者,皆可参加考试,以分数高低决定是否入取。”

“这个倒是应该的。”

朱皇帝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就这么办,这次恩科考试就由大学士府和宣教部一起办理吧。”

他思索了一下,又道:“另外,这次恩科入取的官员还要参加为期3个月的军训,他们要去的地方不太平,所以需要掌握一些军事知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