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231章 决战!皇帝和你们在一起!

第231章 决战!皇帝和你们在一起!

其实明军这边像是陈化成武艺这么好的不多,尤其像是明军的近卫兵团、陆军1旅、龙骑兵7旅这样的老牌的精锐。

虽然明军现在在淡化各旅的地域属性。

但因为“普通话”的普及问题。

喊着“丢雷楼母”的广东广府兵和喊着“戳汝娘”的江西兵,如果都没学过官话的话,互相之间怕是说的话都听不懂。

因此现在这个阶段,各旅的地域属性还是很强的。

陆军1旅是以当初在巴淡岛的潮汕码头工人为班底组建的,所以陆军1旅几乎都是“潮汕武士”。

而近卫兵团三个旅是朱皇帝的嘉应州老乡们组成的“客家武士”组成的。

龙骑兵7旅由于是调集诸旅精英猎兵组成的班底,来源就非常复杂了,但是客家、潮汕、江西兵占主体。

而北伐军团的几个旅是在江西、湖南等地招募的兵源。

辽东兵团则是两江的贫民参与辽东军屯的兵源组建。

穿着各色颜色的衣服的后勤兵们忙忙碌碌,最引人注目的是穿着白色马褂带着白帽子的“戴孝兵”。

而真正的杀招。

根本原因还在于这大清朝现在手里还有钱——一是清朝之前的财政没有崩溃,库房里面有存银,二是乾隆捞钱的本事比道光强,所以才有钱搞这大八旗。

在肉搏上,这些多少练过搏杀术,同时身材也更加高大,有的还穿了内衬铁片的棉甲的八旗兵显然是更占便宜的一方。

一名清军的将领解释道。

按照这个速度。

这在古代,乃至于近代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不然士兵之间互相无法沟通,长官也难以上传下达,岂不是太耽误事。

本来热闹非凡,双方前沿小股步兵不断的交火、双方炮兵你来我往的互轰的声音都停止了下来。

是两江第一批近代化工厂之一。

战场仿佛突然进入到了一个诡异的安静之中。

遇到肉搏的时候直接掏出手枪啪啪啪六颗子弹打出去。

虽然他们的服装还保留着八旗的传统。

乔治.斯当东放下望远镜。

“乾隆看来是长进不小啊,他的大八旗看起来是挺像模像样的,要是这里面不削弱他,日后等清廷逃到了西域,怕是平西藩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是也架不住下面的工匠为了能完成产量和质量指标而产生的浪费——因为对工匠来说,产量和质量影响的是自己的脑袋,而成本.根本不是他们需要考虑,上面的官员也不会怎么考虑的事情。

陶必铨笑道:“可是他碰上的是皇上,他这个大八旗就不够看了。”

但是他们采取的战术,乃至于装备。

大清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年过八十的乾隆皇帝亲自登上了望车,举着内务府生产的,造价高达8百多两白银的玻璃镜片望远镜,扫视着明军的阵线。

所以以客家、潮汕、江西人为主的龙骑兵7旅的士兵们身材普遍没有祖籍东北的八旗兵高大。

他手里的这一支望远镜的性能其实是和乾隆手里那一支差不多。

乔治.斯当东举着望远镜继续观察这一支据说是大明帝国最精锐的军团。

各色的颜色的棉甲披在身上,头上还有戴着避雷针铁盔的军官。

不过他现在是天子了,看问题也没之前那样浮于表面。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每个明军士兵的胸前都挂着手榴弹。

而且许多八旗兵有祖传的武艺传承。

空气之中。

福康安提醒道。

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

专业!

但依靠低成本赢得了投标。

在大清这边是皇帝御用的艺术品。

每一个人仿佛就只是这一架机器的螺丝钉。

但这种官办企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成本高企——哪怕是最理想的状况,比如说内务府总管和珅和大人两袖清风,内务府上上下下的官僚们也是一心向大清,一心爱皇上的为大清服务的好八旗官儿。

而一下子就占据了气势上的上风的明军士兵。

下午,刚过申时。

而现在要说现在“推普”最厉害的大明机构,还要属大明海军——这是因为海军相比于陆军,技术含量更高,相对来说识字率也越高,会说大明根据《洪武正韵》钦定的“官话”的人也更多——这种官话其实和后世的普通话存在一些口音上的区别,但现代人只要会普通话的哈,基本上是能听得懂的。

面对不列颠的大使乔治.斯当东的询问。

这些都是在决战之前的准备运动。

但采购价却是大清乾隆皇帝手里的御用望远镜的二十分之一——折合白银四十两的价格而已。

他们怕是再忙活个把时辰就能修筑出一个前沿阵地出来。

在明军大阵的后面。

似乎在赶工一样。

那些工兵的动作很快。

“皇上,看明军这动静,应该是要在天黑之前要发动第一波攻击了。”

而且八旗兵严格来说,也是封建地主兵,有世袭的禄田,有世袭的军籍。

看了看身边的八旗兵。

而在大明这边是配发给中高级军官的制式产品。

李二如果坐在道光那个位置上,肯定一开始就会千方百计搞钱的。

明军是打算以这四个据点作为前沿战场的支撑,向前发动猛烈的攻击。

明军的炮火更胜一筹,所以他们越过了那四个村寨,前沿支援火炮、前沿指挥所、前沿军医所都可以依托着这四个村寨进行布置了。

这种小规模的战斗很快就出现了结果。

福康安现在也有点久败成良将的意思。

占据前沿据点,铺开正面,火炮运动,两翼展开。

这是唯一的优势了。

所以在明军这边,中低级军团都和胸甲骑兵旅一样,装备了六连发的光复二年式左轮手枪。

除了手枪之外。

虽然手中的家伙事是上面统一配发的.

但身上穿的可是自己置办的。

他们自然是要赚钱,要考虑利润,要考虑性能和市场的平衡的,他们自然也更有动力去采用新的技术以企图降低成本。

所以有的八旗兵就是一套布面棉甲。

“医务兵”

可真的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啊。

所谓久病成良医。

只是要求颜色统一而已。

不过制造价格要便宜多了——这是明军的制式望远镜,在光复二年通过招标定型的。

有的则是会在棉甲里面内衬铁片加强防御。

“乾隆要比他孙子强多了.”朱道桦低声嘟囔了一句。

“那是明军的医务兵,大使先生。”

旗号也是按照颜色分裂列。

此时在他们的大阵之后。

明军在前面一系列的争夺就是在夺取“势”。

乾隆能折腾出模仿明军建立的大八旗。

是即将要到来的火炮轰击!

朱道桦此时也登上了望车。

哪怕是李世民再世也搞不定。

和大清内务府这样的官办手工业生产动力来自于上官的压力,从而导致这样的手工厂对成本的敏感度不高,虽然在严刑峻法下也能得到质量上乘,甚至可能比民间的企业更高的质量的产品。

这就造成了性能差不多望远镜。

福康安也在看明军的举动。

大量的工兵正在挖掘壕沟,布置铁丝网。

在性能上虽然不是投标产品中最好。

朱道桦举着一支江宁玻璃厂制造的望远镜查看远处的清军阵地。

而就在此时。

从北面的新河一直蔓延到了南面靠近猪笼山的山尾处。

还好

八旗兵的数量足够多。

就是一个铜管加上镜片。

那可真的是雕龙附凤,好不精美。

一下子就能占据气势上上风——肉搏战的关键除了士兵的气力和武艺,军阵和气势同样重要。

而道光面临的局面是由于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外流,前朝的几个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耗光了清朝的财政储备

没钱。

装备更好,士气更加高昂的明军龙骑兵7旅的士兵们赢下了这一场前沿据点争夺战。

大清朝廷的黄色龙旗下。

大明日月旗和象征着大明天子的红色地团龙旗下。

充满了工业化的简洁之美——突出一个朴素。

更何况。

这一支军队就好像是一架庞大的机器。

陶必铨掏出怀表。

大明天子朱道桦看到的,是一支完全大变样的大八旗军团。

而在大明这边,中标的江宁玻璃厂是民间商人办的工厂。

每个人都在忙活着自己的事情,组成了一架让人不寒而栗的战争巨兽。

这种手榴弹的拉索都挂在皮带上,直接拉下来就能投出去了。

而到时候也就是明军发动进攻的时候了。

两座望车都向前推进了两里,相聚十里对峙。

却明显是在模仿明军。

双方的前沿大阵也推进到了位置。

赢标的江宁玻璃厂是两江的顾姓和屈姓商人合股的工厂。

和有手枪、有拉索式手榴弹的敌人拼刺刀。

四个村寨组成的据点被布置得水泼不进。

朱道桦笑了:“这是自然,他的大八旗只是形似而神不似。大炮都运动上来了吗?”

太专业了。

当然了。

“皇上,他们现在在等火炮运动上来!”

弥漫着决战之前的那种压抑到了极点的紧张气氛。

在这样的肉搏战中就大占便宜了。

“到位了!”

明军的前沿阵线宽度达到了五六里。

而此时在这一支采购价八块钱明元的大明陆军制式望远镜的视界之中。

没有雕花,没有艺术加工。

“按照计划,申时三刻发动炮击,持续一个时辰之后,第一波步兵攻击展开突击!”

“好!”

朱道桦转身走下了望车。

“把朕的大旗推到前线去,告诉朕的士兵们,他们的皇帝和他们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