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184章 加码!孰优孰劣?

第184章 加码!孰优孰劣?

第184章 加码!孰优孰劣?

在辽东之战开始之前。

谁也没想到。

双方第一次大战居然不是发生在海城、辽阳,或者是宁远、锦州这样的战略要地。

而是看起来丝毫不起眼的铁岭屯堡。

此时在铁岭屯堡附近的大荒原上。

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明军集结的营寨,大量的物质堆积在其中,工兵和辎重兵将重要的军用物质放置在坚硬的营寨内,整支大军都在按照作战条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作战的准备。

不过双方现在并未开始正式交战。

明军这边也得到了从海城,乃至于奉天的清军大举南下的消息。

“把辽阳和奉天的鞑子都吸引来了!”彭浚笑了起来。

“倒真的是意外之喜,不过也好,咱们现在就在这里和鞑子打一场大的,此战最重要的目标是杀伤鞑子,占领多少地盘倒是无关紧要。”

彭浚的话刚刚落下。

远处就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满洲八旗镶蓝旗副都统晋昌率领的八千马队抵达了距铁岭屯堡大约三四里外。

开始沿着铁岭屯堡的东面摆开了阵势。

晋昌是有些硬着头皮在铁岭屯堡东面立寨的。

远处的铁岭屯堡被团团包围,要把里面的人接应出来就只有打破明军的包围圈才行。

而此时在铁岭屯堡向西三十里还有一个屯堡。

名为东昌屯堡。

哪里靠近辽河口。

本来是用来防止明军从辽河逆流而上新设置的。

东昌屯堡有兵六千。

不过不是满八旗。

而是不久前组建的茴八旗。

因为宁夏被太平天国占了。

所以许多茴茴都跑了出来——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太平天国起家底子是白莲教,所以双方在宗教上有些冲突。

这茴八旗虽然是新组建的。

但其实也是正经的大清经制之军的底子。

是以宁夏当地的绿营,以及北京城的茴茴武官为基础组建的。

领头的叫做哈国兴。

出于宁夏哈家。

宁夏哈家是赫赫有名的清代茴茴武举世家。

比如说哈国兴的父亲哈攀龙就是乾隆二年武状元,授头侍卫,官至湖广总督。

哈国兴本人是乾隆十七年中武进士,后被选为三等侍卫,乾隆三十三年擢为干清门行走。

乾隆曾对其评价曰:“国兴虽绿营汉员,熟军事。又尝为干清门侍卫,与满洲大臣无异。”

换言之,一旦成为内廷侍卫,汉员也就与满洲大臣无异,有了称奴才的资格。

事实上在划定明珠之前。

茴茴是被当成是“信仰了绿色教的汉人”的,后世有些去锕拉播认祖归宗的煞笔真是让人贻笑大方了。

在清朝,非满蒙子弟荣升内廷侍卫乃超越规制的殊荣,这代表了即使不是旗人,也有资格成皇帝的奴才了。

真是奴意盎然啊。

本来哈国兴和他麾下六千茴茴兵只需要守住东昌堡就行了。

不过在得知铁岭屯堡被围之后,他主动联系了晋昌,表示要从西面出击,和在东面的晋昌来个东西夹击。

晋昌得到消息之后顿时觉得机会难得。

他也不奢望歼灭一万多明军。

只求能暂解铁岭屯堡之围,把困在屯堡内的一万多旗人接应到海城或者是辽阳城去就行了。

所以远远就列阵,也没发动进攻,实际上就在等哈国兴的兵到。

“旅长,鞑子好像不打算进攻,远远就列阵了,看来是在等援兵吧?”

32旅的参谋长站在马背上观察了半天,才坐回了马背上对冯兆基说道。

“援兵?有援兵好啊,最好把鞑子在满洲的那好几万兵马全部拉过来一战全报销了,这辽土可不就恢复了么?”冯兆基笑道。

“不过鞑子的援兵不归我们管,得盯紧了不能让这铁岭屯堡内的鞑子狗急跳墙,等总镇下令后发动进攻!”

“援兵来了不少啊!”

彭浚已经得到了来自奉天的情报。

“琳宁领两万南下,看来这满洲地方的鞑子还没挨过打,以为有两万多人就能和咱们对打了。”

11旅旅长陈建辉笑道。

“算起来,鞑子这一把集结了不少人呢,奉天有两万骑南下,海城那边来了八千,东昌堡看辽河口的回八旗也出动了六千,再加上铁岭屯堡内的一千五百八旗兵,一万八旗旗人也能动员个两三千,打个富裕算动员三千兵吧,这里就有快四万兵了。”

陈建辉掰着手指算道。

按照正常的兵力对比。

明军这边三个旅一万五千人。

而清军那边估计有三万八千多人。

基本上就是二打一还有富裕。

而且清军有一座城堡可依。

账面上看。

清军敢出来打一场也就能理解了。

毕竟看起来,似乎清军能有点兵力和态势上的优势。

明军这一万五千大兵远道而来,怎么看都处在劣势。

不过无论是彭浚还是他身边的陈建辉、向大载两名旅长脸上都挂着轻松的笑意。

“能吸引三万多人过来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彭浚笑道。

“让冯兆基盯紧了那个土堡,不能让里面的鞑子跑出来了,这条诱饵可不能这么早就弄死了,不然这些鞑子骑兵怕就没有来战的劲头了。”彭浚扭头对身边的一名传令兵说道。

接着他用望远镜继续查看远处清军的阵势。

“鞑子既然不立刻展开进攻,那咱们也不着急,最好能多引点鞑子兵过来。”

彭浚当然愿意在这里大打了。

因为这次复辽之战虽然大张旗鼓的。

但其实收服辽土是其次,关键是要以辽东为跳板,大军突入燕云直取北京的。

所以要是能在这里大打一场,把清廷的满洲八旗兵全部都歼灭了。

那可是不世之功——之后恐怕就没多少机会了。

攻下辽阳之后,无论在辽东干掉了多少鞑子,大军都不会继续深入了,只要将满蒙之地的清军堵在关外就行,大军紧接着就会攻略锦州、宁远,打破山海关,要抢在太平天国之前,收复北京,还于旧都。

因此彭浚知道,这次绝对是难得的机会。

建功立业的机会。

想到之类。

彭浚用望远镜观察了周围的战场之后,便开口说道:“关外的鞑子基本都是骑兵,去把铁丝网拉出来布置好,这东西对付骑兵怕是有点用。”

“遵命!”

第三方面军军部直属工兵营营长刚领命而去。

今天有点急事,三更迟了点,明天的会稍微晚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