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齐怪谈 > 第491章 三位大师齐上阵

北齐怪谈 第491章 三位大师齐上阵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9:20

第491章 三位大师齐上阵

天元三年。

对这个崭新的帝国而言,这一年可谓是双喜临门。

首先就是皇后为皇帝生下一子,母子平安,而后边塞传来大捷,斛律光在恒州关外大破佗钵可汗,斩获无数,连夜将斩获的物资给送了回来。

斛律光在战报里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与敌人作战的时候,忽起狂风,吹乱了敌人的阵型,而后天边有星辰升起,使黑夜如白昼,敌人大怖,望风而逃。

此时的皇宫内,祖珽正手持战报,坐在皇帝身边,笑得合不拢嘴。

“这帮老武夫做事就是生硬啊!”

“就差把天降圣人以破敌几个字给写上去了,这外公不错,不错!”

祖珽跟刘桃子的关系亲近,哪怕是一些比较隐秘的事情,祖珽也不怎么避讳,有什么就说什么,这才是保证君臣一心的关键,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什么防备和忌惮。

刘桃子瞥了眼那战报, “我倒是觉得有些不妥。”

“我前线几万将士们奋力杀出的成果,怎么能就这样按在一个孺子的身上呢?”

祖珽摇着头,“车骑将军是急了点,不过,国内的武人们向来都是这样,斛律光敢这么上奏,那肯定也不是自己定夺的,他身边的人大概也是有同样的想法,况且,本来就是嫡长太子,有再多的神迹也无碍,陛下不必多虑。”

祖珽说着,忽又探出头来看了看周围。

“殿下还在皇后的身边?”

“在太后身边,说是不能见生人,便是我,也不许多抱。”

祖珽哈哈大笑,而后抚摸着胡须,感慨道: “孙比子亲啊,臣的孙儿出生的时候,也是整日抱在手里,不敢让别人抱,我孙儿比他父亲有出息,往后或许能成为殿下的大臣,至于我儿子,这辈子也就是个县令的才能了。”

两人聊了会家常话,祖珽方才将话题再次转移到了大事之上。

“北胡短时日内都不再是我们的威胁了,边塞初步安定……”

刘桃子看向了他, “可以发兵灭陈了吗?”

“这……还是要等一等。”

祖珽原先的修养时日规定在三年到五年,如今已经是第三年的元月了,可是地方的情况还没有出现太过明显的转变。

祖珽令人拿来了许多的文书,堆积在了一旁。

“这些都是各地的奏表所汇列而成的。”

祖珽随后对这些奏表进行一一解析。

这三年的时日里,地方上有变化,但是尚且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修养的政策,成效着实不快,各地还在恢复,不过,也就只是在恢复而已,很多地方的税收还没交上来,道路和建筑还是处于破损状态,至于耕地。

耕地的修复是最困难的,土地并不是今年荒废了明年就能拿来用,每份土地都需要投入极大的心血来耕耘,而且一旦荒废了,再想捡起来难度就更大了,国库还是较为空虚。

但是祖珽本人并不担心, “成效虽然慢,但是各地也不再如当初那般向庙堂求援,地方的情况已经开始稳定,贼寇被清除,大量的亡民回归,周土上的百姓们也逐步认可了大汉,再等一年,或许就能看到大变化。”

刘桃子摇着头,平静的说道: “无碍,灭陈之事,不能以急,这是祖相曾告知我的,我等着就是了。”

祖珽深吸了一口气,眼里闪烁着精光。

“陛下且放心吧,不会等太久,我已经有了些想法……”

刘桃子看到祖珽脸上那不怀好意的笑容,心里就大概能猜得出陈国要倒霉了。

但是,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祖珽放手去做。

祖珽离开皇宫之后,便坐车前往自家府邸。

前后有全副武装的甲士开道,足足有上百人,这是丞相的特例,丞相的穿着,出行,随从等方面,都比群臣高一个档次,只比皇帝低一些。

祖珽的府邸也是特例,按着礼法,他的府邸的高度能达到大臣里最高的地步,但是祖珽这个人,不太在乎这个,自从当上丞相之后,这位的恶习收敛了许多许多,偷窃,私通这些事都不怎么听说了。

当然,有人传是因为没人敢抓他了。

而在他个人的享受上,祖珽竟还他妈的颇为清廉!!

他不怎么好享受,穿着不算奢华,府邸也达不到顶级,甚至连家中的奴仆数目都不算多,就是保护他的甲士多了点。

祖珽回到了府内,更换了衣裳,从奴仆这里得知那两位客人等了自己有半个时辰之后,这才笑呵呵的前去会客。

当他来到会客大堂的时候,那两位客人急忙起身拜见。

其中一人,乃是韦孝宽。

而另外一人,则是郑道谦。

在祖珽没有回来的时间里,两人就这么坐在大堂内,看着彼此,气氛是想象不出的尴尬。

祖珽忽然出现,两人都像是松了一口气。

祖珽笑呵呵的让两人起身,自己坐在上位,两人一左一右的坐在了他的身边。

“两位勿要怪罪,我本准备早些回来的,只是陛下非要带着我去见见殿下,殿下生的好相貌,天人之相,抱了许久,耽误了些时日。”

郑道谦急忙摇头,“岂敢怪罪,岂敢怪罪。”

“殿下出生之时,龙气汇与西方,天降圣人,助以破胡,此定是继承大业之主也……”

祖珽也不打断他,听完了他的胡说八道。

在战争结束之后,韦孝宽先是担任刺史,而后又被祖珽提拔到了朝中,让他在三台内任职,挂尚书,也算是没有薄待了,郑道谦在政务上的才能并不多,但是立下了大功不能不赏,便在昭玄寺挂职,名义上管理那些僧人和道士们。

这两个人的官职压根就不挨着,祖珽同时召见他们两,就显得颇为奇怪。

韦孝宽此刻多少有了些判断,在面前这两人互相吹捧了许久之后,他及时的开口插了进来。

“祖相忽召见我们,莫非是有什么事要吩咐?”

祖珽轻轻抚摸着胡须, “国内局势越来越好,这灭陈的大事也就得开始筹备了。”

“此番召集二位前来,只是为了一个人。”

“哦?”

“不知是何人?”

“黄法氍。”

……

陈,秦郡。

天色朦胧,街道上尚且见不到几个行人。

远处再次传来了士卒们的号角声,城内猛地出现了接连不断的犬吠。

如此过了片刻,又有百姓走出了门,他们看起来不是那么的慌张,三三俩俩,带着农具,前往耕地。

尽管承担着整个边防的重任,可城内却看不出太多的压抑,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融洽。

黄法氍如今坐镇在秦郡,掌管着整个江北防务。

黄法氍在这边做的十分不错,他一方面加强操练,建立戒备网,严查失踪战船的去向,防止南北走私,而在民生方面,他虽然没有办法太多干预,但是禁止士卒们去鱼肉百姓,告知地方官员以宽仁治理等手段,也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他的治理下,江北的防线一天比一天牢固。

天色已经完全明亮,百姓们开始了劳作,整个城池都变得繁忙起来。

道路上,有孩童开始来回的奔波,手里拿着不知从哪里来的零嘴,唱起了童谣。

“天有玄,地有黄,法天地,镇大江~~ “

“飞将在,兵马壮,胡不渡,国不亡~~ “

童谣声在各地响起,几个在食肆门口干木活的匠人听到远处孩童唱着歌走过,一人站起身来,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这帮小子在唱什么呢?怎么如此奇怪?”

“不知道,最近各地都在传唱,听着是说黄将军的。”

他们正忙着,食肆内走出了一个小厮,给几个人都递上了水,众人吃着水,还是聊着那童谣。

小厮笑着说道: “这不就是在唱黄将军吗!黄将军镇守江水,胡人不能渡!国家不灭亡!”

他忍不住夸赞道: “黄将军当真是国之栋梁,他前来驻守之后,士卒们秋毫无犯,官吏们不敢放肆,他还整日巡视,对我们极好,国家有这样的将军,是我们所有人的荣幸啊!!”

匠人们也纷纷点头,黄将军确实很好。

“再唱都是应该的!”

众人称赞了许久,而后继续干活。

大人们没有理会,听到这些童谣也只是笑一笑。

可很多人却是笑不出来的。

就包括了黄法氍本人。

黄法氍很快就发现了异样,在同一时间内,从两淮到江南,出现了大量的童谣。

他赶忙召集了麾下众人,来商谈这件事。

对于童谣的问题,众人的意见不一。

众人坐在他的面前,各说各话,徐敬成笑呵呵的说道: “将军,您实在是多虑了,您急着召见我们,我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原来就是为了童谣啊。”

他摇着头,“将军功劳卓著,又安抚百姓,深得人心,民间出现童谣来赞扬您的功劳,这再正常不过了。”

“当初我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也曾有童谣夸赞他的勇武,他老人家还开心了很长时日呢。”

黄法氍板着脸,他看起来比以往更加的沧桑,老去的速度越来越快。

“若只是有一两起,或许是这样,可现在,周围十几个城池,乃至建康周围,都出现了类似的童谣,这就不能再说是民间自发的行为了。”

“这有什么不对?您的功劳在大陈谁人不知呢?您先前击退齐人,已被众人所知,况且您又抓住了那么多的奸贼,将他们抢走的东西还给了各地的百姓们。”

“要我说,童谣没有一句虚的。”

徐敬成说着,眼里也满是敬佩。

看得出,敬重黄法氍的不只是百姓们,就是这些将军们,对他也格外的敬重。

黄法氍这个人很倔强,能做到他们不敢去想的事情。

就比如说战船损耗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文皇帝时期就有了,文皇帝多次禁止,多次抓人,平息了一段时日,到陈顼时再次爆发,私下里的行为甚至都被搬上了台面。

而这种战船贸易,参与者极多,且往往都是些不能招惹的大人物。

其中有宗室,有大族,有大僧,有将军,这些人联手做生意,就是皇帝都得三思而后行。

黄法氍最开始说要彻查这件事的时候,没有什么人看好他,就是他身边的这些将军们,都觉得这件事有点玄。

可黄法氍就是咬着牙查下去了,这三年里,黄法氍没闲着,他破获了十九起贩卖战船的通敌案。

从军中抓住了大量中饱私囊,淘汰战船的将领,又将涉案的权贵禀告到陈顼那里,陈顼少有的硬气,对这些勋贵们从严处置,虽是激化了国内的矛盾,但是成效斐然。

黄法氍不只是抓了这些卖战船的,还干掉了不少祸害地方的狗东西,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身边的将军们也是愈发的敬佩。

黄法氍看了眼徐敬成,要不是他知道对方的出身,现在他都要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北边派来的了。

他看向了其余众人。

有人不解的问道: “将军是怀疑这些童谣是北胡所编造的?”

黄法氍眯起双眼, “这很像是北胡的手段。”

“可他们传播的童谣并非是不利于将军啊,都是在吹捧将军,哦……”

那人瞬间反应过来,当即变了脸色。

周围几个人接连反应过来,可却没有一个人敢道破的。

徐敬成回过神来,他急忙说道: “将军,陛下对您向来信任,只是您先前得罪了太多的小人,就怕这些小人对您不利,我看,不如将这些童谣的事情如实告知陛下,让陛下知道这是北胡的计策!”

黄法氍皱起眉头,沉思了许久。

“下令严查各个道路,严查近期内前来的北人,童谣的传播者,也派人去查。”

“徐将军,你亲自带着一批将士们,去调查这件事,勿要让地方官员们接手。”

“唯!!”

黄法氍而后下达了许多命令,都是关于防止敌人的奸细进入自家境内,还有抓获国内这些散播谣言的奸细等方面。

可黄法e的这些行为,却还是没能止住这种愈演愈烈的童谣趋势,将军们对这一套东西,还是不太熟,远不如北人。

他也只好按着将军们的提议,将这件事如实的上书告知给皇帝。

从自己这里知道,总比从他人口中得知要好的多。

……

建康。

此时的江渡口已经被严格看管起来,不再像从前那般进出自如,商船也难以外出,只能看到一些小渔船,整个渡口都变得萧条起来,远没有当初的模样。

一艘小渔船缓缓靠近渡口,渡口的几个士卒走了上前,当渔船靠岸之后,小小的船只里头却走出了三个渔夫。

那几个士卒一愣,彼此对视了一眼,而后直勾勾的看向了那位老渔夫。

老渔夫熟练的递过了自己的身份证明,这证明沉甸甸的,几个士卒收下了证明,还给了他们身份。

“去吧,去吧。”

士卒们转头就走,这几个人则是迅速消失在了远处的道路上。

近来,陈国屡屡进行了许多的革新,变法图强。

他们改了吏法,又招募了许多的士卒,打造新战船,在江面设防等等,做了很多的事情。

但是,做事是需要投入的,陈国先前几次大战,国库本来就不富裕,如今投入许多,钱只能从百姓身上出,经济进一步恶化,粮食产出降低,士卒们的粮饷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若是士卒吃不饱饭,那很多事情就容易变通了。

这些人消失在建康之外,而下一次露面,却是出现在了建康内的一处显赫宅院之中。

这处宅院坐落在建康的南面。

占地不小,装饰颇有点北方的模样,来往的甚至还能见到好几个胡人家仆,令人惊诧。

在大堂内,这几个渔夫装扮的人,已经化身为士人的模样,跟这宅院的主人吃酒闲聊。

宅院的主人,身材高大,眼眶凹陷,模样跟南人还是不太一样的。

他默默的吃了口酒,而后说道: “现在的局势跟过去不同,盘查甚严,战船是不能轻易送过去了。”

“知道,知道。”

带头的士人笑着, “独孤公,我们这次前来,不是为了催促你们结清货物的。”

这人愣了一下,“哦?那是为了什么?竟还亲自前来。”

为首者长叹了一声, “独孤公,这次我们前来,是为了您而来的。”

“为了我?”

“不错,您本来就是北人,当初您的父亲虽起兵与汉国对抗,但是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当下大汉之内,也有不少人,他们过去的亲属,甚至本人就与大汉作对过,可如今还是被重要,没有受到牵连。”

“您又何必执着呢?”

此刻,坐在这几个奸细面前的男主人,正是那独孤永业的儿子,独孤须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