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617章 绝好的契机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617章 绝好的契机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617章 绝好的契机

斯皮尔伯格他们去参加《夺宝奇兵》的香江首映礼之前,他都没有给殷俊谈及投资额度的事情。

这事儿既然是决定了要和环球合作,那么该给多少投资、具体怎么用、权益怎么分配等等,都需要仔细的谈判,最后才能决定。

这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决定的。

但是他倒是提了一句,请殷俊派去谈判的人,帮忙自己争取最终剪辑权的权力。

因为斯皮尔伯格本来就是大导演,《大白鲨》过后,都是拥有最终剪辑权的,所以他也觉得没什么意外,只是顺口提一下而已。

经过了斯皮尔伯格的提醒,殷俊忽然想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个关于好莱坞巨头格局改变的重要事件!

在这边要先说明一下,电影剪辑方面的问题。

电影剪辑,最简单的来说,就是把导演拍摄好的胶片,或者是以后的数码影片资料,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去除不必要的画面等等,来营造出合适的电影氛围的手段。

电影剪辑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儿,而是需要多次剪辑的。

一剪、二剪、三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普通的电影剪辑师们做的活儿,就是做前面的一两次剪辑,而后导演肯定也要来跟着看前面几次剪辑的效果,和剪辑师商量怎么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一般在香江来说,只要导演最后确认了,而后电影公司看得没有大问题,那么就算是剪辑成功了,而导演做的那一次版本,就叫做最终剪辑。

但在美国,最终剪辑权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权力。

最平常的一种情况,就是导演剪辑完毕之后,电影公司再自己做最后的一次剪辑,然后这个版本的电影,就会出现在观众们的面前,由此这就叫最终剪辑权。

对于导演来说,自己辛辛苦苦拍摄了一年半载的电影,居然最后出来给观众们看的版本,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剪辑的,心中的***有多少奔腾而过是可想而知。

但凡有一点自尊心的导演,都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

因为拍电影也是艺术的一个行当,所以导演们多半都是有着文青情怀的,自然有着强烈的自尊心。

但就算是已经功成名就的导演们,很多时候都拿不到最终剪辑权。

在好莱坞,能拿到最终剪辑权的导演,最多不超过10个,甚至说得绝对一点,也就是三五人而已。

卡车司机是在终结者系列之后,才得到的这个权力。

斯皮尔伯格是在《e.T.》之后得到的权力。

乔治卢卡斯是因为一贯自己制作自己的电影,所以才有这个权力。

除此之外,就算是彼得杰克逊、迈克尔贝、克里斯托弗诺兰、昆丁塔伦蒂诺、蒂姆波顿等等超级大导演,也不是每次都能得到最终剪辑权的。

比如说彼得杰克逊,那也得是在魔戒三部曲完结之后,在《霍比特人》上面,才能拥有最终剪辑权。

《霍比特人》一结束,别的电影上面,他照样拿不到最终剪辑权。

比如说炸弹贝,自从《珍珠港》这么一颗大耗子屎出来之后,他充其量也就是在一些中等制作的电影里面拥有最终剪辑权,连续拍了好几部全球畅销的《变形金刚》大电影,他也没能得到单独的最终剪辑权,而是和制片公司一起来决定。

连他们都是这样,就更别说普通的导演们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DVD发展起来之后,通常在电影的DVD市场上,都有“导演剪辑版”的DVD出售的原因——你不让我的剪辑版本上映,但最后圈钱的时候,我的版本拿出来,总是可以的吧?好歹也要让我心目中的作品和观众们见见面呀!

不提以后导演们的苦比生活。

你说好莱坞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执行制作公司把握最终剪辑权的政.策的?

当然不是!

事实上虽然二三流的导演依旧不可能得到最终剪辑权,但在今年以前,许多的著名导演,包括准一流导演,都拥有着自己的最终剪辑权的。

历史的转折点,恰好就发生在今年,发生在几个月以后。

美国现在七大巨头之一的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从去年开始就制作了一部大制作电影,叫做《天堂之门》。

所谓的大制作,一来在于联艺投资了3800万美金来制作这部西部片,二来在于,他们请来的导演迈克尔?西米诺,在去年的时候凭借着《猎鹿人》,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简直是威风凛凛到无人可挡。

联艺电影满心想着靠着大制作,外加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制作功底,再加上一批知名的演员,《天堂之门》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但事实却给了他们狠狠的一击。

《天堂之门》在今年11月底上映之后,一个星期居然仅仅收获了160万美金左右的票房,立刻就被耻辱性的下画,也最终把票房锁定在了160万美金这个数字上面。

众所周知的,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别看非常的强大的样子,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都非常脆弱。

就是这么一部严重亏损3600万左右的电影,直接就促成了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之一的联艺宣布破产,第二年被米高梅给收入了囊中,从此这个由卓别林等著名导演创立的老牌公司,再也不复存在。

旁人都很难想象这样的例子。

你一家好莱坞七大的电影公司,一年的流水三五亿美金,怎么可能就这么倒闭了呢?

事实上,电影公司制作电影的钱,并不都是自己的,有些是贷款,有些是合作,他们的流动资金,远比别人想象中的要少。

所以一旦遇到某个时间段的巨额亏损,那么肯定就会造成连锁反应,最后倒闭也不为奇怪。

这样的事情,在1980年之前有,之后还有。

比如把联艺公司的下家米高梅给搞破产的《风语者》,就是如此的赫赫有名。

虽然和《天堂之门》一样,它们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两家公司之前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毫无疑问的,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倒闭催化剂,以至于人们直接把罪名安在了它们的身上。

回到《天堂之门》这部电影上来。

迈克尔西米诺在《猎鹿人》成功之后,心态就膨胀得不成样子,《天堂之门》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做出来的电影。

拖沓、毫无条理、人物脸谱化、沉闷环节过多……等等,这些就是他拍出来的成片。

其实好莱坞导演拍成烂片,但最终剪辑出来,成为不好不坏的片子的,也大有电影在。

《天堂之门》的失败之处关键还在于,迈克尔西米诺是拥有最终剪辑权的,他想电影是什么样子,那么最后出来的就是这么样子。

结果自然大家就看到了,观众一点都不喜欢他的想法,根本不买账,所以联艺直接破产。

在联艺宣布破产,并被米高梅收购之后,好莱坞的剩下的六大电影巨头,就达成了一个秘而不宣的默契。

那就是任凭你多大的导演,公司都必须掌握最终剪辑权,否则联艺的今天,就是大家的明天。

这就是为什么从此之后,绝大多数的超级导演都没办法拿到最终剪辑权的最重要的原因。

只不过,比如斯皮尔伯格、卡车司机这寥寥几人,成绩实在是太出色了,足以让电影公司巨头们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所以才能获得最终剪辑权。

可这样的例子根本就只有几个,而且未来的导演更加倚重特效之后,就更不可能出现像是卡车司机、斯皮尔伯格这样的个性和才华集于一身的导演了,所以可能以后这个权力就真正的没有导演能拿到了。

但是!

这些最终剪辑权和殷俊的关系,其实是不大的。

殷俊真正在意的,是这一次的联艺倒闭事件。

联艺倒闭是有许多因素的,但是它却是好莱坞七大电影巨头之一,拥有非常完善的制片能力和发行网络,这些都是它立足于好莱坞的根本。

更别说联艺手里,是有着非常好的两件珍宝的。

第一个就是众所周知的007系列。

007系列就是联艺首创的,从五年之前,更是把所有的正义版权全部收了回来,真正的成为了联艺一家独有。

银幕上人人都熟悉的詹姆斯邦德这个超级大IP,被米高梅买下来之后,直接就让米高梅每每在困境中起死回生,否则米高梅可不仅仅只破产三次而已,按照那位赌城大亨的玩法,十次倒闭都一点儿也不为奇。

第二个就是现在人们还不大熟悉的另一个远超007的超级大IP——《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的版权。

许多人以为《指环王》和《霍比特人》是新线的。

其实不然。

早在1969年,联艺电影公司就从托尔金信托基金会买下了《指环王》和《霍比特人》的电影版权,代价是7.5%的总利润,包括电影、周边产品等一系列的利润。

当然了,因为现在的技术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中土世界的表现,所以联艺拿下了版权之后,一直没有制作,反而是便宜了后来的新线。

但新线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不但坑了彼得杰克逊,而且连托尔金信托基金会也坑了,把《指环王》和《霍比特人》那么爆赚10亿美金以上的大IP,做成了亏损的账目,一分钱的利润都不分给托尔金信托基金会。

这下子就惹毛了托尔金信托基金会,他们不但把新线直接告上了法庭,而且还宣布,以后托尔金的所有作品,都不会被搬上银幕,除非这种情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改善。

要知道,许多华国人都不清楚,其实托尔金小说之中,最璀璨的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小说,还有一部规模更加庞大的《精灵宝钻》,这也是彼得杰克逊拍完《指环王》和《霍比特人》之后最希望拍摄的目标。

可就是因为如此,《精灵宝钻》就被尘封了,十年八载都见不到希望。

殷俊想起了联艺的倒闭,就想起了这两个超级大IP。

如果,如果自己能抢在米高梅之前,把联艺给买了下来,是不是一个绝好的进入好莱坞的契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