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416章 必将载入史册的报纸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416章 必将载入史册的报纸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416章 必将载入史册的报纸

在香江这个城市里面,掌握话语权是很重要的。

因此,殷俊才会想要弄出一个免费报纸来。

在这个12月的时候,丁琳香、田嘉纯经常就不在办公室,她们的任务就是联系各个圈定好的报社的精英们,把他们挖到即将筹划的《麒麟日报》里面来。

香江人的生活讲究情调。

谈事情也不会那么干巴巴的,而是希望在一种舒适不紧张的环境里面谈。

特别是对于文化人来说,就是这样最好。

于是,丁琳香和田嘉纯,一个在文华东方酒店的咖啡厅,一个在半岛酒店的咖啡厅,每天都要和五六个报社的中低层管理人员、记者们谈。

为了这个,她们不得不去两家酒店包了一个月的套房。

倒不是为了住在里面,而是两家酒店的咖啡厅都非常受欢迎,如果你不是住酒店的客户,就没办法随时随地能有茶座。

而这样的待遇,通常就是一个面子,就是一个实力的表现。

乐易铃在财务签字的时候,就嘟囔着说这样太浪费,但她却没有阻止两女的“奢侈行为”。

为了更好的达成效果,这些都是必要的开支。

殷俊给她们定下的要求,就是能吃苦、有能力、有创新精神,只要拥有这些品质的,都可以先接触看看。

在电脑没有普及之前,报纸的发行时非常有地域性的。

通常你的报纸只能在周边几个城市,或者是一个省份来发行,否则时效性上就赶不上——凌晨5点之前,一般报纸就得印刷完毕,所以印刷工作在12点就该进行。

像是香江这样的城市,早上一般7点就有人来买报纸了,香江城市很小,一个小时能送到倒没有问题。

但如果是一两百公里以外呢?两三百公里以外呢?更远的地方呢?

靠汽车运送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是飞机运输的话,成本都没办法赚回来。

所以一般的报纸辐射的范围,通常情况下就是3个小时的车程,再多的话,时效性就不够了。

因此你能看到,一般一个畅销的报纸就是覆盖自己的一个省份而已,再远就够不上。

这个问题,要直到以后电脑普及了,彻底的采用电子排版印刷的方式过后,才能在同一时间发给远在数百公里以外的印刷厂,让他们直接用电子版面开始打印,这样就能做到同一时间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开始印刷——只要你有网络和电脑设备。

可是,这样报纸行业的大扩展时代,还是没有来临。

因为这么先进的排版印刷方式,是建立在网络电脑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的,而在这个年代,大家直接用手机来看新闻,微.信、微.博等等,哪里还有空来看你的报纸?

于是这也是报纸行业的悲哀了。

好不容易打破了空间的距离,但却输给了更加先进的传播方式。

通常一家报社,需要的人手都超过几十甚至上百人。

记者、摄像师、录音师、各个版面的编辑、负责审核的编辑、排版的编辑、后勤保障等等,无不是需要人手来填。

节约一点的报社,通常二三十人就能搞定,只不过这样的报社出品的报纸,肯定没办法引得太多人的关注。

大一点的报社,如同《明报》、《星岛日报》和《东方日报》,他们的记者都是三五十个,还有另外的一些自.由撰稿记者,算下来差不多都有七八十个记者为他们投稿,再加上制作、编辑、后勤等等一系列的人员,差不多都是150-200人左右。

这样的报社,在香江就是巨无霸了。

想要养活这么多的人,而且还要赚点钱,那也只能是寥寥几家的广告费和销售量能达到。

少年让两个女主管狠狠的挖人,按照三大报纸一倍以上的规模来做,这可是一个超级大手笔。

自从殷俊说起要做报纸了,乐易铃就了解了一下香江的报刊行业的状况。

她发现香江的报纸,特别是日报,发展前景非常的不乐观。

原因无它,实在是太多报纸了。

每天出版的超过100份不同的报纸,香江还只有500万人,你说这个市场竞争激烈不?

就算是全世界的中心纽约、伦敦和东京,也不过是几十份而已了。

香江这个发售的密度,简直是世界第一。

许多报纸也就是勉强维持,但也有更多的报纸在努力奋进,想要在这里面分一杯羹。

麒麟文化如果想要按照正常的规矩,进入这个市场,恐怕三五年都没办法有太大的份额出现,巨额亏损是一定的了。

特别是在殷俊还把规模弄得如此大的情况下。

如果不是因为殷俊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做免费报纸,乐易铃还不一定能同意。

只有兵出奇招,这样才可以杀出一条血路出来。

免费报纸不代表着劣质报纸。

只要能把内容给做好,按照免费这一块无比肥美的蛋糕,香江人根本就没办法来拒绝。

怎么把内容做好?

当然就是要靠这些经验丰富的记者、编辑和主编们啰。

乐易铃看了殷俊的策划,只要能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就没有说做不好的。

也就是香江这个城市太小了,而且发展空间不大,否则以殷俊的策划手法,纽约市、东京市的报纸市场都能给直接霸占了。

要招聘三四百个员工,当然不会全部一个个的去招聘。

丁琳香和田嘉纯都是去和一个个的头头谈。

资深记者有着自己的几个手下,包括跟拍记者、联络狗仔等等。

编辑组长手下也有文稿写作者、编辑处理者等等。

总编那就更厉害了,基本上报社里面有才能的人,他都知道。

只要搞定了这么三五十个人,他们再带一百三五十人来,整个《麒麟日报》的架子也就搭建起来了。

剩下的,再慢慢的招聘一些新手,大致前期就够用了。

做记者和编辑的,流动性非常的大,而且很多活儿,一些初手都能做。

再说了,不自己培养一群属于自己的人,以后如果有什么意外的,能保证报社稳定不乱么?

这些被挖角的记者和编辑们,当然不会是一个报社的。

殷俊没事儿的时候喜欢跟乐易铃聊天,讲了不少后世的一些管理经验。

乐姐姐是谁啊,30年后把诺大一个无线TVB打理得妥妥当当的超级女强人,虽然眼界差了一点,但执行能力绝对一流啊。

听到了殷俊说的那些国外先进经验——嗯,她还不知道是30年、40年之后的先进经验,只以为是现在的,乐易铃就开始了直接实施。

比如在招募人员方面,国际新闻肯定是《星岛日报》的记者和编辑出来的;财经消息,记者和编辑肯定是《信报》这种专业报纸挖来的;娱乐八卦这肯定就是《东方日报》挖来的,赛马信息这得是《新报》,楼市风水就是《联合报》。

乐易铃这就是在给他们分阵营了,你们大家做好自己要做的事儿,至于其它的,就不用管了。

最近乐易铃显得有些空闲,印刷厂那边有周瑜平,新厂建筑工地那边也有专业人员盯着,动漫工作室根本就不用她盯着,所以她准备干点有挑战性的工作。

那就是做《麒麟日报》的总编辑。

做一个免费的报纸,直接把香江的一百多家报纸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只剩下寥寥二三十个,甚至是更少,这样的成就,足以让乐易铃感到痛快!

怎么来管理他们,乐易铃也已经早就想好了。

就按照殷俊的办法做,每天发出1000张以上的调查问卷,一周总结一次,一个月下来,评分最高的板块获得奖励,评分最低的就减少年底奖金的数量。

如果多了那么几次的垫底的话,不行的直接走人,招募新人进来继续努力。

这样又是大棒又是萝卜的,谁还敢不努力?

不过呢,在此之前,乐易铃也得在合约上动一些心思。

为什么?

很简单啊,他们来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做免费的报纸,这样是会惹得所有报社的同仁们的集体攻击的。

一旦他们承受不住压力,就想要跑开离职,然后别人又跟着学习的辞职,引起了雪崩,那报社怎么办下去?

因此乐易铃在合约上面就专门加了一个5年的合约违约金上面。

那些被挖角的人一看薪水高,就忙不迭的准备签约了,又有谁在意这个违约金?

只有到了被人攻击的时候,他们傻眼了想要离开,违约金才会起作用。

但老实说,乐易铃认为很少有人会走到那一步,因为在香江做事情,人们一般不管别的,你薪水给够了就行。

看在薪水这么高的份儿上,他们会舍得离开?

没钱拿回家养家糊口,才是最重要的。

同行是冤家。

以前他们还经常和别的报社的吵吵闹闹呢,有时候出去采访还挨打呢,这点小case算什么?

至于说别的报社想用武力解决问题……

呵呵,你认为麒麟文化的几百个退役的战士们是拿来当摆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