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367章 目的不同的大投资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367章 目的不同的大投资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367章 目的不同的大投资

“第一家是淘化大同公司。”殷俊揭开了谜底道,“我看了看,它一共发行的1.1亿亿股,公司自己持股是25%左右,剩下的75%都是流通股。而它现在的价格才4.13元一股,这个价格远远的偏离了它正常的价值,所以我准备买34%左右,等待增值升值。”

“淘化大同?”康新园琢磨了一番,才道:“一家做酱味和调料的公司,有什么值得好投资的?”

“这倒不一定啊!”陈友汉虽然为人憨厚老实,但绝对的不笨,“新园,你忘记了么?就在去年5月份,恒隆集团就用2亿收购了淘化大同在牛头角的淘大工业村的一大块土地,准备做商业开发?”

殷俊微微一笑,陈友汉算是抓住重点了。

淘化大同这个有点别扭的名字,或许内地人听起来比较陌生,但仔细的在你家的灶台上,或者是超市的调味料货架上面看看,就会经常看到“淘大”品牌的酱油什么的,这就是淘化大同的产品。

淘化大同原本是在厦门成立的一家调味料公司,后来搬迁到了香江,50年代就在香江九龙的牛头角区域,以超低价购买到了大量的土地储备,用来开设酱料、豆豉等等调味料的工厂,以及工人宿舍,还有他们工人的孩子们上学的学校等等。

那时候香江人都没有多少,调味料公司又是属于生活必需品,所以政.府卖给他们的这块土地可是非常的大,足足有接近70万平方呎,也就是6万多平方米了。

现在到了70年代后期,各种房地产开发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出现,原本偏远的牛头角,因为香江居民的逐渐增多,已经成了一个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区域。

在这个时候,地产五虎将之一的恒隆集团就打起了淘化大同的主意,花了2亿港币卖了22.26万平方呎的土地,储备起来,准备一两年之后如果房地产发展得好,就开发出来。

当然了,像是恒隆集团这样的公司,购买像是淘化大同这样的工厂的土地的行为,这几年每年都有三四十笔,根本算不得多么特别的。

比如说前两年太古城把自己的太古船坞开发成太古城,比如说地产公司把美孚石油的仓库买下来修建的美孚新邨,再比如过几年的和记黄埔开发的黄埔花园,也是用他们的黄埔船坞开发的。

因此,针对恒隆集团的这笔生意,大家也没有多么的重视。

但是没有人知道,因为房地产的上涨实在是太快了,翻到了1980年,就更是如此。

所以在明年,恒隆集团又眼馋起了淘化大同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牛头角土地储备,直接把淘化大同收购了。

这下子一口气接近70万平方英尺的超大土地,足够他们修个十期八期,然后十几年长期的赚钱了——房价上涨得越多,他们赚得就越多,搞得好的话,几十亿的利润随随便便就能得到。

这也是为什么恒隆集团收购淘化大同的最主要原因。

殷俊不打算把淘化大同买下来开发土地,虽然他有这个钱,但他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

但少年就是要把淘化大同的股票购入一部分,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狠狠的赚恒隆集团一笔。

为什么?

呵呵。

殷俊可以说,他是因为看恒隆集团的老板不顺眼吗?

哦,不是现任老板陈正熙,而是他的儿子陈启踪。

陈启踪真正在内地出名,在于他2014年向哈佛大学捐款3.5亿美金,成为了哈佛378年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捐款。

这其实也没什么,当时的宣传是陈启踪就是在美国读书的,知名的校友给就读过的学校捐款,非常正常。

胡印湘不也给自己就读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捐款1亿美金吗?

华国的那些大学百年校庆、甲子校庆什么的,捐款几千万、几亿的也有很多啊。

但后来殷俊才知道,这家伙居然是南加州大学毕业的,和哈佛大学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就xxxxx了!

你有钱捐款不捐给内地的那些贫困学校、山区学校等等,那也算了。

你连香江的学校都不捐款,你的母校你也不捐款,你xxx的居然去捐款一个你都没读书过的学校,还3.5亿美金这么多,真是吃多了没地方用钱是不是?

这位恒隆集团的老板,得有多么强烈的信仰,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啊?

一个把外国看得比自己祖国还重要的人,殷俊这样的普通人,对他就非常的看不起。

至于他说的什么“以身为华国人为耻”这样的话语,虽然认真去读整篇的谈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还是让殷俊觉得,这就是一个老一代的香蕉人,外表黄皮肤,内心白皮肤。

本来殷俊和恒隆集团没什么交集的,他这样的小人物,也不配和人家有什么恩怨。

但回到了42年之前,现在又恰好的遇到了这样一个好机会,他不好好的“教育”一下陈家人,还觉得自己心里真不爽。

念头不通达,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劲儿。

况且殷俊还真能因此大赚一笔,拿来偿还一些贷款。

毕竟欠着这么十来亿的港币,殷俊的心再大,也还是有不少压力的。

所以在恒隆集团收购淘化大同的这个事儿上,殷俊是吃定了恒隆集团,非要让他们狠狠的割肉一番才行。

但这事儿殷俊也不可能给别人说,单从生意这个角度来讲,低买高卖,倒是没什么好指责的。

康新园经由陈友汉的解说,还以为殷俊又想要介入房地产生意,再看着殷俊微笑着点头,自以为恍然大悟之下,就没有再追问了。

接下来,殷俊又说了第二笔的生意:“第二笔我准备购买九龙仓的股票。”

这笔生意就好懂一些了。

康新园马上就反应了过来,“你觉得包船王和置地会最终闹翻?然后你趁机赚钱?”

“是的。”殷俊颌首道,“包船王是什么人?这几年船运行业并不怎么好做,他减船上岸的目标很明确,如果只是成为九龙仓的股东,他怎么可能会甘心?置地当然也不可能放弃九龙仓,因为这是他们的基本盘之一,不能拿给华国人。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所以现在九龙仓的股价是一路向上啊!”

“可是它距离上次你购买的25块一股,已经涨到了38块左右,涨幅已经超过了50%,你还要进入,是不是有些冒险?”陈友汉问道,“毕竟如果涨幅个百分之一二十的,还不值得你这么大张旗鼓的吧?”

“我觉得不会。”殷俊摇头道,“九龙仓有着那么好的土地资源和港口,它的实际价值就应该很高。再加上两虎相争,必然会抬高股价,我倾向于最后涨到60块左右……呵呵,说老实话,也就是我想要做漫画周刊和买长江实业的股票,否则去年我就会多买一些九龙仓的了。现在涨了那么多,我也有些心疼啊!”

“呵呵,怎么会心疼呢?你做的这两笔买卖,那一笔不比买九龙仓的股票强?漫画周刊就不用说了,长江实业至少也得翻两三倍,比50%多到哪儿去了啊!”康新园笑着道。

他们自以为看得准确,也觉得殷俊的投资不错,可却绝对小看了包船王和纽璧坚。

为了争夺九龙仓,两个巨头差点打出了猪脑子。

原本明年5月左右,九龙仓的股票价值还在70港币上下一股。

但到了6月份,两大巨头不顾一切的开战的时候,纽璧坚用置地股票加现金的方式,总价高达100港币一股来收购九龙仓股票,一口气把九龙仓股票提高了差不多50%!

包钰刚玩得更绝,直接喊出105块港币一股的现金交易方式买股票!

这可是让香江的股民乐得合不拢嘴,大赚了一笔的!

现在九龙仓股票价格才38一股,8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赚到至少65块钱,几乎是赚了190%的利润!!

这么高的利润,才是让殷俊出手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是因为想要教育一下恒隆集团,恒隆集团和淘化大同的那笔生意,殷俊都不一定愿意去出手——利润不大高,而且还显得麻烦!

“第三笔收购,就不是股票投资了。”收回了思绪,殷俊说道,“我想要买下一家公司,九龙巴士。”

“九龙巴士?你买巴士公司干什么?”

殷俊的这个跳跃有点大,让陈友汉和康新园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巴士公司的利润非常不错,第二个是我建设天水围的话,没有几条好的公交线路,怎么能保证市区的人去那边买房?”殷俊整好以暇的道。

“你这么说……倒是有点道理。”陈友汉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康新园就想得更加深入一些:“好哇,俊少,你这个法子不错!只要你控制了巴士公司,以后哪个偏远一点的楼盘,如果想要有便捷的交通,还得来求你啊!”

“也不说是求我,大家合作嘛。”殷俊笑着说,“其实主要是天水围那边,虽然偏远了一点,但如果我在那里沿途增加三条、甚至五条的公交线路,你说往返市区会不会很方便?以前是没有巴士可以坐,现在提前一个小时出门就能在油尖旺、港岛区上班,房价还这么便宜,不好吗?”

“可是啊,你这么密集的开设巴士线路,不会亏本吗?”陈友汉道,“除非是长实集团和德润也把那边开发完毕,否则撑不起这么几条公交线路吧?”

“亏本也无所谓啊,反正政.府不是规定了最多只能盈利16%吗?每年大把大把的利润要用在别的地方,拿来补贴一下公交线路,为了民众出行更方便而努力,这不是挺好的吗?”殷俊摊开双手道。

“哈哈哈……”

康新园忍不住就大笑了起来,“俊少啊俊少!你做生意,真是太厉害了!”

九龙巴士其实很挣钱的,但政.府宣布因为九龙巴士属于公共事业,所以利润不能超过16%,因此涨价什么的都和他们无关。

现在殷俊只要把天水围这边的巴士线路计算进去,以现在的票价说不定还得亏本,所以涨价也是无可厚非,以后等到运营成熟了,这涨价的事情,一般也不会降下来。

殷俊相当于是用九龙巴士的资源,去为自己的房地产服务,还不用花什么钱,真是算计得很厉害啊!

况且票价涨价了之后,殷俊还能给更多的巴士司机、服务员、修理工等等大发奖金,这样就能很快的收买他们的人心,有利于殷俊很好的掌控九龙巴士!

陈友汉和康新园不觉惊叹殷俊的算计之紧密,简直是一环扣一环。

但他们毕竟是这个时代的老一辈商业人士,还想不到,其实殷俊购买九龙巴士,有着更重要的一个原因!

九龙巴士旗下的地盘可是很多的!

他们的巴士厂、修理厂等等,动不动就是几万平方呎、十几万平方呎的大地盘,而且因为建立得比较早,许多的地势都非常的好!

等到殷俊买下了九龙巴士,等到稳定下来之后,他就会逐渐的把九龙巴士的土地拿出来做商业开发,这样这些地势很好的地盘,绝对能赚很多钱的!——至于需要的那些巴士厂和修理厂,再往城外搬迁就好了,反正公共事业的占地,价格很便宜,也容易买到土地。

香江的房地产开发很有意思,特别是现在这个年代,只要你缴纳了土地差价,就算是工厂也能做商业房地产开发的,比如美孚新邨、太古城、黄埔花园等等。

而且这个土地差价通常都不会很贵——相对于不断涨价的香江房价来说。

所以殷俊这么一做房地产生意,几年、十年开发下来,至少也是好几十亿的利润!

郭家的新鸿基地产,在明年买下了九龙巴士之后,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就是这么做的。

有了这么好的一个例子,殷俊又怎么可能不好好的学习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