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1891章 夸张了点吧?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1891章 夸张了点吧?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1891章 夸张了点吧?

现在是1985年,沪海也已经随着集资建房和单位福利房,开.放了房屋的买卖。

其实集资建房和单位福利房,基本上都是一个概念。

集资建房虽然个人出的钱要多一些,但他们在土地上面出了钱吗?

没有!

土地仍旧是单位出的,免费让个人使用建房。

况且还有不少的单位在集资建房的时候,补贴也有许多,比如材料补贴、人工补贴等等,这如果没有单位出面,不知道会增加多少。

单位福利房同样是如此,你别以为福利房就是直接搬进去了,那一样要出钱的,只不过出钱很少而已,比起集资建房要便宜许多。

但这个单位福利房,一来是要效益很好的单位才有条件给,二来大家都是要排队的,从贡献的多少开始排,你小年轻想要排到分房子,那可就有得等了。

上美厂的房子,实际上就是单位福利房,不过是打着集资建房的旗号,而且因为太有钱了,修建的房子够多,连排队都没,只是按照贡献的多少,选择不同户型和环境的房子罢了。

福利房和集资建房,当然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人。

就像是之前说的那样,一个数千人、数万人的工厂,是没有可能满足所有的员工的。

还有一些从外地来沪海讨生活的人们,他们也没有资格去参加集资建房和单位福利房。

连食品二厂的那种200套房子拿出来卖,他们都没有机会参与。

那可是需要有单位的人,还要经过食品二厂的审核,才能交钱买名额买房的。

因此,实际上现在沪海已经开始了修建房子,是由市里的几个建筑公司修建的,拿出来卖钱。

但这样的房子,还是数量比较少,而且价格很贵,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

殷俊听二叔二婶说过,在外面发售的商品房,现在已经差不多是600块一平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就得要6万。

最重要的是,你还不知道跟谁住在一起!

这种不安全感,让他们宁愿在食品二厂买集资建房,也不愿去买拥有完整产权的商品房子。

少年倒是晒然一笑,也不去纠正他们的想法,毕竟这一代的老人,习惯了在熟悉的环境里面生活,最好是一辈子都不变。

而且他们的集资建房,以后在房屋买卖改.革开始的时候,也会缴纳一点点的补偿金,补办房产证和国土证,倒是和商品房没有两样。

这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以现在食品二厂的位置,虽然是环境不如商品房,但宽敞明亮,一梯只有两户,非常的通透,所以30年之后的价格,应该不下于60000一平米。

30年的时间,差不多是买价的900%,也着实是能跑赢物价上涨的最佳投资了吧!

也难怪民众们愿意把所有的钱放在房子上面,这样的保值增值效果,才能给他们最大的安全感。

李超人这个人,在房地产上面绝对不是第一富豪,但他绝对是最精通的几个人之一。

不要怀疑。

李超人的资产,是以房地产、港口、基础建设为主的。

比起郑羽彤的新世界发展,几乎只做房地产来说,李超人的资产是比较分散的。

郑羽彤的房地产才是他的主业,周大福珠宝连他资产的百分之十都不到。

但就算房地产不是李超人最主要的产业,李超人在房地产上的见解,仍旧可以算是香江第二人。

第一人是霍先生。

在那个香江买楼只能买一层楼以上的年代,他倡导了买单间公寓和分期付款模式,一下子就让更多的人买上了房,也推高了房价。

第二个便是李超人。

公摊面积这个让人唾弃咒骂几十年的卖房方式,就是李超人想出来的。

这里就不讨伐李超人了。

这里说的李超人的见解,其中有一条就很管用。

不是“地段地段地段”这个烂大街的投资方式,而是“买房的时候,越是高端的房子,就越容易保值升值,因为稀有的资源,总是会让人们去追捧,所以没有降价的空间。”

这句话,用在殷俊他们购买福开森路的万国小洋楼上面,就非常的管用。

食品二厂的集资建房,30年之后的价格是60000一平米。

但福开森路上面这些有名有号的小洋楼,30年之后的价格……嗯,基本上就没有价格。

因为人家根本就不卖。

哪怕是偶尔有一套能出来,那也是一个天价,喊你个每平米100万,都会有无数的大佬喜盈盈的捧着钱求购。

霍先生家里送给跳水女皇的彩礼四合院,都没有什么历史底蕴,人家价格都能涨价到30万一平米。

这个沪海一流的万国小洋楼,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每一栋都有历史名人入住过,那喊你100万一平米,绝对不是贵。

就算是贵了,买的也是这个牌子和名气,不能单纯的以价格来衡量。

说白了,就是溢值很高。

书圣王羲之的《平安帖》就41个字,也就是随手写的一封信而已,卖了2.75亿,一个字多少钱?你说这个价格不是离谱得吓人吗?

但有着王羲之的名头加持,人家溢值就是有这么高。

所以这万国小洋楼的价值溢值,也便是这么得来的了。

人家超级富豪不是傻子,或许花几十万、几百万泡一个小明星,算是消遣和不在乎得失,但花几亿、几十亿去买一个东西,绝对不可能是昏了头的莽撞决定。

只不过,杜先生肯定不知道30年之后,沪海房地产价格的恐怖的。

他更不会知道这种稀缺的百年万国小洋楼,会爆发多么大的威力。

故而,哪怕是他想要再宰这些超级富豪们一刀,也得考虑现在沪海的房价。

现在的办事效率,肯定是不高的。

但有些事情,办事效率又会很高。

就比如这一次的买小洋楼事件,杜先生担心拖久了这群商人反而是没了兴趣不买了,所以直接安排十几个人来连夜开会讨论,商讨价格。

第二天一大早,卖房小组的主任便试探性的报出了每平米10000美金的天价。

这些房子现在自然没差异化的价格,都是差不多,所以都整体来谈价格,无论你买哪套房子,都是这么算价。

负责价格谈判的郑羽彤,听到如此夸张的价格,直接便给拒绝了。

要知道,现在香江最好位置的太平山,最好的那一批庄园别墅,每平米算下来也不过是5万元港币——半山的别墅价格一下子还能降到3万元每平米。

现在你沪海的房子就敢喊78000元港币每平米!?

沪海和香江的物价水准、房价水准,相差是多少?!

这不是疯了吗?

我们虽然是有钱,虽然喜欢沪海的这些小洋楼,但买房子这事儿也不能当冤大头啊。

特别是我们刚刚才给沪海做了这么大的贡献,你想要宰我们,这怎么也说不过去的吧?

然后中午的时候,一群本来就有事情的富豪们,提前离开了沪海。

这种举措,让卖房小组有些慌了,连杜先生都觉得有些不妥。

于是下午的时候,主任再次打来电话,价格下降到了8000美金一平米,只算房屋本身的面积,其余的有空地、草坪的,都算白送。

郑羽彤还是拒绝了,他提出了每平米1000美金的购买建议。

卖房小组当然也不干,这个价格才是沪海市普通住房的5倍——按照官方汇率计算……这怎么能行?

郑羽彤倒是不急,做房地产生意的人,心急了怎么能行?

不说变成一只老乌龟,但绝对沉住气的功夫,还是要胜过其他人许多的。

更别说郑羽彤本身就是房地产行业的佼佼者。

所以又过了一天,当卖房小组把价格定在6000美金,并且打死不下降的时候,他也给殷俊打了个电话,坐自家的港龙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回了香江。

至此,买地的土豪之中,留在沪海的也就只有殷俊一个人了。

少年可没有去参与具体的谈判,价格说贵了,富豪那边不满意,便宜了,杜先生这边不满意。

因而他决定了,只要是谈好了价格,自己负责买房给钱就行了。

他这两天就让莉智陪着在沪海到处玩儿,也算是好好的看了一番80年代的东方小巴黎的风土人情。

但杜先生还是没有放过殷俊。

他直接打了电话到酒店里面,让殷俊跟他回话。

殷俊回电话的时候,只能是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杜先生,这个房子不单单是在买房,也是爱国商人们对我们祖国的亲近。价格太高了的话,我觉得不合适。”

“那你觉得什么价格才合适呢?现在都谈到5000美金了,可郑先生还是不同意。”

“具体的价格我不知道什么才是合适的,但我可以告诉你,除了比如东美特公寓这种实在是不适合家居的房子,他们要了多少,剩下的我全部都包圆了。”

“你的意思是……一锅端?”

“嗯,我对沪海的这些小洋楼很感兴趣,也希望在沪海安一个家。”

“呵呵,那你这个家可不只一处啊!”

杜先生笑着挂了电话。

明白了殷俊想法的他,也终于是再次的让步。

当天晚上,郑羽彤就打了电话过来,说沪海市已经把价格降到了3000美金一平米,这个价格他和李超人他们已经商量了,认为可以下手。

相比起现在的沪海房价固然贵了一些,可考虑到沪海的成长性,考虑到沪海房地产可能的增值,他们都觉得还是比较划算的。

殷俊也表示了同意。

于是过后的几天,这些富豪的家人们也陆续有人过来沪海,商量探讨选房的问题。

殷俊先是占据了两栋绝对不会让的房子,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去选。

等到他们选完之后,他再一锅端。

这是真的。

一想着未来自己的沪海房地产里面,还有着这么二三十栋风格各异的万国小洋楼,殷俊就觉得很开心。

钱是可以不断再挣的。

但这些有着历史底蕴的万国小洋楼,错过了这两年的机会,可就真的没有地方去买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