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1867章 时代的局限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1867章 时代的局限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1867章 时代的局限

当然了,殷俊的想法,是跨越了这个时代的。

现在内地的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一方面是出于对打破贫穷枷锁的渴望,另一方面又是对于改变现状的忐忑甚至恐惧。

这和我们寻常人是一样。

如果你有一份2000块左右的工作,虽然只能勉强过日子,但大致没有生命危险。

然而如今有一份月薪100000的工作摆在面前,风险性就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危及你的生命。

那么到底是保持现状,还是冒险一搏,真是需要很多的考量。

蛇鼠两端这样的困境,就是这么明明白白的摆在面前。

一如从78年以来,到现在的内地全体居民们。

因此,如果没有融入这个时代来看,你根本不会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那种矛盾的兴奋和恐惧。

你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包.产.到.户,就需要几十个人用生命去画押确认,才敢去做。

为什么傻.子瓜子的老板,会因为雇佣区区几个人,就被抓了好几次,还得麻烦到最上面的萧老,说了一句“且让他做做看”,才被放了出来。

殷俊现在就处在这个时代,所以从一开始的好笑,也变成了现在的理解。

是的。

虽然殷俊知道很多地方都可以做得更好,迈开的步伐可以更大一些,但他很多时候都能理解他们的保守。

所以少年都是自己来做,而不是鼓动别人怎么做。

他在用自己做的结果和成就,来证明现在走的这条路,大致上是对的。

只要加以足够多的约束,那么肯定会比前世更好。

因此,殷俊明知道房价在10年之内不可能暴涨,他也愿意用另一种方式来大家安心。

其实香江的富豪们,真的不是傻子,他们很聪明的。

基本上在1997年之前,香江的房地产资本都很少进入内地。

一方面是他们没能看到内地的房地产居然有如此大的潜力,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知道,凭着现在内地的生活水准和习惯,是断然接受不了香江的那种房子营销方式的。

即便是他们有进军内地市场,也仅限于几个超一线城市,比如北上广深,或者加上沿海的几个城市。

他们的小心翼翼,让他们的财富是稳扎稳打的增加,且舒舒服服的享受高租金和高升值带来的回报。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丧失了在省会城市等二线城市的布局,从而根本就没有分到最可口的大蛋糕。

毕竟谁也没有想到过,这些省会二线床城市,未来的房价居然均价可以达到每平米30000,而最出色的那几个,基本上50000都是稳的。

要是他们能在90年代便开始在二线市场布局,以当时的内地对香江资本的渴望,对港资企业、合资企业的盼望,那些本地的房地产公司,连汤汤水水都没有喝的。

如若真是那样的话,李超人、郑羽彤、李照基等人,恐怕身家早就超过1万亿人民币了吧!

这一世,殷俊也不会去提醒他们。

在最近的10年时间里,大家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转悠也就够了。

这四大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体量都比香江大,人口都比香江多,也够他们十年的时间耕耘了。

可别觉得这些地方现在物价便宜、土地便宜,但你真正的要做房地产起来,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首先第一点,人家绝对不会无休止的卖土地给你,只会把你当成开荒牛,在一个区域做出了示范效应后,再转到另一个区域去。

内地的大佬们又不是傻的,任由你无休止的购买土地,那怎么能保证更多人的利益?

也正是这样的限制,让他们做一点得到一点,然后再做一些,再得到一点,才阻止了强大的香江地产商人的步伐。

所以说他们真的是不聪明。

如果不是在这四大中心城市,而是换成了省会城市、沿海城市,那限制肯定是小多了,只要他们舍得,黄金地段几百亩、几千亩都是随便的买。

虽然每一个项目的利润会少一些,但那么多的项目,一直不停的做,做到2020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殷俊对这些事情早就了然于心,因此他根本不会去二线城市布局。

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一旦去了这些二线城市布局,肯定香江的房地产商人们都会跟着来,学着他去做房地产。

一旦让这些人尝到了好处,哪怕他们每个人只占据一个省会城市,那都会挣得盆满钵满,满嘴流油。

随随便便上千亿的财富,是能得到的。

但这么一来,内地的房地产变局就会提前出现,高房价这个沉重的枷锁,就会提前几年甚至十年,压在老百姓的身上。

这显然不是殷俊愿意看到的。

因此,他最多也就是在几个大城市有自己的一个商务中心区,然后每个二线城市再修一个麒麟商业广场,便已经心满意足。

要不是想要让电影事业发展得更好,开拓民众们的支持电影兴趣,他连麒麟商业广场都不会去修。

说起麒麟商业广场,从83年年底开始立项,84年年初便开始修建,经过了这么一年的时间,春节之前就修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些内部的装潢没做。

现在已经过年了,紧张的装潢也开始了,预计最迟4月份便会完全弄完。

毕竟只有8层楼的高度,哪怕是内地的施工速度再慢,在这么多工人的加班加点下,仍旧是能顺利完成的。

麒麟商业广场修建好了,那么最重要的招商便可以开始了。

两三个月的时间谈判和签署合约,也不能算是时间紧迫。

但是也就在这方面,麒麟商业广场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就拿超市来说吧。

众所周知的,华国的第一个正式超市,还是94年的时候,马来西亚的百盛进入华国,才有了超市这个概念。

超市是怎么样运营的呢?

是首先采取竞标制度,选定了各个产品的各个经销商,让他们把货给铺设到店里来。

然后等到我超市这边卖掉了,再给你结账。

结账了也不是卖多少给多少,而是结账过后,拖一个月或者两三个月再给钱。

这样超市就能白白的占用这笔钱两三个月,综合这么上千个的供应商的钱,哪怕是放在银行里,那也是一笔很大的利息了。

别以为这样就完了。

我超市要做活动要打折的时候,你供货商必须要无条件的跟随,也来打折,以便促进销量。

包括我发活动券的时候,好处也是我超市拿,你供货商必须要吃下这么一个差价的损失。

最后,超市想要做活动,不是就有广告支出吗?

比如说超市门口的歌舞表演、印刷宣传单、甚至是电视打广告等等,这笔费用,也是要平摊到每一个经销商手里的。

看看吧。

基本上超市就是这么的霸道,除了他们自己的房租水电气和人工,其余的费用全是由经销商出了。

所以在淘宝和京东没有出现之前,超市是非常赚钱的。

无论沃尔玛还是家乐福,那是一家接着一家的开,基本上都是被挤爆的节奏。

可是,那也是94年以后的事情啊!

那时候私营公司一大堆,各种食品公司、制衣公司层出不穷,所以超市的这种新鲜模式,想要有一个突破口的他们,当然愿意去尝试。

在这些人的积极支持之下,超市才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击垮了所有的供销社系统,成为了人们日常吃喝的最主要购买地点。

然而现在才85年啊!

整整差了9年的时间,整个经济模式都是不一样的。

目前华国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是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

超市以这种竞标的方式向他们发出邀请,人家根本就没听过。

在详细的解说了这种合作模式,并且看了合同之后,这些工厂断然拒绝了麒麟商业广场的合作提议。

开什么玩笑?

我卖东西给你,不但是卖了才收钱,还要几个月才能收到货款?

那我不是喝西北风啊?

还有,什么做广告促销的,都要我出钱,我是富得流油吗?还是你看着我像白痴一样?

几乎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观念没有转变是一个方面,利益的冲突也是一个方面。

最重要的是,现在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对手,而且他们卖多卖少都是一样的领工资,何必为了你这个新奇的东西,去冒险呢?

哪怕是麒麟集团也不行啊!

这样的难题,不但出现在超市上面,楼上的那些百货商场,更是如此。

你想要让这些工厂,自己出昂贵的资金,还要派人来你的商场里面当售货员,人家觉得你是在异想天开。

我的东西本来就能卖,干嘛还要出那么多的额外资金,来你这里卖呢?

一个柜台收费就那么贵,我赚的都还不够租金呢。

还不如我像是以前的那样,直接在厂里等着供销社和百货公司来买货。

然后他们又是自己人,我根本不怕收不到钱,也不怕赚不到钱。

这样毫无风险的,舒舒服服的做事儿,哪点不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