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1854章 问题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1854章 问题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1854章 问题

等到一行人下了飞机,才抵达了手术室,护士便正好喜盈盈的冲了出来。

“恭喜恭喜,包青天,你老婆生了一个千金!六斤八两,母女平安!”

距离出演第一部的《包青天》已经过去了6年多的时间,距离在华国电视台播出《包青天》,也过了差不多3年的时间,但魏小范在观众的心里,仍旧是那个形象鲜明的包青天。

一个角色跟随一辈子,这个事儿恐怕也会出现在魏小范的身上了。

但他并不在乎,反正最多为了还人情,把《陀枪师姐》系列给演了,其余他又不准备再演戏,被人叫一辈子的“包青天”又有什么关系?

这还显得咱形象光辉,是正派人物!

反正比起像吴道川一样的,明明都演了好多戏,人们却一直脱口而出的“陈世美”的好。

说起吴道川,和魏小范一样的是在《包青天》出道,凭着“陈世美”一角出名,在这几年时间里不断的努力,倒是小有名气。

可惜的是,他出演的大部分都是奸角。

没办法,陈世美给人的固定形象太深刻了,让大家下意识的就觉得这人不是好人。

幸好吴道川的恋爱倒也顺利,和一个麒麟卫视的后勤女生交往后结婚了,还生了个胖大小子,去年又来了华京一趟,和魏小范好好的聚了聚。

魏小范有了儿子,自然想要一个女儿。

有了香江这边的思想熏陶,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是儿是女,但一儿一女那简直是标配。

喜笑颜开的魏小范,谢过了小护士后,便一边安心的等待着护士们推车出来,一边和殷俊他们聊天。

但明显的他的心思不在聊天上面,说话有些颠三倒四,知道情况的几人,自然也不会怪罪他。

待到手术车出来,又是安置在产房室,好不容易一阵折腾,时间已经到了晚上。

期间有上百个人得到了消息,陆陆续续的过来道贺。

幸好有殷俊在,不然凭着魏小范的大方豪爽,这些朋友肯定也是高谈阔论,喧哗无比。

凡是过来的,基本上都认识殷俊,眼看着世界首富就坐在那边,不自觉的说话都要小声一些,呆的时间也要短一些。

看着天色已经晚了,魏小范赶了殷俊他们回什刹海那边的四合院休息,自己留下了守夜。

什刹海这边,殷俊有两处房产。

一处就是连续一排的七座大院儿,现在主要做麒麟咖啡厅。

另一处也距离这边不远,三套四合院整合在一起的,面积也是很大,底下修建了好几层的地下室,专门拿来储藏殷俊购买的各种玉石原石、古董字画等等。

为了保护这些东西,就这座院子的旁边,便有一个派出所,可以说极大的震撼了许多别有用心的人。

当然了,这里一天24小时都有麒麟集团华京分公司雇佣的安保队在巡逻。

本来严厉打击犯罪活动之前,还有一些小偷小摸的人,胆大包天的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地方、藏了什么东西,居然安保这么严密。

但在83年行动正式开始之后,一连串的雷霆猛击,打得那些混蛋瘁不及防,同时又是杀鸡儆猴了一大批人,真是让治安好了许多。

至少现在连一个别有用心过来瞧瞧的人都没有了,就代表着社会治安的进步。

知道殷俊他们要过来,这边提前就打扫好了院子房间,保证殷俊等一行人住进来的时候,是能感到比较舒服的。

可现在这些木制结构的房子,又不敢安装暖片,只能安装噪音还不过关的空调,晚上住着倒是没有那么的清净。

温璧霞本来想要偷偷摸过来睡在殷俊的房间,可章婶毕竟脸皮比较薄,女儿在她面前的时候,自然希望女儿能矜持点,所以拉着她和自己睡一屋。

第二天一大早,章婶便煲了汤,材料用的是昨晚吩咐人去买的,然后带着女儿去给李丹敏送汤去了。

殷俊倒是没有必要再去,那边医院嘈杂人多,而他自己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忙,这也是昨天跟魏小范说了的。

他要忙什么呢?

今天是萧老和云老请他吃饭。

到了萧老跟云老的位置,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假期,充其量就是过年能轻松一两天。

所以在几年之后,云老干脆就回到了江南老家,悠闲的过起了自己的悠闲生活。

萧老的精力要充沛一些,事业心也要大一些,所以就一直的留在了华京,辅导着整个国家,继续前进。

只不过现在,云老可没有丢下手的意思,许多的意见都不统一,他们两个联手都只能是一个勉强维持平局的局面,他哪里敢离开?

比起前世的情况来,其实现在都要好多了。

前世要92年的时候,萧老去南边了一趟,沿途一路激活改变奋发的热情,才彻底将改.革开.放的基调给定下,华国的经济才开始了腾飞。

他们早就对殷俊发出了邀请,只不过殷俊在香江也忙着处理事务,所以才约在了这抵达华京后的第二天。

时间如此的紧迫,其实也正如同两位老人家现在的心情。

非常的紧张和……有点茫然不知所措。

相比起萧老,云老一直都是主持经济方面的事务,华国最早最大的国有集团之一的德润,就是他手下的人创立的。

但如今遇到的情况,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诺大的这么一个国家,忽然遭遇了去年下半年发生的问题,说是举国震动,也丝毫不为过。

到底是什么事儿呢?

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通货膨胀的问题。

华国建立之后,非常重视45-49年之间,常凯申的治下那疯狂的通货膨胀。

当时一麻袋的钞票,都换不回来同等重量的大米,买一包烟都得一刀货币拿出去,这样金融和物价崩盘的状况,大家都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所以才有了建国之后的计划体制。

国家统一的掌握资源、调配资源,尽量的限制或者干脆取消私有经济,这样在最大限度上就制止了所谓的物价波动和通货膨胀。

在这方面来说,当然是有着绝对的安稳效果的,这也是之前二十多年华国的民生逐渐慢慢恢复,而人们的生活没有波动的最大原因。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二十多年没有波动,代表的是各种生活物资还是和以前一样,非常的匮乏。

吃饭吃饱这个后世看起来很可笑的问题,在70年代的时候,仍旧是非常的严肃。

哪怕是85年的今天,除了厂矿和公.务方面的人,除了大城市的人,其余的小城镇的想要吃饱饭,大概不是困难了,但想要每天吃肉,基本上都是做梦。

连北上广这三大核心城市,也绝对不可能天天吃肉。

于是在这个年代,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大家都还是以买肥肉为荣,毕竟肥肉就代表着脂肪,代表着油水,能维持身体所需。

可问题在于,现在的物资实在是太贫乏了。

别说是肉,就是除了大米小麦之外的其它生活物资,包括生活必需品的油盐酱醋等物资,还有衣服鞋子家用电器等等,基本上都是匮乏。

匮乏的原因在于生产力不足。

生产力不足在于价格的形成机制,几十年不变的价格,一直都是由国家来控制。

工人们和农民们无论生产得多还是少,都要上交给国家,自己得到的始终没有变过。

所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就大大的减弱了,生产积极性都没有,那还谈什么增加物资的供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面已经思索了好几年,终于在去年4月左右,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改变。

这一轮改变就是准备放开价格,让市场去决定价格,从而让民众们和工厂都能得到好处,从而进一步的刺激生产,让市场上的物资供应充足起来。

物资供应充足了,那么自然就能让人们的生活水准提高,让他们更有积极性的去创造财富,也最终让国家进一步的发展,税收增加,从而摆脱穷苦的局面。

这样的政.策,就被称为价.格.闯.关。

应该说这样的想法绝对是正确的,但实施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

民众们被压抑了几十年的热情,根本没办法第一时间就给调动起来,也可以说大家都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或者说,大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自己能不能承受。

反而是价格放开之后,使得各种生活物资价格暴涨,民众们的恐慌情绪增加,从而疯狂的抢购起了物资。

疯狂的抢购不单单是让物资更加的匮乏,也是使得民众们手里的钱不断变少,不安的感觉也越来越重。

民众的钱都花出去了,那么银行的存款自然是飞速的下降,甚至出现了有一些银行因为没有钱给取款的民众,还被砸了的情况发生。

这下子银行也慌了。

如果没有足够的存款作为保证,他们怎么能正常的运转,怎么能配合各地各行业的资金需求?

银行慌了,上面的人也慌了。

他们太清楚如果一家国家的金融体系崩溃,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的。

40年前在神州大地上出现的惨剧,说不定就会再次的出现。

……

(求老爷们多多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