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1520章 迫切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1520章 迫切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1520章 迫切

经过了几十年的曲折,如今内地人的心态,从上到下,其实都是有点不自信的。 .

特别是在外国人掌握着世界上大部分的资源和话语权的情况下,就更显得贫穷落后的内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为此,他们情愿牺牲很多的代价,来获得赶上世界的机会。

比如说任由外国人破坏性的开采矿山,就是这么来的。

十年之内,只要不引发灾难性的地质灾害,任何方式的开采,都不管,都可以。

他们不知道这样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破坏吗?

当然知道!

但你不这样做,不这样牺牲,能引来投资吗?

能让外国人相信你这里的投资环境稳定吗?

只有通过最开始的牺牲,让大家知道在内地投资是有利可图的,这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让内地迅速的发展起来。

既然对外国人都这么的大方了,为什么不能对殷俊这样的爱国商人也大方一点呢?

说起来,大家都是一家人,有便宜,肯定也给自己人一点,才算得上公平嘛!

以前,还有人说,香江的影响力不大,不用对他们也使用对待外国人的那些待遇。

可经过了这一次香江惊心动魄的危机之后,大家一下子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华国是不可能在这个事情上退让半步的,但如果收回的香江是一个废墟烂摊子的话,真是愧对祖宗。

所以对于避免了香江遭遇噩运的殷俊等人来说,大家都是心怀感激的。

而感激如果不说出来,不表达出来,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因此,现在就是回报的时候了!

这位副总显然就是倾向于回报殷俊,然后积极跟他合作的那一方人士。

这也是萧老选择了他来和殷俊谈的原因。

要是那种不情不愿的,干脆就不要来,否则就不是回报了,是在为难人家。

副总当然也不仅仅是只想着回报。

作为现在华国二十多个顶级的大佬之一,他自然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

谁不想自己的名字在百年之后,还被人津津乐道?

现在华国内地虽然还是一片的荒芜,到处都是贫穷落后,但正是这样的舞台,给了大家一个各施所长的机会。

如果是在自己的任期内,华国经济飞速发展,能发展得跟香江一样,那自己就是伟大的英雄!

咳咳!

当然了,副总又不是傻的,当然晓得这样的想法只是做梦。

内地的几个大城市,或许二三十年之后能追上香江,但内地整体的追上香江,恐怕100年都没有办法。

毕竟香江那边是小城市,还有着许多天生的优势,根本不是内地的大部分城市能比的。

就好像蜀川的远殷市一样,被挤在内陆的内陆,给它一百个好政.策,重金砸下让它发展,它也不可能达到香江的地步。

但是,至少来说,副总觉得,如果自己能起个好头,给北上广这三个城市大好基础,让它们的经济辐射力覆盖方圆百公里,甚至是数百公里,那也是一个极好的成就。

这不是副总在凭空想象。

他是从麒麟集团在内地的发展,琢磨出来的。

麒麟集团现在在内地,一共有两大生产基地。

一个是位于临安的麒麟唱片工厂、麒麟电子工厂,两家工厂差不多有20000工人,不但每个月的销售额突破了六七亿人民币,还带动了至少每个月20亿人民币的产业链,使得差不多20万个工厂岗位得到了好处。

换句话说,至少有20万个家庭,因为这两家工厂,生活质量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他们这些人的消费,又同时刺激了生产生活,总的辐射量超过100万的家庭。

第二个生产基地在华京,是麒麟方便面工厂,现在拥有员工8000人。

它的产值并不高,第三次扩展之后,大约也就是一年20亿人民币,但是这却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现在就已经有8000工人了,等到产品在日韩和东南亚打开局面之后,雇佣工人再增加三五倍,也跟玩儿一样。

依照1:10的商品流通环节链条的辐射理念,麒麟方便面工厂也能让数十万个家庭受益。

不说别的,因为麒麟方便面工厂收购的小麦价格很好,现在中原燕赵的民众们,种植小麦的积极性都提高了许多,今年的冬小麦预计增产都是20%以上。

如此的数据和理念,是一些去过国外的经济专家们,跟萧老云老他们分析的,副总当时也在场听。

不仅仅是麒麟集团的,所有的华商、日.本、韩国、欧美等等的投资,都有着这样的巨大潜在影响力好处。

他这才明白到,引进了这些畅销产品的港资外资企业,会给华国人的经济和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麒麟集团如果在中华大地上再建立几个工厂,再多做一些产业,那么内地民众们的生活,促进区域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思量过处,副总缓缓的开口了,“殷先生你也知道,我们内地对于海外华人的投资,是持积极的态度的。特别像是您这样的爱国商人,真是来多少我们欢迎多少!如今麒麟集团在内地的产业是蒸蒸日上,但我个人觉得,这绝对不是一个极限,我们应该有更多更广泛的合作!”

殷俊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等到时机成熟,麒麟集团一定会在内地有更多的投资和发展。”

副总微微一笑道,“那么在殷先生看来,什么是时机成熟呢?您说,我来看看有没有办法,让这原本不成熟的时机,加快时间成熟起来。”

难得这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说了一句俏皮话,殷俊也配合的笑了起来。

“黄先生,我是做娱乐行业起家的,也就是说是那种电影电视。”殷俊沉吟着道,“不过如果单纯的做这些,在内地固然可以卖点钱,但对于内地的经济促进和科技发展,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所以我一直搁浅了这个事情。”

副总心头一惊,心想你不会跟我说,你想做的就是在内地遍布开电影院吧?

虽然副总并不觉得电影院有什么不好,也不会觉得殷俊开电影院是不允许的事情。

毕竟现在殷俊在内地,已经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了,连那些死板强硬的大佬们,也不得不承认,殷俊是和其他那些资.本.主义商人不一样的,这个年轻人是个爱国的商人!

但相对于他满心的期待来说,开电影院这种事情,实在是太……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太low了。

“可是所谓的高科技,必须是要有相应的产业链条,或者说是人才知识储备,以及一系列的电子工业水准作为辅助的。”殷俊侃侃而谈道,“比如说我现在在香江的手机工厂,刚刚接了美.国一家通讯公司的大单子,所以2万工人的数量,不一定足够,等到三五年之后,它至少都拥有5万人的规模。

这样的电子工厂,开设在内地的话,我的成本能减少一半,甚至是更多,这就意味着我一年起码能节约好几亿的成本!但黄先生您知道,为什么我一点都没有把手机工厂搬迁到内地的想法吗?”

副总当然晓得殷俊的手机工厂。

对于殷俊在香江、在美.国的产业,内地都有专门的情报。

这个手机工厂,就是如今内地最想要引入进来的。

特别是在看到美.国人居然下了一年几百万部的单子之后,他们更是迫切的想要引进来。

一座多达几万人的电子工厂,给华国的民众带来的工作机会不说,它的超高附加值、各种元部件的需求,更是可以促进国内轻工业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然而,殷俊却直截了当的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事儿,就让副总稍微有些郁闷。

可他也毕竟是非常人,郁闷一闪而过后,笑着道:“愿闻其详。”

“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内地的电子零部件产业,以及工人的文化专业水准,达不到手机制造的要求。”殷俊道,“现在的手机生产,并没有达到后……达到半自动化甚至是全自动化的生产,大部分还是要靠生产线上面的工人来组装。

黄先生也是搞经济出身的,当然晓得流水线这个东西,有文化和知识水准的工人来做,跟那些刚刚脱下蓑衣、穿上鞋子进入工厂的工人比,质量效果是大不一样!而如果是这些农民工他们来做,一旦废品率上去了,我们不但面临巨大的亏损,更面临着失去商业伙伴的危险!

香江那边的工人,我大部分招募的都是内地人,但他们的知识能力很差,所以我不得不提前一年把他们招入工厂,一方面教给他们各种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在产业工作中,让他们熟悉起来……就算是这样,他们现在也并没有达到我的要求。

至于说电子零部件产业,这手机里面涉及到了数百个的零部件,我也曾经考察过内地的水准,发现仅有不到五分之一能在内地生产,而且它们的成本比起国外发达工业体系的要高出好几倍!这就是我们做公司的不能忍受的了。”

……

(求订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