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1463章 两个备受重视的人(下)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1463章 两个备受重视的人(下)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1463章 两个备受重视的人(下)

王钢没有猜错。

他的确是殷俊非常重视的人。

如果不重视,殷俊也不会拿出这样的利器给他了。

嗯,没错,这个就是,前世经典之中的经典。

百家讲坛出来了太多的演讲大家,殷俊最不喜欢的当然是那个讲论语的于单,这女人也就是一张嘴厉害,许多话都是在故意引导人们往她设定的路上走。

殷俊最喜欢的,还是那几个学识渊博,风趣有加的老教授。

比如说易中天,比如说王立群,比如说纪连海……哦,纪连海只是讲师,是教高中的,不能算教授。

这几位在百家论坛上的每一集殷俊都看过,不敢说倒背如流,但绝对是大概的内容都能记下来。

相比起王立群主讲秦汉魏晋、纪连海主讲清朝,易中天的三国系列,自然是最为贴近人们的普通生活。

谁没有听说过三国演义,谁不知道刘关张,谁不知道奸雄曹操啊?

所以殷俊干脆第二个故事,就给了这个。

它也注定是要出彩的评书。

虽然是以讲解的方式来播出的,但讲解的另一个替代词,其实就是评书。

易中天老师在讲述的时候,有着大量的肢体语言。

比如在之前的讲述汉朝故事,也就是时,为了讲述一个汉朝的礼仪,易中天直接从讲台上下来,跪坐在台面上,跟观众们解释具体是怎么样的。

这样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是易中天特别的认真,另一方面也是证明,这种讲说和评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评书家讲得兴起的时候,也会手舞足蹈的表现出人物的各种特点。

因此,借着王钢,把前世的那些经典,拿一些出来,也是一种好事儿。

更别说殷俊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那就是让香江人不断的多接受中华文化,不要一天到晚都是英语,都是英.国怎么的,美.国怎么的。

多听听有趣的历史故事,他们就会发现,我们祖先有着特别多的文明,特别有趣的文化研究,有着特别多有魅力的英雄好汉,枭雄奸雄。

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往往就是从这里来的。

凡是正统的经过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熏陶的人,就算会喜欢欧美的先进东西,但绝对不会忘本。

也只有前世香江那种,一天到晚都是接受的外国教育,才会走了偏路。

只是一个开始。

殷俊陆续会把纪连海、王立群、钱文忠等大师的著作给拿出来,好好的震撼一下香江人。

其实殷俊是想要把王钢的评书放在下午5点左右,或者是放在周六周日的,但梁书怡坚决的不同意,要看了效果再说。

她的理由是,电台成功了,不代表电视上的表达形式就能成功,所以必须要有成绩。

有了成绩才能服众,才能让人们接受王钢占领次黄金时段。

少年很爽快的接受了梁书怡的意见,这也是堂堂正正的方式。

时空不同,但文化的魅力是永恒存在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根本不是因为它只迎合了那个时代。

比如说,重播时间超过30年,一代又一代的小孩子都爱看,都喜欢上了里面鲜活的人物,你能说它的红火,只是因为当年没有别的电视节目么?

还有这本书,即便是2020年的小孩子,捧着这本书读的时候,肯定都会入迷。

电脑游戏玩一会儿便会腻味,但经典却是永存。

这个评书,不但融合了三国志、三国演义和各种批注,还有易中天老师几十年的研究经验加进去,再加上他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果都还不能成为经典,殷俊都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成为经典了。

而且现在殷俊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王钢讲起评书来,表现力是超过易中天的。

虽然易中天对着学生讲课了几十年,但如果是以表演的形式,他拍马都比不上王钢。

和大人这个角色,注定是随着王钢的演绎载入华国影视表演的史册的。

里面,阿玛就是打酱油的,纪大人很多时候反而没有和大人出彩,你明知道和大人就是那么的坏,但看着王钢的演绎,却又活生生的觉得这是一个人。

这就是影视人物演活了的状态。

即使是现在王钢还没有到达他的巅峰,可一个评书都拿不下来的话,那也未免太小看和大人的本事了。

……

然后,王钢的第二个感觉也没有错。

也可以说是公司的传闻,本来就是真的。

殷俊对谁最看好,自然就会多给他机会,让他出人头地。

从之前的郑绍秋、周闰发,再到最近的梁朝韦和梁佳辉,都是占有了很多的资源。

别人可以说是殷俊偏心,但只有殷俊自己知道,人家这些本来就是千锤百炼的影帝,现在自己做的,不过是顺水推舟,不过是让他们提前一步走上舞台罢了,根本算不得多大的恩惠。

还有殷俊扔到龙套、配角里面去的那些明星们,同样也不是说不重视,而是有些人脱颖而出的机缘不一样。

周闰发、梁朝韦和梁佳辉甚至是张国容这种,就是属于老天爷赏饭吃的天才,不用太多的磨砺,只要多给机会,他们自然而然就能成功。

另外的刘德桦、周星池、刘清云和张佳辉就不一样。

他们就需要长时间的打磨磨砺,才能最终蜕变。

殷俊重视的姜闻,他属于是前一种的人,天赋类别的天才。

虽然很多人在吐槽,说姜闻这辈子就在演这种纯爷们儿、荷尔蒙爆棚的角色,根本没有什么突破,也没有什么收发自如。

可殷俊听到这些都不以为然。

你甭管他演的是一个还是几个角色,只要他能把那个角色演活了,那就是天才。

一个演员一辈子演那么多的戏,哪里有几个是最适合自己的?

要找到能符合自己的性格、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许多演员一辈子都碰不上。

陈道民碰上了里面的康熙,陈宝帼碰上了里面的白景琦,何斌遇上了里面的宋慈,李佑斌遇上了里面的李云龙,侯永遇上了里面的陈寿亭……等等,他们才能成为经典,才能成就了经典。

你要是非让陈道民去演满口脏话的李云龙,让何斌去演机灵活现的刘罗锅,他们再怎么的能耐大,也没办法混出头。

更何况,姜闻根本就不是殷俊准备的影帝级别的人才,而是一个诺兰,或者是科恩兄弟类别的鬼才导演。

华国的好演员太多了,但是华国的大导演却不多。

张呓谋肯定算一个,还没有飘起来之前的陈凯哥也算一个,有着华人血液的李,肯定是最大牌的那一个。

在殷俊穿越之前,姜闻也只能算半个。

然后就找不出什么人了。

什么陆钏啊、贾导演啊、楼导演啊、王导演这些,拿他们的作品出来,和姜闻的比,那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可惜的是,现实的问题让姜闻没办法再随心所欲的做电影,他选择了面对生活和事业的妥协。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种爆棚的电影。

可惜的是,姜闻飘了。

之后,他拍了一个,让人看得莫名其妙,差点没有砸掉自己的招牌。

不能怪罪说局里的删减太多,以至于观众们摸不着头脑,那还面临更加严苛的标准呢,不一样出来了一部好片?

殷俊对姜闻的电影风格,不能说都喜欢,但殷俊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导演。

更关键的是,他有着足够的能力,把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

可不仅仅是一群文艺青年觉得牛,人家直接拿了威尼斯金狮奖、影帝,而且还被美.国的著名电影杂志评为当年全球最佳影片看好了,是最佳!

而拍的时候,姜闻是30岁。

30岁就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即便是他在演艺道路上没什么天分,殷俊也认了。

今年姜闻才21岁,只要好好的让他去演几部片子,积累一下经验,让他对执导产生兴趣,殷俊的策略也就算成功了。

殷俊以后肯定要培养香江的这群导演,毕竟做商业片他们的经验非常丰富,远远的超过了内地的导演们。

时间哪怕是过了30年,这一点也没有改变。

要不是徐光头误打误撞的掀起了反戈一击的浪潮,恐怕华国的电影人再被他们压制几年都有可能。

现在你把商业大片交给内地导演拍,他们都没有这个能力拍出来。

但是这不代表殷俊不会培养内地的导演。

只有内地的导演也有着成绩出来,能和香江的导演分庭抗礼了,这才是华国电影的福气。

大家互相竞争,才会有进步嘛!

而姜闻,就是殷俊准备好的,来和香江导演们对着干的人!u...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