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七百二十五章 巨大的收获!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七百二十五章 巨大的收获!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七百二十五章 巨大的收获!

霍健宁觉得,自己亲自来内地谈判,实在是种错误。

倒不是说他在内地受到了什么不公正的待遇,恰好相反,他受到了太多的优待了,每天都由临安市的位副市长陪同着,他到哪儿,副市长就到哪儿,晚上的时候不是市委书.记请吃饭,就是市长请吃饭,要不就省里的主要领导请吃饭。

虽然吃的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可这样的厚重对待,霍健宁也是懂得分寸的。

于是他认为,都不用自己来,随便派个得力的助手来,都能把殷俊的吩咐给搞定。

霍健宁在临安的两个星期,共看了块地,每块都觉得不错。

事实上,陪同的那位副市长开始就说了,只要不是西湖附近五公里的土地,那么临安市所有的土地,随便你选,就算安在省政.府大楼旁边,也是可以的。

最初霍健宁还不相信,结果等他稍微露出点意向,那边的市长便亲自过来,和他商谈下这块地你究竟要多大,需要我们做什么了。

他们的态度之好,使得霍健宁都觉得,自己不是在思想僵化的内地,而是在美国了。

当然,霍健宁也明白,之所以自己能得到这么好的待遇,第是因为他代表着香江十大富豪之的殷俊,第二则是因为麒麟集团在临安准备修建的收录机工厂,规模非常的大,大到让整个江南省都为之动容的地步。

霍健宁已经够聪明的了,可是他还是没有深刻的了解这个时代,了解现在的内地政.府。

这个收录机工厂,年产能在万台左右,需要招募的工人是个,预计年产值达到亿人民币左右。

数遍现在华国的所有电子工厂,包括熊猫、金星等在内,也没有个能比得上这个规模啊。

况且人家还有个工人直接的岗位安排,还有数十家的零部件供应商厂家。

还有更重要的是,这个收录机工厂属于全华国第个香江资本家直接投资的超级大项目,项目本身正是内地政.府期望的工业,而不是什么宾馆、酒店这种服务行业。

如果旦做好了,对于香江、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华人所有重大的鼓舞作用,会促进更多的爱国华人回来建设祖国,为祖国的走出困境献份力。

所以,不仅仅是江南省在重视,枢的几位大佬,都亲自打了电话过来,命令他们定要把这个工厂给促成了,不惜切代价。

如果不是因为现在的江南省和临安市政.府还有节操,说不定直接让工厂在西湖边儿上都行。

霍健宁不知道内地有这么大的决心和迫切希望,但他只要知道,麒麟集团在这里建设工厂,是路绿灯,这便已经足够。

来之前,他已经知道殷俊是准备修建个小型的工业园区,就像是麒麟集团在流浮山下的那样。

工业园区里面不但有这么大个收录机工厂,紧接着还会跟着上马空白磁带生产线,以及录制磁带生产线。

按照这个规模,工业园区就应该达到亩左右。

可是,这个是按照香江的标准来的,在内地就不样。

内地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单是个临安市面积就有多平方公里,几乎就是香江的般大小了,而且这里还地广人稀,多的是土地,那便更不能浪费了。

因此霍健宁考察了这么两周时间后,壮着胆子圈了块亩的土地,地址在西湖和老虎山间的位置,从地图上看就是白石巷的位置。

本来他还准备要和临安市讨价还价,最少也得要到亩。

可没想到的是,这么和那位副市长商量的时候,他第个反应根本就不是嫌要得多了,而是问道,“地盘够吗?不要太节约了,我知道你们香江地少,我们临安市地多,可以修建得更加宽敞。价钱不用担心,切好说。”

真是有多大胆,吃多少饭啊!

霍健宁闻言之下,再次咬牙,在周边又扩大了点范围,总共儿的是亩土地。

现在的白石巷周边也没多少人家,临安市和华国其它的大城市样,现在还没有开始大建设,所以市区面积并不大,这白石巷已经超出老城区的范围了,属于郊区,人烟比较少。

人少就方便,方案报上去之后,本着特事特办的原理,江南省政.府和临安市政.府,很快就先后批复了下来,同意将这块土地以划拨的形势拿给麒麟集团使用,期限为年。

霍健宁之前都觉得挺顺的,看到副市长赵国胜欢天喜地的拿来这个批复件,他便有些不爽了。

“赵市长,请问这个划拨是什么意思?”霍健宁指着件问道,“我们麒麟集团是准备买地来建厂的,怎么来个划拨呢?”

赵国胜听着都呆住了,“霍先生,您没有看懂上面的意思啊?这土地不要钱的,政.府直接划拨给你们了,白白的用五十年呢!这可比你们花钱买土地划得来多了!”

“不行不行,我们做生意是有原则的,不是我们的土地不能用。”霍健宁坚决的道,“要嘛你们就把土地卖给我们,要嘛我们换个能买土地的地方。”

“霍先生,其实我们都是番好意,你们来到内地建立工厂,无论是工厂建设还是工厂生产,都需要很多的钱。”赵国胜只能耐着性子道:“如果你们还把钱花到买地这方面,根本就是浪费呀……再说了,我们内地可没有卖土地给商人的习惯呀!”

“现在不卖,难道以后都不卖吗?”霍健宁义正言辞的道,“我来自香江,香江的土地都是政.府出售的。我们只有在自己买下的土地建立工厂和生产,那才觉得有保障。如果在内地是这种划拨的形式,万哪天你们把土地收回去,我们的工厂怎么办?”

“绝对不会!”赵国胜吓了跳,“我用我的党性和人格向您保证,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我们政.府贯讲究原则,也欢迎香江同胞回来投资,肯定不会做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切都口说无凭,我还是要见到实质性的保障才好。”霍健宁道,“赵市长,我还是那句话,要嘛卖给我们,要嘛我们换个城市,请你向上面的人,转告我们麒麟集团的这个想法。”

“这个……”

赵国胜对霍健宁可真是没有半点脾气,如果霍健宁走了,那么“破坏爱国商人投资发展”的帽子,直接就能戴在他头上,他可背不起这个黑锅!

没办法之下,他只能是回去汇报了。

这下子,倒是轮到了市里和省里都为难起来。

他们大方的划拨这么多土地给麒麟集团,当然是为了吸引麒麟集团来投资,从来没有过什么收回的心思。

可人家现在觉得不安全,必须要买,这站在香江商人的角度来说,也不是种无理取闹,因为他们在香江就是这么做的。

只不过,现在有了个重大的原则性的问题。

华国的土地都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根本不允许私自买卖。

之前有美国商人来投资,开矿山,也样的是划拨的土地出去,人家听说年不要钱,免费用,就笑眯眯的答应了。

其余的外国投资商人们,也都是这样的,他们的危机感,可没有香江人这么重。

然而你又不能忽视人家香江商人的请求,人家也不是占便宜要你送,而是说了要买,这就没有什么让人指责的地方。

没办法,省里只能把这事儿汇报给了枢的大佬们。

据说这事儿还惊动了萧老和云老他们,最后也正是他们想出了个办法。

“既然香江爱国商人想要这么做,也得考虑下他们的诉求,但同时不能改变我国对于土地的基本政策。因此可以想个折的办法,把土地租赁给他们年,临期的时候可以以适当价格续租,他们有处理这块土地的权力,和在香江样。”

这个消息传回了霍健宁那里,虽然他不怎么满意,觉得应该是年才对。

然而霍健宁也知道,这事儿都闹到最上面去了,那么人家给出的这个方案,改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再去胡闹的话,恐怕会给枢大佬们留下“不知好歹”的迹象。

但是这并不妨碍霍健宁阵为难和犹豫,最后才扭捏着提出,既然年限不能更改,那么我这么大块土地,以后土地太大了,剩下的土地不做工厂,做其它的商业开发,能不能行呢?

能行!

省里和市里通过和霍健宁的谈判,知道麒麟集团确实是准备正儿经的做工厂,如今要求迟迟得不到满足,也不可能满足,那么在别的方面开点绿灯,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老实说,现在的他们,对于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的区分,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就算知道了也无所谓——现在工业土地都不允许卖呢,商业土地是什么?不都差不多么?

所以,最后拿到殷俊面前的协议草案,便是“亩土地,年使用权限,每亩价格人民币,允许改变土地用途,做商业开发。”

好吧。

也不知道是疏忽还是尽量顺从安抚麒麟集团,他们都没说现有的工业场地不能转变用途,而是所有的都能转变用途。

万块亩?!

亩?!

可以随意改变土地用途!?

这下子就牛比大发了!!

霍健宁选的这块土地,殷俊去临安玩儿的时候还专门去过,这就是临安城北体育公园的那块儿地啊!属于临安市心区域!!

霍健宁要了亩土地,两家工厂加起来,不要绿化的话,最多亩便能搞定,加上绿化等,亩也绰绰有余了。

意思就是说,剩下的亩土地,殷俊便能囤积起来,如果在年之后的年卖出去的话,亩地万是能卖出的。

年之后,这块土地便能升值倍,殷俊直接就能爆赚亿多!

这还是殷俊卖土地,如果他修房子的话,亿的利润是轻轻松松的。

甚至于麒麟集团再心黑些,直接把厂房拆除了,亩都来开发房地产,这可是华国最贵的第神盘呐!

还有点,殷俊也感到有些惊讶。

土地使用权限年!

殷俊记得,华国的土地转让和使用条例,是在年开始执行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工业用地年,住宅用地年,便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个词汇。

没想到接近年之前,居然便有这个工业用地年的条款出现。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所以才会有这个方案的草案成型的么?

那么,这世的土地转让政策,会不会早点出现,从而早点促进内地的商业地产的开发呢?

仔细的想想,殷俊却还是摇了摇头。

商品房的出现,是有着非常适宜的历史背景的。

并不是说上面的人脑袋拍,哦,我觉得商品房不错,明天就开始做吧!

商品房之所以出现,跟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工厂破产或者重组有关,也跟各个单位日益严重的集资建房负担有关。

到了国家不包分配的时候,到了工厂连开工都不能的时候,到穷点的政.府单位根本没钱去国土局买土地的时候,到人们兜里的钱多了起来的时候……这些种种条件都具备了,商品房才会顺理成章的出现,否则就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成功。

比如说,年代琼岛的建房炒房热潮大泡沫,就是属于强行上马的东西,违背了华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所以最后他们完蛋得很厉害,二十几年之后都在为此买单。

殷俊暗自警惕的告诉自己,在内地发展事业,特别是他最希望做的娱乐影视行业,也定要符合华国内地的发展,不能想当然的去做,更不能揠苗助长的去砸钱硬拼。

只有与时俱进的符合时代的发展,这样的事业,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

(两章近字!照例跪求订阅之余,谢谢老爷们上周的打赏,快个人的打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