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重生之最强人生 > 第1175章 谭斌的疑惑

重生之最强人生 第1175章 谭斌的疑惑

作者:俊秀才 分类: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6:03

第1175章 谭斌的疑惑

华京,星华书店总部。

自从几十年前立国开始,华国的所有部门、国有公司,总部几乎都是在华京。

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华国人民银行总部在沪海,这就代表着沪海的金融中心作用,连华京都没办法取代。

除此之外,倒是没有什么城市能在各个方面和华京比较了。

事实上,华国称呼一线城市,一般都是北上广,最后的那个“深”,也就是好事者加上去的而已,在国家城市发展的序列里面,南湾还远远比不上前面三大城市。

而粤州也多亏了它上千年的对东南亚对欧美的贸易,特别是清末时代承担了几乎三分之二个华国对外贸易的重任……嗯,剩下的三分之一在沪海。

作为影响力囊括整个华国的国营连锁书店,星华书店和其它的国有部门,比如说供销社、百货公司、粮站等等一样,触角到了县一级,有些时候,大一点的乡镇,也有他们的书店。

这就造成了无论是卖什么文化产品,书、音乐磁带、词典、笔墨……等等,甚至包括年画、挂历,都以星华书店卖得最好、卖得最多。

没办法,这就是垄断企业的最大优势了。

再加上华国人从古至今都有着敬畏皇权、公权的习惯,觉得公家的东西肯定是最好的,那自然而然就会在这里购买。

这样的现象,在农村是尤为突出。

城市里就有点不一样了。

越是大的城市,现在的经济模式就是越来越多种多样。

毕竟人们的文化程度高,改.革开.放的试点也基本上都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所以许多本不符合现在规定的一些生意买卖出现了,城市里的管理者们,也通常不会去管,只要不闹出事情来,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且大城市里面的人,心眼儿也多,脑袋瓜子也灵活,见识也多一些,因此他们做起各种生意,也不怕什么,反正什么都没有,全部失去了又有什么关系?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只是做小敲小打的,最多也就是挑着担子、推着车子,打游击的做点什么买卖。

这么过了三四年的时间,随着个体经济逐渐的萌芽,街面上的租赁店铺来做买卖的,就越来越多了。

因为觉得很新鲜,卖的东西又挺多,而且态度比百货商场、供销社又好,于是他们的生意做得还是挺红火的。

说起来有些奇怪。

虽然看到这些人……嗯,这些个体户们,赚钱赚得很开心,比起上班的要多多了,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工厂里面、单位里面的人辞职出来做生意的。

即便是他们每个月也就是五六十、七八十块的收入,但他们始终觉得,这种安稳的有保障的踏实的工作,最让人放心,因为什么都是工厂或者单位管了,你根本不用多操心。

比如说星华书店,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集体企业,手下的员工高达数万人,坐上总经理(x委x记)位置的人,当然就是大权在握,一言决定底下员工们的生死。

当然了,谭斌也不可能如同电视剧里面那样的为所欲为。

这个在七八十年代,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因为此时国有经济还是社会经济的主体,根本没有开除工人、员工的一套,人家许多人都是爷爷在这里干了,父亲接着干,父亲干完了自己又顶班,所以许多人都有根基,你批评他们几句还可以,要是想干什么,遇到脾气暴躁一点的,直接就能打人——反正最多你把我调到其它地方去,我还是星华书店的人。

遇到这样的二愣子,谁都发懵。

要是在九十年代,这就不一样了,用改制什么的借口,让这些人下岗,这可是一个极大的威慑武器,许多当时的厂长、总经理什么的,就靠着这一招,睡了不少的美.女,贪了不少的钱财。

谭斌掌控整个星华书店,靠的当然不是蛮干,而是靠的自己的本事。

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慢慢的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让星华书店挣的钱一天比一天多,给单位职工发的福利也是非常好,领先了许多系统的人,弄得许多外面单位的人都想调入星华书店,这就让星华书店系统的人走在外面,都是昂首挺胸的。

所以这也造成了谭斌的刚愎自用,一切都是自己来决定,容不得别人质疑。

再加上他的父亲是老xx,有不少的叔叔伯伯都还在位,那就更让他在这个系统里面一家独大。

这也是为什么谭斌敢和麒麟唱片公司硬刚的依仗。

说实话,他是挺看不起殷俊这种人的,觉得殷俊不过就是旧社会的那种戏子文人,也就是运气好,在香江发了财,才回到祖国来耀武扬威,作威作福。——像是这样的人,他听朋友和一些世交子弟说得多了,都是一些没有社会觉悟的投机者,甚至很多就是该抓进去关着的混蛋。

可如今的社会现状就是,这群人偏偏就是最受欢迎的,上面的人千方百计的都想要让他们回来投资,他们就算是在国内做了什么坏事儿,侵占了民众们的权益,都没有事儿!

谭斌不在那些系统,他管不了这些事情,但现在殷俊的麒麟唱片,总算是和他的系统对上口了,他当然就要好好的教教殷俊,什么叫做按照规矩办事儿!

不但是拒绝了霍健宁所有的建议,那些去挑选唱片的人,谭斌给他们的交代也是“一切靡靡之音都不要,一切谈情说爱的都不要,一切有xx倾向的也不要!”

好嘛。

流行歌曲遇上这些“不要”,还能剩下什么?

所以总共只选了二十多张唱片,多是以古典音乐、民谣音乐、小调音乐为主。

然后,麒麟唱片那边当然不同意,多次想要和谭斌沟通,谭斌是一点都不理会。

哪怕是上面有人特意打了电话来询问此事,谭斌也没有软过。

他是有根基的人,也是有原则的人,这事儿他决定这么做,根本没有私心,所以上面的人也没办法说什么。

之后,据说殷俊抵达了华京,他的方便面工厂规模盛大的开工了。

开工那一天,x和国家xx人,都全部到齐了,副总、部x的更是不计其数。

谭斌心里都有些紧张,如果殷俊在这些人面前说上一句,哪怕只是一个副总,恐怕他这边就不得不服软了——面对部x的,他还能顶得住,副总级别,你要是不听话,那很简单,换人就行。

可是自始至终,上面都没有任何的消息,就仿佛殷俊也忘记了这事儿一样。

谭斌虽然看不起殷俊,但他晓得,能做生意做到殷俊那种规模上的,肯定不是笨蛋。

为什么殷俊会不管不问,就好像没有这么一个纠纷一样?

说他是不在乎?

当然不可能!

殷俊在麒麟唱片公司上面,投入实在是太多了。

据说他光是购买的唱片版权就有800多张,当时去审核挑选的人员看着,都有些呆住了,这可比华国音像总公司引进的所有唱片都多啊!这得花多少钱啊?

另外,殷俊在临安的唱片工厂里面,一共买了50条日.本索尼和松下出产的音乐磁带生产线,还在国外又购买设置了10条聚酯薄膜基带生产线,专门来生产音乐磁带所用的胶带,这可又是一笔很大的投资了。

根据谭斌得到的消息,全华国的唱片工厂,都没有那么多的生产线,都没办法和殷俊比生产能力。——麒麟唱片公司可是每天能灌制30万盘磁带的。

还别说唱片工厂的四五千的工人,这些人如果因为唱片卖不出去,没有了工作,恐怕江南省的那群领导,会直接骂娘.的。

到时候可就不是什么不痛不痒的询问了,那些人发起火来,即便是华京的相关部门,也得是掂量掂量的。

要是再闹到了上面去,给谭斌扣上了一顶“阻碍改.革开.放”的大帽子,谭斌就算再有人脉,也得马上灰溜溜的下课。

每当想起了这些,谭斌就觉得自己是不是也有点太强硬了,是不是之前该选个一百来盘的磁带,让他们来卖着?这样有了点面子之后,他们也不会闹得厉害,自己也有理说话。

就在谭斌有点捉摸不定,想要再派人去试探一下麒麟集团的想法的时候,忽然他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殷俊离开华京后只在临安停留了两天,便直接去了粤州。

然而,殷俊离开了,华京和江南省两边居然都没发火,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殷俊真的没有去告状。

奇怪了!

这群香江人不是耀武扬威的,一遇到什么事情,马上就去告状吗?

他们这些人,遇到那些好的项目和赚钱的生意了,吃相比什么都难看,可是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全靠上面的政.策扶持。

现在星华书店这条路眼看就走不通了,数千万的投入眼看着就要亏损打水漂,殷俊居然没有慌?

这是什么意思?

谭斌本来都做好了一些应对准备,可如今什么都排不上用场,反而是让他有些心慌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