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挖自家祖坟,校花非说我是盗墓贼 > 第460章 八重宝函

第460章 八重宝函

当下一间墓室的门缓缓打开,诸多玉器宝物浮现在众人面前,

“这么多文物,看样子是唐朝的玉,嫂子对吧!?”陈小小这时道。

闻言,

叶瑾点头道,“不错,看来还真的是用心记了,确实都是唐朝的玉。”

“唐代玉料以和阗青白玉为主,其它玉料少见。除此之外,大量的杂玛瑙、透明水晶等,多数不见于国内矿藏,可能从西域输入。”

“唐代玉器比起周汉玉器更亲切可爱,更具玩赏性。周代玉器以礼仪玉器为主,不能随便玩瓮。汉代丧葬、辟邪玉主宰世界,把玩受到限制。

唐代以前玉器装饰有的也相当精美,但神味太浓,礼性太足。然而,唐代则摆脱此,在装饰上鉴赏化。”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开拓西域,使得XJ和田玉大量地输入内地,因此,唐代玉器材料以和田玉为主。唐代玉器,生产数量虽然不多,但在质量上均是精雕细琢,其品种和艺术风格上都有新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承前启后的特点。”

随着话音落下,

叶文接着说道,“唐代的玉,衣纹、发丝、花叶、羽翎均用平行细阴线。花蕾、动物鳞衣,均用网状细阴线绘就。

所有线纹均用铊琢出,落脚深,中间粗直,收笔细尖,线纹走向非常明显。常见的人纹、花纹图像外缘,都有一条粗弦纹边框,框内地子内凹,在内凹的地子上用浮突及阴线描绘的手法,琢出人纹、花纹、禽鸟纹等图案。”

“隋唐玉器在装饰材料上,金玉并用,色泽互补,金相玉质,形成隋唐玉器绚丽多彩的面貌。在玉器上出现黄金饰件,始见于战国至汉代,当时的黄金饰件主要起垂勾之用,如金链串玉佩金玉带钩等。隋唐用黄金饰玉,虽亦起特殊的功能作用,但主要起装饰之用。”

“唐代玉器在装饰图案纹样上,广泛采用花卉纹,这要比绘画先行一步,因为绘画史上花鸟科的形成要在元代以后。花卉图案非常完整,花蕾、花叶、花茎一应俱全。唐代玉器装饰样的花卉形,有造型与装饰两种形式。与花卉纹同时流行的还有如意云纹,常饰于人体、花、鸟旁。”

“唐代和平昌盛、国泰民安,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特殊、最少约束的一个时期,是思想文化开放型的杜会,善于和敢于向外来的优秀文化学习与借鉴,并将它吸纳融合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玉器一改以往的古风古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全新的面貌出现,颇具浪漫主义色彩,显示山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时代风格,为中华玉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玉器的创新和发展。”

在说话的同时,

陈牧等人已是走入墓室之中,相比于一堆文物,

众人的目光更是汇聚在墓室的棺椁上,其采用的是名贵的木质棺椁,

在棺椁上雕刻着诸多的图案,

这时,

陈小小的声音响起,“唐代……之前还有宋代,这西王母到底活了多少岁月,之后不会还有明的墓吧?”

“还真不一定!”听禅这时道。

此时,

直播间内,

『卧槽!这西王母也属实有点猛,这也太能活了!』

『可不咋滴,贯穿整个历史,何止是有点猛啊!』

『卧槽,要是这么说的话,那西王母还真的有可能活着,而且……说不定就在这墓里。』

『也不知道西王母本人漂亮不漂亮!』

『??哥们,你也是个猛人,这也敢惦记?不怕上你家找你去啊!』

『……』

……

此时,

墓中,

正当陈牧等人靠近棺椁时,一阵机括运转的声音响起,

随即,

只见在棺椁的前面,一尊石台升起,而在石台上,有一漂亮的盒子模样的东西,

这一刻,

叶文的眼都直了,“这……这是八重宝函?!唐懿宗赐赠金银器,是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

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

“这……卧槽!”

话落,

听禅不由意外道,“这玩意很贵重?居然让叶教授,爆了一句粗口,这可是之前都没有的事啊!”

叶瑾这时道,“宝函由八层构成,故称八重宝函,乃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

第一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

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金塔高105毫米,塔顶为金质莲花朵捧托金珠顶,四面檐角翘起,阁额及檐下均饰菱纹,塔身四壁刻满纹饰,并有四扇小金门,门周布鱼子纹,门下部有象征性飞梯至塔座,小巧玲珑,金碧辉煌,盘为细颈鼓腰状,喇叭口径处雕12朵如意云头,鼓腰上二平行线连为四组三钴纹杆状十字团花,衬以珍珠纹,腰底为莲瓣形,银柱托底也呈八瓣莲花状。间以三钴纹,柱底还有一墨书小字,“南”,塔座为纯金方台,中立一小银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仅11毫米高。

第二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珷玞石宝函,以珍珠装武夫石磨制而成,周身以雕花金带为边,镶嵌珠宝花鸟,通体以珍珠、宝石嵌饰,并雕上花瓣图案,极其华丽精美。

第三重: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纯金雕铸,函身镶满红宝钿、绿宝钿、翡翠、玛瑙、绿松石等各色宝石,并镶嵌宝石花朵,函盖顶面和侧面红、绿二色宝石镶嵌成大大小小的莲花,通体以珍珠、宝石嵌饰,并雕上花瓣图案,极其华丽精美。

第四重:六臂观音纯金盝顶宝函,重1512克。函盖雕有双凤及莲蓬,盖侧有瑞鸟四只绕着中心追逐,正面为六臂如意轮观音图,左侧为药师如来图,右侧为阿弥陀佛图,背面为大日如来图,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或饰以双凤翔,配以蔓草纹,或刻上金刚沙弥合什礼佛的图景,造型逼真而细腻。

第五重: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钣金成形,纹饰鎏金。函件正面有如来,四周有两菩萨,四弟子,二金刚力士,二供奉童子,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或饰以双凤翔,配以蔓草纹,或刻上金刚沙弥合什礼佛的图景,造型逼真而细腻,场景丰富生动,人物众多,工艺精湛。

第六重:素面盝顶银宝函,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第八重: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

“八重宝函是大唐天子为放置佛骨舍利而特意制作的,可见其级别之高。所谓佛骨舍利,是佛祖释迦摩尼去世之后,弟子将其尸体焚化而得的遗物。

法门寺中的佛指舍利共有四枚,三枚影骨、一枚灵骨。而放置在八重宝函之中的,就是三枚影骨之一。影骨并非真正的舍利骨,而是为保护舍利骨特意制作的,与舍利骨具有同样的价值。”

随着叶瑾声音的落下,

叶文继续道,“宝函做工精细、造型优美,世所罕见。不仅在平雕刀法、宝钿珍珠装及盝顶这些古代工艺,还在于刻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来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内蕴的深刻表现,是密宗文化艺术史的一幅剪影。”

“宝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中的器以载道的设计理念。

所谓器以载道,是指一个实体器物蕴藏了抽象的精神文化,使客观存在的“器”逐渐由实用过渡到艺术化、精神化的领域,并赋予其生命力和文化。在笔者看来,器只是道的物化形态,

而道作为精神理念的灵魂,则常常通过物质器的载体实现。

一个盒子,由于其存在空的容纳空间,便有了器之用,即具有容纳、储存的实用功能。

另一个盒子,通过艺术家载道,就能主宰或渲染使用者,体现使用者的某种精神或地位,成为大器。正所谓道寓于器,器以载道,一体无别,原于二者。”

“器物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可以精神化,而精神也可以被物态化,当一件器物被赋予某种思想观念,就成为精神文化的一种物化形态。

宝函的设计正是一种外观的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和谐统一的体现,也是实用性与审美性和谐统一的体现。

宝函的设计可谓是佛教精神的“缩影”,是佛教徒们顶礼膜拜和追求修行正果的象征物,又是佛法的象征,也是佛教造像艺术的载体之。

因此宝函在造型上采用实体空间较大的矩形体造型,把它置放于寺庙中,具有刚劲雄伟、庄重安定的视觉效果,从而彰显庄严、肃穆与神圣。”

“其实,器物设计也是统治阶级思想意识的体现,是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崇拜舍利的社会功能一方面在于通过舍利信仰的宗教功能来迎合帝王的宗教心理,因此,它备受统治者的信任,他们以此来换取所谓超自然之力对自己进行的保护与救助,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感;,另一方面,它是为了麻痹民众,告诫民众虔诚信佛才能脱离苦海,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同时,许多信徒虔诚希望佛祖能将其从苦海中解救,使他们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极大满足和安慰。

于是,宝函便很自然地成为人与佛之间沟通的媒介,它不单是为了保存舍利而存在,也是为了说法、传道。因此,佛教通过宝函的物化形象使人们相信自己能得到佛的同情和帮助,从而成为佛的忠实信徒。”

声音落下,

李安澈不由嘀咕道,“一个盒子,说法还挺多,看着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值钱还是很值钱的!”

叶瑾这时道,“这已经不是钱能衡量的了,真没有想到,能在这里见到这样的瑰宝。

宝函作为佛教的传声筒,其盒壁四周上的纹饰不单是为了观赏,更多地寄寓了佛教悲悯人生的宗教理想。

宝函上所采用的纹饰图案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蕴含着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内涵,如大日如来、六臂如意轮音等诸佛菩萨形象,以及华夏传统题材的龙、凤、鸳鸯、菩提树、莲花、华盖等纹饰相融交叉地出现于宝函盒壁之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图画。

然而这一切并非为纹饰而纹饰,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纹饰的运用都是为了服从宗教的宣传和政权统治的需要,成为传道的窗口。

如第四重宝函的正面为六臂如意轮观音图,左侧为药师如来图,右侧为阿弥陀佛图,背面为大日如来图,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等,所有的纹饰都被染上了神秘的宗教色彩,无不是佛教密宗内涵的深刻表现。

它以客观的装饰纹样反映了人们祈求永恒幸福、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等主观意识和心理感受。

宝函就是通过器壁装饰语言的外在形式将佛教密宗的内涵有效地传递给人们,人们在接收这些符号后,产生共鸣,形成信仰行为。

器物设计属于物质文化现象,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孕育那个时代的器物设计,一个时期或地域的器物,无论是它的造型还是纹饰等都能反映出那一时期或地域的文化面貌。”

此后,

叶文的目光看向陈牧,其意思很明显,这样的重宝,那必然是要取走的,否则,岂不是埋没了,

它应该重见人世,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应该让他的含义让更多的人知晓。

陈牧自然知道叶文的意思,徐徐说道,“动这八重宝函,必然会触动机关,不过,就算不动想要厉害也会触碰机关,拿就是了,准备好接着,我来拿。只要一动,机关就会立刻启动,都小心一些。”

话落,

众人摆出了防御的姿态,全都警惕了起来,其实他们这样倒也不必,因为陈牧已然用符箓将他们护佑。

这时,

陈牧上前,速度极快的将八重宝函取下,让考古队的人收起,

同一时间,机括运转,机关已经启动,一股寒冷气息升腾,恐怖的力量清晰的翻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