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 第716章 知青来了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第716章 知青来了

作者:红薯藤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0:56:36

第716章 知青来了

实际当时就算没有会上这一出,那些个大队长不抗议,李富斌也是这样打算的,想把第一批知青都打发去李家庄。

首先李家庄是他所在的村子,还有就是,李家庄给知青盖的知青点,也叫集体户,他都已经让李二早早就给知青们准备妥当了。

到时几个人过去就有地方住,口粮问题肯定也早就想好咋办了。

当然,把几个人都打发去李家庄,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几个人都是点名要来李家庄的,他现在拒绝哪个,都是得罪人的事。

所以李书记干脆来个顺水推舟,把几个人都推去李家庄了。

李富斌这样干,还有一个想法,这以后再有找关系打电话的,这就是个借口,李家庄的知青太多了,谁都没办法了,不能把所有来临青县的知青,都推给李家庄一个村子吧?

这话你们哪个没脑子的领导能说出来?

所以打从这六个知青都去了李家庄,县里领导再没和李书记提过这样的要求。

顶多就是,看看别的村咋样,这两个娃娃是某某家孩子,那两个娃娃是谁谁家亲戚,都是点名要来咱们青山公社的,你看看你们公社别的村,比如靠山村……

领导知道自己理亏就行,在这种情况下,李书记的工作就好干多了。

之前那六个知青,得知他们都被分去了李家庄,就是李如歌家那个村子,开始还都挺高兴。

因为他们几个没下来前,父母都把李家庄描述的很好,啥粮食可劲吃了,听说那里的大青山可美了,人也都是聪明的,还出过一个京大的大学生呢。

这些事作为领导,只需秘书一个电话,或是自己一个电话,就都能掌握。

然后这一路他们又是和李如歌一路回来的,就更相信他们爸妈说的话没错,因为李如歌的确是京大毕业的,也的确出生成长在李家庄。

可真的一进村子里,几个人就有点傻眼了,这里不是很富裕吗?咋住的都是土房?

而且村民也都穿的很破,那衣裳上都打着补丁,这叫啥富裕啊?

王建设示意几个人都稍安勿躁,毕竟和他们这一路走过来的村子比起来,李家庄这不是还有几户砖房呢。

有几户砖房也不可能是给他们住的?

这点自知之明,几个人到是都有,后一看果然是。

李家庄的集体户就盖在大队部旁边,之前那两间当过托儿所,又当过夜校的房子,修整修整,正好可以给知青用。

不过肯定是不够,然后就在旁边又盖两间,但走一个大门,上面还挂着个牌子,写着三个大字,集体户。

曾经听说过知青下乡,遭遇过的不幸,李富斌同志都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避免那样的事再发生。

所以把集体户盖在大队部旁边,这也是个震慑,尤其李二这个大队长,还有徐顺利那个大队书记,又是他比较信任的。

只要有这两个人在,李富斌坚信,未来能来李家庄插队落户的知青,都是幸运的。

而且李书记对每个村都是这样要求的,就是来的知青,男女不能混着住,东西屋也不行,必须要有两个院子。

你看走一个大门行,但往里一走,就分开两个小院了,中间还必须要有一堵墙。

然后几个知青要一起开火,那好办,夏季可以在外面做饭,冬季为了暖屋子,就轮到男知青做饭,就在男知青这边开火。

同样,轮到女知青做饭,就在女知青那边开火。

反正两边都有厨房,不一起开火就更方便了,自己管自己,免得违背李书记的意思。

李富斌对几个人的要求就这一点:“你们都还小,下来是帮助搞建设的,最好不要太早考虑个人问题。”

都才十七八岁的小孩子,说句不好听的,心智都未必成熟,过早谈对象结婚,到时后悔了咋整。

他们夫妻是过来人,又听说过当年的事,自然能避免就尽可能的避免那种事再发生。

所以首先就是要把男女知青分开两个院子,其次就是时不时的敲打敲打,让大家都别干将来让自己后悔的事。

几个知青对李书记的印象都很不错,对李二这个大队长也印象很好。

最起码他们村的这个大队长年轻啊,不似那些胡子拉碴的老头,一个个都脏兮兮的。

后来混熟了,几个人才了解,村中那几间比较新的砖房,是个叫刘解放他们家盖的。

等村西头那户只有房前有砖的,就是李如歌家,也是那位笑容温和,却说话很有力度的公社书记家。

还有一户比较老旧的砖挂面房子,据说是曾经这一片非常有名的李三爷家。

不过那老头两年前就去世了,没几天,他老伴也走了,然后那几间屋子,就由他们家老闺女李桂芝继承了。

几个知青刚来对啥事都好奇,听到这都想问问:“乡下不是传男不传女吗?咋把房子给闺女了?”ъiqugetv

搭话的人听了这话,顿觉得意的不行,就好似他们即将要说出的人,是他们家儿子似的。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为啥李三爷有威望,还不是人家几个儿子都是干部,还都是城里的大干部哩。”

难怪会住砖挂面的房子,合着都是几个儿子出的钱。

还有一户和李三爷家房子差不多陈旧的砖房,自然就是大队书记徐顺利家。

几个人刚来第一天,还没体验到农活的辛苦,也有心情溜达,满村子一通乱串后,就把这个村一些表面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

李二对几个人是这样分配的,不偏不向,一个小队分去一个,剩下的两个女知青,因为拿锄头都拿不动,就被分去了养猪场。

被剩下的两个女知青里当然没有周宁,这姑娘也不知周朝阳是咋和她灌输的,一来就黏上孙凤琴同志了,分小队的时候,自己主动提出来,要去她李婶子的四小队。

而且干起活来,也不娇气,不会就学,甚至手握锄头握的,磨出好几个大血泡,都没说这活她不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