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 第412章 童年的记忆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第412章 童年的记忆

作者:红薯藤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0:56:36

第412章 童年的记忆

不说这些小孩子都没瞧见,就算有瞧见的,在李如意面前,谁敢指出这事。

十几个小孩子同时摇头都说没瞧见,小香也一副认真的表情,说真没人绊她老婶,这让陈巧珍还咋说,只能自认倒霉了,而且还得在陈老太太的怒骂下,也别等明天了,不是都来了,那就一起干活吧。

因为怕丢,掰下来的苞米随着掰,随着就用大马车往回拉,车不够用,就用人往回挑。

现在还真是,哪有闲人啊,不管多大岁数,只要还有一口气,还能动弹,还想挣几个工分的,就没有不上工的。

尤其村里现在还成立了托儿所,一个小队出两个人,八个人要照看全村三岁以下的小孩子,那肯定是不够用。

然后李三爷和李三奶奶,就号召村里那些啥活都不能干的老头老太太,去哪唠嗑不是唠,都去托儿所,用眼睛帮着照看一下孩子不也比没人看着强。

正好用来当托儿所这几间破屋子,就在大队旁边,因为是无主的房子,这几间破房子之前一直空着。

这的房子虽然破,但因为紧挨着大队部,院子又很大,李富斌还想过要把这里好好改造一下,用不了几年,就会有大批量的知青下到乡下,他这个有预知本事的大队长,不得提前做好迎接的准备。

决定把这里先当托儿所后,李富斌还找来两个木匠,把窗户门,房梁都修理了一下。

两铺大火炕也是重新搭的,还有灶台,都是新的,大铁锅那还用说吗,必须得是新的。

总之在李富斌的张罗下,没两天,这个托儿所就算办成了。

之前看着破败不堪的几间破房子,现在不但有了窗户门,还糊了花花绿绿的棚纸,墙上也糊了报纸,然后也不知李大队长从哪淘弄回来的,还整两张年画贴墙上了。

这环境搁在后世,别说城里孩子不敢往这样的托儿所送,就是乡下的孩子,也瞧不上这样的环境啊。

可搁在这种时候,这屋子可老带劲了,尤其这两间屋子糊的棚纸,没看那些小孩子都可爱看了。

实际都不用弄的这么好,一听能有人帮着她们照看孩子,不用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被大耗子啃了,那些当娘的就已经很知足了。

更何况李大队长还给这些孩子搞回来很多黄小米,苞米面,这样中午当娘的赶回来晚一点,孩子们也不至于饿着。

现在托儿所里最大的孩子就小北那么大的,最小的才一个月大,因为再小一点的就不要了,不然刚生下来几天的,都有想送过来的。

不过大一点的孩子这几天都跟着哥哥姐姐去捡土豆,捡粮食去了,所以现在待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多数都是一些走路都走不利索的小孩子。

这些一两岁的小孩子,在家里都喝不上小米粥,托儿所根据李大队长的要求,别管孩子们在家吃没吃早饭,九点之前必须有一顿小米粥,中午大人回来都会把孩子接走,下午上工前再送过来,这样三点多,还有一顿小米粥。

不过这几天因为太忙,中午大人都不回来吃饭,孩子们中午也没人接了,就变成了早晨七点半一顿粥,中午十一点半一顿白面掺苞米面的面条,下午三点半还有一顿粥。

托儿所的一切,李富斌都交给李三爷李三奶奶了,他把东西搞来,送过来就不管了。

这等信任,可把李三爷李三奶奶给紧张坏了,不但粮食看的紧紧的,就连这几十个小孩子,那也是看的紧紧的,生怕那个磕着碰着,或是给饿瘦了,他们可没法和李大队长交代啊。

这段对于孩子们来说的幸福时光,他们肯定是不记得,不过因为总听大人提起,很多孩子长大之后,都会过来这边看看,念几句李大队长的好。

当然,那时的李大队长,早都已经不是什么李大队长了。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是李富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黄振飞也跟着学的很好。

李家庄后勤做的好,农民就更有干劲了,黄振飞过来看了之后,回去靠山屯也搞了一个托儿所。

不过他们大队能力有限,黄小米那可是金贵粮食,他们可搞不来。

然后黄大队长就给托儿所特批一些新苞米面,还批了一些土豆地瓜,总之是别饿着孩子们就行。

吃饱喝足的孩子肯定是好看啊,以往在家都整天哇哇哭的孩子,反而在托儿所,都不哭了。

能吃饱,就有抵抗力,就不容易得病。

不然为啥这几年出生的小孩子,得个感冒都能要命,这事李富斌在几十年后都听说过。

他们一家三口能重活一回,就算干不出啥伟大的事,知道的一些灾难,能避免,还是要尽量避免。

所以说,能把他们一家三口送到这地方来,也别管是不是那辆汽车的力量,还是天时地利人和造成的,总之,他们的到来,肯定是整个李家庄的福气。

如火如荼的秋收还在继续,苞米一拉回来,打谷场那边不但得有人看着,还得组织一帮岁数大的,负责在家扒苞米。

第二天孙凤琴就被派到场院这边来了,郑强让她组织一些老弱病残,在场院这边负责扒苞米这一摊事,不用跟着男劳力去割苞米杆了。

这是郑强对她的照顾,这个情孙凤琴得领啊,然后她又找来几个需要送奶的年轻妈妈,不然都指望那些老年人,这些苞米啥时候能扒出来。

干啥啥家什,用来扒苞米的锥子,是那种用竹子做的,长度也就半个筷子那么长,宽也就大拇指这样宽,然后头是尖的,上面追两个眼,用个小布条,套在中指上,然后一戳一扒就是一穗,这样扒苞米叶子,是真快啊。

对这东西,孙老师还真有些印象,好像她小时候,真用这东西帮大人扒过苞米?7K妏敩

那时她多大来着?七八岁?还是十来岁?

扒苞米的工分是按车计算的,扒一车给多少工分,人挑回来的,就按堆计算,大概差不多就行,多点少点,也没人去计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