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 第1081章 年轻就是力量

我全家穿到了六零年代 第1081章 年轻就是力量

作者:红薯藤 分类:女生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0:56:36

第1081章 年轻就是力量

王胖子这次进去的时间不短了,算下来,十几天肯定是有了。

他自己实际已经都知道了,在他进去的第四天,单位那边就已经把开除他的手续都办好了,还让他爹娘去把剩下的那点工资赶紧领走。

那副迫不及待要和他划清界限的意思,已经不想做任何隐藏了,直接就说,毛纺厂现在不想和他王贺有任何牵扯,以后他即使有出来的那一天,也不用再去厂子里了。

这年月找一份工作多难啊。

他可不觉得自己被毛纺厂开除后,还能有单位愿意要他。

在这种时候,李如歌一句曾经的合作伙伴,希望以后也是,意味着啥,可想而知。

王胖子这次没有再推开那二十块钱和票,拿过来,也和宋明明似的,给李如歌鞠了一个躬就走了。

不过没走几步,这人又转回来,问道:“李如歌,你咋知道我出事的,是不是有人来找过你?那人是谁?”

“我就知道你还没问明白这事,怎么就走了。”李如歌笑着回道:“是你那个前小姨子,宋明明。”

“宋,明明?”王胖子似乎愣了一下,随后又一副了然的模样,点点头,说道:“李如歌,等着我,王胖子是不会被打倒的。”

她要的就是王胖子这股劲,七七年了,也该到了她们一家大展身手的时候了。

实际要不是看见王胖子的窘境,李如歌还想再等一等,最起码也得等那个大会开完的。

可这人眼看老婆没了,工作也没了,你不给他点希望,万一走下坡路咋整。

反正迟早都是要干,更何况孙凤琴同志早都等不及了,整天说,轮也轮到她,该是她大干一场的时候了。

李如歌交给王胖子第一份差事,就是去乡下,而且还要多跑几个村子,和各村的大队长,谈一下收购春野菜的事。

马上各种野菜就要冒头了,每年野菜一出来,老农民能想到的好处就是,多挖点野菜吃,是不是能给自家省点粮食。

今年居然有人要购买山野菜,还说有多少要多少。

当然了,现在说够买还不行,得说换,用啥换都行,来的王同志手里有个清单,那上面有粗粮,有细粮,还有灯油,火柴,咸盐啥的。

灯油火柴那种东西能用多少,大家去公社就能换,所以老百姓盯上的,还是那些粮食。

现在黑市都不怎么管了,下乡来的,更是没人愿意管这事。

尤其这些好处大家都有份,谁傻啊,把送上门的财神爷往外推。

不但不能往出推,还得好吃好喝招待哩。

所以从看守所出来的王胖子,半个月都没用上,就胖了二斤。

今天王胖子从乡下一回来,先来李如歌家报个到,和他孙姨唠的差点忘了回家,才想起该回家了。

顶顶现在都上小学二年级了,这还是他爸妈怕自家孩子被某些部门盯上,硬是压着孩子的聪明,不然她大外孙早都小学毕业了。

孙凤琴同志纯属是没啥事干了,大闺女家孩子都大了,顶顶也不需要她了,然后这人又不服老的,就想要在京都开一家酱菜厂。

这时候个人办厂肯定是不行,但打着街道的旗号,招工的时候,多招一些街道的家属工……

总之就算政策还没完全放开,也是有空子可以钻的。

这个酱菜厂实际规模很小,说厂子,还不如说是个小作坊。

但好歹能给街道上解决几名待业青年,不然都在家里糊火柴盒,一天就能挣个三毛两毛的,就这,还都抢着干呢。

这些事都没用李如歌出面,李富斌同志更不屑管婆娘的事,一听孙凤琴同志要办厂,李老板就一句话:“随你咋折腾都行,但就是不能顶风上,一定要注意上面的动静。”

呵呵,别看孙老师这么多年在家看孩子,那可是一点都没闲着,不说别的,就说和街道这边的关系,那是处理的杠杠的。

所以当孙凤琴同志提出自己有家传的手艺,曾经还给临青县开起来一个酱菜厂,然后话不多说,把自家腌制的几样小酱菜往出那么一拿……

还用说啥吗?

这年月大家的嘴巴都快淡出鸟了,别说这么好吃的酱菜,就是吃块咸菜,都有滋有味的。

然后街道那边一致通过,对,就是一个反对的都没有,甚至周主任还想有人反对一下,她也好和孙凤琴同志买买好,说自己多不容易才说服大家……

好吧,既然大家都同意,上面也有这方面的鼓励,那就干吧。

这时候办厂,说容易也容易,街道出厂房,实际就是一些没主的破房子,准确说就是个破院子。

然后再买点大缸啥的,门口立一个木头牌子,这个厂子就算办起来了。

孙凤琴同志给街道的承诺就是,最少解决五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而且还是上不封顶。

据说周主任一听上不封顶几个字,高兴的牙花子都笑出来了,所以就更加卖力的帮着他们家张罗这事了。

噼噼啪啪一挂鞭放完,拿几个钉子把木头牌子往墙上一钉,细柳街道酱菜厂就算正式成立了。

孙凤琴同志当仁不让的,那必须得是细柳街道酱菜厂的厂长啊。

然后跟着她跑了这么多天的王胖子,也荣升为了专门跑业务的副厂长。

第一批来的五个待业青年,三女两男,这时候也都到位了。

只是当大家瞧见这样的破院子,就两间破房子还都要塌了,心都凉了。

可不知为啥,当一挂鞭放完,听见孙厂长那几句话说完,大家又觉得这厂子貌似也还行哈?

啥叫也还行,那是相当行了。

“想当年我在临青县,青山公社,李家庄的时候……”

当孙凤琴同志把自己当年只是在家里腌制几大缸酱菜,然后就让临青县多了一家盈利仅次于糖厂,纺织厂的大厂子时,来的五个待业青年,都不由得鼓起了掌。

年轻人吗,你得让他们看到希望,他们才能让你看到,什么叫年轻就是力量。

哎呦呦,这才一天功夫,就这几个人,就把这么个大破院子,给收拾的干干净净了?

这本书第三卷才开始,大家嫌弃长的,可以不看哈,也别啥裹脚布不裹脚布的,书那么多,大家是可以选择的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