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东宫有福 > 第85章

东宫有福 第85章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1-19 00:49:02

85.第85章

86

艳阳高照, 万里无云。

一众新科进士鱼贯进入皇宫之中。

与之前殿试不同,这一次朝廷的阵势格外大。

文武百官齐聚,根据官位的不同, 分别列队立于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以及宫殿台基与丹陛两侧。

金甲侍卫肃立, 各色龙旗招展,太乐署设中和韶乐于广场两侧, 一切的一切无不显示着皇权的威严。

丹陛之上, 一名穿着朱红色官袍的官员从太和殿中捧出皇榜, 将其放置在丹陛前的黄案上。

随着鼓乐声起, 一名鸿胪寺官员步上前来, 按规宣制:“奉天承运皇帝, 制曰:壬戌年四月二十八,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三百新晋进士恭立于广场之上, 静静地听着。

“壬戌年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卫傅。”

太和殿所处位置本就高, 光汉白玉筑成的台基便有三层,鸿胪寺官员站在丹陛之上的台基上,声音要想传下来,只能靠一个个人来接力。

于是便发生了这样的奇景。

“壬戌年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卫傅——”

“……第一甲第一名, 卫傅——”

“壬戌年殿试第一甲第一名, 卫傅——”

“……卫傅——”

靠着一个个早就备好的礼官接力,声音从上而下传了下来, 期间毫无停顿,汇集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响彻整个天际。

似乎整个皇宫都在诉说卫傅的名字。

按制,头甲第一名是要唱名三次的,榜眼与探花依次递减。

卫傅依着唱名走出列队,来到正中御道上。

耳旁是震耳欲聋自己的名字,身后是各种钦羡的目光,连广场两侧与丹陛之上的百官都不禁投来目光。

这是一个读书人最光耀的时刻。

不管之前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在此时此刻,万众瞩目之下,皇权以礼相待,都该骄傲且自豪。

这就是科举的魅力,也是其能传承一千多年的意义,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不拘身份贵贱,一旦得中,便能至此扬眉。

尤其此时御道之上的这位新晋状元,身份还不一般。

谁能想象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从太子到废太子,再到金榜题名的状元郎。

听着似乎荒诞,但确实发生了。

谁能做得到?

你能做得到?

不能!

百官都在心中自问自答,同时一种压抑不住的钦佩油然而生。

难道他还真要入朝为官?

陛下,你到底在想什么?

御道之上,卫傅挺直脊梁缓缓往上走去,同时在心中默念:“母后,你可听见?看见?”

太和殿左翼门外,皇后凤辇停在此处。

辇中,皇后捂嘴无声痛哭。

她脑中浮现出一副画面——

“……母后,太傅夸我有状元之才。若我不是太子,定是六元及第、闻名天下的状元郎,是时金榜题名,金殿传胪,跨马游街……”

“你瞎胡说什么呢,你不是太子,谁是太子?”嘴上说着斥责的话,女人脸上却带着与有荣焉的笑。

“说不定有一日我不是太子了呢?那我就去考状元……”

“傻孩子,快别胡说了……”

……

母后,你可听见?看见?

母后听见了,也看见了。

.

每次放榜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不过这次可没人抱怨,都知道当日殿试时是什么状况。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外人只知晓中了进士,这是天大的好事,这些新晋进士当着别人还能做得一副高深莫测样,等碰到同科时,都是无比惭愧与汗颜。

等这一科程文出来后,都是竞相争看。

不过这一次就只有头名的程文放出来了,其他的人却无。

互相了解了一下,都知道彼此写得都意不达题,朝廷不放出来也是给他们留了颜面。

再看看状元郎的文章,写得确实好,有理有据,深入浅出,竟是如此偏门的策题都能写成这样,状元郎到底行过多少路,看了多少书?

这些根本是书上面没有的。

像这一科的榜眼,会试成绩不过挂尾,偏偏运气好,竟是建京下黑龙江出身,策题所说之地就在其祖籍附近,所以得了个榜眼,其他人的文章都是不堪入目。

他们也是看了状元郎的文章,才知道大燕竟还有那么极北的地方。

当地族群混杂,北临罗刹国,西临数个蒙古汗国,常年处于混乱之中。而且此地生态极其恶劣,不光地处严寒,且沼泽密布,朝廷建设驿站粮道不易,以至于消息迟延,经常会发生邻国跑来大燕境内劫掠人口之事,百姓苦不堪言。

知耻而后勇。

由于文章的欠缺,竟致使许多新科进士大量翻阅各种书籍资料,竞相探讨起此地情形来,这倒是让人始料未及之事。

金殿传胪、跨马游街、赴国子监谒先师孔庙都结束了,但对于这些新科进士,不过是刚开始。

按照规矩,头甲三名是直接入翰林的。

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他人则还要经过馆选,才能入翰林院,未能入翰林院的则直接入吏部铨选,或分派六部,或放到地方。

既然状元是板上钉钉要当修撰了,看来卫傅要当京官了。

“难道你真要在京城当官?”

福儿至今都不敢相信会是这个结果。

卫傅苦笑:“谁知道呢?看样子是了。”

朝廷甚至已经给他发下公服,告知他什么时日去翰林院,还说他若是想回家乡的话,可以跟翰林院告假。

一般体恤新科进士一入京就是数月,又远离家乡多时,是准许他们回家通个信的。

这小官大概不知卫傅身份,特意向新科状元示好,卫傅也是由此得出自己应该要留京的结论。

“既然要在京里常住,那咱们是不是该买个房,不然总赁房住也不划算。”

“要不,就买吧?”

买房的钱,小两口是有的。

且不提福儿赚的那一千多两银子,她自己的本钱便有一千多两。

还有之前皇后让迎春把大郎送回来时,福儿把大郎抱进去,才发现大郎除了换了一身崭新的绸衣绸裤外,娘娘还给包着大郎的披风里,塞了一袋珠子。

是上等南珠,龙眼大小,一颗不说卖千金,几百两是有的,而小袋子里塞了十几颗。

还有大郎脖子上戴的金项圈、金锁,里外戴了几层,那金子重的,还有金锁上嵌的宝石,反正现在大郎有钱得很,不算那袋珠子和之前皇后的给的箱子,比他娘还有钱。

福儿以奶娃子不能戴这么重的东西,全部给没收了。

并告诉大郎娘攒着给你以后娶媳妇用。

大郎不能说话,当爹的只能在一旁看着,于是这些就归福儿了。

所以说两人真有钱买房子,即使不动用这些,在京城买个不大的一进院二进院,也就几百两银子不等,还是能买起的。

既然说好了,接下来就是看房子了。

自己买房子和赁房子可不一样,得看仔细了。

福儿看了几天都没看到合适的,这期间卫傅也去翰林院报道了。

可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上面说卫傅殿试文章写得好,看得出对黑龙江一带十分了解,打算派他去爱珲当经略安抚使,经略爱珲西北一带军政要务。

爱珲在哪儿?

在墨尔根北面,也就是殿试策题里说的地方。

似乎也清楚‘非翰林不入内阁’的章程,对方特意与他说,翰林院修撰一位还给他保留着。

从表面上来看,翰林院修撰不过六品,经略安抚使在大燕虽不是常制,但能任一地经略,都是二品以上大员。

这都是资历啊!

而且由于经略不是常制官,说不定过几年就回来了,等回来后,拿着这种资历,朝廷不给个高官做,都不好意思。

和卫傅说这事的,是个老翰林,没给曾经的太子讲过经。

至今,卫傅的身份还不是广为人知,只限在高官勋贵之间流传,大家在没弄明白正武帝的意思之前,暂时还都讳莫如深,人前从不谈起。

所以相对官位较低,或者平时较为自塞的人,并不知卫傅身份,还以为他就是个新晋的状元郎。

恰恰这位老翰林两者皆占了,他也就不想想,这种活儿平时哪轮得到只顾闭门造车的他,还不是推来推去最后推了给他。

老翰林口中虽这么说着,但眼中满是对卫傅怜悯。

他就算平时再不善与人交际,也知道堂堂状元郎被派到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定是得罪人了。

虽然还不知这位状元郎得罪的谁,但肯定是个大人物,不然能动用这种手笔?

老翰林嘀咕的同时,殊不知知道这个消息的人都在嘀咕,他们嘀咕的却是陛下到底在想什么?

给了人家状元的身份,难道就为了将人派到那种地方去?

换念想想,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为了显示宽仁大度,所以秉持‘学而优则仕’的规矩,让你考科举。考完了,把你外派到地方去慢慢熬。

这种手段何其高超!

只有那些许明眼人,知道正武帝的目的绝不在此。至于到底如何,多数人都不敢往深处猜,只能且看下文才知。

至于卫傅,他只能接受。

因为自打他在殿试中看到那道题,就知道这场殿试、这道题是专门给他出的。

他可以选择不写,交空卷,结果就是落入同进士中,下放到某个地方当小官。他写了,写得似乎让对方很满意,所以结果就是这样。

那地方环境恶劣,局势复杂,但经略军政,便意味着可以拥兵,对他来说何尝不是机会?

真让他待在翰林院当修撰,对他而言才是难熬。

本来他以为自己要被派到地方,谁知他那皇叔给他点了个状元,让他入了翰林院,一度他以为自己料错了。

现在才发现自己没料错,只是他这皇叔……似乎有什么恶趣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