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东宫有福 > 第64章

东宫有福 第64章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1-19 00:49:02

64.第64章

64

卫傅想去接, 却又不知该如何接,老丈人快他一步,把孩子接了过来。

“老大, 你看长得像不像福儿小时候?”

王兴齐哪记得妹妹生下来时长什么样,不过肯定要说是。

卫琦在一旁嘴道:“我倒觉得像我哥小时候。”

这就更离谱了, 卫傅生下来时,他还没生出来啊, 王铁栓有些无奈地看着这小生瓜蛋子。

那边卫傅要进去, 被接生婆拦了下来。

“等会儿, 里面还没收拾干净。”

等里面收拾干净, 卫傅走进去, 隐隐还能闻到屋里飘散着淡淡的血腥味儿, 而炕上躺着个人。

他突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竟一时有些不敢上前。

福儿瞧他来了,白着脸,有些有气无力道:“你还没跟我说, 娘娘那次生小公主怎么回事呢。”

卫傅露出一个笑:“那个故事不吉利, 就不说了。”

孩子洗三的时候,王家很热闹, 王家所有亲戚都来了。甚至苟春花的娘家人,都提了几个鸡蛋,来了一趟。

这让王家人很是诧异,因为苟家人可是出了名的自己一毛不拔,别家的雁过拔毛。

给孩子取名的时候, 福儿和卫傅产生了分歧。

福儿想了好几个名儿, 都被卫傅拒了,最终孩子的乳名折中被定为大郎。

其实也不怪卫傅会拒, 因为福儿想的都是贱名,乡下的惯例是贱名好养活。开始她想的狗蛋狗栓什么的,实在太难听,她自己都觉得难听,又改为进财进宝,被赵秀芬说她想银子想疯了,拍板定成了大郎。

以后再生一个就叫二郎,如此类推,又好序齿,又好记。

大郎洗三过后,孩子的爹就要走了,要去赴考。

其实再过几日才是正日子,但王多寿说了,提前进城,找个客栈住下来,可以结交不少赶考的考生。

因为今年跟往年不一样,今年是科试年,也就会岁科并考。

提起这个岁科并考,就要说说岁试和科试的区别的,童生考中秀才后,并不代表就高枕无忧,每三年中了秀才的生员需要再考核一次,这叫岁考。

岁优者为廪生,次一些为增生,再次一些为附生,再次些则割除秀才功名,此为六等黜陟法。

当然若考得好,例如廪生,朝廷每月会发放廪米、廪银。

而科试也是三年一次,除了经过岁考的生员可以考外,往年未考过生员的童生都可以考,成绩优异则准许参加乡试,也就是所谓的录科。

用白话点讲,科试就相当于选拔可以参与八月乡试的生员。

这也是为何王多寿说可以结交不少前来赴考的考生。

因为建京这地方跟其他处不一样,它既是副都,地位显然超出其他地方,而再往北的黑龙江和吉林虽另设有镇守将军,但名义上低了建京一等,所以这个两个地方的生员若要参加八月乡试,是要来建京考的。

等于说从六月开始,建京城会聚集多地前来赴考士子,正是如王多寿这种农家子见世面最好的时机。

说完这些,王多寿挠了挠脑袋,道:“哎呀姐夫,我倒忘了你不用去见这个世面,你本来就见过很多世面。”

经过私底下询问姐姐,王多寿得知卫傅本是官宦人家子弟,由于家中有个做官的亲戚犯了事,以至于连累了他和卫琦。

至于王多寿提出疑问,犯官家眷为何能参与科举?福儿直接糊弄成因为这个亲戚不是本家亲戚,卫傅家只是被连累,又因京城有仇家势大,才会来建京避一避之类的云云。

谁知卫傅目光一闪,道:“还是去看看,入境随俗。”

这边王多寿去收拾行囊了,那边刚能扔掉拐杖的卫琦把卫傅拉到一旁说话。

“你不会还打算去参加乡试吧?”

卫傅挑了挑眉:“为何不?”

卫琦宛如吃什么东西被噎住了。

“你是生怕不扎眼,生怕不被人知道?”

“我要的就是够扎眼,被人知道。”

说完卫傅就转身进屋了,卫琦则愣在当场。

.

福儿道:“你走了也好,免得成天跟我挤,半夜也睡不好。”

福儿还在坐月子,平时白日里哄孩子洗尿布,她娘她嫂子都能帮把手,可晚上就不行了,人家也要休息。

于是晚上就成了卫傅起来给大郎换尿布。

幸好月子里的孩子好哄,大郎也极少哭,就是饿了会哼唧两声,一晚上也就换两次尿布就行。

但卫傅现在跟福儿和大郎睡在一个炕上,正是六月暑天,虽然黑山村不会太热,可福儿自打生了大郎后,就没擦洗过,她觉得自己都是臭的,也不知卫傅怎能忍受,自然想他赶紧走。

“我走了后,你把娘叫来陪你睡几天,晚上让她给你帮把手。”

福儿嗔他一眼:“这还用你说?”

“等我考完了,我就回来了。”

福儿点点头。

见他还不想走,福儿似乎明白了什么,忙道:“银子在你知道的地方,你去城里要花钱……”

“我不是因为银子,那三十两还剩二十两,够用了。”

“那……”

福儿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说了,眼神也有点羞羞的。

难道他是舍不得自己?

见她羞红了脸,卫傅也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她的脸,又摸了摸襁褓里大郎的小脸蛋。

“等我回来。”

.

建京城里果然热闹。

一路可见背着书箱的考生,或三五一群,或单独一人,但身边跟着书童。

幸亏卫傅二人来的早,找到个离贡院近的客栈,再来晚点恐怕两人就找不到地方住了,只能回去。

城里多了许多穿着生员服的人,散布在各处客栈、酒楼、茶肆里,把酒言欢的同时,不忘谈论一二时事,卫傅特意出来逛了两日,只可惜听来的消息一无用处。

到了开考当日,寅时卫傅和王多寿就起了。

两人洗漱吃过早饭,各自检查要带去的考篮以及必备之物,王兴齐和王兴学兄弟二人都来了。他们开始没来,是为了省房钱,昨晚过来的,就是为了给二人送考。

起初卫傅不觉,直到一行人走到街上,才明白送考的意义。

入目之间尚在黑暗中的大街上,全是星星点点的火把光亮,看不见头也看不见尾。没人坐车,黑暗中,许多人都默默走着。

不多时,卫傅就知道为何没人坐车了,因为越靠近贡院,人群越是拥挤,车早就过不去了,只能下来徒步走。

时不时就能听见人群中,有人说被人踩掉了鞋,有人在喊我的帽子,若有人护着些也就罢,若没人在两边护着的,大概就是这种下场。

王家的男人都高大魁梧,一左一右把卫傅和王多寿护在中间,四人一路疾行,不多时就穿过重重人群,到了地方。

贡院前的大街,早已被衙役们用木栅栏隔成了几片地方。

几十个衙役高举着燃烧着的火把,另有数名穿着官袍的大人们以及穿着生员服的人立在一旁。

考生们一个个从栅栏经过,先验明身份,再有作保的廪生领着入内。

卫傅没有作保的廪生。

但没关系,辽阳县的县令正等在这,早早就跟衙役们说了,那个就是他们辽阳县的案首,自是省却了廪生作保这一过程。

之前卫傅就听说了,院试比府试县试要更为严格,除了五生结保,还需要一名本县的廪生作保。

王多寿找的就是当初他在学馆读书时的先生作保,本来王多寿也想让姐夫找那位老先生作保的,却被卫傅给拒了。

王多寿见姐夫似自有主张,以为他找了保人,殊不知卫傅至今还不肯定自己有没有应试资格,便不想连累他人。

正好当初他去县衙领那几十两银子,这位辽阳县陈县令为了向他示好,主动说为他作保。

其实陈县令是清楚有些廪生为了赚取银子,帮人作保都要收取数量不等的银子,又见卫傅出身农家,便以此来示好,殊不知正合卫傅的意。

此时见果然可以,卫傅也松了口气,对陈县令不卑不亢地拱了拱手,便往里面去了。

而那里正等着十几个虎视眈眈充作搜子的衙役,诸如卫傅这种考生,还要经过一场极为严苛的搜身,才能入贡院。

.

院试又考两场,分别为正试和复试。

两场考完,三日后放榜。

放榜又分团案和长案,团案是一张圆形红纸,其上以考生座位号排列,分内外两圈,内圈是二十人,外圈是三十人,这五十人都为合格者,超出五十名外又叫落圈。

长案则是由上到下,以考生的名字作为发案。

由此,县、府、院三试的头名才叫案首。

而连中三个头名者,又俗称为小三元。

这一次发案后,大家发现这次院试的案首竟然是之前辽阳县县试案首,又是奉天府府试案首,也就是说此人是小三元?

许多考生想要结交这个叫‘卫傅’的考生,可竟无人识得。

而人群中,等着看放榜的王多寿和王兴齐兄弟二人,也不做声,出了人群,就急急忙忙打算回黑山村报喜。

此时位于建京城东南角,一处庄严肃穆的府邸中,有两人正在说话。

一人身穿官袍恭敬地站着,一人却是家常衣裳,正在廊下逗着鸟笼中的画眉鸟。

“真不管管吗?”

那正在逗鸟的人,是个五十多岁面相威严的老者。

闻言,他头都没回,用银杆拨了拨画眉的鸟喙。

“管什么?你会百密一疏,那位也不会,把自己管好了就行。”

“可皇……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老者放下银杆,长叹一口气:“谁又知道,所以我才说让你把自己管好就行,你又不是提学道①。”

“那如若他再赴今年乡试,如若还真过了,这一次何有道不是惨了?”

老者意味不明地呵呵了两声,没有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