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东宫有福 > 第185章

东宫有福 第185章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1-19 00:49:02

185.第185章

185

将军?

谁将谁的军?

那个他指的是皇后娘娘, 还是卫大人?

曹仁不想去多想,他现在只担心一件事,陛下该怎么下台?

难道自己宣布自己病愈了?

有时, 总管太监也不能真什么都不管,真像磨盘那样, 拉一下动一下,离死也不远了。

“陛下, 如今蒋太医和李院正那的压力也很大, 几位老大人每日来询问, 只怕是……”

曹仁这是在提醒正武帝, 这种局面不易拖延, 因为明显卫傅没有上套。

不管正武帝是什么算盘, 正主没有上套,这种戏码都现在不适合再演下去了。

正武帝也分外不是滋味。

他费尽心机,这一局得到了什么?

本以为会如愿以偿,谁知半路被人将军。

若说唯一的收获, 就是她……

“行了, 朕知道了。”

.

正武帝醒了。

十多个在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在第一时间来到了紫宸殿。

见陛下安然无恙, 所有人的心终于松了下来。

随着时间过去,陛下一直不见好转,朝中虽是如常,但暗地里已经有不少人在做‘如若陛下殡天’的打算,因此人心难免浮动。

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

天子换了, 必然带来的朝堂震动和重新洗牌。

处于上位的不愿下去,在下面的心心念念想爬上来。

辛亏陛下醒了。

次日, 正武帝宣见了卫傅。

“那日你说你就算要赢朕,也要堂堂正正的赢,让朕亲口承认输给了你,你打算怎么赢朕?”

正武帝一身淡黄色丝绸中衣,光着脚,盘腿坐在榻上。

面前放着一个棋盘。

明明是两鬓霜白,明明大病初愈,面色不太好,但顾盼之间,睥睨万物,帝王气势油然而生。

而他也丝毫不顾忌被卫傅知晓,那日他偷听到卫傅和皇后的对话。

要知道这件事可不仅仅是偷听这么简单,也说明了发生的一切正武帝尽皆知晓,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也等于间接承认了卫傅的猜测,正武帝确实在背后推波助澜。

甚至可能没安好心。

卫傅只是眉心拧了一下,很快就舒展开来。

“臣既然这么说,自然是有把握的。”

正武帝也没说话,指了指面前的棋盘。

棋盘上,黑白二子早已成型,摆出了棋局之势。

黑子一片大好河山,相反白子却偏居一隅,苟且偷生。

卫傅上前两步,立于正武帝面前。

一个坐着,一副气吞山河的帝王之态。

一个站着,看似年轻,却从容不迫、气定神闲,虽目前来看似乎不如年纪长的,但谁又知未来怎样?

毕竟年轻,就是优势。

卫傅执白子先行。

“我联合漠西,分两面进行夹击……”

“我大燕西北有驻军十万,中部和北部有阴山燕山两道天险,几十个关口,北下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

“您也说了几十个关口,西面和北面同时燃起战火,恐怕朝廷左支右绌,大燕多年不打仗,没几个能真正独当一面的大将,几十个关口总有兵力薄弱之地,只要攻下一处,便可长驱直入。”

“攻下不难,只要拿人命填。可即使入了关,敌众我寡,后续补给又该如何?”

其实正武帝这句话,有些强词夺理了。

历史上无数次证明,游牧民族南下打进来其实不难,难得是后续补给。但不顾忌人命,以战养战完全可行,当然结果就是生灵涂炭。

而不管是哪个朝代,都经不起西和北两个方向同时燃起战火,这也是为何细数历史,中原王朝也不是一直和西面北面的敌人,永远是敌对关系,都是时而是敌时而是友,合连纵横,驱狼逐虎。

当年燕人是怎么打进来的,还历历在目。

不光从东北发起进攻,同时还联合了蒙古人,找蒙古借了道。

如今东北辽边有一大半在卫傅手中,而蒙古更是占据了整个漠北。同时他手里还有条最重要的草原走廊,从这条路可直接经由呼伦贝尔从漠北一直深入燕山脚下,一国之近在迟尺。

正武帝会这么说,不过是看中了卫傅心慈,不愿生灵涂炭罢了。

实际上若是真打起来,卫傅不会赢,他即使赢了,也损失惨重。

毕竟建立一个王朝困难,但毁坏起来却很容易,说不定两人打到最后,会便宜漠西的卫拉特。

不过现在是在棋盘上,没有人命的损耗,只是棋子互逐,倒也不讲究这么多。

之后二人你进我退,我退你进。

以棋盘为战场,战得是如火如荼。

可由于黑子根基庞大,根深蒂固,无论白子怎么突围,终究还是棋差一招,眼见白子即将溃败。

突然,卫傅手势一转,重新拿了一颗白子,放于棋局外围之上。

“你这是何意?”

卫傅徐徐道:“臣曾想过,臣能想到的办法,陛下必然能想到。”

毕竟当年大燕是怎么入关的,正武帝是如何夺位的,没人比正武帝更清楚。

“既然如此,不如另辟蹊径,陆地不易,不如试试海路,再给臣五年时间,臣从海路直取江苏浙江,或是借道朝国,从登州登陆,未尝不能拿下大燕。”

和汤史佳交谈,以及那座地球仪,给卫傅带来的感悟可不是一星半点。

他初识出海口,便从罗刹人的迫不及待上意识到出海口的重要性。

出海口为何重要?

自然是因为海上航线。

海上航线为何重要?

除了贸易以外,也打破了大燕人一直以来都在这片陆地上打转的想法,将思维和目光拉到了包括海洋的范畴上。

陆地有山脉地形关卡阻碍,还要考虑后续补给能不能跟上的问题,那不如试试海路,海路只需要船。

而当时他又面临被召回京的困局。

当时前途未卜,卫傅需要给自己准备的后路,哪怕是不为自己,为了妻儿家人。

他给自己准备的后路,可不光是正武帝与他翻脸之后,他能借由后手迅速逃回漠北,还有一座位于黑江入海口外,一座叫做黑龙屿的岛。

当初和罗刹人谈判中,罗刹人除了想要乌地河,还想要这座岛,卫傅鉴于这座岛名,理所应该觉得它就该属于大燕,属于黑龙江,并未松口。

所以在布置后手时,他把这座岛也算了上。

卫傅所说的五年,其实是带了水分的。

给他三年足以,五年不过是为了隐藏当初黑城建立水师时,他从中隐藏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水师力量。

这股水师力量完全可以转移到黑龙屿,并借此发展,三年足够了。

……

正武帝没想到,卫傅还能如此另辟蹊径。

中原大地上的人一直面临着辽阔海域,却从没想过去征服它,不是做不到,而是这一片土地实在太大了。

疆域辽阔,物产丰饶,足够自产自足。

中原大地的敌人一直来自于北方,光陆地上的纷争便穷极几代几十代的人都无法彻底解决,自然顾不上海洋。

就好像大燕,他们解决了前朝面临的北方游牧强敌的问题,却依旧有西部和北面的敌人,如何能想到海上?

海上给他们最多的印象,便是一些西洋人总想来大燕通商,但这些人长得奇形怪状,总是暗中滋事,所以大燕朝廷和官员并不喜欢他们的。

更不用说是通商,这次和罗刹国通商,还是出自于卫傅的主意。

通商为次,安抚罗刹国,同时拿回大片疆域为主。

也是后来,朝廷尝到商税的甜头,也意识到和西洋人通商的好处,于是朝廷最近也打算在临近广东福建的几个地方开通通商口岸。

作为帝王的正武帝,自然意识到若是开放通商口岸,必然要有相应水师力量,却万万没想到卫傅比他想得更远,已经想到如何通过海上之路来打他了。

青出于蓝胜于蓝!

如今的卫傅,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尚且稚嫩单纯的年轻太子。

只从他识破自己这一次布局,以及他给自己安排的后手,便知他胸有丘壑何止千丈万丈。

“你赢了。”

正武帝将棋盘一推,看着卫傅的眼神颇有深意。

卫傅心里一突。

突然意识到正武帝此言有一语双关之意。

“臣怎么可能赢,臣的一切动作都在陛下掌握之中,这最后一步棋,不过打个出其不意罢了,若真想赢了陛下,臣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

不同于方才和正武帝下棋时的锋芒毕现,此时的卫傅十分谦虚。

简直太谦虚了!

正武帝居高临下地瞪着卫傅头上的官帽,这个小狐狸想干什么?

难道他的意思他听不明白?

他都亲口认输了,还让他堂堂正正赢了,难道还真要他直接挑明了说不成?

可直接挑明说,正武帝怎么下来台。

他今日见了卫傅便说了那么一段话,又和卫傅下了一盘棋,已经把自己的意思很明显地都表现了出来。

难道他,真不懂?

“你很聪明,明白明知不可为就不为的道理,定力极佳,能抵抗那么大的诱惑,你猜你若是听从了皇后的安排,现在会是什么情形?”

堂堂的帝王,即使挑明说,又怎可能示人以弱。

卫傅态度恭敬,不卑不亢地半垂着眼站在下面。

“朕给你设了很多考验,你都一一通过了,这算是最后一关。”见卫傅没有出声,正武帝又道。

可卫傅依旧没有出声。

令人尴尬的安静,持续了好一会儿,正武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卫傅突然道:“既然陛下龙体安泰,臣便放心了,也时候该回漠北了。若陛下无其他事,臣这便告退。”

说着,他微微躬了躬身,退下了。

留下正武帝,一个人瞪着眼睛坐在榻上。

过了好一会儿,他掀了棋盘。

棋盘和棋子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曹仁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匍匐在地。

“陛下,息怒。”

“息怒?朕的江山,这是送都送不出去了?”

.

紫宸殿很热闹。

连着数日,每天都有无数大臣求见,但也有有心人发现陛下苏醒后,皇后一直没露面。

皇后没露面是由于身子不济,还是其他缘故?

一时间,外朝众说纷纭,可这一切并未影响到宫里,甚至也没影响到坤元宫。

正武帝修养了几日,身体快速见好,已经能简单地处理一些朝政了。

这天,他又问起皇后。

曹仁一副欲言又止,瑟瑟缩缩的模样。

“皇后娘娘可能在看戏吧?”支吾了半天,这话才出口。

“看戏?”

曹仁哭丧着脸,一边抹着汗道:“娘娘前几日突然嫌闷,便命人找了个戏班子,还有说书的,这几日轮着番给娘娘说书唱戏呢。”

这事曹仁其实早就知道了,只是正武帝没问,他就没敢说。

不光不敢说,还给下了死命令,不准让宫外人知道。

这边陛下刚醒过来,那边娘娘非但不关心,反而日日看戏取乐,这若是让那些大臣们知道了,定然要弹劾娘娘不贤。

娘娘被弹劾,别人高不高兴,曹仁不知道,反正陛下肯定不会高兴。陛下不高兴,他们这些近前服侍的人就要遭殃。

既然如此,不如开头就把宫里的消息封死,外面人不知道,宫里人知道也不算什么。

至于陛下知道后,是跟娘娘吵一架,还是又大怒好些日子不去找娘娘,那都由得他们,反正与他们这些奴才无关。

别的不敢说,对于正武帝和皇后的事上,曹仁把脉还是把得很准的。

“她都看上戏了?”

正武帝的表情一时喜怒难辨。

曹仁也不敢说话,见陛下要出去,便忙服侍他更衣,之后跟在后面一同出了紫宸殿。

.

位于御花园东侧,有一座听戏楼。

往年宫里人多的时候,这地方可是热闹,可惜如今宫里满打满算就两位主子,两个人都不爱听戏,久而久之,这地方也就平时宫里摆宴时,会用上一会儿。

皇后听了两回戏,觉得实在吵,她反而更喜欢听说书,就让人专门在御花园里择了处地方,用来听说书。

关键是福儿也喜欢听说书。

她以前就干过看话本,自己懒得看,让念夏念给自己听的事,还被卫傅训斥过不学无术。

如今算是找到同好了。

于是在她的建议下,说书人从声音洪亮的男人被换成了声音柔和的妇人,把说书班子平时讲究热闹的锣鼓,换成了曲调柔美的琴筝。

这一番布置,再配合市面上各种让人离奇曲折的话本子,奇异古怪的志异故事,反正婆媳俩是听上瘾了。

上午听,下午听,没事就来听,反正宫里的日子本就无聊。

而说书班子,更是直接让留在宫里不走了。

听了说书还不算,还让人准备许多点心果子,和各种各地进贡来的瓜果,听一会儿,吃点零嘴,两人间或还要聊一聊剧情。

几个孩子也有玩的,皇宫可比燈草胡同的宅子大多了。

想读书,自有人安排饱读大儒来教你,想爬高上低四处捣蛋,一群小太监围着给你垫底,圆圆到了学走路的时节?没关系,十个宫女换着来扶你走,十个不够,就二十个。

这日子过的,福儿都不想出宫了。

“行了,你也别说我撵你,你也在宫里住了快半个月了,傅儿一个人在外面哪能成?收拾收拾回去吧。”

福儿尴尬道:“娘娘这明明就是撵我。”

说完了,她还装委屈,拿着帕子掩着面。

皇后被她逗笑了,没好气道:“我是撵你?谁当着我面说了好几次都不想出宫了?你这是不想出宫?分明就是想出宫。行了快走快走,没得惹我烦。”

福儿也就大大方方站起来道:“那我就走啦?我把几个小的带回去见见他们爹去,也好些日子没见着了。”

听闻要把孙儿带走,皇后有些欲言又止。

想了想,终究没开口留。

“回去了,你要是嫌小三烦,就把他还给我送来,我这边人多,能照顾他。”

明明是四个孙孙都舍不得,偏偏只说三郎,还说她这个当娘的嫌儿子烦,她那是嫌烦?是三郎太皮了要挨揍。

真是别扭的娘娘啊。

不过娘娘这样,倒让福儿恍似回到了很多年前,在承德那会儿,娘娘也是这般别扭又可爱。

“要是不急着回去,我就把几个都给娘娘送来,正好我跟卫傅也清闲清闲,免得被几个孩子打扰。”

皇后脸一红,这话也就只有成过亲的妇人才懂意思。

她这儿媳真敢说,不过她素来就这样,皇后也习惯了。

“你要嫌烦,都送来都行。”

“那我走啦?”

“你还想本宫留你不成?”

福儿倒没想让皇后娘娘,只是有件事——

“那陛下那,娘娘……”

福儿的意思皇后懂,之前有人来说陛下醒了,福儿当时没说什么,事后见皇后一直没有去紫宸殿的意思,也隐晦地提醒过皇后,要不要去看一看正武帝。

不过这话皇后一直没理会就是。

“不理他!”

皇后以一句话作为终结,福儿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

福儿走出这间轩榭,谁知在门外竟然撞见了正武帝。

见对方穿了身明黄色衣裳,她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反应过来后正想行礼,边上的曹仁对她赶紧挥了挥手。

福儿想想里面的皇后,又想到方才皇后说的那句别理他,也不知道正武帝有没有听见。

不过人家夫妻二人的事,她不能也是不敢插嘴,忙屈了屈膝离开了。

正武帝到时,正好听见皇后精神抖擞的斥儿媳妇‘你还想本宫留你不成?’,皇后极少用这种腔调说话,他甚至都没听过。

很快又听见卫傅妻子说陛下什么,然后皇后回了一句‘不理他’。

合则他就是不理他的范畴?

正武帝满腔怒火,走进去看见歪在软榻上听说书的皇后,怒气却莫名其妙不翼而飞。

嗯,她气色好多了,人也有精神多了,似乎好像比前几天吃胖了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