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杀破狼 > 第020章 总督江南(五)

大明杀破狼 第020章 总督江南(五)

作者:张涛1985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42:29

第020章 总督江南(五)

第020章 总督江南(五)

严格来说,拙政园并不是特别适合居住,但是胜在环境优美。所以张振岳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总督府放在这里。至于南京兵部的事情由侍郎主持,自己不过是借助尚书的权威来进行整军而已。

抵达苏州已经是7月23日了,张振岳只是很有威仪的和包括时任浙江巡抚潘汝祯(就是第一个哭着喊着给魏忠贤修生祠的那位)在内的南直隶十四府,浙江和江西三地的官员草草建了个面。整个见面过程很短,只是由南京吏部的一个侍郎做介绍,和这些官员互相认识一下,然后张振岳再很有威仪的劝勉诸官好生为朝廷当差罢了,并无其他!

这个拙政园分为中、东、西三个园子,如果要入住还需要大修一下。这起码得有个多月,不过张振岳却表示自己就住东园的兰雪堂,之前徐家人就住在这里,虽然破旧些,却也能住人。至于总督府直属的五百禁军则在不远处一个废弃的卫所军营住下了。张振岳对手下官兵的待遇从来都不含糊,这里的大修被命令尽快进行,张振岳希望自己的部下住得条件好一点。

江南官场堪称明代官场的龙潭虎穴,现在张振岳已经闯进来了,方方面面的所有人都在盯着他,就看他会怎么动作?尤其是复社这边,张溥、张采都在等着这位“三合一”总督出问题。

这一盯就是大半个月,这段时间,张振岳基本不见客,只是在书房和幕僚们讨论锦衣卫、浙东水师等衙门不断送来的各种材料。在这种分析和讨论中,张振岳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

暴风雨之前总是一片宁静,复社这边通过这一段日子的观察发现,对于名下各府送来的请示公文,张振岳从不批示,凡是南直隶的公文一律按照前例转南京六部,浙江各府公文继续由浙江巡抚处理,江西亦是照此办理。

不单单是不插手地方政务,大明天启六年八月十一日,张振岳在报请朝廷之后,将原有江南各地设置的矿监、税监一并撤除。结果引得江南士绅一片欢呼,搞得大家在复社交会费都没那么积极了。更绝地是,这样一个举动使得复社成立以来,筹划的第一次抗税抗捐行动直接流产。张溥等人立刻感觉到棘手了,还从来没遇到这么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这是朝廷派下来捞银子的吗?

其实张振岳并没有闲着,他学着康熙皇帝在自己的书房的立柱上写了六个别人不太明白的大字:“整军、税法、海关”。

这要和江南士林斗,第一点自己要眼明耳明,不能当瞎子当聋子。张振岳吸取了历史上著名的苏州织布工人罢工事件(其实已经是暴乱了)的教训,责令锦衣卫在其间安插人手,这样有什么风吹草动自己都能知道。其次张振岳算了个账,自己承诺天启帝是到任满一年之际最少交三百万两银子入内帑。可张振岳草草算了个账,现在设的矿监、税监,臭名昭著不说,能收得的钱一年能到一百万两都是不容易的。并且其中人员成分复杂,胡作非为者有之,无所作为者亦是有之。所以张振岳思来想去,与其留下这么一个效率不高且很得罪人的机构,还不如解散了,起码缓和一下眼下紧张的江南局势。他的密折六百里加急一上去就立刻被天启帝恩准了,所以手握军权的张振岳毫不客气的就把分布在江南各地的五十多处矿监、税监衙门给撤销了。在这些衙门任事的太监全部被召回北京,而差役之类共五千人,则每人发了二个月的饷银就遣散了。当然敢来总督府门前闹事也没问题,这遣散银子就免了,还有大兵一顿水火棍伺候,保证你没有半分脾气。

不过张振岳只是把这些收税的衙门给撤销了,在任何一份公文上他都没说过类似于“免征”这样的话。

张振岳的意图很明显,他把整军放在了整个江南行动的第一位,在开始这个动作之前,他不希望和江南士林进入战争状态,现在他比任何人都需要和平。

而整军的重头戏就是整军方案,八月十三日,在兰雪堂的书房里,张振岳和孙传庭、卢象升的讨论已经进入第三天了。

虽然不知道张振岳为什么会想到让自己这两个文官参加整军事务,但是既然如此信任,卢象升和孙传庭自然是绞尽脑汁出主意拿方案了。

可是接连三天,一共三个方案,都在分析之后被无情的否决掉了。在讨论的过程中,三人总算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南直隶下属的49个卫所已经是彻底糜烂、不堪使用了。

以南直隶四十九卫中最精锐的孝陵卫为例,为保卫孝陵,在朱元璋安葬之后的一个月内,即设孝陵卫和神宫监驻守。

孝陵卫内并设“经历司”,这就是当时的军事警卫机构,是作为专业性保护“孝陵”的部队。其中,有5600名官兵一卫,一卫中有5个所,每一个所中有1120人。这些官兵都是经过长期训练而挑选出来的。其中又挑选了500名精兵。精兵的选择标准:能骑马扬鞭,飞速奔驰,还要骑马跨过一道壕,越过一堵墙,并在马上开弓射箭,三箭中两箭者才为合格。

这些精兵每五年进行调整考核一次,据史书记载,“不能胜任者,可令其男儿承替,无男儿承替者,应侍禄回乡养老。”和末位淘汰制一样,不能胜任的人,就可以令他们的儿子来继续帮着守陵。如果没儿子顶职的士兵,就可以领着俸禄回乡养老去了。这像领退休工资一样。据了解,当时其他一些兵种好像没有这样的福利。

照理说这样的制度如果得到严格执行,那么卫所的战斗力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惜的是世上没有如果。随着明代卫所军官不断侵吞士兵的土地,以及长期没有战事和骄奢淫逸引起的懈怠,卫所军队的战斗力早就达不到精兵的要求了。至于选拔标准更是形同虚设,兵部无论南北,点校的时候都是数人头,至于战力,对不起,文官们也不懂。

孙传庭摇摇头道:“卫所之兵不堪一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