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伐谋三国 > 第三百一十章 意图

伐谋三国 第三百一十章 意图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4:29

第三百一十章 意图

贾诩微笑着道:“少主想一举覆灭世家、使天下都实行均田制,百姓免于被世家所剥削。属下说得没错吧?”

马超笑道:“有时候,吾真想将你杀了。因为你太懂吾,让吾感到害怕。”

贾诩微笑着道:“少主的心思实在太容易猜测,不能怪属下。”

“说说为何?”

贾诩道:“从一开始,少主征战的目的,就与他人不同。他人征战,只不过是想在乱世之中,博取利益,掌握大权。而少主不一样,少主不仅想掌握大权,更深层的目的是出于仁爱之心。少主不忍百姓困苦,故而才千方百计平定凉州,并在凉州平定之后采取诸多改革措施。拉拢世家之中的杨阜,打击其余不识时务的世家,实行均田制,使百姓耕者有其田,人尽其力。

为民伸张,使民休息,这才是驱使着少主不断破除万难,奋战血战的动力所在。当然,这也是属下最为欣赏少主之处、之所以忠于少主的缘故。”

马超点点头,说:“继续说。”

“属下继而想到,若少主不奉诏入京,留在凉州,也只不过能维持凉州百姓耕者有其田的现状。且触怒陛下,引来朝廷征伐,凉州的大好局面也会付之东流。

而只有少主奉诏入京,不仅能让凉州维持住现状,推动均田制继续深入,成为定制,还能让三辅的百姓也得以喘息。因为三辅世家都被我军一扫而空,百姓正逞其便。

而且少主率军进京,凭借手中两万西凉铁骑,以及陛下的鼎力支持,自然就能成为不亚于十常侍、大将军何进、太傅袁隗等人的一股政治势力,在雒阳城中、在朝廷里占据一席之地。

以少主的才智,少主只需要多番运作,还是有很大的机会,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即压制世家,消除土地兼并,推行均田制,使天下人耕者有其田。”

马超点点头,说:“知我者,文和也。”

贾诩道:“要想完成此事,必然困难重重。因为世家大族遍布州郡,基本每个郡都有十几个大世家。他们拥有众多土地和人口,甚至还有众多宗兵。他们在地方上,把持着举孝廉;在朝廷上,又有为数众多的高官显贵。少主要想战而胜之,困难重重,但也并非不能完成,一切就看少主的手段,是否得当。”

马超的目光投向远方,他既然早就下定决心,心里当然早就有了主意。

马超微笑道:“放心吧,文和。吾早有定策。即使不能使覆灭世家,也能使之遭受重创。”

贾诩悠悠地道:“要覆灭世家,就要调动起所有一切能用的力量,以及将不能用的力量转化成能用的力量,为我所用。”

马超看向贾诩,说:“你是说,让吾拉拢杨彪,以为己用?”

贾诩道:“弘农杨氏,乃不亚于汝南袁氏的大世家。若能化杨彪为用,对付起天下所有世家,自然多了不少胜算。”

马超道:“好,你先退下吧。”

贾诩走后,马超命令亲卫去请杨彪前来。

不一会儿,杨彪骑着马,靠近马超身边。

许久不见杨彪,马超多看了几眼,只见杨彪仍旧是老样子,精神奕奕,一脸毅然。

杨彪见到马超,便道:“将军找老夫何事?”

马超笑着看了一眼杨彪,说:“杨公,吾已经不再是神威将军了,吾已经被陛下任命为光禄勋。”

杨彪听到后,想了片刻,便想通了其中关节,说:“没想到足下居然摇身一变,变成陛下的忠臣了。”

马超道:“杨公可知,吾进京何为?”

杨彪道:“宿卫禁省。”

马超摇摇头,说:“不止这一目的。”

“那足下还有何求?”

马超看了看杨彪,说:“杨公出身大世家弘农杨氏,能否为吾介绍一番弘农杨氏的家业,有多庞大?”

杨彪疑惑地问道:“足下问这个作甚?难道是三辅世家抄掠得不够,还想抄掠弘农郡的世家?”

马超笑道:“若杨公不说,待吾率军经过弘农郡,吾会自己去寻找吾要的答案。”

杨彪想了会,说:“我弘农杨氏,占田数千顷,池沼二十三顷,山林五十四顷;僮仆数千,门客一千,宗兵上万,佃户数万,牛马数十万;坞堡数十,内中高阙如林,屋宇如山;庄园数十,内中风车、石磨、沤池、晒谷场、仓储、圈舍、铁匠铺、盐井、油坊,一应俱全,闭门为城,开门为市。”

马超道:“也就是说,一个弘农杨氏,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诸侯国了?”

杨彪道:“可以这么说。”

马超又道:“那如同弘农杨氏这般的世家大族,在天下范围内有多少家?”

杨彪沉吟片刻,道:“不可估量,也当有数十家。如汝南袁氏也占田数千顷。”

马超道:“那其他的世家,又当如何?”

杨彪道:“次一些的世家,占田千顷、拥众万者;再次一等的世家,占田数百顷、拥众万至数千者;再再次一等的世家,占田百顷;大族,占田数十顷。世家大族及大宗族之数,不可胜数,难以估量。几乎每个县都有数家,每个郡都有百余家。”

马超点点头,说:“我朝田亩,在册交税者,也才不过六七百万顷。经过黄巾之乱,百姓流离,田园荒芜,耕地面积大大锐减。在册田亩,至多不过五百万顷。

世家大族之田地,当然都不在册;又在黄巾之乱中兼并土地,大致当有两三百万顷。

我朝户口,在桓帝永寿三年时,有户1067万,口5648万,可谓极盛。但经过黄巾之乱,户口大大锐减,当有户800万,有口4000万。

而世家大族的户口,自然不在册,在黄巾之乱前,当有户100万,口500万。经过黄巾之乱,世家大族又趁机收敛流民为僮仆佃户。故而世家大族的户口,当有户200万,有口1000万,甚至更多。”

如此庞大的数据,杨彪听了,虽想反驳,却说不出反驳的话。因为他知道,反驳就是在说谎。

杨彪只能硬着头皮,说:“大致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