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伐谋三国 > 第三百零五章 离去

伐谋三国 第三百零五章 离去

作者:不爱太阳的向日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4:29

第三百零五章 离去

马岱默然低下头,又抬起头,双目泛着泪光,用乞求的口吻说:“难道兄长就不能不去京城吗?留在凉州有何不好,何必自入险境?”

马超摇摇头,说:“吾有吾想要做成的事,只有在京城才能做成。”

马岱无力地低下头。

马超拍拍马岱的肩膀,说:“吾将你留在凉州,没带去京城,想必以父亲之英明,早已知晓吾之意图。若吾不测,即以你承继基业。”

马岱半跪下来,不语。

马超知道马岱的心思,点点头,又对杨阜道:“想必你也知道了,吾为何选了贾诩随我入京,而不是你。”

杨阜道:“因为属下最熟悉凉州,是辅佐主公治理凉州、推进改革,最佳人选。”

马超点点头,道:“你很聪明,绝顶聪明,不要辜负吾之期许。”

杨阜也默然半跪在地。

马超看着其他没被挑选的将领,阎行、张济、段煨、彻里吉,这些人纷纷默然伫立着,注视着马超。

马超道:“吾不在军中,你等定要辅佐父亲,管理好西凉军,保护凉州,远离战乱。”

这些人也纷纷半跪在地。

马超便带着贾诩、庞德、张绣、麹义四人,亲自去大营之中挑选了两万西凉铁骑,点了先登营,带齐了换骑和驮运的每人四匹战马,行李、兵刃、箭矢、粮秣,马超又带上了足足十亿钱,便在暮色中出了大营。

没被挑选的西凉铁骑,也得了消息,纷纷出营相送,羌笛胡笳,奏响送别马超离去的军乐。

在悠悠羌笛声中,两万多骑缓缓步出大营。

马超率军经过长安城下时,皇甫嵩已经率一部官军,在城下列阵,等着马超。

马超骑着小白,慢慢走近,皇甫嵩也骑着马过来。

对于马超这么快就下定决心,皇甫嵩十分满意,微笑道:“麾下还是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马超微笑道:“麾下也一样。”

皇甫嵩闻言大笑。

笑罢,皇甫嵩收敛笑容,怅然若失地说:“若是知晓麾下如此勇猛善战,足智多谋,若是知晓到头来结局竟是如此,老夫又何必听从大将军何进之令,与麾下几次三番大战,令将近十万士卒,丧生战场?”

马超道:“慈不掌兵。若麾下不与吾争战,如此结局也不会到来,麾下不必再悔恨。”

皇甫嵩点点头,说:“说得不错,至少这场战争灭掉了三辅世家的宗兵,灭掉了三辅世家。纵然他们对于老夫如何痛恨,再也无法威胁到老夫了。老夫正好可以高枕无忧。陛下曾册封老夫为侯,以美阳、槐里为食邑。以前因世家大族遍布三辅,掌握大多数土地,也不能收取他们的税。现在三辅世家被麾下一扫而空,老夫终于可以收取美阳和槐里二县的赋税了。”

马超笑道:“麾下不再惦记凉州的土地了吗?”

皇甫嵩笑道:“凉州之土狭而瘦,如何比得上关中沃土?老夫已得美阳、槐里,不思凉土矣!”

“哈哈哈哈!”两人俱笑。

皇甫嵩又道:“既然我等已经俱为陛下臂膀,麾下看,是不是……”

马超知道皇甫嵩的意思,一挥手,身后就跑过来一骑,在暮色之下,皇甫嵩一看,果然是他所期待的周慎。

周慎于前几日被西凉军生擒,做了几天俘虏。此时他已经换上了他以前的衣甲,看起来仍旧和没被俘虏之前一样威武堂堂。但就是他消瘦的身躯,和脸上几道马鞭打出来的伤痕,看起来不是很好看。

“车骑……”周慎给皇甫嵩行了一礼。

马超道:“还有被俘的官军士卒数千人,我父亲正在释放,明日就能回到长安城中。麾下勿忧。”

皇甫嵩点点头,说:“此后,麾下与老夫,可都是陛下臂膀。麾下与老夫,和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已经势同水火,不能相容。麾下既然在洛阳城中,就一定要忠心王事,警惕这两人的明枪暗箭。”

马超点点头,说:“吾自然省得。麾下与这两人同朝为臣十数载,可有见教?”

皇甫嵩道:“何进,聪明至极。此人善于抓住机会。如在十常侍为陛下选美人时,他贿赂黄门,使得其妹得以进宫。

在其妹进宫成为美人后,他又抓住陛下不喜宋皇后之机会,贿赂十常侍,让十常侍在陛下面前诋毁宋皇后而夸赞其妹何美人,而使陛下更为厌恶宋皇后,而册封其妹何美人成为皇后。

由此,他成为外戚。在未曾成为外戚之前,他还不过是个依附在十常侍身边的鹰犬;成为外戚后,他方才心思活泛,开始谋划掌握大权,压制十常侍。

在黄巾之乱时,他抓住时机,率先平定马元义。他本又是外戚,便迫使当时突然听闻黄巾乱起、而慌乱不知所措的陛下,任命他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慎侯。

见麾下平定凉州,手中握有足足二十万西凉铁骑,何进又深恐麾下之兵权压过他。便借口麾下乃西凉人,借机征调大军围剿。由此可见,此人善于抓住时机,不容小觑。而且何进还善于笼络人心,袁绍乃党人领袖,袁术乃世家代表,俱为他所用。麾下不可不谨慎。”

马超点点头,道:“太傅袁隗,此人若何?”

皇甫嵩道:“圆滑,狡诈。”

马超不是很了解袁隗,问:“从何说起?”

皇甫嵩道:“曹节、王甫还在时,中官势大,党人莫能争锋。哪怕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也不得不垂首服从。时有中常侍袁赦,祸乱朝纲,势力极盛。袁赦自知是中官,为世人所不耻。又见汝南袁氏与其同姓,便与袁隗商量,意图编入袁氏族谱。

当时的袁隗还不是太傅,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在中官的压制之下,也几近喘不过气来。袁隗想借袁赦的势,重振汝南袁氏,便与袁赦一拍即合,将袁赦编入汝南袁氏族谱,成为袁氏子孙。而袁赦也投桃报李,多番报答袁隗,使之成为三公之一的太傅。”

中官,即宦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