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猛将雄兵 > 第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

三国之猛将雄兵 第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

作者:树下黄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2:27:16

第三十三章 董卓之死

吕布怒气冲冲的来找王允商议,王允见状,心中冷笑,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设宴款待。

席间,吕布沉默不语,只是一个劲儿的喝闷酒。

几十杯下肚,王允忽然问道:“不知太师可曾将乌金奇甲交给温侯?”

不问还好,这一问,却正好触动了吕布的痛处。

又是一杯闷酒下肚,吕布恨恨的摇头,道:“未曾。”

王允故作叹息:“唉,董太师的记性也太差了!”

这一句话无异于火上浇油,吕布再也忍不住了;怒气攻心,酒意冲脑,他“砰”的一声把酒杯摔到地上,喝道:“老贼的记性哪里差了!他分明是眼馋宝甲,自己贪了去!”

王允斥退下人,佯作惊慌,道:“温侯慎言,岂敢辱骂太师?一但让太师知道了,我等性命不保矣!”

这话表面上是在劝吕布,实则暗怀挑拨之意。

吕布果然上当,他自诩英雄盖世,此刻却要处处受人压制,连话也不能随便说,真是越想越怒。

盛怒之下,吕布血红着眼睛,道:“终有一天,某要手刃老贼。”

王允越发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他一把捂住吕布的嘴,道:“温侯醉了,这是在说醉话呢!老夫可什么也没听到。”

吕布怒气正盛,一把推开王允,冷笑道:“醉话?哼,司徒且好好看着,某必手刃老贼!”

王允见火候已到,遂到房门外左右查看;发现无人之后,将门窗紧闭。

看着王允的一番动作,吕布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司徒这是……?”

王允下拜道:“温侯且听一言,董卓欺君罔上,罪不容诛;如今老夫早已秘密联系救国义士,欲杀董卓。怎奈老贼怕死,随行必有铁甲猛士护身,王允实在无计可施;如今有温侯相助,定可一击功成!”

吕布一听,酒意却是散了三分,有些犹豫:“吾虽深恨老贼,怎奈曾拜他为义父,有父子名分;如若杀之,恐为天下之人耻笑。”

王允冷笑,当日丁原丁建阳便和你没有父子名分吗?可他还不是死在方天画戟之下。

见吕布似有悔意,王允又道:“将军姓吕,老贼姓董,哪有什么父子名分?老贼强占将军宝甲之时,可曾想到有父子名分!”

那乌金奇甲乃是吕布痛处,此刻被王允一提,吕布果然怒不可遏,脸色铁青。

见吕布脸色阴晴不定,王允又加了一把火:“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如今天子为老贼所欺,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公若能干此事,铲除老贼,天子必定龙颜大悦,那时候,何患不得显官!”

好一个王允,不愧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这一番话中,先以遗臭万年威逼,再以流芳青史利诱,最后更是用高官显位来打动人心,吕布狼子野心,怎能拒绝?

王允见吕布意动,最后又在火上猛浇了一把油,道:“以老夫之见,此事若成,凭将军的勇武,就是担任‘天下兵马大将军’之位,也是绰绰有余。”

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

王允不仅说了“大将军”三字,还在这三字前加了“天下兵马”四个大字。这几乎就是明着说了:吕布呀,要是你杀了董卓那丫的,大汉朝的兵权就归你了,武将的最高职位也归你了。

这番话一说,狼子野心的吕布哪里还顶得住?

赤红着眼珠子,吕布拔出随身佩剑,刺臂出血为誓,冲王允道:“愿听司徒吩咐。”

……

分隔线

荀彧投奔袁绍,却发现袁本初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又兼之手下派系林立,实非明主;遂照当日约定,来汝南见李峰。

李峰大喜,在寿春城中设宴为荀彧接风洗尘。

今非昔比,李峰在短短一月的时间里,拿下富足的寿春郡;一时间天下闻名,诸侯瞩目,已有一飞冲天之势;自然,留下荀彧的把握也大了很多。

酒过三巡,气氛正酣之际,忽有亲卫送来长安密报,李峰看完,暗道:“历史没有偏离它应有的轨迹,董卓老贼终究还是死了!”

诸人好奇,什么样的密报这样急切?非得在酒宴之中禀报?

见状,李峰便令亲卫将密报传阅。

看毕,诸人俱是惊呼:“什么?董卓老贼死了!”

又惊又喜,惊的是董卓昔日力敌十九路诸侯联军尚且无事,如今居然莫名其妙的就死了;喜的是,国贼终除,天下总算减少了一点纷争。

郭嘉第一个反应过来,道:“老贼一死,西凉军中无人再有董卓威望,必定会四分五裂,烟消云散。”

诸人细思,纷纷点头,陈宫道:“的确如此,可是长安城中兵马不多,一但董卓部将兴兵复仇,吕布虽勇,却也抵挡不住。”

程昱接口道:“董卓一死,长安城又守不住,眼前就有一件要事必须去做。”

郭嘉,陈宫,荀彧三人同时笑道:“巧了,我也想到有一件要事!”

一件要事?李峰思忖片刻,大笑:“哈哈,我也想到了!不如这样,我等把想到的要事分别写在布帛之上,然后来比一比,看谁写的更紧要些,如何?”

闻言,郭嘉,陈宫,荀彧,程昱四人俱是点头,纷纷提笔,在布帛上写下自己的想法。

片刻,五人写毕,一比,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

你道是为何?

只见李峰写的是“迎天子以令群雄”七字。

荀彧写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陈宫写的是“威天子以令不臣”。

程昱写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郭嘉最直接,他写的是:“囚天子而令群雄”。

五人笔法不同,字迹不同,可是写出来的内容却是惊人的一致。

相视之下,只觉知己难求,顿时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

李峰表面上笑得开心,心中却有隐隐的忧虑。五人写的东西看似相同,都是借天子的名义号令群雄;实际上,在对待天子的态度方面,却是大相径庭。

郭嘉用的是“囚”字,囚禁,这表明他对天子没有多少尊敬,由此不难推知,郭嘉对大汉朝廷的忠诚有限。

而陈宫用的是“威”字,威逼;程昱用的是“挟”字,挟持;不难看出,他们对汉室的忠诚也很有限。

相比之下,荀彧用的却是“奉”字,侍奉;这表明他很尊敬天子,由此看来,荀彧恐怕是汉室的死忠分子。

一但以后李峰想要自立,只怕会引起荀彧的激烈反对,那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想想历史上,荀彧的死怕是和他终于汉室,阻了曹操的野心不无关系。

好在此刻李峰地小民弱,离自立还远着呢,这些事还有时间慢慢考虑,眼前还是先争取把荀彧留下来再说吧;这可是王佐之才呀,念及此,李峰心头火热,频频劝酒。

一时间,宾主尽欢。

李峰举杯敬荀彧道:“请先生满饮此杯。”

荀彧饮酒,回敬。

李峰放下酒杯,道:“不知先生有何打算?汝南一地,景色优美,若无急事,先生不妨多住些日子。”

荀彧乃是玲珑心思,闻弦歌而知雅意,李峰那点小九九,他哪里会不知道。不过,他刚弃了袁绍,又曾经答应过给李峰一个机会,遂出言道:“如此,便叨扰了。”

李峰大喜,更是殷勤劝酒不提。

分隔线

且说公孙瓒与袁绍在磐河大战,各有胜负。袁绍军中,颜良文丑勇不可挡,几次杀到公孙瓒面前;若不是云哥出手,只怕公孙瓒早已殒命多时。

磐河大战,两军胜负难分,兼之久战疲惫,公孙瓒遂与袁绍约定各自退兵,来年再战。

袁绍初得冀州,人心未定,也是不想再打了;于是两家很快定下约定,各自收兵。

却说赵云在公孙瓒帐下为将,磐河一战中,屡立奇功,几次救了公孙瓒性命。可是不知道公孙瓒是怎么想的,竟把赵云这等猛将搁在一旁,不肯重用。

久而久之,赵云心生去意,遂辞了官位,独自找寻前程。

云哥骑着白马赶路,心里却有些犹豫。李峰,曹操,刘备三人都曾热情邀请过他,此刻,三选一之下,云哥却是有些为难了。

就赵云看来,三人都非池中之物,非要选择一个,确实令人头疼。

许久,赵云还是决定去汝南投奔李峰。一来,李峰此刻坐拥汝南寿春两郡,不像刘备那么落魄。二来,听人说李峰礼贤下士,最是能知人善用,赵云自问也算是有一身本事,想必能受重用。三来,曹操屯兵陈留,路程较远;而李峰屯兵汝南,路要近一些。

打定主意,云哥不再迟疑,遂拍卤奔汝南而去。

要是李峰知道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天下第一小弟云哥正往汝南赶来,不知道会不会高兴的睡不着觉。

……

分隔线

朋友们若是有好的情节和创意,不妨在书评区建议楼留言,老狼会仔细看的,如果合理,也弄进书里,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最后,请朋友们多多支持,谢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