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707章 密 谈

一品权相 第707章 密 谈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707章 密 谈

韩新勇见杨继业和妹妹都到了,另外杨猛和巫豹也到来。杨猛的身份还好一些,巫豹的身份与他们基本齐平,都是杨家姻亲。

韩新勇忙走过来,在姻亲这样的自家人面前,文尊武卑显然不适合的。杨继业在对自己身边的人态度,也不是这样。

招呼之后,请几个人去书房。韩新勇说,“妹夫,这次回来很突然啊,事先都没提到。不知豫南那边赈灾工作进行怎么样了?”

“二哥放心。”杨继业笑着说,“我哥在豫南,赈灾银钱没有人敢贪墨丝毫。加上赈灾陈条的推动落实,灾民们也不会出现大量伤病情况,灾后重建,与地方官员政绩进行挂钩,还有什么要担心的。”

“三府四州,地域宽阔,仅凭钦差大臣督导,难免有不到啊。怕就怕有人专门抓这些地方。”韩新勇在吏部,对于官员之间的争斗,经验虽不多,见到的和听到的,可不少。

“二哥放心。豫南那边有人在督查的。我在豫南留下五百人帮忙督查,谁还躲得过工作核查?”杨继业笑着说,也将自己的一些力量稍微透露,让韩新勇兄弟俩有更多自信。

“五百人?”韩新勇和韩泉都惊讶地看着他,

“苏杭平倭,有很多家破人亡的,我们收留一部分作为蛮族军的辅军,如今,经过训练,已经成为可战之兵。”杨继业说。没多解释,这些情况韩家这边有所了解就好。

“这些军兵能够做什么。”韩新勇说。

“二哥,如今在豫南做事的,都是我们的青年军。十八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年轻人。然后,我在苏杭那边,让他们进知书堂参加夜校,读书不成,识字倒是没问题。青年军里,本身就有一些学过蒙学的,患有些人都有童生功名的,自然不是完全不知的莽汉。”

关于杨继业知书堂的事情,韩新勇他们虽很不以为然,但确实知道有这样的事情。

巫豹和杨猛留在韩家,却不与太子刘静见面。两人武力值高,太子对他们是什么样的态度,目前还不知,等太子到来,如果想见一见,不是不行。

天还没黑,太子刘静的车过来了。这车是刘铭这个皇孙的,即便惹眼,太子刘静藏在车里,也不会太刺激某些人。

车进韩家,关了大门,太子刘静才在护卫阿德扶持下车。刘铭早等不及,跳下车,便说,“先生回京了吗,太好了。又可见先生了,听先生讲课。”

杨继业站在车边,见刘铭跳下车,很兴奋的样子,笑起来,说,“皇孙又长高了。”

刘铭到杨继业面前,听他叫皇孙,顿时要跪下去。杨继业见了,一把扶住,说,“太子殿下到了,我先面见太子殿下。”

“殿下安康。”杨继业上前行礼。

“杨先生不用多礼,杨先生从豫南回来,一路辛苦。不知豫南那边灾情如何?”太子刘静说。

“请太子放心。”杨继业见刘静首先关注的是豫南灾情,心里还是比较好受的,“豫南水灾本身比较严重,钦差大臣到豫南后,按照赈灾陈条去推行、落实,各地官员也积极配合,赈灾自然进展顺利。另外,钦差大臣到豫南后,在峪口县查明王家一族,在赈灾中克扣米粮,平素又有恶行,单单是人命就有五十余条,便将王家抄灭,斩杀恶首,人人称快。”

“这些恶霸一方的恶人,确实该杀。”太子刘静沉声说,“杀得好。杀一批,也能够让豫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敢再有鱼肉地方的心思。”

“太子明察。”杨继业说,他把豫南的事情说出来,也是一种试探与表态。这是一种立场的表述,而太子刘静也表达了他的意思。

“先生,您也到豫南了?”刘铭说。

“是的。”杨继业倒是没有多说。

韩立仁这时候插话说,“太子殿下,还是进书房吧。”

几个人一起去书房,刘铭很自然地拉住杨继业的手一起走,两人有如兄弟关系,实际上确实师生关系,太子刘静看在眼中,自然很喜欢。

杨继业作为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自己面前毫无紧张与拘束感,侃侃而谈,任何事情都是条例分明,见识超乎他的年龄。让太子刘静深思,杨盛文到底是怎么样将这个幺儿培养成才的。

进了书房,杨继业等太子刘静喝茶。书房里就留下韩立仁、韩新勇、韩泉和刘铭,阿德等护卫都留在外面。先前,杨继业也跟阿德说了,巫豹和杨猛都在韩家,这让他放心不少。

杨猛和巫豹在武力值上或许比起阿德这个大宗师要稍微弱一丝,但真要拼杀,最后谁死,可说不好。拳怕少壮,杨猛和巫豹的潜力自然比阿德要大。

“太子殿下,”杨继业说,“我在豫南协助二哥推进赈灾工作,突然听到一些消息,是关于圣上的,也不知是否真实。但我想,我朝到目前,内忧外患已经是事实,即使不承认,也没有意义。”

太子刘静没有直接说话,听杨继业说话很直接,但他没有反驳。倒是刘铭,脸色就沉一份,不知是忧虑还是怒气。

“继业……”韩立仁说,是不想让杨继业说得太直接、刺耳。

太子刘静摇摇手,说,“杨先生,请继续说。”

“我朝外患确实很严峻,后金鞑子、蒙匈族的铁骑,都不是我们目前的边军能够抵挡的,也不是长城可挡住他们的破关。不过,外敌虽强,我们还有时间和机会去做一些事情。

但内忧该如何处理,这就是太子殿下要考虑和决策的生死大事……”

“继业……”韩立仁再一次想劝阻杨继业。

“杨先生所言,一语中的。说明杨先生确实为我朝思谋良多,就不知杨先生何以教我?”太子刘静说,态度诚恳多了。

“太子殿下,”杨继业说,“我朝国祚延续,本来不该我这些做下臣的人妄议的。但事实上,太子府的安危与韩家、杨家的生死,已经成为一个整体。我确实很担心的,皇孙刘铭当初出逃荆蛮楚地,那次是一次危机,可如今,这危机并没有解决。

太子殿下,皇上的身体……我不知详情。可想来,其他的人也会得知龙体情况。他们在背后会有什么样的准备?当初太子殿下从皇宫出来,在街头遭遇魔教刺杀,这样的魔教随时都可能有第二、第三次伏击……”

太子刘静听杨继业这样说,也知道目前的太子府力量上即便仅仅是防御,可能都抵不住对方。父皇的情况已经很危险,只要敌人孤注一掷,自己真的能够扛住?

“先生,我……”刘铭不知该说什么好,但不说又觉得难受。

“杨先生,有什么可行之策,就请说说。”太子刘静说,“这里都是自家人,不论什么话,都不会外传的。”

“太子殿下既然这样说了,我也就直说。”杨继业笑了笑,“太子殿下仁德,肯定不会做主动进击之事。如此,在防卫上,我想,有几件事得早做准备。

其一,京都的地方安全问题,当初太子殿下在街上遇刺,就是一个例子。太子府这边完全可加强治安防范力量,这些力量从何而来?自然是在朝堂上讨论,然后令禁军分兵来维护秩序,甚至可以进行宵禁。

这样一来,对手自然明白殿下是在做防备,他们想在街上动手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其二是太子府的防御问题,之前太子府的防御力量和人手,最好是全部换掉,就可将敌对安插的人手清除。对方不知太子府的实力和防御举措,即便有所行动,也无法针对殿下了;这些人手的力量,如果太子殿下信得过我,完全可调集一些人过来的,当然,要一些时间才能做好这件事。

殿下想来也知道,蛮族军在苏杭平倭,兵锋所指,战无不胜。这些人目前在苏杭,从苏杭过来,三五天可到了。

同时,这些人完成这里的作战任务后,我会让他们出海,不留在京都。”

“先生,蛮族军的人我认识不少,都是好汉子,都是好人。”刘铭说。

“可。”太子刘静点头说,“这件事要做,就得悄悄地做。太子府那边,有阿德配合,换人不难。可我们这边一换人,对方必然知道我们在防备。很可能对方就出手了……”

“太子殿下是担心蛮族军扛不住?”杨继业微笑地说,对于蛮族军的真正实力,文朝这边知晓的并不多,主要是杨继业一直在瞒着消息,将蛮族军在苏杭与倭寇的作战、在北地与鞑子骑兵的对战,都瞒了真正的战果。

“自然信得过蛮族军的战力,之前在苏杭与倭寇的征战,主要就是蛮族军歼灭倭寇。这样的战绩,确实说明蛮族军的实力。”太子刘静说,关于蛮族军在苏杭那边的作战,朝堂收到战报的。

杨继业笑了笑,说,“殿下,蛮族军在宁府一战,歼灭倭寇两万余,参战的人员确实有两万,但正面对战倭寇的,不过是三千人。而歼灭倭寇之后,蛮族军战损不足一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