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699章 排禾县

一品权相 第699章 排禾县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699章 排禾县

赈灾工作牵涉面宽,除了安置好灾民,让他们有临时居所,有维持生命的食物,安抚好人心,使之对未来有希望。

另外一重要方面的工作,就是灾后重建。只有将灾后工作做好,豫南地区才不会因为黄河决堤而完全破坏。

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首要的就是要把决堤的黄河给堵上,使得水淹区域能够逐步恢复。没有解决溢流出来的黄河水流,就谈不上灾后重建了。

然而,这一次黄河决堤,似乎非常彻底。决口之前杨继业也看过,真要将比黄河的河床还要低几米的决口堵上,工程量非同小可,说不定还无法在短期内将之堵上。

在二哥离开裕口县之前,杨继业与二哥讨论了这个事情,但也没有得出什么结论。重建之前,该如何决策,目前的思路还是侧重于将决口堵上。

二哥和钦差大臣团队会离开裕口县,去其他灾民聚集点视察,杨继业也不会留在这边。裕口县要做到事情已经做了,而且,张新远既然做了选择,也不可能返回,只会在赈灾工作上,做到尽善尽美,才是他最好的前途。

到豫南好几天了,可一直没有陈老头和陈羽霏的消息。他们前往豫南,不过比杨继业他们提前一天多,然后在路上,可能也会行速更快,但到这边后,没听说起有这么一批人。

稍微思索一番,也明白像陈老头这群人,他们要做的,可能是在洪水泛滥时救援最危急的人群,然后是在聚集点四处寻找有灾病的人群,然后出售医治。

疫病的防范,不仅是后世有明确的概念,古代的医疗体系同样有这样的概念。熬制汤药给可能感染疫病的人做好预防,这是他们最常见的工作。

对于防疫、放传染、疫病的起因等,古代的人群认知上自然远不及后世。杨继业之前提到的赈灾陈条要求,主要就是后世的理念,从源头开始防疫,在途径上进行阻隔。

陈老头等离开京都之前,杨继业提出过,将感染疫病的人群,要进行严格的隔离工作,也不知陈老头有没有听进去。

当然,文朝这边普世价值是难以接受隔离的,亲属们对生病的人,要说都不接近,估计很难。但古人对疫病的恐惧也是必然的,因为一旦疫病传开,死亡人数很难控制。这样的实例不少,自然可威慑到这些人。

黄河溃堤后,水流没有得到梳理,如今还在四处溢散。杨继业准备顺着江水主流,查看沿途的情况。如果说,确实能够对黄河改道做一些事情,或者黄河改道对接下来的重建更好,就可提供需要的资料,为接下来赈灾工作的推动提供帮助。

离开裕口县,这边留下几个青年军战士,对于王家的后续工作,特别是查抄王家一族的资产,张新远也不敢一个人做主。杨继业留下青年军的两组人手,可协调县衙做事,他们代表了钦差大臣的身份。

如此,王家的每一分钱都不可能被贪墨,而是用在赈灾之上。王家囤积的米粮数额大,留给王家那些并没有涉案人员一部分作为生存口粮外,其他的都集中到县里,然后分散到豫南各赈灾点,作为弥补朝堂划拨银钱的不足。

有了王家作为反面教材,钦差大臣杨忠良每到一地,地方的大族大户,也会根据自身的能力,向赈灾点提供米粮,而不需要杨忠良多做劝说。

张新远送杨继业他们出城后,没有立即折回的意思。也不知该送多远才是最恰当的。杨继业笑着说,“县尊,县里事务繁多,就别再这些虚礼上多费时间和精力。灾后,我们到京都一起坐坐。”

“好,我听杨先生的,请杨先生放心,裕口县的赈灾事务,我一定做好,不会令钦差大臣失望。”张新远也知道,面前这个年轻人真的不一般,是杨家公子无疑。而杨继业在裕口县对王家出手,早将张新远等人吓破了胆。

想沿着黄河水流而走,难度可不小。稍微低矮的区域,都会有积水,路也被阻断。想通过,就得绕道,或搭建临时木桥之类的。好在张思同带着两个连队青年军跟在身边,往哪里走,前面有斥候先探路。

如此走走停停,看着黄河水流对地方的破坏,到如今,水势虽说变小,但黄河作为国内第二大河,水流量本身就不小。如今在夏秋交际时节,远没到枯水季节,洪水滚滚,让杨继业多少有些敬畏。

自然的力量,目前而言,人们当真没有抗拒和改变的力量。文朝时代,按照后世的历史事件来界定,即将到达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间节点。

明朝的危机,特别是后期的危机,主要的还是自然灾害,导致民不聊生,无法生存,才纷纷走向所谓的起义大军。李自成是最为有名的一伙,张献忠等,将整个大明版图都掀翻起来,普通人根本无法正常耕种和生活,只能逃走成为流民,最后被裹挟造反,成为草芥。

走两天,总算有了结果。溃堤的黄河水流,虽然弯来弯去。最后还是在一个叫春塘的地方,注入了原本的黄河河床,随后往下游而去,归入大海。

距离水流入黄河口不远,有一县城,叫排禾县。排禾县城地势要比水流高出百来米,也就是说,即便以后有洪水,也不会影响到县城,不可能水淹排禾县。

在入水口观察一阵,杨继业带着人往排禾县成而去。进城,首先就是打听赈灾的聚集点,想看看赈灾陈条落实情况。按时间看,这里应该接到府州传令,在赈灾工作上要以落实赈灾陈条为要。

排禾县灾民聚集点也是在县城边,一个山坳里,与春塘方向相悖。杨继业带着几个人进灾民聚集点,见这边居住地,落实要求并不严格。

见到这样的情况,杨继业也不生气,对于文朝的人群而言,统一如厕点,还是很难改变积习的。对于管理者而言,也是重申上面规矩和要求,落实起来,难度会高很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