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697章 钦差到

一品权相 第697章 钦差到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697章 钦差到

天明之后,张新远也没有时间审问王绍军等人,要赶往府城去见钦差大臣。杨继业自然随行,在路上,将王家的所有罪行的证据链,都交给了张新远,让他递交给钦差大臣杨忠良。

午后,他们赶到府城。三府四州受灾区域的官员,都在这里等候钦差大臣的到来。杨继业不予张新远在一处,而是在城外等候二哥。

杨忠良带着京都过来的人,将近府城时,钦差大臣的架势就摆出来。前面有人开道,一队人虽不多,可是权威大。老百姓远远避开,看着朝堂派来赈灾的钦差大臣,心里虽然高兴,却又知道朝堂下来的官,是怎么样的做法。

杨继业和杨猛在道旁,等见了太子府的人,招呼一声。太子府的人知道杨继业带着人先往裕口县办事去了,这时候见杨继业,便招呼他也进入队伍。护送到军兵自然不会拦阻。

见到二哥,杨继业将他在裕口县那边所见,和擒拿王家的事情,相关证据等都交给杨忠良。

见二哥还有些犹豫,杨继业说,“二哥,这王家虽说牵涉到京都的三品大员,可你还要在意吗?证据确凿,他敢说话,将他一并拿下就是了。你到豫南来,不杀几个人,又如何立威?

不让三府四州的人怕,你想按照你思路去赈灾,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用王家的人头,来震慑这些企图在赈灾上贪墨银子的家伙,才可能做好这次赈灾工作。何况,王家近几年欠下的人命案就有五十多起,横行乡里,恶霸一方。

这样的罪恶盈满的人,正是钦差大臣擒拿斩杀的最好例子。杀鸡骇猴,豫南这边谁还敢贪墨赈灾银子,再杀一两个,就没有人敢了。”

杨继业之前虽说也收到幺弟传给他的一些消息,这时候,依旧瞠目结舌地看着身边这个看起来年轻的幺弟。这等决然,是杨忠良所不具备的素质。

听杨继业解说,又知道裕口县令张新远已经带着王家所有罪证到了府城,等会会在见面时交呈上来,杨忠良也明白,这个事情必须做,那就需要干脆利索地做好。

见二哥有这样的安排,杨继业自然放心。却没有离开钦差大臣队伍,跟随二哥一起进府城。

先前与张新远说得好好的,但张新远这时候会不会改变主意,杨继业也不敢确定。对于裕口县王家的事情,张新远出面来回报王家恶迹,才是最好的方式。杨继业跟在钦差大臣队伍去府城,让张新远见到,那是给他一剂强心针,张新远就不会再有什么犹豫了。

三府四州的官员前来迎接钦差大臣,远一些的官员,只是派来了代表。张新远在迎候钦差大臣的队伍中,他确实心里忐忑,知道王家虽被擒下,供词和证据都齐备,做成了铁案。可他也明白,擒下王家,不仅仅是与王家作对,还有豫南这边所有参与赈灾的官员,也会将他视为敌对者,损坏了绝对多数人的利益。

等张新远见到杨继业在钦差大臣身边时,张新远多少放心下来,同时也明白,他在王家覆灭的事情上,其实已经没有其他可以选择的路。

官员们迎上,主要是针对钦差大臣杨忠良,见礼之后,拥着杨忠良去府衙大堂。

杨忠良作为钦差大臣,先宣读圣旨。之后提出了在豫南赈灾的要求,随即将赈灾陈条拿出来,分发给每一个官员,要求各地按照赈灾陈条进行安抚灾民。

然后不等官员对赈灾陈条有什么反应,杨忠良便提出关于赈灾过程中,对贪腐问题的要求与严惩。

杨忠良提到这个问题,官员们也不在意,因为文朝的钦差大臣每一次说到这个问题,都是同样的语气、姿态,甚至越严厉的钦差大臣,在接下来收钱时反而收得更多,胃口更大。

当然,这一次到豫南的钦差大臣是右丞相府的杨忠良,这个人平时如何,大家并不知情。因为之前杨忠良在京都丝毫没有名气,也没引起关注,哪怕他是杨盛文的次子。

杨忠良来至于右丞相府,当然会让豫南这边的官员有所忌讳,也因此,他们没有在半途就试探钦差大臣到来的态度。

这时候,个人心中在琢磨,要如何是谈一番这个杨家二公子。杨家的名声他们是知道的,但具体到二公子,可并不是杨盛文本人。

不过,没有他们多想,张新远已经走出人群。这群官员虽不多,张新远却是官职最小的一个。大家看着张新远,不知他在钦差大臣面前会有什么表现,虽然好奇,却没有人阻止张新远。

“钦差大臣大人,下官张新远,裕口县令。”张新远先自我介绍,然后才说,“杨大人,昨天,裕口县破获一起赈灾大案,罪民乃裕口县王家一族……”

张新远清冷而坚定的语气,等他说到一定程度,在场的官员们冷汗已出。这种地方恶霸,如今文朝这样的环境,哪里没有?裕口县的王家,不仅是在裕口县有恶名,远近都传开王家的威势。

特别是王家与京都三品大员之间关系紧密,其他府州的官员,曾有人委托过王家,居中关联彼此的关系,铺路进京都。

这样的大家族,张新远一个小小的县尊,居然想借豫南赈灾的机会,来拔掉裕口县这个毒瘤?可能吗,裕口县能够承受王家的反击,钦差大臣能够做出这种事情吗?

杨忠良接过张新远递上的证据,然后,当众一页页读出来。王家之罪列了十多条,第一条就是操控赈灾,克扣灾民米粮。这不仅是贪墨,更是藐视朝堂的律法。

自古以来,对于贪墨赈灾物资,都是重罪。杀透是必然的,稍微严重,抄家灭族,都是必然的结果。

第二条罪受私调集驻军,前往裕同城作乱,攻打县城,形同谋逆。这一条罪行,也是大罪,杀头抄家。

第三条则是王家在地方上犯下五十余条人命案,都是王家做恶的结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