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679章 朱子善的阳谋

一品权相 第679章 朱子善的阳谋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679章 朱子善的阳谋

这份陈条如果说是二子杨忠良自己所写,杨盛文不会在意,因为他明白杨忠良的能力。但幺儿办事能力,却完全不同,哪怕看起来毫无理由,甚至奇谈怪诞,杨盛文都会相信必有其妙之处。

对于这份陈条,确实是从没见过的东西。但仔细琢磨,却每一条都说到点子上。如此,让二子背名递交陈条,虽有作假,杨盛文也知道幺儿的用意。

杨盛文自然不会占这种功业,杨继业自己还不需要,举人功名的身份,这份东西他来递交确实发挥的作用小了。

有了自己的判断,杨盛文叫右丞相府的人到来,又着人去请太子府的人过来,讨论豫南黄河溃堤一事。顺着讨论处置之际,将这份陈条递上去。

右丞相府这边还在等人到齐,六百里加急的讯报传送到京都。果然,昨晚午夜之际,豫南黄河决堤,水淹三府四州,灾民多达二十余万人。

从昨晚开始,受灾的人群一直在扩大。洪水四溢,暴涨,暴雨还在持续,最终灾情如何,目前还无法断言。如今,十个时辰过去,那边是什么情况,确实难以判断。

好在右丞相府提前将几方面的人召集过来,太子府那边的人已经到了。杨盛文便请示了太子刘静,将左丞相府和其他各部的朝臣,都召集过来。

朱子善等人也得知豫南黄河决堤,暴雨,洪灾,水淹三府四州。这样的重大灾情,朝廷肯定会要做救灾工作。以往的救灾,往往滞后,更多的灾民都是听天由命,各种因素死亡的,都不少。

水灾之后,饥饿,寒冷,疫病,贫困,盗匪等等,这些没有生存保障的灾民,面临的绝境之下,相互交换吃小儿的都不少。

可如今,要做救灾工作难度更大。因为朝廷已经没多少银两可划拨,没有银子、没有米粮,那什么救灾?豫南虽说地处中原一带,受到的战乱不多,可黄河沿线的水灾、旱情、蝗灾都不少,使得民众本身就没什么积蓄。

秋收之前发生水灾,一年的农耕就报废,无收。要养活这几十万受灾民众,朝廷哪有多少钱财、米粮来供养?是以一般的做法,都是朝廷划拨一些银子,设一些粥场,然后更多的老弱之众,就看他们的命了。老弱的那些人,死亡是必然的归宿。

对于赈灾,朝廷官员会争抢这样的职位,因为朝廷划拨的银子,确实可将大部分都扣留下来,也没有人查的。因为查贪腐的人,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这样的层层环节,一直延伸到朝廷决策者们。

不过,朱子善知道杨盛文是不沾这些银钱的,也看不得有人沾这些钱。他会在层层之间,将银钱的流向,都做出清晰的帐册,提交出来,供人事后查验。

如此一来,今年的赈灾之事,想来没有几个人愿意去灾区。赈灾的官员,往往会去灾区第一线,危险性不小。先不说吃住很难,还非常容易感染上疫病,一旦染上疫病,救治过程中,也可能会一命呜呼。

得知豫南灾情,朱子善当即与自己阵营的人互相沟通,说明了情况。同时,也想利用豫南水灾之事,来对杨盛文做一次阳谋的动作。

右丞相府负责户部,对于灾情赈济,是他们的工作职责。杨盛文接手户部,如今要赈灾,杨盛文就得拿出那个将赈灾工作做好的人来负责具体推进。不然,杨盛文也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被质疑,到时候,朱子善等人自然不会放弃机会。

如果说前去赈灾的人,做事平平,或略有政绩,那也是应该的事情。所以,这次对于豫南灾情的救济赈灾,右丞相府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朱子善没有与同阵营的人一起到来,而是孤单一个,这样显得太没有与人拉帮结派。

太子府的人和太子刘静也到了,人到齐后,杨盛文先将豫南黄河溃堤的六百里加急讯报进行宣读。让所有人明确面临的是什么问题。“太子殿下,水火不容情。昨晚午夜决堤,到如今快一昼夜了。朝堂这边得及时作出赈灾方略,最迟明早就得拿出银子去豫南……”

太子刘静说,“灾情严重,朝堂必须对受灾的民众做出救济。需要什么,按旧例处置吧。所有事务,孤负责禀告父皇……”

太子刘静作为监国者,这个态度必须要有,也表明朝堂的仁德。

“……时间紧迫,要讨论的事情不少,我们一一来议定吧”杨盛文沉着脸,扫了在场人一眼,知道这个事情不好做的,“首要之事,就是朝廷能够拿出多少银子用于赈灾……受灾范围暂时是三府四州,洪水还在高涨,暴雨没有停歇的势头,最后受灾多宽,还不能确知啊。”

户部尚书徐卫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等杨盛文点名,说,“右相,如今户部确实没有银钱。不过,灾情严重,灾民等着朝廷活命。二十万受灾人群,总不能少于三十万两银子……我设法挪借吧,再多,确实拿不出……”

太子刘静也知道,二十万受灾人群,朝堂拿出三十万两银子,一人才有一两半,能买多少米粮?

“这些银钱是第一批救灾款项,之后秋收了,能够挤出多少,总会再做救济。不至于让子民倒毙于路边……”太子刘静说,“在此,孤有几句话要先言明。朝堂救灾银钱,一分一毫,都不得有人贪墨。谁敢于伸手、吸血,孤一定会让其抄家灭族……”

“请太子殿下放心,不管是谁去豫南赈灾,都会慈悲为怀,救民于水火,谁胆敢贪赃枉法,将灾民的救命银钱贪墨,本相第一个不放过他。”杨盛文沉声说,朱子善听了,心里暗笑。这样的处境中,谁愿意去豫南救灾?

“第二个需要决策的,选派哪一位大人去豫南做钦差大臣,代表皇家、朝堂,救民于水火?”杨盛文说,看一眼各人的表情,又说,“各位推荐德才兼备的人走一趟吧。”

然而,没有一个人说话,会场静寂无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