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652章 新军之议

一品权相 第652章 新军之议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652章 新军之议

文朝如今内忧外患,举步维艰。

太子府想要更快地站稳,获取民心支持,最好的突破口就是将北地经营起来。北地一旦恢复,不仅使得国力强大,也是举国民众所愿,提振士气,凝结人心。

太子刘静之所以推动这次联合会议,既是向外宣扬太子府所关注的民生,也是要传达他的决心。太子北上督军抗击鞑子,这本身就是一个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提出经营北地,还是有拥戴力量的。借这一股力量来做事,那是事半功倍之效。

朝堂大员们对北地的想法,太子刘静不是不知道,但今天的会上,也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顽固而庞大的力量。对于之前杨盛文在右丞相府十年,没有完全改观文朝风气,太子刘静如今又更深的理解。

一个人面对另一群庞大的利益团体,你当真能够做到吗?太子刘静看着离开的大员们,心中不由地涌出一股杀念。

如果可以,杀一批人,会不会撕破这群人的网?但目前,太子府连站稳脚跟都做不到,右相杨盛文如今也不可能再像当初可控制六部,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样的杀念,还不能丝毫表露出来,不然,对方会有什么行动,可说不定的。刘伟这些人,估计是很愿意看到这些大员与自己反目,然后取而代之。

如今的太子府,唯一的选择就是,将自己要做到事情提出来,表明太子府的志向和打算,只要大员们明知太子府的打算,他们就不会有过激的举措。

太子刘静明白,如果说,过一两年自己能够上位,到时候自己做恶人,然后给儿子留下一个清爽的政治环境,文朝的朝气和生机就会恢复,到时候,儿子就成为中兴之主。

张洪庭、韩立仁和杨盛文等人,陪着太子刘静返回太子府。今天的会议是太子府在主导推动,效果不能说没有,但二皇子刘伟和那些尚书的反应,却不能让太子府的人满意。

返回太子府的路上,杨盛文和张洪庭陪着太子刘静,韩立仁的地位自然要更低一些。

经营北地是太子府要走的关键一步棋,是太子府树立威望,凝聚人心,扩充实力的有效步骤。如果没走好,对太子府的崛起肯定有所压制。

韩立仁目前也算是太子府的红人,在会议上,他没有资格多发言,也知道自身在朝堂上还没有多少威望。可见到太子府工作一时间无法推进,心里不快。想到当初在北地的情景,他是见过蛮族军如何强悍的。

但也知道,要练出蛮族军这种强悍之军兵,除了财力物力外,更要有可靠的领军人物。

杨继业目前身边有多少人可以,韩立仁也不知,但蛮族军还是知道的。蛮族军三千人,在苏杭将倭寇杀得闻风而逃,多次歼灭倭寇的战绩,想来不是虚假。

别人或许会疑惑蛮族军的实力,但韩立仁坚信这些人的强大。据说,杨盛文在返回京都的途中,遇上魔教埋伏,后来魔教被击溃,其中就有蛮族军的影子。只不过,杨盛文不肯说内中详情,想必也是因为牵涉到杨继业之故。

回到太子府,几个人都不说话,喝着茶。对于朝堂的大人物们,他们心中有些什么想法,几个人不是不知,却也无法改变。

韩立仁终于忍不住,说,“太子殿下,北地之苦,苦在无力抗击鞑子的肆掠。边军孱弱,军将贪腐,军心不在。再将希望寄托在边军,臣以为不可靠。”

太子刘静点点头,说,“韩学士到过北地,见识过边军和禁军,也见过鞑子的强悍、凶蛮。孤何曾不知,边军难托付重任?”

“殿下,不如组建新军。就在北地那边组建新军,北地人对鞑子有深仇大恨,抵御鞑子是他们之心愿。只要选好将领,筹集资金,操练新军。足以改变目前之状……”韩立仁说。

“组建新军……”太子刘静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可等他反应过来,也有些振奋,看向杨盛文,说,“右相以为如何?”

杨盛文看了看韩立仁,神态倒是没有什么大变,沉思一阵。说,“殿下,编练新军,不失一条可走之道。不过,这条路也不好走。

首先,兵部对于编练新军会不会接受?新军与边军如何区分、如何取代守卫边关?军队是国之重本,兵部和朝堂这一关就难以通过;

其次,编练新军的军费从何而来?新军人员定额多寡?人数少了,哪怕是精锐也难以与鞑子抗衡而胜出。人数多了,开销巨大,如何筹集这些开销?户部那边就指望不上的,太子府更拿不出这笔钱。

其三,编练新军势必要选军将,谁是最佳人选?对新军该如何操练,与鞑子对战,有几分胜算?新军是什么模样的军兵,与边军强多少?

若是真要推行编练新军,这些问题都需要做足准备。而最为紧要的是,新军要胜过鞑子,谁敢夸这海口?”

杨盛文对于鞑子之强、对蒙匈族骑兵之强,还是有比较明确的概念。知道韩立仁在想什么,蛮族军在小股对抗上,或许有精锐,但要人人如龙,个个似虎,这样的虎狼之师,不是操练而成,而是百战之后才养成这种强军。

杨盛文也知道蛮族军曾在小村那边,用不足百人,斩杀魔教千人的精锐。但也不足以说明,这些人在鞑子骑兵面前,就可抵得住,战而胜。这种千万人力精选的精锐,犹如一把利刃,突袭直入或可有用,正面对抗,对阵而战,文朝军将是显然存在弱势的,又如何克服?

“殿下,编练新军作为一种准备、一条路,先缓缓筹备,做好准备,等条件成熟就落地推动。”杨盛文语气缓慢地说,“边军和驻军的战力,朝堂上下,尽皆知晓,目前边军驻扎各关卡,也只能先如此了。殿下,以为如何?”

太子刘静听杨盛文这样一分析,也知道,将希望寄望于编练新军,未必就是通达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