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650章 互相揭短

一品权相 第650章 互相揭短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650章 互相揭短

刘伟对太子监国是极度不满的,可文昭帝亲口所说,他作为二皇子,也不敢在明面上反对。这时候,找到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经营北地要钱,要兵,人力物力,这是常识。刘伟幸灾乐祸之余,让大哥刘静难受,自然要做到更彻底。

徐卫贵为尚书,但却得罪满朝文武,达官贵人,皇室贵戚,都让他得罪遍了。按照徐卫自己所说,反正他不会有好结局,如今乘着我知道还在用他,干脆将人得罪更狠。

今天下午到来,是不是与太子刘静有默契,搜刮大众一番,为北地边军输送一些银两,谁也不知内中情由。徐卫得罪人,算到太子刘静头上,对他未来监国,自然会多不少阻力,也是刘伟乐意见到的。

对于二弟刘伟怀什么样的心思,太子刘静都不回应,当着没听到。看着杨盛文说,“右相……”

杨盛文点点头,说,“我们回归正题吧,北地是什么情况。太子殿下也说了,各位大人比老夫了解更多一些。正如先前徐卫尚书所说,北地的税收,占我朝三成。我想啊,以后能不能把北地的税收,就留给边军来操练、发饷、抚恤,总比让鞑子入侵一无所得要好很多吧。”

“右相这说法是对的,我赞成。”秦钟彬作为礼部尚书,目前又归口在右相府主管之下,自然要附和杨盛文。

“右相,”郑粱钧说,“北地税收归为边军,这提议确实好,不过,目前北地荒芜,何来税收?正如太子殿下所言,百里无村寨,广袤的平地都长着荒草,没人耕种。北地也不是没有人在,而是青壮们一半以上都上山了,宁愿为匪,也不想耕种。”

“这是为何?”张洪庭突然插话过来,他对北地的情况虽有听说,但没到过那边。“教化无力,人心不古?”

“张老,”郑粱钧对张洪庭这样的士林大儒,不敢不正面回应,“如今的北地,谈不上教化。为何不愿耕种?因为他们耕种,到秋天即将收割之际,鞑子往往选这时候侵边,入关抢夺。一家人辛辛苦苦耕种,结果便宜了鞑子。

当然,北地也不是没有耕种,而是在那些地势险要之地,他们占山盘踞,也有耕种,可这样的耕种,这些人都不够吃,也得靠打枪度日。再就是一些大村寨,在村寨周边做耕种,闻知鞑子入侵,村寨会让人抢收这些粮食……如此一来,最苦的还是普通百姓,老弱病残,能不能苟活,完全听天由命了。

官府衙门,北地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官府衙门之令传不出城廓,又何来税收?”

“说来说去,问题的关键还是鞑子侵边。”杨盛文说,“边军战力的提升,边关守卫是不是有力,就是经营北地的根源。只要有三五年,鞑子不能入关,北地就可活了。”

“右相,朝中人人都在骂边军,边军何尝不想据鞑子于关外?”郑粱钧说,“如今的边军,军兵渐老,无新兵补充;军粮不足,军兵吃不饱,又如何操练?军械老旧,刀不能斩,枪不能刺,军兵将士对此抱怨更多。盔甲、箭矢之类更是样子货,上战场后,这些都不能防护、不能杀敌……”

“郑尚书,你这番说法当着太子殿下在,可是在抱怨工部了?”工部尚书何骏也不想忍,当真让郑粱钧将污水泼到工部头上,朝堂形成舆论,工部也承受不起。

“何大人,这是何意?我说的不是事实吗?”郑粱钧明白何骏的意思,想将一切都推在兵部方面,洗脱他们工部。

武器研发,军兵装备,这些东西都落在工部体系内制作,而这些军队装配质量之差,已经到令人发指的程度。竹筒枪这一火器的炸膛率,让军兵们根本都不敢使用,竹筒枪兵不过是做作样子,用来划拨银子的借口;其他武器的生产,确实是刀不能斩剁,盾不能挡。

边军的军兵,目前所用的武器,往往都是军兵自己掏钱,将领到的武器重新请匠人回炉,补贴银钱,铸造自己的武器,方能够上战场拼杀。

何骏冷着脸,不多辩驳。因为与郑粱钧吵闹,只能将工部和兵部中的贪腐相互揭穿,他何骏可不是徐卫,敢在明面上乱说,不怕死。

郑粱钧这时候也知道,太子殿下要在北地做文章,经营北地,如果太子殿下揪住兵部不妨,他郑粱钧倒台不说,结局也会很惨吧。

郑粱钧不想为所有人承担这些恶事,要说捞钱,他郑粱钧虽说没少拿,却不是最贪婪的那一个。

“何大人,其他先不提。你们工部的竹筒枪,一百杆有几杆不炸膛?这是让军兵杀敌,还是让他们杀自己?要不,让工部的造枪人自己来用用?”郑粱钧怒气不平地说。

“郑大人,竹筒枪本身就在实验之中,这样的准备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工部不是跟你们说吗?真要将可以用在战场上的竹筒枪造出来,少说还要十年的改进。”何骏说,“你们兵部自己是什么情况,我不说话,之前徐大人说了不少,你自己给太子殿下解释吧。”

论到推诿责任,文朝的文武官员都是高手。不然,你都无法升到五品以上的职位,更不要说到一方大佬。今天与会的人员,都是朝堂大员,谁都明白。真要纠缠不清,论说一年都说不完的。

“何大人、郑大人,两位不要纠结在以前的事务,向前看。太子殿下今天要的是今后如何解决北地稳定建设,经营好北地,做出北地的民生,让所有北地子民安居乐业。”朱子善这时候说话,将郑粱钧和何骏的争执劝解。

兵部与工部都是左丞相府名下的部门,吵起来,对他左丞相的脸面又置于何地。再说,这些生利部门与环节,插手其间的人,可是少了?

“小王没到北地,听各位大人谈到北地,那本来已经荒芜。照小王想,就当这片作为征战鞑子的缓冲区域,有何不妥?将鞑子禁锢在这样荒芜之所,鞑子纵然入关,也一无所获。如此一来,就是我朝之胜啊。”刘伟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