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647章 沉重的话题:北地

一品权相 第647章 沉重的话题:北地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647章 沉重的话题:北地

几天后,右丞相府的人手已经到位,至于运转,肯定要一段时间来磨合。这对右相杨盛文而言,不算什么事。

太子监国也在逐渐走向常态,左丞相府和右丞相府会将各自的工作、决策等都报太子,然后再传达下去,贯彻落实。

对于文朝的整体运转,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秋收即将到来。秋收情况如何,不但牵涉到千千万万的子民们生存,也牵涉到文朝的税收状况,没有税收或税收拖欠,都会给文朝带来沉重的压力。

当然,文朝商业发展发达,除了粮食收益的税收外,商业这一块地税收也占一部分。只是,文朝对于商业税收还没有太明确的概念,漏洞多使得本该有最大收益的一块,却受到较少比例的税收,致使文朝的国库空空,各项政务推动起来艰难。

商税难受,其实是一种观念所致:官不与民争利。

然后,各大家族所经营的商业所得,基本上没有什么缴税的概念,尽可能地逃避缴税,而将盈利全部归到商家。反而是一些小商贩,会被逼迫着缴纳商税,自然商税这一块的国家收益就很小。

之前,右丞相府杨盛文曾动过这一块,国库有所增收,但商税依旧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农业税收上,也有众多漏洞,很多粮田寄存在有功名的士子名下,便成为免征的田亩。如此百年来,积累的田亩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使得征税的田土变少,增税的总量也就大为缩减。

关于税收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文朝斗争激烈的一块,牵扯面太大,而碰触到太多人的利益,使得一旦有这方面的工作推动,就迎面而来最激烈的斗争。就连之前杨盛文都不敢迈开大步子,推进国家税收的行动。

如今,在左丞相府主导国事的六年中,税收这一块就更加萎缩,国家运转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赤字。几乎将今后三五年的税收都花销掉了。

国家开支最大的几块,一是官员们的工资和奖励;二是水利维修;三是赈灾开支。赈灾每年都有,国家层面开销虽大,但真正落到受灾民众头上的,到底有多少,确实很难说。

朝廷还有一块最大的开销,那就是军费。在北地,常驻的边军,每一年都会投入几百万银两,多的时候会有千万两白银。但实际上,这些开销所起到的效用并不明显。

边军多,驻扎防线太长。哪怕有长城这样的险要关口,有各大关隘,依然难以防备北地游牧民的突袭、破关,破关后在北地的破坏和烧杀抢掠。

这几乎就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结,也将文朝的运转绑在这上面,让文朝拖得越来越孱弱。

边军虽说是文朝的精锐,但战力与后金鞑子不能野战,更不能与蒙匈族的军兵正面对抗。要抗击北地入侵,唯一依仗的就是长城和关隘。

鞑子侵边,总会选择一处关隘进行突袭,即使守军察觉鞑子的动向,先有了防备,往往还是被鞑子迅猛地突破。之后,只有扼守县城、村里围墙,与鞑子做艰苦卓绝地抗击,损失惨重,也使得文朝的北地越来越荒芜,人口越来越减少。

对于文朝皇室和朝堂文武官员说来,文朝面临的这些,他们都知道,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却无法做到。

太子监国之后,因为到过北地督军,对这个事情比较上心。看到北地大片土地荒芜,村寨破败,人们流离失所,自然心疼。

刘静监国后,便向左丞相府这边提出这个问题。左丞相府统属兵部,北地的战事,也是兵部最重要的一块工作。

太子提出问题后,朱子善觉得这时候不适合推诿,也不适合拖延。同时,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决策,也是试探右相杨盛文的最好方式。

太子刘静提出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是杨盛文在背后,想插手军务、伸手进军方的一个信号?对于这一点,朱子善和相关的人,自然会严密注意。

如今的左丞相府权力已经缩水一半多,如果兵部再被牵着走,他朱子善在京都还有什么尊严和颜面?自身的利益就会更大缩水,以后,左丞相府就成为笑话。

当然,目前正是太子监国和右丞相府才重开之际,势头才升起来,不适合直接硬拼。如果未指定对太子监国不满意,对杨盛文的工作不满意,那右丞相府很可能会再次贬斥。甚至可能在未来不就,大宝上的人到底是谁,都难断言。朱子善岂能够轻易出招?

用一两天的时间准备,朱子善将京都这边牵涉到北地边防工作的大佬们,都请进左丞相府。参与讨论这个沉重的话题:北地边防工作如何开展。

兵部是核心,然后牵涉到工部、户部、吏部,亲王等等。朱子善自然是将这些部门的高级成员,都请进左丞相府,共同来讨论这个话题。

人数越多,牵涉到的方面也就越大,自然就更难有统一的声音。朱子善就是想要让太子刘静明白一点,北地边防问题,不是朝廷不努力,更不是他这个左丞相不作为,而是实际上的困难太大,目前难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至于文朝边军为什么比鞑子军兵要差,只能打防御战,被动挨打还每战必败,那都是有着不可克服的客观原因。目前,能够将鞑子拒之长城之外,已经是非常好的状态。

吏部这边,尚书秦钟彬带着左右侍郎简新蓝和高詹远一起到来,工部尚书何骏,也将他的左右手带过来;兵部尚书郑粱钧,左右侍郎同样跟着到来,另外,五军都督府也到来了。

亲王府、宗人府等皇室的人手也过来,亲王府的刘伟,二亲王刘佩,五亲王刘景等也带着一两个军将一起到来。太子府那边,张洪庭和韩立仁随行,另外还有一个新进入太子府体系的,与军方工作联络的人,昭勇将军田开悟等,算是人数不多的一方。

另外,杨盛文只带一个随员出席会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