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596章 京城风起

一品权相 第596章 京城风起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596章 京城风起

太子刘静在街道被刺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使得京都上下,都愤怒了。

太子北地抗击鞑子的事迹才宣传开,就有奸人对太子刘静刺杀,让人如何能忍。禁军那边得到信报,广威将军田应全当即点兵一千,轰隆隆地开赴太子府外,围着太子府布下精兵作为护卫力量。

左丞相府这边,也被惊起,朝堂大小官员也都汇聚到左丞相府。想要表达自身的不满和诉求,这些人,真正为太子府鸣不平的,自然不会太多,但只要的情境中,谁肯落后于人?

朱子善事先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得知有刺客当街刺杀太子刘静,也是恼火不已。这样的行动假如成功率,那接下来是怎么回事,就很难判断。可没有刺杀成功,即时追索不到背后的指使者,对太子府而言,都是一种助力。

京都人们的情绪,由此被激发起来。除了禁军那边有最直接的反响和行动之外,绝对多数的文人,到左丞相府外聚集起来。这些人群情激动,纷纷要求左丞相府站出来主导搜查刺客,将幕后人查出来,灭杀干净。

朱子善得知在街头发生的事,当即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在人们群情激愤之中,也表示了左丞相府会协同三司一起,彻查刺客背后的势力,给各方面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司、京都城衙门,军方等当晚立即行动,但刺客全部都死亡,而刺客没有带任何特殊的标记与线索,甚至连这些死者都不曾在京城出现过。由此可见,主导这次刺杀的背后力量,早就有了准备,不论刺杀是否成功,这些行动成员都是被抛出来的死士。

不过,当晚不少大臣包括朱子善、张洪庭等人在部署清查工作之后,到皇宫去面见文昭帝,但没有得到召见。宫里传出来的,不过是几句话:皇上身体有恙,暂不理事。着京都各方面彻查刺杀案,有结果后再禀告。

皇宫的反馈倒是符合文昭帝一向来的做法,对于京都出现的明显夺嫡之争,他都不会插手,仅仅是表示关注事情的结果。

不过,文昭帝的态度也让京都各方有一些如同明悟的反应。让人们对于召回右丞相杨盛文的做法,有更多的猜疑。或许,这次召回杨盛文到京都,并不一定是对太子府的认可?

当然,这些疑惑只是朝堂高层的一些人,对于京都中下层人而言,太子在北地表现出来的英勇,已经让他们心折。

文朝不到百年,受到外来异族的欺压真不少。边地战火,对于京都人而言虽然没有生死离别,血肉横飞,但每年要出钱出粮,每当传来边地战事,也让文朝这些人感受到欺辱之耻。

这一次,太子北地督战,获取胜利,能够让人们将积压在心里几十年的耻辱释放一次,这样的情感本身,就超越了北地战胜的战功。恰在刺杀,有人居然谋逆行刺太子,人们的情绪必然被点燃。

这次行刺背后是谁,谁也不敢乱说。太子遇刺,受益最大的人是谁?受到影响最大的人又是谁?这种逆推思维,自然有不少人在猜测,但都不敢说出口。

_ T Tan_ c ○

亲王府好几家,二亲王府和五亲王府之前对太子府一系就是排斥和打压的,可这一次,刘佩、刘景和刘伟等人,都态度鲜明地站出来,表明了各自的立场。

经过一晚的追索,刺杀案背后指使者确实毫无行迹暴露,在左丞相府朱子善的引导下,将这起刺杀行动引向北地鞑子的卧底。这些人受到鞑子的指使,要除掉太子刘静,消除文朝对鞑子的抵抗力量。

这样的引导,对于京都人们的情感而言,是非常容易接受,也将人们的仇恨转向外敌。如此,方方面面对这样的结果,还是认可的,也是对文朝最为有利的答案。

明面上的东西很快处理好,让朱子善自己都有些自得。回到府中,见小儿子朱成章在门口迎着,多少有些不满。幺儿朱成章在京都惹祸,那是他有意如此,也故意让幺儿与刘世博在一起的,这是一种自污,同时,也是对亲王府那边的一种投资。

如今,京都局势难测,对于文昭帝之后大宝谁来传承,当真不好判断。朱子善对于那位时常隐藏在深宫的老帝皇,心中是发虚的。

这一次对太子刘静的刺杀,是亲王府那边隐忍不住,想在杨盛文抵达京都之前破局,还是真另有其人?

如果说这件事是文昭帝在背后主导,或者说是太子刘静自导自演的一幕大戏,朱子善都觉得是可能的。

刺杀只要不成功,那整个局面就复杂起来,而最为有利的,反而是太子府。对于亲王府来说,如今唯有努力洗清自身,自证清白,才消除负面的影响。

左丞相府将矛头指向北地鞑子,引导人们的仇恨和注意力,也是放缓文朝内部自身的矛盾和冲突,对方方面面都是有利的。

至于刺杀案的真实情况,对外人而言已经不是重要的,真相并不重要,如何在这一变局中得到有利因素才是关键的。

对左丞相府而言,杨盛文被召回京都,不论文昭帝是什么打算,都是不利的。而且,左丞相府这边还不能有负面的表现,否则,会让京都不少人抨击的目标。

“父亲。”朱成章显得很恭顺。

朱子善一点头,随后去书房。朱成章跟在身后,进了书房,给朱子善倒茶,端上,才说,“父亲,就这样让杨家回京?这么便宜杨家?”

朱子善有些不满地看一眼幺儿,“杨家回京是必然的,要不然,皇上怎么会一直留着右丞相府?在外面可不能乱说,惹人非议。”

“杨家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一直不安好心。”朱成章说,“父亲你是知道的,杨继业一直与蛮族勾结,拥兵自重,心存异志,就该揭穿杨家的假面,让世人都看穿他们一家的虚伪,令人憎恶的面目。”

朱子善自然明白幺儿与杨继业之间的仇怨,如今,杨家返回京都,杨继业势必也会回京,两家之争,势在必然。

仅凭自家幺儿,可能不是杨继业的对手,但联手皇孙刘世博,谁才能笑到最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