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492章 生祠与奉供

一品权相 第492章 生祠与奉供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492章 生祠与奉供

知州衙门,廖云贵见王府军直接处理宁城方家的事情,本来是与法理不合,但方家假扮倭寇,祸乱地方,偏偏又是平倭军的职权职责。

只要平倭军在宁城不乱伸手,即使将方家全灭,那也是方家取死而已。在苏杭,谁与倭寇有勾连、谁借倭寇之名祸乱地方,那都是苏杭的公敌。

至于王府军对方家有什么手段,廖云贵就不关心。

宁城这边反应也快,比较全歼宫崎山所部倭寇两万余人,这样的大捷,当真太过吓人。倭寇有多强,苏杭的人感受是最直接而深刻的。

可王府军仅仅三千人马,就将宫崎山所部全歼,这是传说中的天兵天将吗?

到下午,进一步的消息传回宁城。之前,派往谷地的文官,也派人返回宁城,将准确的信息带给廖云贵。

返回的衙门的人,口述了谷地所见。描述了成堆的倭寇尸体、血流成河的现场,证实了全歼宫崎山股匪的事实。

廖云贵震惊之余,对于蛮族军的态度,也有完全不同的态度。这一天,蛮族军不过是对方家下手,宁城中原本还有人说话,等蛮族军斩杀倭寇的战绩合适后,再也没有人觉得对方家所作,有什么过分。

不仅是宁城,杭城那边得知王府军斩杀倭寇两万余,阵斩宫崎山,也将素或各界都震撼了。各方喜庆至于,纷纷给王府军送去物质、钱粮,犒劳和抚恤军兵。

整整一天,苏杭各地都在传播中这个大好消息。唐俊词、刘潇杰等知府官员,才明白杨继业为什么早早要这边发起春耕的事宜。以宁府的情况而言,宁府境内,倭寇的祸乱几乎平息,所有的流民可返回村寨了。

虽说村寨已经破败,但回去后,在地方上大户、衙门的帮助下,恢复生产,然后逐渐恢复本地正常生活,还是完全可做到的。

杭城的刘裕等人,也被惊住了。蛮族军的厉害,他们自然明白,但也没想到会厉害到这种程度。对接下来彼此的合作,自然更有信心,心中对杨继业这个少年,也是敬佩不已。

至于宁城外,黑大地等人将方家控制后,当即搜找到方家存粮。杨家粥场在城外,也将宁府全部清理了倭寇的消息传开,又得到知州衙门的安民告示,几乎城外所有的人,都在蛮族军驻扎地外,跪下叩拜,以表达他们的感恩。

杨家粥场随后主持了为流民分发米粮的事,这些米粮,自然出自于方家粮仓。廖云贵这个知州,得知蛮族军如此处置方家之事,也非常感动。当即到城外,与杨继业见面,让衙门的人协助杨家粥场给流民发放米粮。

发放米粮之时,也是一家家进行登记。何方人士,家里情况,劝他们返回自家。而遇上不是宁府的流民,则灵他们先找地方安顿,不要停留在宁城外。

这样的工作,知道三天后才做好。

知州廖云贵和杨继业见面后,杨继业将自己的身份亮出来,廖云贵才知道,之前的杨家粥场居然是这位,心中庆幸,之前没有做出任何为难杨家粥场的事情。杨继业这个游学举人,在苏杭的名气早就传扬了,不仅诗才了得,与唐俊词这位知府大人关系很好,还是杭城外的大善人。

对于宁城,杨继业没有多少想法。杨家粥场在宁城的名声就够了。而且,灭掉宫崎山这股最大的倭寇,对于苏杭平定倭寇之事,已经走出大半。

绍府这边的倭寇只有少数在逃的,扬州那边也有不少倭寇,另外主要就是台府一地。那边的倭寇有三大股,每一股不足万人,小股倭寇也有不少。

年后,得知平倭军歼灭倭寇两回,那些小股倭寇也在联合,融合成更多人数,使得他们的战力更强一些,免得为平倭军分散清除。

等宁府这边战事传过去,台府的倭寇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完全可猜到。或许,倭寇会将所有人都凝聚在一起,或许,就分散往海外车里,先避开平倭军的锋芒。

毕竟,连宫崎山的人都在一战之下歼灭,他们自知无法与宫崎山的所部抗衡,自然不是平倭军对手了。

对于接下去的平倭军该怎么与倭寇对战,杨继业也不去推算,想来,只要徐金胜不昏头,肯定不会将蛮族军的战力视而不见,将蛮族军调往台府参战,那是必然的事。

平倭军目前能够对战倭寇的并不多,武夷土兵战力也强,却没有直接与倭寇实战的经历,谁也不好说什么。前军目前还无法恢复,另外一股中军的情况,并不比前军强悍多少。

巫虎之前也说过,平倭军很可能将王府军、武夷土兵和中军一起,分头进入台府。目前,武夷土兵进台府二十多天,但还没遇上倭寇,可能是倭寇也在观望,静等战机。

宁府这边的大捷,绝对会摧残台府倭寇的信心。以后如何作战,还得先看台府那边的情况。

蛮族军这边在谷地一战之后,辅兵们立即散开,继续之前的事务。那就是将从升山镇和桥台镇所缴获的米粮,运送到指定地点。

见湖镇将是蛮族军最大的转运地,好在见湖镇已经拿下,经营的时间虽说不长,可以将是铁板一块,外面的势力无法渗透。再说,苏杭这边,如今还有谁肯直接得罪蛮族军?

声望最隆的一股平倭军,灭掉宫崎山的两万余倭寇后,已经被苏杭称之为天军虎将,成为苏杭各地最大的保护神。不少村寨,在寨口设立生祠,奉供虎将避祸,形象就是以巫虎的相貌塑成的。

对于这种村寨之间的事情,官府不加以干涉,杨继业对此也不提。蛮族军能够在素或有声望,那是拼命打出来的。虽说蛮族军每次战损很小,平时的训练却极度辛苦。

宁府和苏杭,这些天一直都比较动荡,主要是对蛮族军的传言。经过多人演化,那场在谷地里的歼灭战,完全脱离了事实的经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