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460章 运送大队

一品权相 第460章 运送大队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460章 运送大队

蛮族军的推进并不掩藏踪迹,如同之前从见湖镇出发一样。祥山镇出兵,总兵员不足三千,外界对于蛮族军这样做,也是很茫然。

但蛮族军在暗地散布的消息,要在宁府多地设立粥场,让宁府异地的流民能够有口粥喝,不至于饿死。这个说法传开后,质疑的人自然有,更多的人确实在感动。

杨少爷在杭城办粥场,吸纳流民做事,给人生路,其实早在苏杭传开。杨少爷年少而心善,又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专门来救助苏杭一地,惩罚入侵的倭寇。

这样充满传奇的传言,实际上是杨继业吸纳在粥场的队伍,外出经营时传扬出去。也是这些被吸纳的流民,心存感念,到处传扬杨继业的美德。

有杨少爷的美谈在前,这次蛮族军孤军往宁府宁城进军,便有充分的理由。这个理由堂堂皇皇,也体现出杨少爷那种救人于水火,而不顾自身安危的情怀。

蛮族军推进速度不快,每日不过五十里。这样的进军行速,对文朝其他军队而言是超出正常行进速度的。

蛮族军不过是用这样的速度,来吸引外面的注意力。真正的情况是,蛮族军目前处于高度分化力量阶段,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军力,还在处置升山镇和桥台镇余留的物质,特别是那边存着的米粮。

要将这些米粮运送出来,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两镇投降的人数,合计起来有三千余人,主要成分是海盗,必须要有军力镇压,才可能甘心做苦力。

而两镇青壮合计起来,也有两千余人,这些青壮也包括了体力不错的女人。这些人相对而言好管理一些,有辅兵夹杂其中,这些人心里确实存在负罪感,倒是听任安排。

最主要的是,古代运送到效率低下,长途行走,车载马拉动静太大,难以瞒住苏杭这边的人而不察觉。实际上的运送,主要是组织人员肩挑背背。每个人能够挑的数量,一次不过六七十斤而已,力气好的人,也不过一百斤。

再多,就无法长途赶路。而这些人的行速,一天无法走百里。从升山镇往见湖镇走,哪怕拉直径走也有将近七八百里,一个来回就需要半个月。

不过,除了俘虏、两镇青壮之外,蛮族军这边的辅兵们,大部分都参与了运送米粮。还有荣盛镖局那边的人手,也调一两千过来做这个事情。

荣盛镖局的人,以及辅兵们的运送,基本上动用车载、畜力,运送的效率就高一些。战俘们运送到米粮,直接离开苏杭往荆蛮楚地这边走。

最初的时候,从升山镇和桥台镇运送出来的米粮,会找一些不远不近的废弃村寨先藏起来,这样就更好隐藏升山镇被灭掉真相。

蛮族军体系的力量在极限运转,杨继业、巫虎等也是有担心的,好在王府军这边的军力往祥山镇靠近,同样吸引了倭寇们的关注。

宁府到此时,之前的村寨十存一二,其余的都荒废了。这也使得蛮族军在大规模行动中,并没被人发觉。

倭寇的探子也在活动,不过,蛮族军的探子自然针对他们,只要发现倭寇的探子,黑小弟就会率领下属立即抓捕。偶尔,放一两个靠近蛮族军,让他们得知蛮族军行军的情况,便于倭寇知道蛮族军最新消息。

杨继业带着少数人,已经先一步往宁府核心宁城那边走。有些米粮,先一步运送过去,藏在一些荒废的村寨,也不会被人察觉。

等杨继业到宁城之后,不仅会建立粥场,还会对宁城这边的人发放一定量的米粮。前提是要统计好户口,免得为人所乘。

建立粥场和发放米粮,看起来是一件好事、善事,但对苏杭的一些大户而言,却也会坏他们的财路。饥荒岁月,米粮价格高涨,有些大户会放出一些存粮来,掏空那些流民们仅存的钱财,使得流民拖着命。

当然,也有大户会施粥,会在每一天都发放米糕、馒头等,救济流民。这样的发放,对粥是有要求的,对米糕和馒头的大小也是有要求的。

比如说,粥场的粥在锅里,必须要达到竹筷子插入粥中而不倒;馒头一个是二两等等规矩,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要求,即使施粥,也会被人指责。

施粥、分粮固然是一件善事、好事,可对当地的大户们而言,却又是一件坏人财路的事情。不过,杨继业也不在意大户们会有什么想法,谁敢有小动作,这边势必会顺藤摸瓜,再清除一些人。

往宁城走,一路上山势复杂,这一路走,杨继业也在与树岗、巫豹等讨论,那些地方适合埋伏。倭寇会不会选在这些地段,对蛮族军进行包围?

宁府境内的倭寇有两万以上,最为关键的是宫崎山那股大倭寇。粥场蛮族军的行动,估计必定会激怒倭寇,也是在逼迫倭寇过来一战。

双方兵力对比很大,但蛮族军还是有底气的。宫崎山所部的倭寇,战力或许比之前所遇到的两股倭寇更强大,装备也会更好,可能会有制式武器,比如说弓弩等,杀伤力强大的武器。

不过,蛮族军这边的火枪兵,经过在升山镇之战后,如今已经回归巫虎旗下,六百多火枪兵会给倭寇最为残酷的摧残。

六百人的火枪兵分为三段式,每一次射击会有两百发子弹,在固定的小范围里对倭寇进行狙击,完全可进行大量杀伤。

这是杨继业和巫虎的底气,当然,即便没有火枪兵,蛮族军与倭寇对拼,长枪攒刺也会有非常好的杀敌效果。与几倍于己方的敌人对阵,蛮族军也不会心虚。

当然,这样的对战,蛮族军也只可能是惨胜,这不是杨继业和巫虎希望见到的结果。

巫虎带着蛮族军缓缓推进,自然是有意如此。一是给正在高度忙碌的运送队伍赢得时间,二是让倭寇和外界的人,也意识到蛮族军实力即使强一些,也不会超出他们的设想;三是给杨继业去宁城做粥场,招人办事,留出足够的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