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439章 几种作物

一品权相 第439章 几种作物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439章 几种作物

深红色的干辣椒,或许是李明杰在海贸中得到的品种。这种还没经过培植的品种,个头小不少,每一个辣椒都短短的。

杨继业拿起一个,往嘴里送。巫豹见了,立即拉住杨继业的手,说,“少爷,这东西色红而深,应该有毒啊。”

杨继业看了看,对巫豹说,“三哥,这个东西虽说是大洋彼岸的产物。我还真认识啊,味同芥末,名叫辣椒。可在南方各地种植,作为菜食,是最好的佐料之一。”

说着,将辣椒扯断,里面果然是熟悉的辣椒籽。将手中一短截干椒丢进嘴里,那种辣让杨继业非常刺激,也熟悉这样的味道。

巫豹见了,也想尝尝。杨继业说,“三哥,干辣椒可存放一两年的,只要别潮湿,别被虫子吃掉。很辣的,你要尝一下?”

“算了。”巫豹说。

“三哥,立即让人带回荆蛮楚地去,我将种植办法写清楚,让寨里的人选地种植,争取两三年推广开,以后我们的餐店就有更多新品菜了。这个比起芥末要好,营养也不错。南方潮湿,多吃一些对身子也好。”

“少爷放心,我会尽快安排人跑回村里去。”巫豹说,知道杨继业所说的份量。

后世的华族,种植不少从海外传过来的一些作物,辣椒就是其中之一。原产地是美洲,但杨继业也不知欧洲大陆的传教士、海盗,有没有越过大洋抵达美洲。

或者这些海上漂荡者、探险者在什么时代去了美洲。不过,杨继业很快释然,既然历史出现了拐点,那对于海外的事情有什么变更,也是可以理解的。

辣椒已经出现在李明杰的奇物馆中,自然是海外的人员活动频繁,跨海已然成功。那么,美洲大陆还有几样高产的作物,是不是也会出现?

这个小贩,让杨继业有些期待,但也有些担心。海外那些人,对海船、海炮的开发到了什么程度?以后在海上,遇上葡萄牙、西班牙等海船,能不能打得过?

见杨继业沉在思索之中,巫豹说,“少爷,还有什么要交待的。”

“三哥,等会我写清楚就好。到那边,让夫子们先解释给耕种的人明白,再播种。”杨继业觉得,这些种子固然要保护好,但既然李明杰能够弄到,说不定对于倭国都不是稀罕东西了。

如此一来,他们出海做海贸,就可从倭国找到更多实物,进行推广耕种。

将第二个格子拉开,见是一种不认识的物种。杨继业也知道,大洋彼端,他不认识的东西可多了。哪怕在后世,杨继业也有很多物质没见过,比如澳洲的动植物,与北半球的物种相差较多,见到绝对不认识。

到第五个格子,第八个格子,第九个格子,却又是杨继业熟悉的物种:分别是土豆、玉米和红薯。

这三样物质,对李明杰说来可能就是稀奇物而已,可对杨继业说来,那是绝对高产的物种。对于目前文朝而言,这些物质推广起来,那真的能够活人无数。

后世瓜菜代、七二年大干旱,很多地域都是靠红薯、土豆和玉米才维持不饿死。对文朝说来,目前也就稻粱菽可种植,而且产量也很低,使得文朝种植面积大,产粮却不多。

原本还在操心,什么时候能够到美洲或南亚诸岛去找这些作物,这里存留的虽不多,但只要推广几年,就会有规模了。而这些作为在荆蛮楚地种植,比较适合的。

杨继业要在荆蛮楚地推广什么种植,那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立即会有人精心培养。

玉米和土豆保存起来比较容易一些,但红薯却不好保存。按照平常的保存之法,应该存在在土窖里,湿度要适中,必然,很难存放过一年的。

李明杰将几个红薯放在柜子里,已经有些偏干之象,也不知还能不能种植。不过,先带回荆蛮楚地,途中就用泥土处理,说不定到那边已经发芽。

土豆种植要先发芽,然后切片中入地中,这些方法杨继业在后世都有经验,看过农民劳作,自己也在花盆里种过。

真是意料之外的大好事,在李明杰的宝库中发现这些作物,就可让荆蛮楚地这边提前布局,至少,以后在粮食上有绝对的底气。

古代最大的依靠是什么?自然就是食物、军将,这两样也是相互依托的关系。这让杨继业比得到珠宝都要高兴。

见杨继业很开心,巫豹说,“少爷,这些东西都认识?”

“三哥,都是好东西。种植了,虽然没有稻米、小麦好吃,但可填肚子,会让很多人不会饿死。你说是不是好东西?”

“荆蛮楚地都能够种植?那就太好了。”巫豹说。

最后一个宝库不在镇上,而是在距离升山镇十几里外的一个山洞,山洞入口做得非常隐秘,很不起眼。如果不是李明杰自己供出来,这样的山洞,真的难以找到。

不过,山洞里藏的宝物可不少,主要是玉石、钻石、玛瑙、翡翠等,估计是李明杰预备万一失败,这里作为复起的储备之物。

当然,这些东西只有卖给大户,才可能值钱。对普通人而言,银子、金砖则更适合。

看过七个宝库,杨继业已经很知足。随后,到升山镇去看储粮的仓库,这也是这次攻打升山镇的主要收获。

当初攻打鹰巢山,得到不少粮食,使得蛮族军得以扩张。如今,蛮族军在苏杭这边的力量,直接扩大几倍,已经有两万余人的规模。在粮食上的消耗可不小,而这一年苏杭这边的春耕虽然在做,能够有多少收成,真不好说。

作为一个势力决策者,那是真正当了家,最紧要的就是口粮问题。

粮仓是建在山坡前,紧挨着山体。开仓进去,才知道真正的粮仓,实际上是挖空了的山体里,堆积的粮食如山一般。看着这些保存良好的粮谷,杨继业感概不已,古人对粮的关注当真是排在第一。

原以为一个月时间可运走从升山镇所获,目前看来,一个月时间可能不会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