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385章 证据确凿

一品权相 第385章 证据确凿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385章 证据确凿

杨继业早料到了,微胖之人先前拿到巫虎手中的批条,肯定会到张涛那里去邀功。只要微胖之人指证了张涛,那边就可采取措施。

“监军大人,你是做贼心虚了吗?”杨继业看着张涛,呵呵呵地笑,“欲盖弥彰,不知监军大人可听说过这句话?监军大人进士出身,学识上肯定比小生更高,那就是故意掩饰真相了。”

“杨继业,你居心何在,攀污本监军,该当何罪?”张涛大声说。

“监军大人,你说居心何在?”杨继业自然不在乎张涛发怒,“是监军大人自己将批条拿出来,还是不顾斯文,让军士们搜将出来?众目睽睽之下,谁也不可能混过关的。

我想,苏杭上下,民心民情,都不愿见到平倭军因某人的一己之私,为所欲为,破坏平倭大计。监军大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若一心执意将错就错,必然身败名裂,为苏杭万民唾弃,万世骂名。”

“瞎说、胡说,你一个小小举子,何德何能,敢干预军中大事?”张涛恼羞成怒,“众护卫,还不将此人拿下!”

平倭军军法队的人,虽说是听命于监军张涛,可这时候要他们将杨继业这个书生拿下,这些军法队的人也不是张涛的绝对死忠。得到命令后,只是做一个样子,就被徐金胜这个大将军制止了。

“看来监军大人是一心求死,埋首往绝路上走而不肯回头啊。”杨继业见张涛如此,而现场的氛围也酝酿差不多,便对巫虎说,“伍将军,可否让人过来到监军大人这里找出那张批条?”

巫虎也不说话,对黑大地暗示一下,黑大地也是军中小将。当即冲到张涛身边,将张涛一下制住。

张涛大惊,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会有人将他制住。原以为只要将那张批条藏在他身上,谁也说不出真相是什么。因为在文朝,不可能有人敢在他身上搜找东西。这是有辱斯文的举止,整个文朝的文士都会反弹,指责这样的做法。

可今天这个举人居然让军兵制住他这个监军,完全超出他的预判。便大惊,惊怒喊叫,“你想做什么,放开我。”

“监军大人,先前给你机会你不肯要,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杨继业当然不会亲自动手,但也不会让张涛占据舆论主动权。

黑大地倒是没对张涛多做什么,举起张涛的手臂,将其长袖举起,然后在张涛的叫喊中,把那张批条从袖袋中拿出来。拿出之后,黑大地当即将批条双手呈送给徐金胜大将军,说,“大将军,蛮族军天大冤屈,我们差点屈死在这贼子手里。请大将军为蛮族军正名、申冤……”

徐金胜等人早就料到事情会是这样,只是,对于文朝体系而言,他们即使知道张涛在捣鬼,也不可能直接撕破脸搜出证据。此时,证据在手,徐金胜也要做出大义凛然之态,对张涛说,“监军大人,你自行向苏杭万众解说吧。”

张涛见事态破败,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一脸惨白。不知要怎么说,如今在众目睽睽之下,陷害忠良之名再难洗脱,辩驳无益。

“伍将军委屈了。”唐俊词站出来,“请伍将军和蛮族军放心,本官必然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上报朝廷,参张涛这厮一本,为伍将军洗冤。”

事情发展到此时,对微胖之人的救治是必须的,那可能是朝堂复查今天的事情的人证。而张涛如今已经被做成铁案,证据完足,即使没有谁将他拿下,甚至官职都没改变,可在平倭军里,还想有什么作为,估计是没办法了。

对仓库这边,徐金胜也是下了决心,以之前那位文官为主,将所有张涛培植的亲信都剔除干净,肃正仓库这边的风气。

杨继业见事情已经明朗,自然不会多事,免得惹出其他的闲话。对今天的事情,他以书生的身份参与自然不宜过多。对于接下来的事情如何发酵,杨继业早就有安排。

他粥场这边的人员不少,又是四处窜走做生意,将蛮族军如何受到奸臣陷害,少年书生如何机智揭破阴谋、知府大人身正高洁、大将军不畏权贵正本清源的故事,自然会有人编出来,到苏杭这边流传。

巫虎将蛮族军的物资领取,徐金胜还特别多给一些银两,来安抚蛮族军。杭城政府这边,也让人送一些过年犒军之物。

发生在杭城军需仓库的事情,即使压着不准外传,但终究还是传开。在苏杭,对张涛这个奸臣众人只愤怒、鄙视,很快成为人人喊打的角色。而蛮族军却成为另一面的存在,勇敢,正直,不畏权势的正面形象。

事情处理之后,杨继业也明白,接下来蛮族军在苏杭这边会安稳了,也会得到苏杭这边的支持。

大年在即,只要严防倭寇袭扰杭城,确保杭城周边的稳定,就是蛮族军存在的意义。至于平倭军前军田雄邦部,接到徐金胜的军令,连夜往杭城撤走,担心见湖镇里的倭寇追杀他们。

杨继业在大年这一天,没有去军营,而是让巫虎代为慰问。带着巫豹、杨猛、树岗等,在粥场这边,与这里的人一起过年。

杭城这里的人,都有逃亡的经历,大年对他们而言,意义就更深远。让所有的人这一天都不外出,安排一部分人维持粥场的运转,另外大部分都在山庄那边操办大年夜饭。

杨继业先到粥场,让人对周边流民说清楚,粥场只开放到正午,然后所有工作人员都会回去过年。流民虽说不固定在哪一个粥场领粥,但大多数还是固定的。他们早得到粥场传话,上午时间过来领粥了。

所有的流民,对粥场一直施粥感恩戴德,这是活人的大功德。几乎所有流民过来领粥,都跪在地上表达感谢,让他们也能够过年、能够存活。

杨继业等粥场送走最后一个流民,才与郑明亮等人一起,返回住处。如今,粥场的人在杭城十里外的山里,建起一个闭环的山庄,作为这一支人手驻扎地。

回到这里,所有的人都出来,迎接杨继业等人返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