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368章 张涛到杭

一品权相 第368章 张涛到杭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368章 张涛到杭

这次见面,除了主角徐金胜、唐俊词等,还有两三位士林名宿。杨继业扮演少年儿郎,与这些前辈聊天也习惯了。

这次见面,不过是一个姿态,也是一种态度。杨继业与徐金胜、唐俊词等都没有谈到倭寇、平倭军、蛮族军等话题,主要是谈诗词、科考等方面。

对于诗词,杨继业不会多说,但之前做过的《竹石》、《秋江独钓》等诗,自然会说出来,这些也经不起外人查证。

另外,在垣武城荣盛酒楼外,至今还悬挂的上联:烟锁池塘柳,的征联故事也拿出来说事。对于这种事情,士林文人自然有更多的兴趣。

谈到这些话题,也让苏杭这边更多了解杨继业这个举人。可对于杨家的情况,杨继业却一直不提,哪怕唐俊词有意将话题拉到这,他也是微笑而已。右丞相府的情况,在文朝是比较复杂的,苏杭这边是什么立场,杨继业目前还不想借助老爸的余威来做事。

不想走到哪里,人们都说,这位是右丞相府小少爷,而希望是自己将右丞相府撑起来。

见杨继业之前,徐金胜与于连欣已经有了默契,对于拉拢蛮族军之事,由于连欣开口说,比较恰当。但整个见面过程,于连欣都没提到这事,等送走杨继业,徐金胜才说,“于参赞,说不好?”

“大将军,我也没说,但我知道蛮族军是不可能落在我们手中。不过,杨咏石的态度,我们在平倭战上,蛮族军不会反着来的。我们只要以平常的做法,蛮族军自然会杀敌立功。不过,张涛这个监军到了后,还会不会与蛮族军相处平和,真的难以断定……”

“……”徐金胜也知道张涛难相处,之前在京都,自己多次拜见,这位连面都不出现。如今在战场上,他说监军,对平倭军而衙门,就是权力最大者,他对蛮族军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因为这不是徐金胜所能够控制的,而张涛对权和财物也是贪婪,名声在外。三年前,为了出头,他在朝堂上,极尽所能骂自己,与这样的人共事,又如何会顺利?

张涛急急忙忙赶到杭城,一到杭城外,便让中军军部的人去迎接他。徐金胜与张涛之间,本来是一个负责军事行动方面,一个负责军队归属方面的工作,但在文朝,张涛在地位上,却是要高出徐金胜的。

徐金胜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然后带着平倭军里的大大小小,去杭城外迎接张涛这个监军。

等见到人之后,张涛已经知道李家寨外,歼灭倭寇两千余人的具体细节,心里也在关注着王府军和蛮族军是哪几个人。因为到了苏杭来,与倭寇作战,潜在的危险还是存在的。如果有蛮族军在自己身边,至少会安全。

田雄邦当然很自觉,首先上前给张涛跪下,表达了对监军大人的仰慕。说监军大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才有李家寨外地大捷。

张涛听了微笑点头,说,“武略将军果然不错,头脑清醒,想来是很强的。到苏杭之后,肯定会为国立下大功。”

田雄邦忙站起来,给张涛跪下道谢,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为国而战,为监军争光。张涛微笑着点头,随后看向其他人,说,“蛮族军是哪位将军领军?”

但没有人回应,徐金胜见张涛脸色微变,说,“监军达人,蛮族军如今是伍虎将军领军。不过,伍将军今天没赶来,他的军兵驻扎在三十里外,严防这倭寇前来袭扰杭城。”

“哼。”张涛自然不满,蛮族军的人没过来,那是对他这个监军不满。对于蛮族军的桀骜不驯,张涛多少听说了,这时候见到对方这样的态度,只能将不满压在心里。

田雄邦自然看到这些,心里暗自高兴。只要蛮族军在监军心里有那种心思,以后就有他们受的,哪怕你能打,又怎么样?你三千军兵,还能灭掉三万倭寇?就算拼掉三万倭寇又如何,自己也得拼光!

这些蛮族军自以为勇武,就可不尊其他人,那真是大错特错了。

于连欣、唐俊词、刘潇杰等人也看到张涛这个监军对蛮族军的不满,但此时也不能如何美言。再说,以后蛮族军在对倭寇作战上,能不能真用上,谁也不敢断言。

杨继业自然知道,监军张涛到杭城来,会对蛮族军有什么样的态度,但要蛮族军改变态度,迎合这个张涛,那是不可能的。平倭军中,可战之兵不多,包括武夷土兵在内,都差不多。

武夷土兵的战力可能要强一些,最多能够与倭寇一拼,但武夷土兵愿意拼光自己吗?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以后在作战过程中,如果说监军张涛故意陷害蛮族军,那蛮族军撤离战场的速度,也会让这些人惊呆的,而后让他们自食恶果,未尝不行。

一开始明确自己的态度,以后在苏杭这边就可丢弃那些束缚,与倭寇作战,也会更灵活。只有这样,才能将蛮族军全须全尾带回去。

对于在苏杭这边作战的军功,如果平倭军要刻意篡改,那也随张涛的意思。反正蛮族军参战,军功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些物资奖励。

这些天,随着蛮族军驻扎安定下来,继续训练,和总结李家寨前与倭寇作战的得失,是巫虎他们要做的事情。另外,杨继业还给他们另一个要事,那就是招收辅兵。

三千蛮族军是正兵兵额,之前有荣盛镖局的人手协从做生活方面的事务。如今,蛮族军挟全歼倭寇的大捷,对外招收辅兵,效果不错。

招收辅兵,名义上完全站得住脚。而苏杭这边,很多家破人亡的青壮,对倭寇是仇深似海。有蛮族军大捷的底子,这些人都愿意过来,加入到平倭军来效力、复仇。

这些人,主要是各寨农家子弟,身体素质还不错,能够吃苦。而蛮族军这边,对于选兵这个问题,早有标准。这一次,在十几万流民中,精选几千人,自然会得到不少好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